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白质:white 名词解释 matter: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三纤维聚集的部位,1液态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膜是以液由于轴突表面具有髓鞘而使颜色呈现苍白色,故称为白质。
期间镶嵌着许多不同结态的脂质分子层为基架,17 灰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的胞体及其构和功能的蛋白质。
树突聚集的部位,在新鲜标本时色泽灰暗,称为是指细胞在未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2灰质。
受到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18运动性失语症:motor aphasia:运动性语言中在静息电位的基3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枢受损后,病人能看懂文字,能听懂别人的谈话,础上,细胞受到一个适当的刺激后,其膜电位发其语言运动器官活动正常,但自己不会讲话,产生的迅速的可逆性的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生运动性失语症。
衬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 endothelium: 4内皮:19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内皮。
失读症:alexia:视觉性语言中枢受损后,患者表现出对文字的视觉感知正常,但不能理解文字mesothelium:5间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符号的意义。
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间皮。
20突触:synapse:两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肌细 6闰盘:intercalated disc:相邻心肌纤维连接胞之间用于传递神经冲动的特殊结构,称为突处,肌膜特化成阶梯状结构,称闰盘。
触。
:7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与其它结构共同组成的21体液:结构。
body fluid:体内的液体总称,约占体重的motor 8运动终板:end plate:位于脊髓灰质前角60%22接近肌纤维时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或脑干的运动神经元发出长轴突,比,称为红细胞比容,或称血细胞比容。
失去髓鞘,其轴突反复分支,每一分支形成葡萄23此连接状终末与一条骨骼肌纤维建立突触连接,血沉:红细胞比重较大,会因重力而下沉,通常以红细胞在1 区域呈卵圆形板状隆起,称运动终板。
小时内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沉降的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
是指存在于细胞膜或细胞内的受体9:receptor:24体循环这些分子能识别并特异性结一些特殊生物分子,:systemic circulation:指心脏与全身所有器官之间的血液循环,又称大循环。
合化学信号分子,引起特定的反应,从而改变细25肺循环:pulmonary circulation:胞的生理功能。
指心脏与肺之间的血液循环,又称小循环。
是指在化学性 eurotransmitter::n10神经递质26微循环:突触传递过程中,由神经末梢释放,作用于支配microcirculation: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神经元或效应细胞膜上的受体。
27直捷通路::条件反射11是指在后天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反射thoroughfare channel:是指血流从微动脉经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直接到达微行为。
静脉。
:12非条件反射狗吃食物出现唾液分泌的反射,28这种生来就有的、简单的、不需任何培训的生理气-血屏障:blood-air barrier:又称呼吸膜,是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所通过的屏障反应,称为非条件反射。
结构。
flexor :13屈肌反射当肢体皮肤受到伤 reflex: 29血氧饱和度:害性刺激时(如针刺、热烫等),肢体的屈肌强oxygen saturation:血红蛋白Hb的氧含量占其氧容量的百分数称为血氧饱和度。
烈收缩,伸肌舒张,使该肢体出现屈曲反应,以30氧离曲线:此种反应称为屈肌反使该肢体脱离伤害性刺激,oxygen dissociation cueve:反应Hb的氧饱和度与射。
P之间关系的曲线,称之为氧O2离曲线。
14巴普洛夫把光、声、嗅等具体:第一信号系统31的信号称为第一信号,肺牵张反射:pulmonary stretch reflex:能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由肺扩张或缩小引起的吸气抑制和兴奋的反射,称为大脑皮质机能系统,称为第一信号系统。
肺牵张反射。
巴普洛夫把语言文字等抽象的:第二信号系统1532生理无效腔: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信号称为第二信号,physiological dead space:肺泡皮质机能系统,称为第二信号系统。
无效腔与解剖无效腔合称为生理无效腔。
133肝小叶:是肝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呈多面棱柱由细胞膜对特异离子的相对通透性不同和离子的跨膜浓度梯度决定的。
100细胞膜内外存在各种不1mm,人体肝约有50——体,长约2mm,宽同浓度的大分子和离子,在静息状态下,膜对离万个肝小叶。
+离子外流,K总的效应是34消化:digestion:食物在消化管内的分解过程子的通透性主要表现为膜的外侧聚集较多的正离子,膜的内侧聚集较多称消化的负离子,从而造成膜两侧的电位差。
水和 :35吸收absorption:是指食物的消化产物、2无机盐等通过消化管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试述动作电位形成的离子机制。
