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上道德与法治教案

一上道德与法治教案

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做好学校法制教育工作,深入贯彻依法治国、依法治教方针,对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教育,并组织参加各种社会法制实践活动。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班是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淡薄,对于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增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养成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努力使学生的违法犯罪率降低到零,认真完成各项任务存在较大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1、了解学校新的生活,认识周边环境和熟悉人群,了解自然;2、体验自主策划、自主活动的愉快,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变化,并初步开始计划自己的生活和行动;3、在班集体中能表达自己的是非题意见,与同学合作,共同做大家商量好的事;4、注意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并能通过动手做而获得有关知识和经验;5、会简单的安全常识,并在生活中运用。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健康、安全地生活——了解并运用简单的健康、安全的生活常识,能辩别好的和不好的生活习惯,并开始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要求自己;2、愉快、积极地生活——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自主策划、自主活动的乐趣,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感到自豪,对一年级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和向往之情。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爱护周围的自然环境,节约资源;关爱他人,了解常见的职业,并对为自己生活服务的人充满感激之情,了解作为一年级小学生的责任,并乐于去承担。

五、教学方法1、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4、结合各项活动进行教育;5、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第一单元小学生活开始了一、我是小学生了一.设计背景小学生入学前,对于小学生的讲礼貌守纪律等并不能很好的理解,所以用这样的活动去带领小学生进行入学仪式,进一步了解校园,并在快乐的认识中,爱上校园,爱上学习二.教育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2.能力目标: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让学生学会利用学校中设施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强化儿童“今天我是小学生了”的意识,培养学生有礼貌、守纪律、爱学习、讲卫生的习惯。

三.前期准备1.调查2.准备材料3.选定主持人4.预先学唱《上学歌》四.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欢迎你们的到来。

现在我问大家一个问题,既然是小学生了,那我们来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你们知道吗?板题:我是小学生了学知识懂礼仪2.“击鼓传花”——介绍自己(在游戏中,让每个学生都有进行自我介绍的机会。

)3.出示上学歌视频,通过动画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上学的乐趣。

二、走进校园,传授新内容。

(一)课件出示课文彩图,让学生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了解校园生活,并找学生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让学生了解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二)校园,教室,我们已经通过通过图片参观了,那现在小朋友们快坐好,老师要告诉你我们要学习哪些知识,和本领。

那么,一年级就让我们一起成长吧。

1. 学文化。

读书伴我成长。

入学了我们要学习许多新的知识,下面跟着我一起去看看我们要学习什么吧。

2.懂礼仪你上学了,你怎样向妈妈告别?你怎样向老师问好?见到不认识的同学,你该怎么办?(组织同学讨论,讨论完毕指名发言,老师再创设情景说话,进行礼貌教育。

)三.懂礼仪教育(一)升国旗要敬礼。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国歌声中向您敬礼。

这句话你能知道首先来到校园后的第一要知道的事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升国旗要敬礼(二)文明礼貌不能少出示课程讲解要学习的内容,让好学生懂的基本的礼貌用语。

1.电脑出示插图,小朋友看,图片中的小朋友在干吗。

(看到老师问声好,见到朋友说声早,爸爸妈妈再见了,文明礼貌不能少。

)2.学唱儿歌,牢记课堂礼仪。

(叮零零,上课了,快进教室来坐好。

学习用品放整齐,等待老师来上课。

老师说话认真听,提出问题多动脑。

回答问题声音响,大家夸我学习好。

) 3.出示插图:上课听课不捣乱。

4.出示插图:尊重老师好品德。

5.出示插图:朋友之间多友爱。

找学生说感悟。

在学校要上课认证听讲,尊重老师做到及时问好,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

四.总结通过今天我们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希望以后你们可以慢慢适应并校园生活。

小朋友的表现老师非常满意,下课的时间要到了,老师希望大家每天都能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做一个人人都喜爱的优秀小学生。

二、老师真好教师安排学生课前:1.想一想,上学两个多月来在教师指导下学会了哪些本本领。

2.观察或采访一位老师,了解老师一天的活动并记录下来3.回忆生活中老师关心教育学生的具体事例。

思考新学会的本领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自觉地进行观察或采访,并记录下来。

学生收集整理资料。

使学生对老师的工作获得直观印象;初步感悟。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1.小朋友,你们进入学校学习已经两个多月了,这段时间你们在学校学会了哪些本领?谁来给大家展示展示?2.师:为了我们点点滴滴的进步,老师洒下了多少汗水。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不愿人人都是优等生,但愿个个都是栋梁才,这就是老师的心愿!有了老师的付出才有我们今天的成绩,我们不禁要说——老师,你真好(板书课题)。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1.老师爱我们,你感觉到了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着39页的三幅图,你看到了什么?你又感受到什么?2.老师真诚的爱着你们,说说你和老师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或感人的故事。

