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隧道施工技术考试复习题库(含标准答案)

最新隧道施工技术考试复习题库(含标准答案)

2020年隧道施工技术考核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环形开挖每循环开挖长度不得大于(C)米。

A、0.3B、0.8C、1.02.直线隧道的贯通误差,其中线宜采用(C)调整,并符合有关规定。

A)导线法B)中线法或曲线法C)折线法3.以下那种施工方法是属于柱列式地下连续墙(B)A)连续挖槽分段灌注成墙法B)钻孔桩连接成墙法C)分段挖槽灌注成墙法4.净空变化速度持续大于(A)mm/d,围岩处于急剧变形状态,应加强初期支护系统。

A、5B、10C、155.喷射混凝土终凝(B)h后,应喷水养护,时间不得小于14d.气温低于+5℃时不得喷水养护。

A、1.5B、2C、36.喷射过程中应及时检查混凝土的回弹率和实际配合比。

喷射混凝土的回弹率:侧壁不应大于(B)%,拱部不应大于25%。

A、20B、15C、107.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d低于(C)度或最低气温低于-3度时,应采取冬季施工措施。

A、0B、3C、58.钻孔施作及炮眼布置应符合规定,周边眼内圈眼与辅助眼的孔底应在同一垂直面上,掏槽炮眼应加深(A)cm。

A、10B、8C、59.隧道在软卧层地段施工时,为防止塌方,在可能塌方的不良地段采取(B)排水,短开挖、弱爆破、快耐砌等措施。

A、不B、先C、后10.砂浆锚杆支护时采用的中细砂粒径不宜大于(C)A)1mmB)2mmC)3mm11.污浊空气经由隧道上部抽出洞外,新鲜空气由下部压入隧道,再经风管到下道坑工作面,是隧道机械通风中的(C)。

A、抽出或风管通风B、压力或风管通风C、混合式风管通风12.洞口工程施工应遵循(B)原则来保护生态环境。

A)早出晚进B)早进晚出C)早出晚出13.洞内施工测量,洞内导线应根据(B)向洞内作引伸测量。

A、路中线投点B、洞口投点C、引道中心线投点14.隧道二次衬砌的施工,应在(A)进行。

A、围岩和初期劫掠变形基本稳定后B、喷射砼达到龄期后C、围岩和锚杆支护施工后马上15.浅埋偏压隧道洞口加强段的开挖,根据围岩及周边环境条件,严禁采用(B)开挖。

A、中隔壁法B、全断面法C、双侧壁导坑法16.当围岩地质条件差,围岩自稳时间较短时,开挖前应在拱部设计开挖轮廓线(B)进行超前支护。

A、以内B、以外C、以下17.隧道洞口施工时,不良地质段应在进洞前对地表、仰坡进行防护,并施作(C)。

A、锚杆B、管棚C、超前支护18.盾构法是指用(B)掘进并使用装配式机械构筑隧道的一种方法。

A、明挖法B、暗挖法C、台阶法19.为了确保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不侵入二次衬砌空间,一般情况下,宜将隧道的(C)作为极限位移进行控制。

A)支护结构考虑位移B)施工预留宽度尺寸C)设计预留变形量20.墙体留有预孔洞时,施工缝距空洞边缘不应小于(A)A)30cmB)40cmC)50cm21.流沙地段隧道施工,隧道结构应采用有(B)的封闭式衬砌。

A、锚喷砼B、抑拱C、先墙后拱22.在隧道开挖断面成形后,应及时进行断面测量,断面测量数据用于修正(C)参数,控制隧道超欠挖。

A)衬砌B)初期支护C)开挖23.采用分部开挖法施工时,钢架拱脚应打设锁脚锚杆(或锚管),锚杆长度不硬小于(B),每侧数量为2~3组(每组两根)。

A)3.0mB)3.5mC)4.0m24.钢架安装时,沿钢架外缘每隔(A)用钢楔或混凝土预制块楔紧。

A)2mB)4mC)6m25.铺挂钢筋网,开始喷射混凝土时,应(A)喷头至受喷面的距离,并不断调整喷射角度。

A)减小B)保持C)增大26.锚杆钻孔深度应大于锚杆设计长度(B)A)5cmB)10cmC)15cm27.拱顶回填分层厚度不大于0.3m,两侧回填土面的高差不得大于(A)。

