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降低设备故障率

如何降低设备故障率


原因分析: 1)电动滚筒引出线防护不好是导致电动滚筒引 出线外侧绝缘层划伤的主要原因。 2)电动滚筒引出线划伤接地,点检员未及时点 检发现是导致故障的直接原因。 防范措施: 1)对电动滚筒引出线加套粗电缆皮并绑扎固定 好,避免同类故障发生。 2)对电动滚筒引出线绝缘、包扎及固定情况严 格按点检标准点检。
(七)机械设备原因导致的故障故障。 案例:2011年10月26日7号高炉矿槽电磁站跳闸故障。 故障经过: 2011年10月26日4:51时,三原料岗位工宋长山发现2#焦 炭给料 机电振底座开焊通知机械值班点检员苏振强确认处理,苏振强到现场 要求岗位联系主控倒用5#焦炭给料机。倒用5#焦炭给料机后,5:03 矿槽区域部分设备停止运行,立即通知电气点检值班电工刘峪关,刘 峪关到电磁站发现21#控制柜内空气开关上火线路烧毁,5#焦炭振动 筛空气开关跳闸,II段母线断路器跳闸,拉开21#控制柜刀闸后,合II 段母线断路器送电送不上,进一步检查发现5#焦炭振动筛接触器粘点、 计算机报过载故障,5:58合II段母线断路器送电正常,恢复其他设备 正常上料,随后更换烧毁路线、空气开关。检查5#焦炭振动筛发现激 振器阻力大不灵活。导致高炉减风(5:04-6:09),故障时间:65分 钟。
案例2:2009年10月28日3#高炉热风炉Ⅱ段受电开关与 母线连接处发热故障。 故障经过:2009年10月28日16:40分,区域点检员陈 敬虎在检查热风炉Ⅱ段受电开关时,发现断路器与母线连 接处(B相)发热严重(120℃),采取断路器倒用措施, 发热现象仍未消除,于是架设轴流风机强制冷却,但效果 不明显,继续排查判断断路器与母线连接处螺栓松动导致 连接处发热,随即联系检修工程公司处理,20:48分联系 生产停电,更换B相母线螺栓,21:44分故障处理完毕, 启风机,热风炉投入正常生产。影响烧炉时间1小时,风 温降低50℃。

电气设备标识不清,点检人员对其他区域 电气设备不熟。 电气设备防护不到位。 电气设备卫生差、灰尘大导致故障。 对施工单位、外协单位管理不到位。 电气设备保护装置、安全装置、连锁报警 装置不完善。 点检规程、标准不完善,实用性不强。
近年我厂典型电气故障
(一)电气设备标识不清,点检人员对其他区域电气设 备不熟,误操作导致的事故。 案例:2010年2月9日6#高炉主卷料车超极限事故。 事故经过:2010年2月9日0点56分, 6#高炉主卷东料 车装完料后不走车,岗位人员发现零压保护动作,电话联 系点检值班人员处理。点检员陈敬虎到现场后检查确认变 频器报故障,对变频器故障复位处理,并推零压接触器应 急上料,在推零压接触器过程中误推了抱闸接触器,导致 料车抱闸打开东车(重车)溜车墩底,将西车(空车)拽 上炉顶受料斗上部卡死。当时点检员及卷扬岗位工在电磁 站,没有发现异常,点检员将零压接触器推上后东车自动 走车,岗位工回到操作台通过视频发现料车钢丝绳松驰, 立即停车,高炉于2:22时休风抢修,10:15高炉送风。
原因分析: 1)点检人员在处理故障过程中误操作是导致此次事故 的直接原因。 2)管理及技术原因:作业区职工培训不细,接触器标 识不规范;电气设备使用维护规程不完善。 防范措施: 1)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电气责工组织保障作业区电气 协理等每周对电气点检维护人员培训一次,每月组织一次 考试,使保障作业区电气点检维护电工在年底前熟知各区 域设备性能。 2)对主卷扬设备故障处理电气责工牵头组织编写应急 预案,规范故障、事故应急方法。
