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池施工方案1一、主要施工方法(一)施工流程垫层混凝土浇筑→测量放线→砖胎膜砌筑→底板钢筋绑扎→底板混凝土浇筑→底板混凝土养护→侧壁定位放线→侧壁钢筋绑扎→满堂脚手架搭设→侧壁(及顶板)模板安装加固→(顶板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二)钢筋工程1、钢筋加工、制作①在熟悉施工图纸的基础上,按照设计规范及施工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确定钢筋相互穿插、避让关系,接头位置,搭接长度,锚固长度,在准确理解设计意图、执行规范的前提下,认真进行钢筋翻样。
②钢筋加工应严格按图纸和施工翻样进行制作,制作前应由专人对翻样结果进行复核,钢筋半成品按规格、品种、使用部位等分类堆放,挂牌标识。
所有钢筋半成品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按使用部位投入使用。
③钢筋现场代换必须经总包单位、监理单位、业主单位同意后方可进行。
2、钢筋连接①钢筋连接方式:侧壁的竖向钢筋连接采用电渣压力焊,水平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
②钢筋连接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所有用于连接的钢筋母材均应检验合格,接头处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2)所用机械设备必须事先进行校验,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施工完毕后需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抽样检验。
3、钢筋绑扎①钢筋绑扎顺序:对底板首先绑扎底板下层钢筋,随后绑扎底板面钢筋。
侧壁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混凝土浇筑完毕的第二天、对施工缝进行处理完毕后开始进行侧壁竖向钢筋的焊接作业,焊接接头必须在监理的见证下取样送检。
②钢筋绑扎前,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
绑扎过程中,必须注意安装预埋、预留的适时穿插,要反复对照图纸认真检查,要严格执行三检制,自检、互检后才能进行交接检,并认真做好每次检查记录,做到钢筋质量的可追溯性。
③钢筋绑扎施工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钢筋的布放位置要准确、绑扎要牢固,侧壁钢筋的定位应牢固、准确。
(2)施工中要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准确,双排筋时两排钢筋的间距要得到保证。
(3)钢筋搭接接头位置、搭接长度以及接头面积百分率必须符合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4)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柱30mm,底板底40mm,梁为30mm,板20mm。
对有多排钢筋的梁,相邻两排钢筋的间距也必须满足要求。
(5)对所有钢筋接头按规范检验合格并做好标识后方可开始绑扎,绑扎时要求所有受力筋与水平筋贴牢。
底板上负弯矩筋立钩必须向下,不得平躺或朝上方向,所有箍筋必须符合抗震规范要求。
(6)钢筋支撑系统:底板上层筋与下层钢筋采用Φ12马镫绑扎在一起,马镫梅花状布置,间距1000mm。
(7)钢筋焊接:HPB235级钢筋采用E-4300焊条,HRB335级钢筋采用E-5000焊条。
(8)钢筋工程验收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钢筋在隐蔽之前,要严格执行“三检”制度,验收合格后提交总包及监理进行工程隐蔽验收。
(三)模板工程1、模板组拼所使用的木胶合板模板现场加工及组拼。
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配板图尺寸进行组拼;模板在现场拼装时,要控制好相邻板面之间拼缝。
2、模板定位<1.1>当底板混凝土垫层浇筑完毕并具有一定强度(≥1.2MPa),即用手按不松软、无痕迹,方可上人进行轴线投测。
<1.2>根据轴线位置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施工前三线必须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1.3>当施工侧壁混凝土时在基坑两边及脚手架上标识标高控制线。
3、模板的支设模板支设前将底板清理干净。
不得有积水、杂物,并将施工缝表面浮浆剔除,用水冲净。
所有模板必须刷油性脱模剂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养护达到强度要求后,拆除侧壁的木胶合板模板及其支撑体系。
4、模板及支撑体系的选择及设计模板采用18厚覆膜多层板,次龙骨采用50mm×100mm木枋,主龙骨采用Φ48×3.5普通钢管,配合顶托。
①顶板模板顶板采用18厚覆膜多层板,板底模下采用50mm×100mm木枋设作为次龙骨间距为250mm,主龙骨采用Φ48×3.5普通钢管间距为900 mm。
顶板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螺旋顶撑系统,满堂布置,并隔5M搭设剪刀撑,增加整体稳定。
立杆间距900mm ×900mm,步距1500mm。
②侧壁模板侧壁为双面模板。
竖向龙骨采用50mmX100mm木枋,间距为200mm;水平龙骨采用两根Φ48×3.5普通钢管间距为400mm,采用间距400X500mm的止水对拉螺杆拉紧,在两侧壁间搭设满堂架用于支撑。
水池内搭设满堂架。
立杆横向间距为900mm、纵向间距为900mm③梁模板由于水池顶部为一层楼板,梁板进行一次浇筑。
梁截面尺寸有:250×500 mm,300×600 mm,250×700 mm,300×500 mm。
梁与其顶部的板一起支模、浇筑。
采用梁侧模包底模,楼板模压梁侧模法施工。
梁侧木枋间距为200mm。
由于梁截面尺寸不大,直接采用木方+钢管进行夹设。
梁侧向加斜撑,以确保梁模稳定,间距为900mm。
底板下次龙骨为50mm×100mm木枋中心间距为200mm,主龙骨为Φ48×3.5普通钢管。
当梁长超过4m时梁模板应按照规范要求,在中间位置起拱。
立杆间距为900mm×1200mm,步距1200mm:④施工缝:止水钢板搭接长度≥5cm,满焊。
止水对拉螺杆详图做法:中间为4×20mm的止水钢板,钢板上下向池内卷30mm,止水钢板浇筑前应固定牢固,防止浇筑砼时钢板发生变形或移位,两端采用18厚的小木方,待混凝土养护完成后,截取露在外端的螺杆后,用防水砂浆进行填补,保持了混凝土的整体性,避免了混凝土表面螺杆处浸水。
(四)混凝土工程1、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由混凝土运输车从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运至现场,运输过程中应防止砼离析、流浆、坍落度变化甚至初凝。
砼自搅拌机卸出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90min;2)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由运输车直接放至混凝土浇筑部位,无法直接送料的采用汽车泵补充,泵管假设满堂架上。