答: 动作电位的产生先是由于出现迅速增加的淋巴的过程。
Na+电导,Na+:receptive relaxation:当咀嚼在很强的电化学驱动力作用下形成容受性舒张36Na+由于食团队咽和食管等处感受器内向电流,使细胞膜迅速去极化,构成锋电与吞咽食物时,位的升支;随后,的刺激,反射地引起胃贲门舒张,使食团进入胃Na+电导减小,形成锋电位的降支,K+电导的增大使中,同时由于迷走神经的兴奋,引起胃底、胃体K+外向电流增强,加速了膜的复极,参与锋电位降支的形成。
部肌肉发生一定程度的舒张,胃容积扩大,即容3简述突触的结构与功能。
受性舒张。
答:energy metabolism:37能量代谢:物质代谢过程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部位称突触。
突触由突触前成中伴随着能量的贮存、释放、转移和利用,这个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三部分构成。
突触前过程称为能量代谢。
后成分彼此相对的包膜,分别称为突触前膜和突:b38基础代谢asal metabolism:是指机体在基触后膜,两者之间有突触间隙。
突触前成分内含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有突触小泡,突触后膜中有特异性的神经递质和:39肾单位nephron: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调质的受体及离子通道。
突触是信息传递的媒它由一个肾小体和一个与其连接的上皮性单位,介,肾小管构成。
一个神经元可以通过突触把信息传递给许多其他神经元或效应细胞,40有效滤过压是指促进超滤的动力与对抗超滤:一个神经元也可以通过突触接受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息。
的阻力之间的差值。
4简述关节的结构。
:管平衡球41-glomerulotubular balance:近端答小管对溶质和水的重吸收随肾小球率过滤的变:关节的结构有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
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关节面为相邻化而变化,即当肾小球滤过增大时,近端小管对两骨的接触面,溶质和水的重吸收率也增大;反之,肾小球率过多为一凹一凸,凸面称为关节头,凹面称为关节窝,关节面表面覆有一层关节软滤减少时,近端小管对溶质和水的重吸收也减骨;关节囊是包围整个关节的膜性囊,附着于关管平衡。
-少,这种现象称为球节面周缘的骨面上,与骨膜融合续连;关节腔由42:激素是指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具关节软骨与关节囊滑膜层共同围成的密闭腔。
关有传递信息作用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
节的辅助结构有韧带、关节盘和关节唇。
韧带是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相互配:43神经内分泌连结相邻两骨的扁平带状或索条状结构;合,密切关联,共同调节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
关节盘是介于两关节面之间的纤维软骨板;4关节唇是附多种激素共同参与某一生理活动调:4协同作用着于关节窝周缘的纤维软骨环。
所产生的效应可等于或大于各种激素单独节时,5作用时的总和,这种现象称为协同作用。
简述人类骨骼的组成和特征。
答:两种不同的激素调节同一生理活动拮抗作用45:人体全身骨骼可分为颅骨、躯干部和四肢骨。
颅骨连结成颅,可分为脑颅和面颅,躯干骨包括时产生相互对抗的效应,这种现象称为拮抗作椎骨、肋骨和胸骨,椎骨又可分为颈椎、胸椎、用。
腰椎、骶椎和尾椎,它们通过连结构成脊柱。
胸椎、胸骨和肋骨通过骨连结构成胸廓。
四肢骨包四问答题括上肢骨和下肢骨,1上肢骨和下肢骨又可分为上简述静息电位及其产生的机制。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未受到刺激时存在于细:答下)肢带骨和上(下)肢游离骨。
上下肢带骨分别全身骨的结构特点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把上下肢骨与躯干骨相连结。
细胞静息电位的形成是 2与人类的直立行走、劳动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达相9以乙酰胆碱为例说明神经递质的形成,释放和失活过程。
适应,如脑颅发达,面颅退缩,上肢骨形体较小答:乙酰胆碱合成的原料为胆碱和乙酰辅酶A,催而数目增多,下肢骨形体坚实粗壮而数目减少,化合成的酶为胆碱乙酰化酶。
在胆碱乙酰化酶的脊柱呈“S”形,有颈、胸、腰、骶四个生理弯催化下,乙酰胆碱首先在包浆内合成,而后由突曲,脊柱自上而下直至骶骨底,椎体逐渐加大,触小泡摄取并储存起来。
但耳状面一下,椎体又迅速缩小。
神经递质在神经元内合成后,暂时储存在突触小脊髓白质内有哪些上行和下行纤维传导束。
6泡中。
在兴奋传递过程中,递质被释放到突触间:脊髓白质内的上行纤维传导束包括:薄束和答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实现神经元楔束,脊髓小脑后束和脊髓小脑前束,脊髓丘脑之间传递信息的作用。
神经递质主要以胞吐形式束。
+在递质释放过程中起着重要脊髓白质内的下行纤维传导束包括:皮质脊Ca由突触前膜释放。
作用。
髓束、红核脊髓束、前庭脊髓束和网状脊髓束。
乙酰胆碱发挥生理作用后,7试述躯干,四肢浅感觉传导路径。
大部分是在胆碱酯酶的作用下被水解成胆碱和乙酸,初级神经元位于背根的脊神经节内,为感觉有极少部分是在答:突触前膜的载体系统作用下被重新摄入突触前神经元,其周围突构成脊神经的感觉纤维,分布神经元。
于躯干、四肢的皮肤感受器,中枢突经后根外侧103部入脊髓,上升1—个节段后,在脊髓灰质后简述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功能。
答角固有核更换神经元。
第二级神经元的纤维在白:下丘脑是大脑皮质下调节内脏活动的高级中枢,能把内脏活动和其他生理活动联系起来,调质前联合交叉至对侧,而后,痛觉和温度觉在脊节着体温、摄食、水平衡和内分泌腺活动等重要髓侧索上行,触觉和压觉在脊髓前索上行,二者的生理动能。
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功能包括共同组成脊髓丘脑束上行至丘脑于腹后外侧核体温调节、摄食行为调节、水平衡调节、对腺垂腹后外侧核的第三级神经元的纤维更换神经元。
体激素分泌的调节、投射到大参与组成丘脑皮质束上行经内囊后肢,对情绪反应的影响和对生物节律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