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谷光氨肽(GSP)有哪些氨基酸组成?活性基团是什么?该活性基团有哪些重要作用?(69页)(1)由谷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组成。
(2)活性基团:巯基(—SH)、r-谷氨酰键。
(3)巯基是最重要的基团可参与机体内多种重要的生化反应,因其具有还原性,可作为体内重要还原剂保护酶蛋白巯基不被破坏。
还具有噬核特性,能阻断外源的一些毒物或药物与DNA、RNA或蛋白质结合,从而保护机体免遭毒物损害。
2.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包括哪些?其中a—螺旋属于那级结构,并简述其结构特点?(74页)(1)包括二、三、四级结构。
(2)a—螺旋属于二级结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的主链骨架中若干肽单位,各自沿一定的轴盘旋或折叠,并以氢键为主要的次级键而形成有规则的构象,如a螺旋、B折叠和B折角等。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一般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
3.Tm是什么?与什么因素有关?(130页)(1)Tm:通常把DNA在热变性过程中紫外吸收值达到最大值的1/2时的温度成为“熔点”或溶解温度Tm表示。
(2)与DNA分子的大小及所含碱基中的C+G有关,C+G比例高,Tm值越高。
还受介质中离子强度的影响,离子强度较高时,DNA的Tm值也较高。
4.什么是DNA的变性?引起变性的因素有哪些?(130页)(1)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氢键断裂,DNA双链解开成两条单链的过程称为变性。
(2)变性的因素:加热、过量的强酸或强碱、有机溶剂、尿素和酰胺等。
5.边加热双螺旋DNA溶液至95度,边观察溶液对260nm处紫外光吸收值的变化,会发现怎样的现象?如果将温度迅速降至40度,溶液对紫外光的吸收又会如何变化?对上述两种现象进行解释?(129、130、131页)(1)现象1:在260nm处紫外吸收值增大。
现象2:紫外吸收值与现象1相比下降。
(2)解释:由于将溶液加热到95度时DNA发生变性导致一些性质发生改变,某些颜色反应增强尤其是在260nm处的紫外吸收增强。
将热变性的DNA骤然冷却至低温时,DNA 不可能复性,而在缓慢冷却时才可以复性。
6、什么是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举例说明酶的竞争性抑制在医药方面的应用?(课本P156、157、158、159)答: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竞争性抑制是较常见的可逆抑制。
它是指抑制剂(I)和底物(S)对游离酶(E)的结合有竞争作用,互相排斥,酶分子结合S就不能结合I,结合I就不能结合S。
这种情况往往是抑制剂和底物争夺同一结合位置。
还有些因素也可以造成两者和酶的结合互相排斥。
应用: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增加底物琥珀酸的浓度,抑制作用即降低,甚至消除;磺胺类药物也是典型的竞争性抑制剂;竞争性抑制原理是药物设计的根据之一,如抗癌药阿拉伯糖胞苷、6-氟尿嘧啶等都是利用这一原理而设计出来的。
7、什么是同工酶?举例说明同工酶在医学上的应用?(课本P167、168 练习册P18)答:同工酶是指能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分子结构不同的一类酶。
(应用:同工酶使不同的组织,器官和亚细胞结构具有不同的代谢特征,这为同工酶用于诊断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如: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应用:当某一器官或组织发生病变时,LDH同工酶释放到血液中,血清的LDH同工酶电泳图谱就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例如冠心病及冠状动脉血栓引起的心肌受损患者血清中LDH1和LDH2含量增高,而肝细胞受损患者血清中LDH5增高。
