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培训

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培训


2、直线运动的危险
直线运动的危险分为接近式和经过式危险 (1)接近式危险 当机械处于往复直线运动状态时, 而人处在直线运动的正前方而未 及时躲让时,将受到运动机械的 撞击或挤压。
牛头刨床的滑枕、磨床的往复工作台
(2)经过式危险 指人体经过运动中的部件引起的危险
① 单纯作直线运动的部位
② 作直线运动的凸起部分
规范,是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延伸。
生产经营单位都必须建立下列基本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明确“谁做什么”的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 (2)明确“怎样做”的制度 ①各种生产设备的技术操作规程;
②各工种、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
③安全生产教育制度;④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⑤事故管理制度;⑥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1、不得随便乱动或私自修理车间 内的电气设备; 2、经常接触和使用的配电箱、 配电板、闸刀开关、按扭开关、插座、插销以及导线 等,必须保持完好,不得有破损或将带电部分裸露; 3、不得用铜丝等代替保险丝,并保持闸刀开关、磁力 开关等盖面完整,以防短路时发生电弧或保险丝熔断 飞溅伤人;
(三)注意事项
4、经常检查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接零装置,保
(3)需要抢救的伤员,
应立即就地坚持正确抢救,
并设法联系医疗部
门接替救治。
四、预防触电的技术措施 (一)预防触及带电体的安全措施
1、绝缘
用绝缘材料把带电体封闭起来。
2、屏护
即采用遮栏、护罩、护盖箱闸等
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
(一)预防触及带电体的安全措施
3、间距
间距是为了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 在带电体与地面、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 带电体与其他设施和设备之间,均需保障 一定的安全距离,这种安全距离简称间距。
这个电压系列的上限值,在任何情况下,两导体间或任
一导体与地之间均不得超过50V(交流有效值)。 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分别是多少呢?
二、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触电一般指人体触及带电体,由于电流通过人体
而造成的伤害,分电击和电伤两种情况。
1、电击 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机体组织受到刺激,肌肉不 由自主地痉挛性收缩造成的伤害。 2、电伤
余烬。
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C类火灾:气体火灾。 D类火灾:金属火灾 E类火灾:带电火灾 F类火灾:烹调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
三、消防四个能力
四、灭火剂的分类及使用范围 1、应用于生产与生活中的灭火剂主要有以下五种:
(1)消防用水 (2)二氧化碳灭火剂 (3)干粉灭火剂 (4)泡沫灭火剂 (5)1211灭火剂——已停产
第一章 安全生产基础概念
3、安全生产事故 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意外突发事件的总称,
通常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使正常的生产经营 活动中断 。 4、安全生产事故的直接原因 • 一是物的不安全状况 • 二是人的不安全行为
第一章 安全生产基础概念
5、 “海因里希”法则
“海因里希”法则,它是通过分析55万起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
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
三、触电急救
2、脱离电源后的处理 (1)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 其就地平躺,严密观察,暂不要站 立或走动。 (2)触电伤员如神志不清者,应就
地仰面平躺,且确保气道通畅,并
用5s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 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 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三、触电急救
为保险公司的经营提出的。该法则认为,在1个死亡重伤害事故 背后,有29起轻伤害事故,29起轻伤害事故背后,有300起无
伤害事件,以及大量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存在。
1
29
1:29:300 重伤或死亡1起
300
轻伤或微伤29起 无伤害事故300
第一章 安全生产基础概念
6、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标准和
电伤是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
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二、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3、电击触电分为三种情况: (1)单相触电
人体在地面或其他接地导体
上,人体某一部位触及一相 带电体的触电。
二、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2)两相触电
人体两处同时接触及两相带电体
的触电。
二、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3)跨步电压触电 当带电体接地有电流流入 地下时,电流在接地点周 围产生电压降,人在接地 处两脚之间出现了跨步电 压,由此引起的触电。
(1)二氧化碳灭火器
① 灭火原理
CO2为无色、无味、比空气重的不燃气体,喷射到 燃烧物上能起冷却窒息作用,当空气中CO2的含量 达30%时,在30到40S内即可将火扑灭。
② 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 精密仪器、600伏以下电气设备及油类的初起火灾。
(1)二氧化碳灭火器
