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赤壁
(唐·杜牧)
考情搜索:近7年未考。
版本导航:◎统编八上第24课;◎语文八上第21课;◎苏教七上第六单元诵读欣赏。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手法、内容:借物起兴。
以古战场上的遗物兴起对前朝英雄人物和战事结果的慨叹。
暗含岁月流逝,物是人非之感,为后两句的议论做铺垫。
内容、手法:发议论,抒感慨,深刻警策。
作者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政
东风不与周郎便,⎫治上的影响,而是反说其事,借“二乔”的可能命运暗指曹、孙双方的“势”与
⎬
铜雀春深锁二乔。
⎪⎭“运”,以小见大,含蓄、形象而又颇见风致。
借史事以吐胸中抑郁不平之气,
含蓄蕴藉。
【主旨: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
诗人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
金题演练
1.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折戟沉沙铁未销”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
“折戟沉沙”点出这里曾有过历史风云,“铁未销”暗含
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B.“自将磨洗认前朝”中“自将磨洗”和“认”的动作,显示出诗人对这一前朝古物的兴趣,为后两
句论史抒怀做了铺垫。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直抒胸臆,反说其事,用二乔的命运形象地代表了东吴
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D.这首诗通过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
无从施展的无奈。
19.赤壁
1.(2分)C【解析】后两句诗人借三国史事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慨。
C项中“直抒胸臆”赏析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