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月全国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10月全国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课程代码:0065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世界上第一个开办彩色电视的国家是()A.美国B.德国C.英国D.苏联2.卫星直播电视出现于()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3.广播、电视表现内容的共同符号是()A.文字B.声音C.图像D.没有共同符号4.下列描述广播、电视传播与其他传播方式关系的语句中,错误的是()A.广播、电视传播继承了已有传播方式的一些特点B.广播、电视传播是对原有传播方式的一次飞越C.广播、电视传播必须取代其他传播方式D.广播、电视推动其他传播方式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5.“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

”这句话出自()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列宁6.成功进行录音采访的基本前提是()A.坚持从新闻题材的实际出发B.注重音响基本素质C.掌握采访的主动权D.控制采访节奏7.摄像采访拍摄,除了要注意拍好画面外,还要()A.组织拍摄B.运用艺术创作手法,美化新闻人物C.记录同期声D.尽量避免录入环境音响8.广播消息,作为广播中的一种体裁,需要遵循广播的传播规律,以便于()A.文字传播B.声音传播C.图像传播D.电波传播9.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的新闻节目由4次增加到13次是()A.1994年5月3日B.1995年3月2日C.1993年3月1日D.1996年4月5日10.一般地说,凡是作实况广播的事件或活动,多数在事后以实况录音或录音剪辑的形式进行()1A.录播B.直播C.插播D.重播11.专题性新闻节目与新闻性专题节目()A.是同一概念B.是不同概念C.某种条件下是同一概念D.是不同层次的同一概念12.新闻性专题节目主要以()A.提供消息为主B.提供新闻评论为主C.提供深度报道为主D.提供人物专访为主13.在我国广播电视中,新闻性杂志节目出现于()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14.新闻性杂志节目的设置方式,可分为()A.二大类B.三大类C.四大类D.五大类15.从世界范围说,广播节目主持人产生于20世纪()A.20年代B.30年代C.50年代D.80年代16.广播新闻编辑的工作环节包括新闻节目生产过程中的()A.获取线索、构思、组织、加工B.明确报道思想、组织、加工C.构思、组织、加工、制作D.构思、组织、制作、播出17.广播新闻编辑的工作对象是()A.听众B.新闻策划C.各类新闻稿件D.听众和稿件18.广播新闻节目中的整点新闻,为了以最快速度提供最新信息,多用:()A.消息体裁B.通讯体裁C.记者评述D.录音通讯19.蒙太奇一词来源来于:()A.美国B.英国C.法国D.意大利20.电视新闻编辑包括以下工作环节()A.策划、组织、加工、制作B.策划、组织、加工、制作、播出C.策划、组织、制作、播出、信息反馈D.策划、制作、信息反馈、群众工作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广播通讯根据内容性质可分为:()A.人物通讯B.研究性通讯C.事件通讯D.新闻小故事E.概貌通讯22.电视纪实性专题的基本要求是:()A.记录过程B.注重分析归纳2C.记录真实时空D.记录真实情节、细节E.讲究包装23.广播新闻评论的立论准则有()A.求真B.求新C.不妄不庸D.讲究时效性E.讲究感染力24.电视屏幕文字的表现功能,具有()A.标题B.提示C.强调D.补充E.说明25.新闻节目有序化编排的依据是()A.新闻题材B.新闻价值标准C.新闻篇幅长短D.节目形式E.节目方针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26.广播电视与印刷媒介比较,其传播优势体现在哪里?27.广播发展进入繁荣期的标志是什么?28.如何正确理解广播电视是一种信息产业。

29.图像评论解说词与其他电视报道体裁的解说词主要区别在哪里?30.何谓新闻节目或稿件的冗余度?31.在新闻性专题节目中,串联的基本方式有哪些?32.新闻性杂志节目的结构包括哪此层次?33.为什么新闻性节目主持人除了熟练的口头表达能力外,还需要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34.在广播新闻性节目中运用间奏乐,需遵循哪些原则?35.撰写与运用电视新闻屏幕文字,有哪些基本要求?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6.试论电视新闻专题采写和制作的要领。

37.试论述广播新闻编辑的基本手段。

五、分析与写作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8、39小题每小题4分,第40、41小题每小题6分,共20分。

