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过关复习掌中宝(新版学学手册)
目录
添加目录是便于学生查找相关内容。
第一部分的目录细化到节标题,第二部分的目录,大题(简答、论述)要细化到具体题目。
组稿作者不用写目录。
第一部分教材重难点知识串讲
(该部分要求按教材顺序,分别梳理出各章节重要知识点,要求:提炼出教材重难点内容,内容框架与教材一致;知识点覆盖全面,为真题常考内容;word五号字单倍行距40-50页)
第一章对企业的基本认识
第一节企业的概念和类型
一、企业的概念
企业是指适应市场需要,以获取盈利,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单位。
三个要点:
(1)企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盈利为目的、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经济组织;
(2)企业是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
(3)企业是依法设立、依法经营的经济实体。
二、企业类型
(一)企业类型划分(生产资料所有制、行业、规模、组织形式、市场类型、运用主体)
按企业使用的主要经营资源划分:劳动密集型企业、资金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知识密集型企业。
(二)若干种企业类型简介:
(1)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
(2)私营独资企业和个体企业:
私营企业——由个人独自出资兴办的企业,归出资者个人所有,独自经营,独自对盈亏负责。
个体企业——一般是由个体劳动者兴办,生产经营和管理主要依靠个体劳动者本人及家庭成员来完成的企业。
资本投入较低,规模较小。
(3)高新技术企业;
(4)外向型企业和跨国公司
外向型企业——一般是指生产过程基本立足于国内,商品交换活动面向国外市场,产品主要为满足国外用户需要的出口创汇企业。
其基本特征是:生产和经营面向国际市场,以国际市场为产品销售的主要场所。
跨国公司——指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国外设立分公司或控制东道国当地企业,使之成为其子公司,并从事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企业。
突破了虽向国际市场销售产品但仅限于在本国投资、本国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完全的国际化经营。
第二部分专项训练
该部分是对真题各题型的专项训练,分别给出有代表性的试题和答案。
因为自考真题的考点重复率较高,所以该部分试题多数来源于真题、试卷和辅导中的习题,每种题型下的题量不少于最新一套真题题量的8倍,总题量不少于400道。
若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每个题型下每章的习题都要有;
若题型为名词解释、计算、简答、论述、案例分析、会计分录、综合应用,某章知识内容无该题型可出,直接跳过。
一、单项选择题
第一章对企业的基本认识
1.1979年《选举法》规定,选民或代表推荐代表候选人的条件是(A )P12
A.1人提名3人以上附议B.1人提名5人以上附议
C.1人提名10人以上附议D.1人提名15人以上附议
2.“文化大革命”期间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国家政权机构是(C)P14
A.人民代表大会B.“文革小组”
C.革命委员会D.中共党委
3.选举委员会汇总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人民代表候选人后,公布候选人的日期应在选举日的(C)P20
A.5日以前B.10日以前
C.15日以前D.20日以前
第二章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一般方法
4.当代中国的国体是(C)P26
A.工农民主专政B.“三三制”
C.人民民主专政D.人民代表大会制
5.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在选举上一级人大代表时,提名、酝酿的时间不得
..少于(A )P28 A.2天B.3天
C.4天D.5天
二、多项选择题
第一章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一般方法
1.属于国务院组成人员的有(ABDE )P10
A.国务委员B.审计长
C.国家税务总局局长D.国务院秘书长
E.教育部部长
2.改革开放初,邓小平指出我国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存在的主要弊端有(ABCDE )P23
A.官僚主义现象B.权力过分集中现象
C.家长制现象D.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
E.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
第二章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一般方法
4.香港特别行政区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则有(ABCD )P40
A.独立审判原则B.遵循先例原则
C.陪审制度原则D.保留普通法的诉讼原则
E.四级二审制原则
三、计算题
第一章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一般方法
1.某宾馆下设独立核算的餐厅和歌厅。
2010年1月发生经济业务如下:
(1)客房收入800000元;
(2)餐厅收入250000元;
(3)歌厅收入550000元。
要求:分别计算该宾馆当月各项收入应缴纳的营业税额。
P56
答:
(1)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客房收入应纳营业税=800000×5%=40000元
(2)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餐厅收入应纳营业税=250000×5%=12500元
(3)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歌厅收入应纳营业税=550000×20%=110000元
第二章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一般方法
四、简答题
第一章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一般方法
1.简述开征营业税的意义。
P34
答:
(1)营业税的征收涉及第三产业的很多部门,范围较广,可以发挥普遍调节的作用;(2)营业税的征税项目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政策性很强;
(3)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营业税的收入将逐步增加,有重要的财政意义。
2.简述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意义。
P25
答:
(1)更好地体现了公平税负和鼓励竞争的市场经济基本原则;
(2)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出台是应对世界性减税浪潮的必要举措;
(3)对税收优惠的规范和调整将更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政府调控。
第二章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一般方法
3.简述我国现行税制的多环节调节作用。
P45
答:
中国现行税制的多环节调节作用有:
(1)从社会再生产的环节来看,我国现行税制设立的税种,已经开始深入到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各个税种互相配合,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发挥调节作用,通过对微观物质利益诱导的方法达到宏观调节的目的。
(2)从产品流转过程看,通过对商品流转各个环节的征税保证了国家及时、稳定、均衡地取得收人。
实行多方面的税收监督,对发展生产力有着重要意义。
五、论述题
第一章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一般方法
1.试述哈默尔关于企业核心能力的理论。
P23
答:
一、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于1990年由美国战略管理专家普拉哈拉帕德盖瑞•哈默尔首先提出,后经兰格路易•福斯和哈默尔共发展。
二、该理论认为,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了多种能力,如战略管理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等,但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众多能力中最根本的部分。
企业核心能力不是指企业某一两项的能力,而是对上述多种企业能力进行整合的能力,是一个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
三、企业核心能力具有以下特点:
1、延展性
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是企业核心产品和最终产品的“营养源”,它把能量延展到企业开发的各种新产品上,创造出众多的新市场,它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根源。
2、增值性
即企业核心能力有助于实现和增加顾客看重的价值,使顾客获得的价值能够增值。
3、独特性
即企业的核心能力与众不同,具有不易被其他企业轻易模仿和掌握的独到之处,使本企业形成对竞争对手较长时期的战略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