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制目的为了规范现场专业工程师、EPC及分包商对水平定向钻施工的管理,确保定向钻穿越施工一次成功,特编制此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外输工程大中型河流定向钻穿越施工。
3.术语及定义3.1定向钻法穿越采用水平定向钻机将穿越管段按照设计轨迹通过障碍物的一种非开挖管道安装施工方法。
3.2钻机地锚埋于地下用以固定定向钻钻机,提供钻机反作用力的锚固设施。
3.3泥浆由膨润土、水和少量添加剂组成的混合物,用于钻进施工中的冷却、润滑钻具、护壁和悬浮携带岩屑。
3.4导向孔禾U用水平定向钻机,沿设计曲线完成的初始钻孔。
3.5入土角、出土角水平定向钻施工时,钻杆入土时钻杆中心线与水平面的夹角称入土角;钻杆出土时,钻杆中心线与水平面的夹角称出土角。
3.6扩孔为达到与穿越管段相适应的孔径,用扩孔器扩大孔径的施工过程。
3.7回拖将穿越管段从钻杆出土点一侧,沿扩孔后的孔洞,拖至钻杆入土点一侧的施工过程。
3.8导向系统/定位仪提供方位角、顶角及导向孔施工状态等参数的系统。
4.基本规定4.1工程设计前应进行工程勘察,调查分析施工区域内有关各方面情况,充分掌握现场资料。
4.2既有地下管线、电缆、光缆等障碍物分布情况,应调查清楚,取得相应的原始资料。
应按有关规定和相关要求对其进行保护,不应损坏被穿越的上述设施。
4.3定向钻穿越设计、施工等单位必须具有专业资质。
4.4施工中所配制的钻进泥浆应根据地层条件合理使用,并做好环保、安全防护,文明施工。
4.5施工时和施工完成后,铺设管线的上覆土层及相邻建筑物不得沉陷、坍塌或隆起,相邻或相交管线及地下构筑物不受损坏。
4.6定向钻施工操作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施工,同时应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技术规程。
4.7定向钻穿越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规范、标准等相关要求。
5.施工准备5.1现场准备开工前应做好下列前期准备工作:♦预测穿越施工对地表和地下障碍物的影响,必要时应加密勘探;♦确定交通运输方案;♦了解施工场地与相邻工程、农田水利等的关系;♦了解建筑物、道路、水利、电讯和电力线等设施的拆迁情况和数量,使现场达到“四通一平”;♦调查水源、检测水质,拟定供水方案;♦调查可利用的电源、动力、通信、消防、劳动力、生活供应及医疗卫生条件;♦调查施工中对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的影响及需要采取的措施;♦提前办理好当地的施工许可手续、相关协议,保证工程开工不受影响;♦进行现场平面布置以及各种标识、标牌制作。
划分出施工作业区、预制作业带边线, 堆土范围、穿越中心线和机械设备通道,将各施工机组合理布置在施工作业区中,制作好施工用各种标识、标志牌。
5.2技术准备♦收集相关的施工标准及验收规范,组织有关人员对其进行学习,并贯彻到作业基层。
♦熟悉设计文件、图纸,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图纸内部会审,若在内审中发现疑问应及时收集起来,为设计交底、图纸会审作准备。
♦设计单位进行现场交底,施工单位应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并做好下列工作:掌握工程的重点和难点,了解穿越方案;复查对穿越施工和环境保护影响较大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制定保护措施;核对设计文件,会同设计单位现场交接和复查测量控制点、施工测量用的基准点及水准点,定期进行复查;♦组织专业人员编制定型钻穿越施工组织设计或转向施工方案。
其内容至少应包括:施工方法、场地布置、进度计划、质量计划、人员配备、主要材料、机械设备、电力、运输以及健康安全环境等主要措施内容;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方案的论证。