)38.根据广播新闻写作要求,指出下列稿件的优缺点。

快速出击,解救人质虹口警方是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前天傍晚,虹口区周家嘴路、保定路口发生了一起歹徒劫持、伤害无辜女青年的事件,虹口警方接获110报警后火速出击,充分运用了“网格化”巡逻机制的快速反应能力,仅用了三十秒时间就构筑了一道天罗地网,将案发现场团团包围,经过一番斗智斗勇,终于将女青年成功解救,并抓获了犯罪嫌疑人。

当天下午18时11分,虹口警方接到群众报警,在周家嘴路、保定路口有一个歹徒手持菜刀,劫持了一名女青年,并将女青年的头部砍伤。

在110指挥中心的火速调度下,虹口公安分局布撒在街面上的巡逻民警在三十秒时间内就赶到了现场,发现这个30岁左右的男子倚靠在一个墙角处,左手勒住女青年的脖子,右手持菜刀顶在女青年的头上,满头鲜血的女青年已无力挣扎。

看见民警,男子一边张牙舞爪地持刀四处乱挥,一边语无伦次地叫嚷:“女3人都不是好东西,你们给我一把枪,我要自杀。

”情况十分危急。

为了避免刺激对方,民警一方面用善言相劝,稳定他的情绪,一方面疏导拥护在四周的围观人群。

此时,虹口警方的后续增援部队火速赶到,并调来了一辆公交车作为掩护,武警二支队小分队的狙击手准备就续,以防不测。

看见民警越来越多,围观的人群越来越多,歹徒舞着刀拼命叫喊:“都别过来,不然我杀了她,找个戴眼镜的来和我说话。

”由于歹徒躲在角落,民警们无法从背后迂回,只能正面进攻,为了确保女青年的安全,虹口警方赶到现场的几名领导经紧急商议,决定力求智取,由身穿便衣的虹口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支队长杨璐、责任区二队队长胡绍颍、责任区三队队长刘宁京扮作围观的群众伺机突袭,戴着眼镜的新港警署署长卞卫发作为警方的谈判人员与其周旋。

模样文质彬彬的卞署长缓步走向歹徒,在距其四、五米处停下了脚步,慢条斯理地和对方谈政策、讲道理、聊家常,杨璐等人嬉皮笑脸地凑上去“看热闹”。

慢慢地,歹徒的情绪似乎稳定了下来,而杨璐他们也逐渐“凑”到了距他只有二、三米的地方,突然,歹徒发现了杨璐他们似乎来者不善,顿时紧张了起来:“你们别过来。

”“不要紧张,我们只是看看,来,抽支烟。

”胡绍颍掏出一支烟递了上去。

“不要!我砍了她!”歹徒恶狠狠地扬起了刀。

“接着”胡绍颍把烟扔了过去,歹徒一愣神。

“上”千钧一发,杨璐一声令下,猛扑上前,死死拽住了歹徒挥到的手,胡绍颍和刘宁京也闻声疾上,三人合力将歹徒掀翻在地。

三秒钟,只有三秒钟,只能够三秒钟,结束了女青年的惊魂,结束了警与匪的对峙,围观的上千名群众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

经审讯,此案竟是一起没有任何个人恩怨、酒后行凶泄愤的奇案。

行凶者谭某是从重庆来上海找在沪打工的妻子的,27日凌晨1时左右到达上海火车站时,发现其妻并未依约在火车站等候,他在新客站一直等到天亮也始终不见妻子的踪影,联想到自己来沪前介绍妻子到上海打工的人始终拒绝他来上海,顿时起了疑心,便在新客站附近买了二两白酒借酒浇愁。

酒后,谭某按照介绍妻子到上海打工的人提供的地址去寻找妻子,却发现查无此人。

万般无奈的谭某只得再回到新客站,百无聊赖地继续喝酒。

傍晚17时左右,仗着酒劲的谭某离开新客站,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越走越觉得窝火。

18时10分左右,谭某逛到了周家嘴路、保定路口,看到保定路上一排挡里的桌上有一把菜刀,顿时来了劲,他冲进排挡,一手卡住正在擦桌子的排挡小工的脖子,一手操起了菜刀架在小工身上,在一旁的排挡老板娘大声惊叫,被唬住的谭某放开小工,跑出排挡,正巧遇见下班回家的女青年,便劫持了她,并丧心病狂地朝女青年头上先后砍了五刀。

无辜的女青年莫名其妙地成了牺牲品,但由于警方的及时施救,受害女青年终于脱离了危险。

39.改写上述稿件的导语。

40.将上述稿件改写成300字左右的广播消息。

41.为上述稿件配写200字以上的新闻评论。

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