8、什么是糖酵解?糖酵解的终产物是?该终产物的主要代谢去路是?(课本P129)答:糖酵解:在缺氧情况下,葡萄糖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为糖酵解。
糖酵解的终产物是:乳酸(葡萄糖丙酮酸乳酸)代谢去路:糖异生、乳酸循环、运动后乳酸的代谢去路主要被氧化成CO2和水,主要部位在骨骼肌和心肌。
运动肌肉生成的乳酸从能量观点来看很容易进入血循环,但由于存在“乳酸相对过量生成”,存在肌肉内乳酸穿梭和血管间乳酸穿梭的转移过程,乳酸也可通过“新的葡萄糖一乳酸一肝糖原”的途径合成肝糖原;也可在肌肉中再合成糖原,或合成脂肪酸和某些氨基酸(如丙氨酸等)。
9、三羧酸循环关键酶有?生理意义?(课本P227、228)答:关键酶:柠檬酸合酶(最关键)、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生理意义:(1)是糖、脂肪、氨基酸三大营养元素的最终代谢通路(2)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相互联系的枢纽(3)在提供生物体的前体中起着重要作用10、什么叫糖异生和乳酸循环?乳酸循环的生理意义?(课本P237、239、240)答:糖异生:从非糖化合物(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乳酸循环:肌肉内糖异活性低,所以乳酸通过细胞膜弥散进入血液后,再入肝,在肝内异生为葡萄糖。
葡萄糖释入血液后又可被肌肉摄取,这就构成了一个循环,此循环称为乳酸循环(Cori循环)乳酸循环生理意义:既要避免损失乳酸,又要防止因乳酸堆积引起酸中毒11、什么叫呼吸链?影响呼吸链氧化磷酸化产物的因素有?(p198、207-209)答:呼吸链:代谢分子中的氢先经脱氢酶激活而脱出,脱下的氢再经一个或几个中间传递体按一定的顺序传递,最终与分子氧结合成水。
在生物氧化体系中,传递氢的酶或辅酶称为递氢体,传递电子的酶或辅酶称为电子传递体,它们按一定顺序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组成递氢或递电子体系,统称为电子传递链。
该体系进行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与细胞摄取氧的呼吸过程有关,故又称为呼吸链。
影响因素:1、正常机体氧化磷酸化的速率主要受ADP调节,2、甲状腺素的调节,3、氧化磷酸化的抑制剂一般分三类:第一类是电子传递抑制剂,第二类是解耦联剂,第三类是氧化磷酸化抑制剂。
4、线粒体DNA突变可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功能。
12、人线粒体呼吸链的名称?主要组分的排列顺序是?(p204-205)答:人线粒体呼吸链:NADH氧化呼吸链FADH2氧化呼吸链主要组分的排列顺序是:代谢物氧化后脱下的质子及电子通过上述呼吸链四个复合体的传递顺序为:从复合体1或复合体2开始,经UQ到复合体3,然后复合体4从还原型细胞色素C转移电子到氧。
这样活化了的氧与质子(活化了的氢)结合成水。
电子通过复合体转移的同时伴有质子从线粒体基质测流向线粒体外(膜间隙),从而产生质子跨膜梯度,形成跨膜电位,这样导致A TP生成。
13、2,3-二硝基甲苯是一种线粒体呼吸解耦联剂,人误食2,4-二硝基苯酚,体温迅速升高,为什么?(p210)答:因2,4-二硝基苯酚为脂溶性物质,在线粒体内膜中可以自由移动,其进入基质后可释出氢离子,而返回胞液侧后可再结合氢离子,从而破坏了氢离子梯度,故不能生成ATP,导致氧化磷酸化呈现解耦联。
氧化磷酸化的解耦联作用可发生于新生儿的棕色脂肪组织,其线粒体内膜上有解耦联蛋白,可是氧化磷酸化解耦,新生儿克通过这种机制产热,维持体温。
人(尤其是新生儿)、哺乳类动物中存在含有大量线粒体的棕色脂肪组织,该组织线粒体内膜中存在解耦联蛋白,它是由2个32kD亚基组成的二聚体,在内膜上形成质子通道,氢离子可经此通道返回线粒体基质中,同时释放热能,因此棕色脂肪组织是产热御寒组织。