针对本工程穿越的特点,组织设计、施工、总承包商、PMC、外聘专家等,论证本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安全适用性。
♦导向孔轨迹的设计及确认。
定向钻导向孔轨迹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钻孔类型和轨迹形式;选择造斜点;确定曲线段的曲率半径;计算各孔段钻孔轨迹参数。
定向钻导向孔轨迹宜由斜直线段、曲线段、水平直线段等组成。
其设计应根据生产管线技术要求、施工现场条件、施工机械等进行轨迹综合组合。
♦工作坑的设计及实施。
定向钻铺管应根据场地条件、管线类型、管径、材质、埋深、地质条件、既有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及定向钻施工的设计参数等,确定工作坑的形状、大小和深度。
工作坑支护形式分有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排桩、喷锚支护及放坡支护等,支护方法和适用条件可按下表选用5.3物资准备♦组织物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了解本工程相关物资技术要求;♦编制自购工程材料,加工品计划,并按规定报批。
根据项目部施工计划编写自购材料采购计划,计划编制严细且留有一定的余地,明确自购材料品种、规格、数量、材质和技术质量要求,同时制定物资拉运计划,保证自购物资尽快到达仓库或现场。
♦编制施工所需消耗材料计划,按计划采购。
♦编制物资供应计划、物资管理办法及相应管理性文件。
5.4人员、机具设备的准备♦EPC或EPC分包商应成立定向钻穿越机组,配备高效的管理人员,选调施工机组组成强有力的施工队伍。
明确施工任务划分,进行施工人员、设备调配。
♦对参建人员进行思想教育,要求每个管理者和施工人员必须树立良好的石油工人形象,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HSE教育,针对本工程施工的地理条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教育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环保意识和文明施工意识,同时需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组织各工种的培训、岗位练兵。
组织特殊工种培训练兵,保证特殊工种的持证率达100 %。
对拟参加施工的所有司钻、钻杆工、泥浆工、发电工等,进行培训和实际练兵,学习有关的工艺规程和标准。
♦编制本工程所需设备使用计划,按照计划准备运输车辆和机械设备。
自有施工设备进行检修、保养。
根据设备配置计划,分批进行检修、保养,并根据设备情况确定自检、自修或进厂维修。
♦根据施工工艺特点进行工具、机具的制作、安装或改造,编制调机具设备的调遣计戈叽6.工程施工6.1 一般规定6.1.1穿越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穿越河流等水域时,穿越管段管顶最小埋深宜大于河流最大冲刷线以下6m,地层受限情况下,经充分论证后可适当减小管顶埋设深度,但不应小于2.5m。
对防洪等级高的河流,应根据不同的地质类别,适当增加穿越深度;♦穿越铁路、公路时,穿越管段管顶埋深应符合铁路、公路等相关部门的规定。
6.1.2穿越施工时入土角、出土角的大小控制。
应根据地质、地形条件和穿越管段的材质、管径来确定其大小。
入土角宜为8。
〜20。
,出土角宜为4。
〜2。
特殊情况下,可适当调整入土角、出土角的大小。
6.1.3定向钻穿越的曲率半径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曲率半径不宜小于1500D,且不应小于1200D。
6.1.4在管道入土端和出土端外侧各预留宜不少于10m的直管段6.1.5对出土点或入土点侧含有卵砾石等不适合水平定向钻施工的地质条件时,宜采取套管隔离、注浆加固、开挖换填等措施进行地质改良,应符合下列规定:♦采用套管隔离不利地层时,钢套管内径宜大于最后一级扩孔直径300mm,壁厚选取宜按下式进行初选,应根据强度要求进一步确定壁厚。
