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初级职称继续教育公需课答案

2010初级职称继续教育公需课答案

1、什么是创新?基本特性有那些?举例说明答:(1)创新是指通过创造或引入新的技术、知识、观念或创意创造出新的产品、服务、组织、制度等新事务并将之应用于社会以实现其价值的过程,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等。

这一创新概念涉及三层含义:一是新技术、知识、观念或创意的形成、产生或引入;二是利用新技术、知识、观念或创意,设计生产或形成新的产品、服务、组织、制度、流程或管理方式等新事物;三是通过新产品等新事物的社会化实现其价值,所追求的价值并不只限于经济价值。

(2)创新的特性一是目的性。

任何创新活动都有一定的目的,这个特性贯彻于创新过程的始终。

二是变革性。

创新是对已有事物的改革和革新,是一种深刻的变革。

三是新颖性。

创新是对现有的不合理事物的扬弃,革除过时的内容,确立新事物。

四是超前性。

创新以求新为灵魂,具有超前性。

这种超前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超前。

五是价值性。

创新有明显、具体的价值,对经济社会具有一定的效益。

(3)案例:民用大飞机工程。

民用大飞机工程的目标即用6-10年的时间,研制拥有自主只是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大型客机,逐步实现系列化;用整机批量化制造带动航天材料、发动机、机载设备及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具有世界竞争力的航空产业,培育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富有活力的我国航空制造业的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

150座级客机是未来国内民航市场主要机型,因此发展民用大型客机符合未来国内市场需求,并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带动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

作为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民用大飞机工程经历了三起三落,在大飞机的三大关键技术上,工程的科研人员在以前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开发出适用于民用大飞机并符合中国国情的民用大飞机发动机,复合材料构件及大飞机先进装配技术,使得民用大飞机工程成为我国创新工程的典例。

2、什么是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组成?答:(1)创新能力是指在前人发现或发明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性地提出新的发现、发明和新的改进、革新方案的能力。

(2)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组成:①研究开发创新能力,②生产创新能力,③投入创新能力,④管理创新能力,⑤营销创新能力,⑥财务创新能力,⑦服务创新能力,⑧竞争创新能力。

3、什么是自主创新?举例说明答:(1)自主创新是相对于技术引进、模仿而言的一种创造活动,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

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再创新。

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

(2)自主创新案例:青藏铁路的建设青藏铁路穿越了世界上最复杂的高原冻土区,许多冻土工程措施都是国内外首创,可谓集冻土工程之大全。

高原冻土被看成高原铁路的“杀手”,在多年冻土区修建铁路一直是世界性工程难题。

冻土路段冬天冻胀,夏天融沉,很容易使线路失去平顺,影响列车的正常行驶。

而青藏高原是世界中、低纬度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多年冻土分布区,青藏铁路要穿越长达550公里的多年冻土区,几乎占格拉段线路总长的一半。

能否征服高原冻土,是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关键。

为解答这一难题,铁道部和各参建单位通力合作,广泛借鉴国内与冻土工程研究和实践经验,制定了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勘察、设计和施工暂行规定,填补了我国冻土铁路建设技术规范的空白。

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刻苦攻关,组织探明多年冻土分布规律,明确多年冻土地温分区和冻土工程分类,为合理确定工程措施提供了详实的科学依据,科学地确立了“主动降温、冷却地基、保护冻土”的设计思想,使冻土工程建设逐步实现了由被动保温向主动降温转变,由静态分析向动态分析转变,由单一工程措施向多种措施的综合应用转变。

工程建设中坚持科研试验现行,有针对性地建设了5个冻土工程试验段,由中国科学院寒旱所、铁道部第一勘察设计院等单位,对39项科研课题展开联合攻关,用试验研究成果指导设计施工;工程建设中创新了片石气冷措施、碎石(片石)护坡或护道措施、通风管措施、热棒措施、路基铺设保温材料、路基边坡设遮阳棚、利用桥梁通过极不稳定多年冻土地段等成套的冻土工程技术措施,使青藏铁路建设在冻土理论与冻土工程实践的结合上取得重要突破,全面提升了冻土工程施工水平。

青藏铁路建设依靠自主创新,在解决高原多年冻土区筑路关键技术难题中取得可喜进展,采取的工程措施安全可靠,在多年冻土工程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

4、什么是模仿创新?举例说明答:(1)模仿创新即通过模仿而进行的创新活动,模仿创新优势在于可节约大量研发及市场培育方面的费用,降低投资风险,也回避了市场成长初期的不稳定性,降低了市场开发的风险。

具体包括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完全模仿创新。

即对市场上现有产品的仿制。

一项新技术从诞生到完全使市场饱和需要一定时间,所以创新产品投放市场后还存在一定的市场空间,使技术模仿成为可能。

但完全模仿本质上也带动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很多企业发展都从模仿其他企业技术开始。

