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及急救知识培训 2
• 2、冷却后再剪开或脱去衣裤。 • 3、不要给口渴伤员喝白开水。 • 4、伤口全部用清洁布片覆盖,防止污染。四肢烧伤时,先用清洁冷
水冲洗,然后用清洁布片消毒纱布覆盖送往医院。
• 5、妥善保护创面,不可挑破伤处的水泡。不可在伤处乱涂药水或药 膏等。
• 6、尽快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 7、搬运时,病人应取仰卧位,动作应轻柔,行进要干稳,并随时观
•
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在室外使用时, 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在
室内窄小空间使用时, 灭火后操作者应迅速离开,以防窒息。
• 4.2手提式于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
灭火时,可手提或肩扛灭火器快速奔赴火场,在距燃烧处5米左右,
放下灭火器。如在室外,应选择站在上风方向喷射。
•
使用的干粉灭火器若是储气瓶式,操作者应一手紧握喷枪、另一手提
• 6.3、对电灼伤的伤口或创面不要用油膏或不干净的敷料包敷,而用干净的敷料 包扎,或送医院后待医生处理。
五、急性职业中毒的现场处理
• 1、吸入中毒的患者,应首先从中毒现场抢运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安静、保暖
。解开衣扣和裤带,保持呼吸道通畅。 • 2、经皮肤吸收中毒的患者,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清水或解毒液彻底
• 5、搬运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腰部束在担架上,防止跌下。平地搬 运时伤员头部在后,上楼、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搬运中应严密观察伤员 ,防止伤情突变。
二、止血
• 1、伤口渗血:用较伤口稍大的消毒纱布数层覆盖伤口,然后进行包扎 。若包扎后仍有较多渗血,可再加绷带适当加压止血。
• 2、伤口出血呈喷射状或鲜红血液涌出时,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出血点 上方(近心端),使血流中断,将出血肢体抬高或举高,以减少出血量。
险销, -手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 另一只手紧握启闭阀的压把。对没有喷射软
管的二氧化碳灭火器, 应把喇叭筒往上板70~90度。使用时, 不能直接用手抓
住喇叭筒外壁或金属连线管, 防止手被冻伤。灭火时, 当可燃液体呈流淌状燃
烧时, 使用者将二氧化碳灭火剂的喷流由近而远向火焰喷射。如果可燃液体在容
器内燃烧时,使用者应将喇叭筒提起。从容器的一侧上部向燃烧的容器中喷射。 但不能将二氧化碳射流直接冲击可燃液面, 以防止将可燃液体冲出容器而扩大火 势,造成灭火困难。
• 2、抢救前先使伤员安静躺平,判断全身情况和受伤程度,如有无出血、骨 折和休克等。
• 3、外部出血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失血过多而休克。外观无伤,但呈休 克状态,神智不清,或昏迷者,要考虑胸腹部内脏或脑部受伤的可能性。
• 4、为防止伤口感染,应用清洁布片覆盖。救护人员不得用手直接接触伤口 ,更不得在伤口内填塞任何东西或随便使用药。
• 4.3、推车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与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相同。
•
初起火灾范围小、火势弱,是用灭火器灭火的最佳时机。因此,正确合理地
配置灭火器显得非常重要。
• 5、灭火器的适用范围
•
扑救A类火灾可选择水型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卤代烷
灭火器。
•
扑救B类火灾可选择泡沫灭火器(化学泡沫灭火器只限于扑灭非极性溶剂)、
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
扑救C类火灾可选择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 扑救D类火灾可选择粉状石墨灭火器、专用干粉灭火器,也可用干砂或铸铁 屑末代替。
• 扑救带电火灾可选择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带电 火灾包括家用电器、电子元件、电气设备(包括: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 、传真机、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等设备)以及电线电缆等燃烧时仍带电 的火灾,而顶挂、壁挂的日常照明灯具及起火后可自行切断电源的设备所发 生的火灾则不应列入带电火灾范围。
• 6、灭火器对保护物品的污损程度
• 水、泡沫、干粉灭火器喷射后有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水渍、泡沫污染和粉 尘污染等,对于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珍贵文物、高档电气设备等,应选用 二氧化碳和卤代烷等高效洁净的灭火器,不得配置低效且有明显污损作用的 灭火器。对于价值较低的物品,则无须过多考虑灭火剂污染的影响。
• 6、注意: • 6.1、处理电击伤时,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如触电后弹离电源或自高空跌下,
常并发颅脑外伤、血气胸、内脏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
• 6.2、现场抢救中,不要随意移动伤员,若确需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 30秒。移动伤员或将其送医院,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背部垫以平硬阔木 板外,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在医院医 务人员末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
• 7、身上着火怎么办
•
发生火灾时,如果身上着了火,千万不能奔跑。因为奔跑时,会形成一股小
风,大量新鲜空气冲到着火人的身上,就象是给炉子扇风一样,火会越烧越旺。
着火的人乱跑,还会把火种带到其他场所,引起新的燃烧。
•
身上着火,一般总是先烧着衣服、帽子。这时,最重要的是先设法把衣帽脱