14、研究人体内白化病,帕金森症、苯酮酸症分别与体内哪种酶缺乏有关?答:白化病:酪氨酸酶缺失,丙酮酸症:苯丙氨酸羟化酶缺失帕金森症:酪氨酸羟化酶15、什么是脂肪动员?脂肪动员的关键酶?脂肪动员的产物脂肪酸在血液中的结合物是?答:脂肪动员:脂库中储存的脂肪,经常有一部分经脂肪酶的水解作用而释放出脂肪酸与甘油,这一作用称为脂肪动员。
关键酶:脂蛋白脂肪酶结合物为:血浆清蛋白。
16.脂肪酸-β氧化需要经历几个过程?β氧化的细胞内定位是?关键酶是?1次β氧化包括那几步反应?1次β氧化能生成几分子ATP?答:需要经历四个反应过程,即脱氢、加水、再脱氢及硫解。
细胞内定位是线粒体。
关键酶为线粒体脂肪酸氧化酶系。
(1)第一次脱氢反应,脂酰CoA经脂酰CoA脱氢酶催化,α和β碳原子上各脱下一个氢原子,生成△2反烯酸脂酰CoA。
此脱氢酶的辅基为FAD。
(2)水化反应,△2反烯酸脂酰CoA在△2反烯酸脂酰CoA水化酶的催化下,在其双键上加水生成L-β-羟脂酰CoA。
(3)第二次脱氢反应,L-β-羟脂酰CoA在L-β-羟脂酰CoA脱氢酶的催化下,脱去β碳原子以及羟基上的氢原子,生成β酮脂酰CoA。
此脱氢酶的辅基为NAD+。
(4)硫解断键,β酮脂酰CoA在β酮脂酰CoA脱氢酶的催化下,β酮脂酰CoA与HSCoA 作用,硫解产生1分子乙酰CoA和比原来少了2个碳原子的脂酰CoA。
1次β氧化有两次脱氢反应,分别产生FADH2和NADH+H+,则共生成5分子ATP。
P25617.简单分析左旋肉碱与减肥的关系。
左旋肉碱是否直接与脂肪酸结合从而促进脂肪酸进入线粒体进行β氧化?实验证明,十碳以下的中,小碳链脂肪酸被活化后,可直接进入线粒体内膜进行氧化,而长链脂酰CoA不能直接线粒体内膜,需要通过一种特异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是肉碱。
肉碱很容易通过线粒体内膜。
首先在线粒体内膜外侧,肉碱和脂酰CoA在肉碱脂酰基转移酶1(CA T1)的催化下生成脂酰肉碱;随即通过线粒体内膜的移位酶的作用穿过线粒体内膜,进入线粒体;在线粒体内膜内侧,再由肉碱脂酰基转移酶Ⅱ(CATⅡ)催化,脱去肉碱再形成脂酰CoA,脂酰CoA在线粒体的基质中进行β氧化。
P25518.什么是酮体?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糖尿病人为什么容易引发酮症?酮体是脂肪酸在肝内分解代谢的一类中间产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
(1)酮体是脂肪酸在肝内分解代谢的正常产物,是肝向肝外组织输出能力的重要方式。
(2)酮体的分子小,易溶于水,易在血中运输,也易氧化利用,并且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及肌细胞壁而进入脑,心脏,骨骼肌等组织细胞,在体内供能不足时,酮体是这些组织尤其是脑的重要能源物质。
糖尿病时,糖利用出现障碍→脂肪动员加强→大量脂酸进入肝中代谢→酮体生成大量增加→酮血症(兼酮尿症)→血PH下降,酮症酸中毒。
P26119.什么是一碳单位?一碳单位的载体?一碳单位的作用?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含有一个碳原子的有机基团。
一碳单位的载体:四氢叶酸和S-腺苷甲硫氨酸。
P301(1)合成嘌呤及嘧啶的原料(2)其代谢不仅与一些氨基酸代谢有关,而且参与许多重要化合物合成,是蛋白质和核酸代谢的相互联系的重要途径(3)有助于阐述一些药物作用的机制和新药设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P30320.血氨的来源与去路?氨的运输途径有?氨在体内的主要贮存形式是?来源:组织器官中的氨基酸及胺分解产氨,肠道吸收的氨以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氨去路:尿素合成,谷氨酰胺的生成,参与合成一些重要的含氮化合物(如嘌呤和嘧啶,非必需氨基酸等)及铵盐形式由尿排除。
P296运输途径:体内的氨以无毒形式的丙氨酸和谷氨酰胺运输谷氨酰胺的生成不仅是解氨毒的重要方式,也是氨的运输和贮存形式P29821痛风是由于什么物质引起的?目前临床上常用何种药物治疗?该药物的作用靶点只要是哪种酶?痛风的病人饮食要注意哪些?答:痛风是一种核算代谢障碍疾病,由于嘌呤代谢过盛,尿素的生成太多或排泄受阻,以致血液中尿酸浓度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