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七《书写及书法赏析》专项练习(含答案)

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七《书写及书法赏析》专项练习(含答案)

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七《书写及书法赏析》专项练习
一、书写
1.(2019·原创)根据拼音将相应语句规范、工整地写在下面田字格内。

2.(2019·原创)根据拼音将相应语句规范、工整地写在下面田字格内。

3.(2019·原创)根据拼音将相应语句规范、工整地写在下面田字格内。

4.(2019·原创)根据拼音将相应语句规范、工整地写在下面田字格内。

5.(2019·原创)根据拼音将相应语句规范、工整地写在下面田字格内。

6.(2018·新疆中考)请将下列句子准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7.(2018·海南中考)请用简体楷书将下面两幅书法作品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8.(2018·江苏南京中考)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成语。

万象更新
9.(2018·黑龙江牡丹江中考)请将下面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达成功彼岸,嗅花朵芬芳。

10.(2018·广西桂林中考)请用正楷字体书写下列文字。

遥映人间冰雪样,暗香幽浮曲临江。

二、书法欣赏
1.(2018·湖北随州中考)下列对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笔画清劲优雅,节奏和谐。

B.字体干净匀称,温润如玉。

C.楷行两书并用,墨色浓淡相宜。

D.作品柔美不足,刚劲有余。

2.(2018·山东德州中考)柳公权的楷书用笔出自颜真卿,但又改变了横细竖粗的态势。

柳体笔画匀衡瘦硬,爽利挺秀,结体严紧,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

下面四幅书法作品属于柳体的是()
3.(2018·河北保定定兴县三模)对下面这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笔力稳健,姿态优美。

B.上下贯通,顺畅和谐。

C.采用行书书体,运笔流动自然。

D.结构疏密得当,放纵张狂。

4.(2018·河北石家庄藁城区模拟)欣赏下面苏轼的《寒食帖》,对这幅书法作品的欣赏恰当的一项是()
A.笔道精致,一丝不苟,俯仰揖让,顾盼有情,万字不同,各尽其妙。

B.起笔、运笔、收笔的笔路十分清楚,外貌圆润筋骨内敛,字字流美动人。

C.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

D.字势纵横、激荡挥洒,奔放豪逸,笔画连绵不断,有飞檐走壁之险。

5.(2018·河北唐山路北区模拟)下列对毛笔书法作品的字体和用笔特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甲是楷书,笔画平直,书写时一笔一画独立完成,用笔多有提按,字形方正端庄。

B.乙是行书,用笔连贯,笔画间常有钩挑和牵丝,字形富于变化。

C.丙是隶书,蚕头燕尾,撇捺收笔时往往向上挑起,字形呈扁宽。

D.丁是草书,往往以符号代替偏旁,笔画飞动,连绵缠绕,纵放奔逸。

6.(2018·河北质检)对下面三幅书法作品的字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①楷书②行书③草书
B.①行书②草书③楷书
C.①行书②楷书③草书
D.①草书②行书③楷书
7.(2018·河北联考)对这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运笔章法严谨,流畅洒脱
B.线条变化自如,粗细适当
C.笔墨干净利落,浓淡相宜
D.布局整齐有序,彰楷书气势
8.(2018·河南一模)对下面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和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阔雄浑,朗健清逸,笔势舒敛有致。

B.采用隶书字体,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C.用字规范,笔笔交代清楚,笔势劲挺有力。

D.采用行书书体,庄重大气中,又不失灵动气息。

9.(2018·海南琼海一模)对这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线条奔放,笔力雄健。

B.五字错落有致,收放有度。

C.气韵贯通,展现书者胸襟。

D.采用隶书书体,方正典雅。

10.(2018·北京东城区二模)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部分)这幅书法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A.一波三折,绵里藏针,有“浓墨宰相”之感。

[来源%^:*@中~教网]
B.肥硕丰润,内紧外松,于平正中见险绝之势。

C.气势奔腾,内力充溢,有满纸烟云之意。

D.行笔流畅,变化微妙,整齐而不显得呆板。

参考答案一、
二、
1.D【解析】分析书法作品可知,其字体粗细和谐美丽、笔画节奏和谐有序,刚柔并进,让人看着神清气爽。

由此分析可知,A.B.C正确,D项“柔美不足,刚劲有余”有误。

2.D【解析】本题考查书法知识。

A.隶书,C.行书,先把A.C两项排除。

B.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应为颜体。

D.骨力遒劲,结构严谨,匀衡瘦硬,点画爽利挺秀,应为柳体。

3.D【解析】该书体属于行书,“放纵张狂”是草书的特点。

4.C【解析】《寒食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

诗写得苍凉惆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

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

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

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

5.A【解析】B.乙幅作品是隶书;C.丙幅作品是行书;D.丁幅作品是篆书。

6.B【解析】行书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楷书横平竖直。

据此结合三幅作品可知答案为B。

7.D【解析】本作品运笔章法严谨,流畅洒脱,线条变化自如,粗细适当,笔墨干净利落、浓淡相宜,是草书,不是楷书。

8.B【解析】分析可知,本作品属于行书。

行书开阔雄浑,朗健清逸,笔势舒敛有致;用字规范,笔笔交代清楚,笔势劲挺有力;庄重大气中,又不失灵动气息的特点。

故B项“隶书”说法错误。

9.D【解析】本作品是草书,故D项错误。

10.D【解析】从笔迹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

A.B.C三项赏所述均不是行书的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