套管切削刃应加强tea一式中tea 套管初选壁厚(mm );F0――夯管锤能够提供的最大夯进力(kN );1――钢管稳定系数,一般取0.36,当套管经过地层均匀时,可取0.45 ;oS 钢管规定屈服强度(MPa );Dea ---- 钢套管直径(mm )。
♦采用开挖方法处理不利地层时,开挖完成后宜换填或设置隔离套管,设置隔离套管应符合钻进轨迹曲线要求。
♦采用注浆加固处理不利地层时,加固应沿设计轨迹曲线进行,加固断面不宜小于7m X7m,轴向加固长度宜伸入较好地层。
6.1.6钻机安装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根据施工场地规划,设备依次进场就位。
♦钻机宜安装在穿越中心线上。
锚固件应安装牢固,地锚抗拉能力应满足钻机最大拉力要求。
♦有线控向系统的调校地点应选在不受磁场干扰的区域。
调校时探头在同一位置宜多次测量,并取多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方位角基准值,以确保方位角的准确性。
♦设备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整体试运转,确保设备工作正常。
♦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应使用人工磁场。
6.1.7钻机场地应符合下列规定:♦小型水平定向钻机的安装场地一般约为40m X40m,大型水平定向钻机的安装场地一般约为60m X60m。
安装场地应根据钻机及附属设备的要求,结合现场条件进行布置。
♦钻机场地内应设泥浆池,其大小应根据泥浆用量确定。
泥浆池不宜放在穿越中心线上。
6.1.8管段预制场地应符合下列规定:♦穿越管段预制场地宜设在出土点附近,在出土点应设一个30 mX30 m的钻具操作场地。
♦管段预制场地宜与入土点、出土点成一直线。
穿越管段的预制场地的长度宜为设计水平长度加20 m,宽度执行现行国家标准《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69有关规定。
♦若因场地限制预制管段不能直线布置,应在出土点保持不少于100m的直管段,方可采取弹性敷设。
6.1.9定向钻穿越段管道应实施阴极保护并在两端应设置必要的阴极保护检测设施。
阴极保护宜纳入干线阴极保护系统中。
定向钻穿越管段在纳入永久阴极保护系统之前应采取临时阴极保护措施。
6.2测量放线6.2.1测量放线前,应根据设计给出的控制桩位、设备情况、工程情况、地形地貌等编制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
6.2.2应用测量仪器放出穿越中心线,并确定穿越入土点、出土点。
6.2.3根据穿越入土点、出土点及穿越中心线,确定钻机安装场地、管线侧施工场地、泥浆池以及穿越管段预制场地的边界线,并撒上灰线。
6.3修建地锚坑和排浆池挖、砌泥浆池(穿越两岸各1个)及地锚坑,泥浆池尺寸需满足施工要求,泥浆池内铺土工布,池内四周需压实,必要时四周用砖堆砌、钉桩,防止泥浆池塌方。
地锚坑中心线在穿越主管和光缆套管的中心线上,地锚坑尺寸需满足施工要求。
挖泥浆池及地锚坑时要留出足够边坡,确实施工安全。
地锚坑完成后,将地锚放入,用混凝土加固。
6.3穿越施工6.3.1钻机及配套设备就位将钻机就位在光缆套管穿越中心线位置上,钻机就位完成后,进行系统连接、试运转,保证设备正常工作。
待光缆套管穿越结束后(先穿光缆套管,后进行主管线导向孔的钻进),钻机拆卸移位至主管穿越的中心位置,两中心线间距需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6.3.2测量控向参数按操作规程标定控向参数,为保证数据准确,在穿越管中心线的不同位置测取,且每个位置至少测四次,进行对比,并做好记录。
6.3.3泥浆配制泥浆是定向钻穿越中的关键因素,穿越前需详细收集穿越经过的土质层,为配制泥浆奠定理论基础。
按本次穿越泥浆工艺要求及地质情况编写配制方案,确定正确的混合次序,按不同的地质层配制出符合要求的泥浆。
由于穿越地段地质情况比较复杂,对泥浆的要求比较高,为克服这些不利因素,一般采取以下措施:1)水源就近取用,用水泵输送至水罐内,在水罐中过滤后配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