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9.1 守护生命 教案

【教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9.1 守护生命 教案

D.既保护了自己的生命健康,也关爱了他人的生命健康
2.“腹有诗书气自华。”目前全国各种线上线下的阅读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这类活动的开展( )
①有助于养护精神,充盈个人的精神世界 ②有助于培养我们高雅的生活情趣③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 ④表明我国已成为文化强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
8’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目标导学二:养护精神
如何养护精神(守护精神家园)?(3点)
精神面貌反应了什么?(或养护精神意义?)
我们的精神发育与物质生活的关系是什么?
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二目,引领思考:
1、教材图片展示
(1)图片分享:入团宣誓,远离黄赌毒,健康上网。
(2)你能再收集一些类似的图片吗?
(3)这些图片共同的主题什么?
2、教材探究与分享
(1)在集中营里,女画家费利德为什么要教孩子们画花卉、人物和窗外的风景?
(2)人们为什么将这些儿童的绘画作品称为“人类文化皇冠上的钻石”?
3、教材探究与分享
(1)你所在地区有哪些传统手工技艺?它们有失传的危险吗?
(2)在未来的职业规划中,你会考虑在这些传统手工技艺中选择一种,努力成为传承人吗?为什么?
(三)出示学习目标
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同学之间互相评价与补充。
感悟与理解。
(读)学习目标
5’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二、实施目标
目标导学一:爱护身体
我们怎么守护生命?(2点)
怎样爱护身体?(3点)
为什么要爱护身体?(什么是一种对生命负责行的态度?)
列举生活中珍爱生命、爱护身体的做法
同学们小组讨论,完成教师出示的目标检测题。
在全班交流,加深理解。
结合教师提示的思路:“通过本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汇报总结。
同学们自由发言,谈本节课的总结和收获。
10’










学校检查记实
教学后记
8’
7’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三、检测目标
1、习题检测
2、总结
3、作业: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点。
1.中学生小王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发现一个小孩儿掉进水里。不会游泳的小王向路人呼救,并拨打“110”报警电话。小王的做法( )
A.只顾及自己的生命,不关爱他人的生命 B.没有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最佳的应对措施 C.属于侵犯落水小孩生命健康权的行为
如何看待轻生或自残现象?
在生活中,我们会面对一些客观存在的、非人力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一些人为的灾害的时候,需要我们做什么?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借助材料,帮助分析理解。
1.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1)展示关于爱护身体的名言
(2)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是怎样对待自己的身体的?举例说明。
教师总结: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健康是对于自己的义务,也是对于社会的义务。——富兰克林
学生发言总结:运动后直吹空调是严重损害身体健康的,小张同学做得更好,因为,他懂得如何爱护身体。爱护身体首先要爱惜健康,拒绝不良的生活习惯。
学生分析回答:
小张同学不仅懂得坚持做正确的事,对同学的玩笑和笑话也很宽容,他能够正确地面对他人评价,豁达宽容待人。
2.爱惜健康,拒绝不良生活习惯
体育课后,大汗淋漓地冲进教室……
(1)小李和小张谁做得对?
(2)请大家说一说不良生活习惯有哪些?
教师归纳:同学们身边的不良生活习惯有:不爱喝白开水,着迷喝饮料;爱吃垃圾食品;暴饮暴食;不吃早饭,熬夜等等。
一说,小张优点有哪些?
教师提示:(1)据实回答,如:刺绣、木版年画、剪纸、皮影……有些传统手工技艺有失传的危险。
(2)会,因为我们要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让中华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维护健康的重要性和要求,学会了自救自护,懂得了守护生命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学生阅读教材,尝试回答问题。
(1)(2)略;(3)这些图片共同反映了我们要养护我们的精神,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
课时计划
课题
9.1守护生命
课时
1
班别


时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意识,树立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的积极情感;追求真、善、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的爱国情怀。
过程与方法:学会珍爱生命的一些具体做法,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会分辨优秀文化和腐朽文化。
知识与技能:了解爱护身体的一些基本常识,传承优秀文化,发扬民族精神。
重点
爱护身体
难点
如何在艰苦的情况下养护精神。
关键
理论联系实际,从生活中选取案例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1、明确目标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
3、出示目标
(1)复习检测
1、如何理解生命至上?
2、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3、为什么要关爱他人的生命?
(二)导入新课
某中学一名学生由于考试不够理想,压力过大,留下遗书后,跳楼身亡。对此,人们议论纷纷,纷纷表达对这名花季学生的惋惜之情。
学生小组讨论分析,派代表在班级汇报交流:
(1)因为在她看来,保护人类内心真纯、善良和美好的世界,保存人的创造欲望和想象力是最自然和最重要的事情。她想引导孩子们的心灵走出集中营,追寻外面美好的世界。
(2)因为在集中营恶劣的现实条件下,她坚持让这些孩子们的精神生活在一个正常的世界里,虽然身体被囚禁,但精神还是健康和自由的,因而人们将这些儿童的绘画作品称为“人类文化皇冠上的钻石”。
教师小结:随着年龄增长、心智发育,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
4.守护生命要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大比拼
教师小结:掌握安全自救方法,提高防范能力,可以更好地守护生命。
学生阅读教材,勾画知识点。
尝试回答问题: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毛泽东
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于在与自己的生命开玩笑。——陶行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