不能用来扑钾、钠、镁等轻金属火灾 不能扑救B类火灾中的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 如醇、酯、醚、酮等物质火灾
1、静止的危险 2、直线运动的危险
3、旋转运动的危险
4、飞出物击伤的危险 5、振动部件夹住的危险 6、非机械的危险
1、静止的危险
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时存在的危险,当人
接触或与静止设备作相对运动时可引起
的危险,具体包括:
(1)切削刀具的刀刃; (2)机械设备突出的较长的部分; (3)毛坯、工具、设备锋利的边缘和粗糙表面; (4)引起滑跌、坠落的工作平台。
3、漏电保护器
漏电保护器主要用于防止由漏电引起的触电事故,也
用于防止由漏电引起的电气火灾事故,还用于监视或 切除一相接地故障。
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 它可以在设备及线路漏电时 通过保护装置的检测机构转 换取得异常信号,经中间机 构转换和传递,然后促使执 行机构动作,自动切断电源, 起到保护作用。
(三)注意事项
三、机械事故预防措施
4、制定机械检查制度--开机前进行安全检查; 5、加强对机械的检修--防患于未然 6、使用辅助工具--手不用停留在危险区 7、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如耳塞(噪声)、手套(高温)等
8、安全培训--岗前培训、转岗培训
使用辅助工具
第四章
一、火灾危险性 二、火灾的分类
消防安全基本知识
三、消防四个能力建设 四、灭火剂的分类及使用范围 五、消防栓与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三、触电急救
1、脱离电源
(1)使低压触电者脱离电源方法
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或使用绝缘工
具、干燥的木棒等不导电的东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 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 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躯。
三、触电急救
(2)使高压触电者脱离电源方法 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电源,或用 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使触 电者脱离电源。救护人员在抢救 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
第二章
电气安全基础知识
一、电的种类及等级 二、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三、触电急救 四、预防触电的技术措施
五、电气安全管理
一、电的种类及等级
1、直流电是指任何时间电流都是从导体的一端流向 另一端,电流的方向是唯一的。(电流方向是正极流 向负极)。 常见的直流电:手电筒内的电池、机动车上的蓄电池
等。
2、交流电是指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周期性的
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避免发生
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
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
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生产 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
第一章 安全生产基础概念
2、安全政策和目标 • 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 • 我国的消防方针: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 我国的职业病防治方针: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5)旋转运动与直线运动 的组合
(6)孔洞部分的危险部位
4、飞出物击伤的危险
(1)飞出的刀具或机械部件,如未夹紧的刀片、未紧固
的接头、破碎的砂轮片等; (2)飞出的切屑或工件,如砂轮片破碎而飞散的切屑、 锻造加工中飞出的工件等。
二、机械事故的原因
1、直接原因
(1)机械的不安全状态 ① 缺乏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或这些装置有缺陷; ②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③ 缺少个人防护用品或防护用品有缺陷; ④ 生产场所环境不良, 如:照明、通风、空间等问题 ⑤ 其他不安全状态,
(二)预防触及间接带电体的安全措施
1、保护接地 就是将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在绝缘材料 损坏后或其他情况下可能带电的电器金属 部分(即与带电部分相绝缘的金属结构部分)
用导线与接地体可靠连接起来的一种保护接线方
式。 2、保护接零
就是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 (外壳),用导线与低压配电网的零线(中性线) 直接连接起来的一种保护接线方式
证连接牢固;
5、在移动电风扇、照明灯、电焊机等电气设备时, 必须先切断电源,并保护好导线,以免磨损或拉 断; 6、对设备进行维修时,一定要切断电源,并在明
显处放置“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警示牌。
(四)易发生触电事故情况
1、设备设施保护壳缺 失及电路裸露
2、重压或者频繁碾压、 刮擦电线等
(四)易发生触电事故情况
一、火灾的危险性 国家标准 GB 50016-2006《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对生产 的火灾危险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进行了分类,分 为甲、乙、丙、丁、戊五类,甲类危险性最大,戊类最 小。
二、火灾的分类
国家标准 GB/T 4968-2008《火灾分类》明确了火灾分类 的命名及其定义: 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 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
③ 适用范围
BC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及带电设备的 初起火灾; ABC干粉灭火器除可用于上述几类火灾外,还可扑救固体 类物质的初起火灾;
BC、ABC干粉灭火器不能扑救金属燃烧火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