3.想一想老师还为我们做了什么?4.现在和小组内的小朋友交流:老师真好,好在哪里?5.老师为了学生的成长,每天辛勤的工作着,你了解老师一天的工作吗?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1.你有没有发现学校里还有哪些老师也这样辛勤地工作着?2.你有办法把老师忙碌的身影记录下来吗?3.老师真好,我们又能为他干点什么,老师才会笑的更开心?4.小结:有人说,师恩如山,因为高山巍巍,使人崇敬。

我还要说,师恩似海,因为大海浩瀚,无法估量。

欣赏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本领,学生汇报自己的观察所得及感受回忆生活中老师关心学生的事例学生思考并回答:上课--课间--放学后--小组内讨论交流学生述说身边的老师是怎样辛勤工作的。

学生汇报自己的方法:画画、拍照------学生各抒己见欣赏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让学生在展现自我本领的轻松氛围中,认识到这一切本领是老师教会的。

让学生充分感受老师对我们的爱无处不在,激发他们爱老师的情感让学生从中知道老师的爱是多方面的,爱的形式也不同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展开想象,学会用实际行动去报答老师。

在美妙的音乐中,受到美的熏陶,实现情感的再度升华三、和同学叫朋友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为学生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2、进而体会到老师的爱,知道从小就要尊敬老师。

教学重难点:1、了解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2、活动中体会到老师的爱。

教学过程:一、课中体验,深化感悟活动一:认识老师1、观察“说说我的老师”中的两幅图。

图中介绍了哪些老师,这些老师怎么样。

2、讨论:说说看,给我们上课的是哪些老师?我喜欢……3、观察:“老师,您真好”中的三幅图,说说图上的老师好在哪里。

4、讨论:你有这样的老师吗?说说看。

活动二:采访老师1、谁采访了教过你的老师?起来说一说他们吧!生汇报、师补充孩子说到老师的资料如学历、平时的工作表现,展示老师取得的一些成绩、证书,让孩子们进一步加深对这些老师的了解。

2、除了教过你的,你还认识、采访了哪些老师?生汇报,师补充一些老师的简单资料如照片等。

3、他们没教过你,你是怎样认识这些老师的?4、你还想认识哪些老师?你想通过什么途径认识他?(让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介绍自己的老师给自己认识,到学校的园丁谱查看老师的信息,去办公室采访老师等)。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1、交流:“老师的一天”师:每当星期一来临的时候,老师就开始了一周忙碌的生活,你知道老师每天都在做什么吗?(让学生边看课本40页插图,边回忆老师的一天。

)2、出示自己一天的工作情况记录。

(每天几节课,改多少作业,处理多少事等。

)3、讨论:你觉得老师的工作怎样,为什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4、交流讨论结果。

5、教师介绍其他老师、校长、教导主任等所承担的工作,让学生明白每个人的工作尽管不同,但都很辛苦的道理。

活动三:观察老师1、观察画面,说说老师为什么有白发了?学生明白老师的工作很辛苦,每天工作的时间很长,工作的内容很多。

2、讨论:说说自己的班主任每天是怎么工作的。

你认为还有哪些老师的工作也很辛苦,为什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即可谈教自己课的老师,还可谈其它的老师,甚至校长、教导主任等。

活动四:学会爱老师1、开展“我为老师争光彩”的活动。

先讨论:我们要怎样做,老师才会笑得更开心呢?我们的老师这么爱我们,我们该怎么做呢?(不惹老师生气、好好学习、上课认真听讲、唱首歌、画幅画……),并做一做送给老师的小礼物。

2、观察“和老师下棋”“玩,我是小老师‟”两幅图画。

说说你想和大朋友一起干什么?3、做游戏,说悄悄话。

把你的想法说出来。

同桌互相说,一人扮演老师,一人扮演同学,“学生”把自己的想法悄悄告诉“老师”。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课下仔细观察老师一天的工作,记录下老师为我们做的工作。

第二单元校园里的一天四、欢欢喜喜到学校活动目标:1、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2、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不在马路上猛跑打闹,教育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3、学会有礼貌的乘坐交通工具;4、增强安全意识,放学后不跟陌生人走。

教学重难点:懂得交通规则和常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在活动中强化安全意识活动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卡纸、游戏图片。

学生:搜集有关违反交通法规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1、播放课件: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给你什么样的感受?2、多么可怕的车祸!为了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怎样才能保证出行中的平安呢?引入课题: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板书)二、七嘴八舌话交通,认识交通规则1.播放视频,初步感知升入一年级了,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在上学放学途中,不管是家长接送或者自己在马路上行走,都要注意安全,做到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瞧,东东也要去上学了,我们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出示视频)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观看视频后,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东东的行为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你能不能做一名小交警帮他改正错误。

3.课中体验,深化感悟结合问题,阅读课本:(1)过马路时,应该怎样遵守交通规则?(2)坐车时,应该怎样做才安全?(3)如何做一名文明的小乘客?三.增强安全意识,平平安安回家1.播放视频,初步感知东东高高兴兴地结束了一天的学习,放学时间到了,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