A)0.5mB)0.6mC)0.7m28.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时,侧壁导坑形状近于椭圆形断面,导坑断面宜为整个断面的(B)倍。

A)0.2B)0.3C)0.429.隧道不应欠挖,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允许岩石个别突出部分侵入衬砌应小于(C)cm。

A)2B)3C)530.安全地点至爆破工作面的距离,在独头坑道内不应小于(A)米。

A)200B)250C)30031.以下不属于光面爆破特点的是(B)A)爆破后轮廓成型规整B)工程造价较高C)不产生或很少产生炮震裂隙32.隧道开挖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面积不应小于整个断面的(C),应留坡度并不出现反坡。

A)30%B)40%C)50%33.二次衬砌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B)。

A)2.0MPaB)2.5MPaC)3.0MPa34.隧道洞内高程控制点,施工高程点应在使用中(B)复测。

A)不定期B)定期C)抽查35.污浊空气经由隧道上部抽出洞外,新鲜空气由下部压入隧道,再经风管到下道坑工作面,是隧道机械通风中的(C)。

A)抽出或风管通风B)压力或风管通风C)混合式风管通风36.洞内水平角测量,宜采用(C)法观测。

A)两次照准,一次读数B)一次照准,两次读数C)两次照准,两次读数37.洞内导线最短边长不宜小于(B)米。

A)200B)300C)50038.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不宜使用(A)进行测量。

A)GPSB)全站仪C)经纬仪39.对于隧道两相邻开挖洞口间高程测量,当隧道长度大于(C)米时,应根据隧道高程贯通精度的要求,进行隧道高程测量设计。

A)1000B)2000C)500040.地质雷达在连续预报时前后两次重叠长度应大于(B)米。

A)3B)5C)841.地质素描,随开挖进行,一般地段(B)米进行一次。

A)5B)15C)2542.所有装药的炮眼应堵塞炮泥,周边眼的堵塞长度不宜小于(C)cm。

A)10B)15C)2043.周边眼开眼位置视围岩软硬稍作调整,软岩可(A)A)向内偏5~10cmB)在轮廓线上C)向外偏5~10cm44.利用原水准点作引伸测量时,必须对其相邻已测段高差或相邻水准点间高差进行(A)。

A)复核B)审核C)校核45.在严寒地区,整体式衬砌、锚喷衬砌或复合式衬砌均应在洞口和易冻地区设置(C)。

A)工作缝B)沉降缝C)伸缩缝46.封顶、封口的混凝土应适当(B)水灰比,并认真捣固密实。

A)加大B)降低C)不变47.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可根据围岩类别、隧道断面尺寸等条件确定,亦可根据理论分析法确定,但喷射混凝土的厚度不宜(B)。

A)大于10cmB)大于25cmC)小于10cm48.爆破后石渣块度(C)。

A)越大越好B)越小越好C)与所使用的装渣机械相适应49.超前小钢管的最大直径为(A)。

A)5cmB)8cmC)10cm50.普通防水泥凝土的水灰比一般不大于(C)。

A)0.4B)0.5C)0.651.劳动定额又叫(A)。

A)工时定额B)分部定额C)施工定额52.洞内轨道运输,如机动车牵引,钢轨不宜小于24kg/m,尽可能选用(A)。

A)较大号道岔,并安装转辙器B)较小号道岔,并安装转辙器C)较大号道岔,可不安转辙器53.钢纤维混凝土的拌合时间应通过现场拌合试验确定,不宜小于(B)A)2minB)3minC)4min54.通风机主风机安装必须按照通风设计要求,洞内辅助风机应安装在(C)。