(二)润滑不到位导致的电气故障。 案例:2009年2月19日炼铁厂1#磨煤机 电机故障。 故障经过:2月19日凌晨1:25分制粉岗 位打电话通知1#磨煤机电机前轴温度升高 速度过快超过75°达到170°,立即停磨煤 机。点检员董和平到达现场检查发现磨煤 机前轴冒烟,触摸前轴小盖烫手,组织更 换电机,8:45分更换完起机正常。
如何降低电气设备故障率
主讲人:魏培超、王海龙
目录
我厂电气设备运行情况 近年我厂典型电气故障及分析 降低电气设备故障率的方法
我厂电气设备运行情况
近几年来,我厂电气设备运行一直不太稳定, 电气故障、事故时有发生,电气设备故障率逐 年上升,导致故障发生的原因主要有: 点检人员对电气设备性能、运行参数(温度、 电流、电压)工作原理以及生产工艺不熟。 点检人员对电气设备点检不到位,漏检。 部分电气设备电器元件、控制方式选择不当。 机械设备故障。 电气设备及机械设备润滑不到位。
原因分析: 1)5#焦筛为备用筛,停机时间长(10月25日下午17:00时岗位停 用,次日5:00时启动)。.激振器内加二硫化钼油脂粘性大不灵活, 造成电机起动堵转,电流过大,接触器粘点,空气开关(40A)上 火线路绝缘击穿,是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2)电机成此次事故的另一原因。 防范措施: 1)将7#高炉焦、矿筛激振器二硫化钼换成-30℃复合铝基脂。 2)将7#高炉备用焦筛电机保护器控制方式改为手动复位方式。 3)对于停机2小时及以上振筛,启动前要求岗位先盘车,确认 激振器灵活后,打手动操作起机;不灵活时对振动器加热至灵活后 打手动操作起机。
(六)电气线路不规范导致的故障。
案例:2010年9月16日2#高炉地沟焦矿称失控故障 故障经过:2010年9月16日2:47时,地沟岗位人员发现焦矿电子 称数值波动联系计量处计量作业区、检修工程部自控作业区检查,未 查出问题。2:47-3:01因不能正常上料,造成2#高炉减风27分钟, 减风量300m3/min。 6:58 2#地沟岗位发现焦、矿称值闪,称值从满值到空值不断跳动, 同时液压站压力在0-15MPa跳动,立即找检修工程部自控作业区、计 量处计量作业区联系查找原因。高炉于7:07减风,8:20休风,休风前 看容积上3车焦、3车矿。自控作业区更换模板无效后,测量模板端子 对地交流电压,发现电压异常,检查发现PLC1柜中QL1031开关电压 异常,对地交流电压220V左右, PLC2柜中QL2042开关电压异常,对 地交流电压220V左右。将相应接线端子拆除,地沟进行试车,10:58 高炉送风。此次故障:高炉减风100分钟,休风158分钟。
原因分析: 1)2#地沟除尘技改施工检修电源开关接线螺栓接 线时未拧紧,前期用电负荷较轻未及时发现。 2)管理原因:对施工单位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 防范措施: 1)12月3日将施工单位电气接线人员清出施工现 场。 2)施工单位12月3日停工整顿一天。 3)施工单位12月3日更换检修电源开关,规范接 线,检查合格后方可送电。 4)发生类似故障及时按程序逐级汇报。
原因分析: 1)由于2#地沟无除尘设备,装料时罐坑灰尘较大,点检 员未根据现场环境变化,及时清理接近开关上的灰尘,导 致矿粉积在接近开关上,产生感应,造成信号常通,是此 次故障的主要原因。 2)在2#地沟现场环境灰尘变化后,没有及时修订完善对 电气设备灰尘的点检、清扫标准,是此次故障的管理原因。 防范措施: 1)点检员每周对焦矿门接近开关积灰清扫两次。 2)2#高炉系统检修时重新制作接近开关U型支架,使接 近开关头部完全外露,减少积灰。 3)修订完善对电气设备灰尘的点检、清扫标准。
(三)电气设备防护不到位导致的故障。 案例:2012年5月1日2#高炉地沟北上料皮带电动滚筒 引出线接地故障。 故障经过:5月1日19:42分,点检值班接到岗位打来 电话,通知2#地沟北上料皮带起不来,随后值班点检乔 媛奇让岗位倒到备用系统,发现电机仍然转不起来,进一 步在电磁站用摇表摇测电磁滚筒绝缘,发现绝缘低、电磁 滚筒接地,随后又到机旁检查电线,发现电磁滚筒出口处 有一相电缆皮破裂,导致接地。立即接好破损的线,并做 包扎处理。20:30分北上料皮带正常上料。处理期间高炉 19:56减风,减风时间35分钟,减风400m3/min。
