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是抢救危重患者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而输血不当可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因此,做好输血的安全管理才能保证患者安全输血。

一、输血治疗前,经管医生必须与患者或家属谈话,并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二、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对所有输血患者均应挂上具有醒目标志的血型牌。

三、血液取回后在室温下放置 30 分钟,不宜放置时间过长。

四、对于第一次输血的患者,应告知其血型。

五、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共同严格执行“三查十对制度”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两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防止时间过长导致血液变质。

六、输血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有无输血反应。

如发现不良反应,立即停止输血,报告医生,及时配合处理,并做好抢救准备;同时查明发生输血反应的原因,将原输血袋妥善低温保存 24 小时,以备核查。

七、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八、输血结束后,认真检查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现象,并
做相应处理。

九、输血完毕,护士应将与输血有关的化验单存入病历,尤其是将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输血同意书放入病历,做永久保存;同时详细记录输血的时间、种类、血量、血型、血袋号以及有无输血反应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