第二种是模仿后再创新。

这是对率先进入市场的产品进行再创造,也即在引入他人技术后,经过消化吸收,不仅达到被模仿产品技术的水平,而且通过创新,超过原来的技术水平。

要求企业首先掌握被模仿产品的技术诀窍,在进行产品功能、外观和性能等方面的改进,使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2)模仿创新案例:央视“赢在中国”:模仿创新的典范2006年3月29日,央视“赢在中国”开播,这档大型励志创业电视节目,是制片人王利芬根据在美国留学时看到的NBC的“学徒”节目样式模仿创新创办的。

这档每周二晚10点后播出的特别节目已播出三季,成为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非黄金时段一个颇具影响力的特别节目。

“学徒”第一季15期节目就是一个完整的职场高端人才招聘过程,将平素只发生在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办公室里的面试情景放到了电视镜头下,增加了适合电视表现、更加富有现代商业竞争特点、也更容易在短时间内激发最本能的职业素养的商业实战等环节,从而将商业的实用性、招聘的悬念感、竞争的激烈性与电视的叙事特征糅合到一起,被更广泛的人所关注。

同是职场选秀节目,“赢在中国”在模仿时跳出了招聘模式,将职场概念扩大到整个时代背景之下,提出了崭新的创业主题。

以“创业”为主题,节目的选拔对象也就有了明显的不同。

用一个中国的传统说法,“学徒”为特兰普商业帝国选拔一位年薪25万美元的职业经理人,是在招聘“将才”,“赢在中国”则是在遴选敢于冒险与勇于创新的创业者,是在选拔“帅才”。

在“学徒”中,主持人不仅承担着主持人的功能,介绍节目规则,引领节目进程,掌握节目节奏,对选手进行评论,宣布去留结果,还承担了很多其他的功能——这些功能是否实际存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节目制作者们要创造这样的效果——他是规则的制定者,也是规则的执行者,具有绝对权威和最终裁决权;他还是奖励者,胜出者获得的奖赏都是由他提供的。

“赢在中国”的情形截然不同,主持人只承担了主持人的这部分功能,除了观众投票,评判权同样交给了现实中国社会的商业成功人士,但他们是以集体的方式露面的,展示的是一个当下中国成功的商业领袖群像:马云、熊晓鸽、吴鹰、宁高宁、柳传志、和张瑞敏等中国当代商业的领袖,颇有把中国的商业精英一网打尽的气魄和度量。

进入“学徒”商业实战环节的16名选手竞争的标的物只有同属于一个人的一个职位和一辆跑车,选手之间竞争的“惨烈”,抑或“你死我活”是被规则预设的。

“赢在中国”不是这样,入围12强的选手,有5人可以获得500万元到1000万元不等的创业基金,即使没有进入5强,还有机会通过得到“联通世界风通行证”,获得300万元的创业基金。

“赢在中国”以励志做为主题词,正是在充斥着诱惑的社会中,追求高雅、深刻与创造性,努力重建励志文化,使这一巨大的精神财富成为现代社会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念,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为中国的发展建构生命精神和创造力量。

这既是时代精神的需要,也是中国主流文化价值的需要。

5、什么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举例说明答:(1)引进就是引进别人比咱们好的技术,消化吸收就是把别人的技术学会、理解透彻,再创新就是在消化吸收别人先进的技术后在其原有的技术基础上在加以改进。

(2)案例:和谐号动车组和谐号动车组的创新实践可以说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成功案例。

我国铁路技术装备制造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 要实现铁路既有线提速达到时速200-250公里的世界先进水平,必须有先进的动车组。

在发达国家已有先进成熟的动车组技术的条件下,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可以迅速提升我国铁路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用较短时间和较小代价实现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

动车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践充分证明了我们的这一认识是完全正确的。

近年来,我国从法国阿尔斯通、日本川崎重工、加拿大庞巴迪、德国西门子、美国GE、EMD等公司引进的当今世界一流的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和大功率电力、内燃机车设计制造技术,以国内铁路装备制造业的骨干企业为主体,与国际跨国公司开展技术合作,聚集国内有关专家和科技人员开展消化吸收再创新,成功批量制造出和谐号动车组和和谐型大功率机车,使我国铁路技术装备一举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通过这一重大项目,在4年时间里,我国铁路技术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这集中表现在我国企业基本掌握了世界先进成熟的动车组和大功率机车制造技术,正在成长为能够按照世界先进技术标准大规模生产先进动车组和大功率机车的企业,并在许多方面有自己的创造。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国铁路已初步搭起了机车车辆主要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平台,构造了一个在世界先进水平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的工作体系,锤炼了一支技术创新骨干队伍,使我国铁路装备制造业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与活力。

铁路技术装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一次成功探索。

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依托重大工程项目,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施国产化并再创新,在多个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为各行各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