分层浇筑每一层高度为300mm~400mm,后一层混凝土浇筑时应再前一层混凝土未初凝前进行,浇注时可采用标识杆控制分层厚度,夜间施工时用灯照亮模板内壁;3)砼振捣工具选用φ50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时严格控制振捣时间,一般为15~30S,不得过振或漏振。
直至砼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在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止。
尤其要注意上下层砼接茬处,振动棒要插入下层砼50~100mm。
2、混凝土养护1)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混凝土表面采用0.3mm厚薄膜及麻袋二层进行保温养护。
2)侧壁浇筑完成后应延长侧模拆除的时间,并在混凝土浇筑完成面上部覆盖麻袋及薄膜3)养护时间不能少于7天二、施工质量保证措施(一)钢筋工程1、主控项目①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抽验,质量要符合要求。
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不应小于1.25;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不应大于1.3。
②柱箍筋末端应做成135°弯钩,且平直长度不小于10d。
③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要满足设计的要求。
2、一般项目①钢筋接头应错开35d的连接区段,且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
②绑扎的钢筋应平直,表面不应有油污、老锈。
③钢筋绑扎位置的偏差应满足规范要求。
(二)模板工程1、主控项目①模板安装应参照作业指导书执行。
②涂刷隔离剂时,不得污染钢筋和砼接茬。
2、一般项目①模板的拼缝应严密、平整,浇筑砼前应对模板进行湿润,但模板内不得有积水。
②模板安装的尺寸偏差、预埋件安装偏差应满足现行施工规范的规定。
(三)混凝土工程1、主控项目①各种原材料的抽验应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
②配合比设计应符合泵送砼的要求。
③砼试块的抽取和留置应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
2、一般项目:杜绝气泡、露筋、蜂窝麻面、夹渣松散、裂缝等质量通病。
三、质量通病的防治四、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一)安全管理1、危险源识别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主要存在主要危险源:触电,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火灾、脚手架坍塌。
2、危险源控制①防触电控制措施(1)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2)施工现场堆放材料、生活设施、脚手架、开挖沟槽等和外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及防护必须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
(3)施工现场必须使用“三相五线制”供电。
专用保护零(地)线必须为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不得通过工作电流。
(4)施工现场供电线路必须用双层绝缘导线,严禁供电线路架设脚手架、钢筋上(5)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必须实行二级漏电三级保护。
各级漏电开关的额定电流、额定动作电流,额定动作时间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6)施工现场的配电箱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做到一机一闸一保护。
必须使用铁质配电箱且门锁齐全。
严禁使用木质配电箱。
(7)施工现场用电人员必须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特别是电动机械的操作人员必须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以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
专业电工必须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电气维修、安装工作必须由专业电工完成。
严禁非电工进行电工作业。
(8)当发生电气火灾时,必须首先切断电源,选择适用扑灭电气火灾的消防器材,严禁使用水或导电的灭火剂灭火。
②防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控制措施(1)高处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
凡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精神病、癫痫病等不适合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2)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如身穿紧口服、脚不穿带钉易滑鞋、头戴安全帽、腰系安全带。
安全带要挂在上方牢固可靠处。
进入施工现场严禁穿短袖.(3)建筑登高架设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专门培训,经考试合格,持《特种作业安全操作证》方准上岗作业。
(4)高处作业时所有物料必须堆放平稳,不得堆放在临边或洞口附近,不得任意向下丢弃材料及废料,传递物件时不得抛掷。
作业场所内,凡有坠落可能的任何物件,都要一律先行撤除或者加以固定,以防跌落伤人。
(5)所有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等,任何人都不得毁损或擅自移位和拆除。
确需拆除或移位的必须报请批准后才能拆移,并在工作完毕后,立即恢复。
③防火灾控制措施(1)严格执行用火审批制度。
现场动火(明火、电气焊割等),必须向保卫人员申请并经批准方可作业。
作业过程中必须安全遵守操作规程,认真落实动火申请中的各项防护措施(监护人、消防器材、环境处理等)。
(2)易燃易爆危险品必须分类、分库存放、专人保管。
并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张贴防火制度(标语),配备有效的足够的消防设施器材,并按规定要求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3)木制品加工房严禁吸烟和动火作业。
废料及时清除,房内设置足够的灭火器材,悬挂醒目的禁火标志和管理制度。
④防坍塌控制措施(1)严格执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外脚手架、支撑架等认真编制搭设专项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