掉;如果一时来不及,可把衣服撕碎扔掉。脱去了衣帽,身上的火也就灭了。
• 4、如呼吸、循环衰竭时,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并 可注射呼吸和循环中枢兴奋剂。
七、火灾救援知识
• 1、火灾的定义
• 火灾系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火灾大多数是 一种社会现象,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三个方面。一是人为的不安全 行为;二是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三是工艺技术的缺陷。而人的不安全行为 是最主要的因素。
• 3、用止血带或弹性较好的布带等止血时,应先用柔软布片或伤员的衣 袖等数层垫在止血带下面,再扎紧止血带以刚使肢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度。 上肢每60分钟,下肢每8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2min开始扎紧与放松 的时间均与书面标明在止血带旁。扎紧时间不宜超过四小时。不要在上臂 中三分一处和腋窝下使用止血带,以免损伤神经。若放松时观察已无大出 血可暂停使用。
开,否则会中断喷射。
• 干粉灭火器扑救可燃、易燃液体火灾时,应对准火焰根部扫 射,如果被扑救的液体火灾呈流淌燃烧时,应对准火焰根部由 近而远,并左右扫射,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如果可燃液体在 容器内燃烧,使用者应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晃动扫射,使喷射出 的干粉流覆盖整个容器开口表面;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使用 者仍应继续喷射,直至将火焰全部扑灭。在扑救容器内可燃液 体火灾时,应注意不能将喷嘴直接对准液面喷射, 防止喷流的
• 3、伤者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应让伤者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暂时 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
• 4、伤者丧失意识时要立即叫救护车,并尝试唤醒伤者。呼吸停止,心搏存 在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心搏停止,呼 吸存在者,应立即作胸外心脏扣压。
• 5、发现其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按摩等复苏措施( 少数已证实被电死者除外),一般抢救时间不得少于60~90分钟。直到使触电者 恢复呼吸、心跳,或确诊已无生还希望时为止。现场抢救最好能两人分别实行口 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以1:5的比例进行,即人工呼吸1次,心脏按压5 次。如现场抢救仅用1人,用15:2的比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即先作 胸外心脏按压15次,再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如此交替进行,抢救一定要彻底。
• 4、高处坠落、撞击、挤压可能有胸腹内脏破裂出血。受伤者外观无出 血但常表现面色苍白,脉搏细微,气促,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烦躁不安 ,甚至神志不清等休克状态,应迅速躺平,抬高下肢,保持温暖,速送医 院救治。若送院途中时间较长,可给伤员饮用少量糖盐。
三、烧伤、烫伤急救措施
• 1、立即冷却烧(烫)伤的部位,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10~30分钟或 冷水浸泡直到无痛的感觉为止。
•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 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 火灾。
•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 、丙烷、氢气等火灾。
•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等火 灾。
• E类火灾:指带电物体和精密仪器等物质的火灾
• 3、灭火器的种类
察病人情况,对途中发生呼吸、心跳停止者,应就地抢救。
四、触电应急(急救)措施
• 1、对于触电者的急救应分秒必争。发生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病情都非常 严重。这时应一面进行抢救,一面紧急联系专业救护机构,就近送病人去医 院进一步治疗;在转送病人去医院途中,抢救工作不能中断。
• 2、关掉电闸,切断电源,然后施救。无法切断电源时,可以用木棒、竹杆 将电线挑离触电者身体。如挑不开电线或其他致触电的带电电器,应用干的 绳子套住触电者拖离,使其脱离电流。救援者最好戴上橡皮手套,穿橡胶运 动鞋等。切忌用手去拉触电者,不能因救人心切而忘了自身安全。
冲洗皮肤,要特别注意冲洗头发及皮肤皱稽处。 • 3、经口中毒的患者及时催吐、洗胃、导泻,但强酸、强碱等腐蚀性毒物口服后
不宜催吐、洗胃,可服牛奶、蛋清以保护胃粘膜。 • 4、抢救时要仔细检查,抓住重点。如果呼吸困难,应立即用氧气吸入。心跳呼
吸停止者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术和对口人工呼吸。现场若备有特效解毒药品,要 及时使用。经初步抢救后迅速转运到附近医院进一步抢救治疗。 • 5、怎样进行自救互救。当你发现突然有大量毒气散发时,要迅速戴上适合的防 毒面具。如果身旁无个人防护用品,可拿湿毛巾、手帕或衣物包住口、鼻,并立 即离开毒源向上风向跑。皮肤和眼睛受到毒物沾染时,迅速用清水彻底冲洗。接 触大量毒物后,如感到不适,要及时找医生检查。
• 2、灭火基本方法
• 隔离法:将着火物移开,不与其他物品接触。 • 窒息法:隔离空气接触火,用干粉灭火器、砂、湿棉被等物灭火。 • 冷却法:用水、灭火器将火冷却。 • 报警:火警电话119。报警要报清失火地点街道名称。 • 火灾依据物质燃烧特性,可划。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 质性质,一般在燃烧 时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煤 、棉、毛、麻、纸张等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