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定位(一)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吕梁,面向山西各城市,以服务建筑行业为主,以建筑工程一线施工员岗位(群)为就业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本专业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掌握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组织、管理等核心专业知识,具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测量、质检等核心职业能力,以及良好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能够胜任建设行业施工员岗位,或预算员、质量员、材料员、安全员、资料员、测量员等相关职业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1、德育要求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等理论素养,热爱社会主义国家,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劳动,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从事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工作的高等职业技术专科毕业生。

2、知识结构要求1.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力学、信息技术、建设工程法律法规知识;2.掌握建筑构造、建筑结构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3.掌握建筑材料与检验、建筑施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施工管理、质量检验、施工安全等专业技术知识;4.具有建筑水电设备等相关专业技术知识;5.了解建筑施工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相关信息。

3、能力结构要求1.具有正确识读土建专业施工图的基本能力;2.具有正确使用建筑材料并进行检测、保管的能力;3.具有一般建构构件计算、设计和验算的能力;4.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专业工作的能力;5.具有较强的施工现场组织和管理的能力;6.具有较强的处理施工技术问题及事故的能力;7.具有参与施工图纸会审工作的能力;8.具有一、二个主要工种操作的初步技能;9.具有工程项目招投标和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10.具有社会交往、处理公共关系的基本能力;11.具有借助工具书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12.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能力。

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核心能力为:较强的施工现场组织与管理以及处理施工中技术问题的能力;编制工程造价及投标报价的能力;建筑工程监理的工作能力等,即应具备在工程建设第一线担任施工员、预算员、监理员、测量员、CAD绘图员等职业岗位能力。

4、综合素质结构要求1.政治思想素质(核心素质)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政策,事业心强,有奉献精神;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为人诚实、正直、谦虚、谨慎,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公共道德。

2.文化素质具有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知识面宽,自学能力强;能用得体的语言、文字和行为表达自己的意愿,具有社交能力和礼仪知识;有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3.身体和心理素质拥有健康的体魄,能适应岗位对体质的要求;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奋发进取;思路开阔、敏捷,善于处理突发问题。

4.业务素质(核心素质)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具有创新精神、自觉学习的态度和立业创业的意识;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能正确处理好与工作单位、同事的关系;初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就业观和人生观。

5、毕业生可胜任的技术岗位群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预算员、材料员、资料员、测量员、施工现场监理员等基层技术管理岗位。

(三)职业面向及岗位1、毕业生职业面向及工作任务分析1、主要职业方向在建筑施工单位,从事建筑工程现场技术指导、质量检验和现场施工管理等工作。

2、次要职业方向1、在建筑装饰单位从事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管理工作。

2、在建筑工程监理单位,从事建筑施工监理工作。

3、其他职业方向1、在房地产开发公司从事房地产开发管理工作。

2、在建设单位,从事基建项目管理及工程预决算工作。

2、就业岗位分析表(见表2)(四)招生对象与学制1、招生对象:应届高中毕业生及具有高中文化程度者。

2、学制:三年(五)毕业要求1、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47学分,1849学时及36周实践教学活动,其中公共必修课程43学分,738学时及4周实践教学活动;公共选修课8学分,144学时;专业必修课84学分,819学时及32周实践教学活动;专业选修课12学分,(其中素质拓展10学分)148学时,方可毕业。

2、证书要求(1)国家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一级(及以上)证书(2)大学三级英语等级证书(3)职业资格证书(具有以下证书之一)中、高级测量工;中级土建六大员(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预算员、材料员、资料员)、监理员等执业资格证书;一、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

(4)《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证书表1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解图表续表1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解图表表2 就业岗位分析表二、课程设置及课程简介(一)主要课程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计算机文化基础、工程制图与识图、建筑材料与检测、建筑力学(三大力学整合)、工程测量、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三大结构整合)、地基与基础、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建筑CAD基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概预算等。

军事训练、社会实践、就业指导、施工图识读及制图作业、认识实习、测量实训、施工实训、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等。