(四)电气设备卫生差、灰尘大导致的故障。 案例:2012年6月12日2#高炉北焦门信号故障。 故障经过:2012年6月12日0点54分, 2#高炉 地沟操作工发现北焦筛振料时北焦斗秤值不上, 立即切停北焦筛,安排岗位工到罐坑检查,发现 北焦门半开,焦炭落地,随即通知值班电气点检, 电气点检李洪生接到电话后,赶到现场,检查发 现北焦门接近开关感应面有积灰,信号常通,将 接近开关感应面积灰清扫后,信号恢复正常, 1 点30分北焦门正常上料,期间一原料作业区组织 人员扒料,高炉减风620m3/min。此次故障时间: 36分钟,高炉减风36分钟。
(八)电气接线螺丝松动、漏检导致的故障。 案例1:2011年7月13日炼铁厂7#高炉出铁场除尘风机 停机故障。 故障经过:2011年7月13日7:50时,7#高炉岗位工于 瑞花发现出铁场除尘风机停机,打电话通知点检员,点检 员杜克虎检查发现电机冷却风机空气开关跳闸,认为是空 气开关损坏,将电机冷却风机接到备用空气开关上,送电 后空气开关还跳闸,检查电机冷却风机正常,检查发现总 电源开关下火线其中一相虚接。联系操作人员停电,处理 虚接。送电后计算机IP地址丢失,无通讯无法操作,9: 24将润滑泵强行起动,机旁启动风机,9:40高炉出铁。 期间9:02-9:22高炉减风。此次故障:故障时间94分钟, 高炉减风20分钟(由4300m3/min减至2760m3/min)。
原因分析: 1)电机前轴承缺油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经检查该设备的点检记录、润滑记录都有,电机解体后发现电机 前轴承端盖加油口无密封,煤粉进入加油腔内,将挡油板油眼堵塞, 造成电机轴承缺油、润滑不良,电机前轴承一直温度偏高,偶而电 机振动增大,点检员只是采取架设风机降温、电机找正的措施,没 有从根本上发现并解决问题。 防范措施: 1)今后对该电机必须采取开小盖加油,确保油加到位。 2)结合定修对磨煤机电机进行状态维修,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3)电机在电修修理时点检员进行跟踪,对电机修理数据记录和掌握; 了解电机内部结构,完善电机的防尘防护。 4)保障作业区喷煤除尘主管组织该区域点检员对区域内高压大容量 电机轴承润滑实际情况普查处理。
原因分析: 1)交流220V电压窜入直流24V 输入模板,造成焦矿称值、液压泵压力等模 拟量显示异常,导致高炉不能正常上料。碎焦卷扬系统机旁操作箱至北小车 超极限开关的一根7芯控制电缆中有2芯接在超极限开关常闭点上,2芯接在超 极限开关常开点上,另外3芯备用,常开点上接的2根电线电压是直流24 V, 送PLC输入模板,用于计算机画面上超极限显示;常闭点上接的2根电线电压 是交流220V,送至电磁站碎焦卷扬低压控制柜交流220V控制回路,用于超极限 时切断接触器电源。同一根电缆中既有220V电线,又有24V电线,为交流 220V电压窜入直流24V埋下了隐患。 2)管理原因:管理技术人员没有发现同一根电缆中既有220V电线,又有24V 电线的隐患。 防范措施: 1)立即将碎焦卷扬超极限开关改为两个,一个接直流24 V,另外一个接交流 220V,重新敷设一根电缆,将交、直流电路分开。 2)组织点检员逐台设备梳理,将同一根控制电缆内既有高电压又有低电压, 既有直流又有交流的电缆分开。与检修工程部自控作业区共同确认对目前不 用的控制线从计算机柜端子上拆除、包扎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