A)掌子面处B)辅助导坑处C)新鲜风流中55.周边炮眼与辅助炮眼的眼底应在同一垂直面上,掏槽炮眼应加深(C)A)0~10cmB)5~15cmC)10~20cm56.当隧道埋深在(B)以内时,可采用地表注浆加固围岩,反之则应采用开挖工作面预注浆。

A)10mB)20mC)30m57.管棚长度应根据地层情况选用,一般为(A)A)10~40mmB)20~50mmC)30~60mm58.砂浆锚杆注浆时,将注浆管插入到管口离孔底(A)A)10cmB)15cmC)20cm59.小导管的钻孔直径应与注浆管径配套,一般不大于(C)。

A)30mmB)40mmC)50mm60.外插角(与隧道纵轴线的夹角)取值应考虑小导管的长度和钢架的间距,一般外插角为(B)A)5°~10°B)10°~15°C)15°~20°61.井点降水应使地下水保持在仰拱以下(B)A)1.0mB)1.5mC)2.0m62.双侧壁导坑法施工,侧壁导坑形状宜近椭圆形,导坑断面宽度宜为整个断面宽度的(B)A)1/2B)1/3C)1/463.全长粘结型锚杆插入长度不得小于设计长度的(A)A)95%B)90%C)85%64.配电室顶棚与地面的距离不低于(C)A)1mB)2mC)3m65.平面控制点可用(A)方法制作。

A)在钢板上钻孔镶铜芯B)在钢板上用钉子敲打做点C)用快硬水泥安设钢筋头66.格栅钢架的主筋不应小于(A)A)18mmB)20mmC)22mm67.钢筋网钢筋直径宜采用(A)A)6-12mmB)12-16mmC)16-20mm68.有轨运渣作业车辆装载高度不得大于斗车顶面(B)A)25cmB)50cmC)75cm69.隧道装渣采用有轨运输时道床厚度不应小于(A)A)20cmB)25cmC)30cm70.按铁路隧道的断面等级划分,80㎡为(B)A)中等断面B)大断面C)特大断面71.高原隧道施工期间发生高原反应不能坚持者,应及时返回海拔(C)一下的地区。

A)2000mB)2500mC)3000m72.瓦斯工区钻爆作业炮眼深度不应小于(C)A)0.2mB)0.4mC)0.6m73.Ⅰ类围岩应采取(B)。

A)局部支护B)喷锚支护C)型钢支护74.架空线路的跨距不得大于(B)A)30mB)35mC)40m75.交叉中隔壁法施工,根据监控量测结果,中隔壁及临时仰拱在仰拱浇筑钱逐段拆除,每段拆除长度不宜大于(C)。

A)13mB)14mC)15m76.净空变化速度持续大于(B)时,围岩处于急剧变形状态,应加强初期支护系统。

A)0.5mm/dB)1.0mm/dC01.5mm/d77.横断面方向应在隧道中心及两侧(A)处设地表下沉观测点。

A)2-5mB)5-8mC)8-11m78.锚杆钻孔应按设计要求定出位置,孔位允许偏差为(C)。

A)±50mmB)±100mmC)±150mm79.锚杆用的水泥砂浆,其强度不应低于(B)。

A)M15B)M20C)M2580.采用掘进机施工必须加强地质预报工作,对开挖面前方(A)范围内的地质情况应有准确的预报。

A)50-100mB)100-150mC)150-200m81.运输混凝土拌合物时,运输时间应比混凝土初凝时间(B)。

A)长B)短C)相等82.混凝土的坍落度过大,意味着混凝土拌合物(A)。

A)过稀B)过稠C)施工不便83.采用构件支撑时,柱脚(C)。

A)虚渣应踩实B)虚渣可不作处理C)虚渣必须清除,地层松软处应加垫板或垫梁84.架空线的线间距不得小于(C)A)0.1mB)0.2mC)0.3m二、填空题85.隧道施工中对围岩和支护动态进行的经常性观察和测量称之为监控量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