(二)课程结构与学分、学时要求(见表3、表4)表3 课程结构体系及学分要求(一)表4 课程结构体系及学分要求(二)(三)主要课程简介工程制图与识图(Engineering Drawings and graphics)3学分 48学时课程简介:工程制图与识图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分为两大部分,即建筑制图与识图基础部分和建筑制图与识图部分,具体内容包括制图基本知识、投影基本知识、投影基本原理、平面建筑形体的投影、曲面建筑形体的投影、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轴测投影、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后续的建筑工程类专业课提供必须的识图知识和画图基本技能。

教材:薛奕忠,高树峰等主编.土木工程制图(第一版),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主要参考书:[1]张小平主编,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第一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2]乐荷卿陈美华主编,土木建筑制图(第三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3]王强,吕淑珍主编. 建筑制图(第一版),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7年.[4]牟明主编,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第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建筑材料与检测(Construct material and test)4学分60学时课程简介: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建筑材料的基础知识、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能、应用方法及试验检验技能。

通过学习,了解常用建筑材料基本结构、性能、用途、储运及保管等方面的知识。

该课程是学习其它专业课程的基础,在掌握材料知识的前提下,能够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经济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

教材:谭平,吕娜,张瑞红主编.建筑材料(第一版),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主要参考书:[1]卢经扬,余素萍主编,建筑材料(第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2]宋岩丽,王社欣等主编.建筑材料与检测(第一版),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7年.[3] 高琼英主编.建筑材料与检测(第三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年.建筑CAD基础(Architectural CAD-based) 3学分 42学时课程简介:AutoCAD是美国Autodesk公司推出的当今世界最为流行的CA 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包,而《建筑CAD》是将《建筑制图》与AutoCAD结合起来的一门学科,在建筑业应用非常广泛,是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们必须熟练掌握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绘图,在后续的其他专业课程设计能够代替传统的图板、图纸等工具,从而提高设计效率。

教材:龙飞主编.AUTOCAD标准培训教程2008(第一版),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年.主要参考书:[1] 孙海粟主编. 建筑CAD2002(第一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年.[2] 张小平,张邰生主编. 建筑工程CAD(第一版),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7年.[3] 潘振伟,高树峰主编. AUTOCAD绘图设计(第一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年.[4] 倪祥明主编.AUTOCAD2008(第四版),科学出版社,2007年.建筑力学(Archtectural Mechanics) 7学分 102学时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了解结构的组成规律;掌握多种结构的受力及其研究方法;掌握一般常见的材料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计算方法;初步学会运用所学力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具备系统的建筑力学基本知识,对后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有必不可少的指导作用,它系统地解决了工程结构中构件设计的基本要求,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将来从事结构设计和施工打下一定的基础。

教材:刘军,张明朗,邱琴忠等主编. 建筑力学(第一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主要参考书:[1]葛若东主编.建筑力学(第一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2]张曦主编.建筑力学(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3]于英主编.建筑力学(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007年.工程测量 (Engineering Survey) 4学分 56学时课程简介:工程测量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具有突出实践操作性、强调动手能力的特点。

主要内容有:测量学基本概念、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丈量、导线测量、地形图知识及建筑施工测量,全站仪的认识等。

结合建筑工程中测量应用实际,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以建筑施工放线测量和地形图测绘两大最终技能方向为中心组织教学。

通过实验实习等实践动手操作环节的教学,从理论学习到测量操作,融理论和实践于一体。

教材:汪荣林,罗琳主编. 建筑工程测量(第一版),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主要参考书:[1]李生平,陈伟清主编.建筑工程测量 (第三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2]高井祥主编.测量学(第一版),中国矿大出版社,2004年.[3]李生平主编.建筑工程测量(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 02年.[4]王建干,赵雪云主编.建筑工程测量(第一版),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7年.建设法规 (Construction Laws) 2学分 28学时课程简介:建设法规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课程主要内容为:法规概论、城镇规划、工程建设者执业资格管理法规、工程建设管理法规、建设工程合同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