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机油再生基础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目录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概述 (2)第二节项目实施的依据与范围 (2)第三节可行性研究概要 (3)第四节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4)第五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第二章项目提出背景和建设必要性第一节建设单位概况 (6)第二节某某县社会环境简况 (6)第三节项目提出的背景 (7)第四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第三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第一节建设条件 (9)第二节厂址选择 (10)第四章工艺技术方案第一节设计原则及标准 (11)第二节工艺技术方案 (12)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第一节总平面布置 (15)第二节污水处理设施主要构(建)筑物 (16)第三节公用工程 (18)第六章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卫生第一节环境保护 (22)第二节劳动安全卫生 (23)第七章消防第八章组织机构、劳动定员及人员培训第一节组织机构 (27)第二节生产制度及劳动定员 (27)第三节运营管理 (28)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及建设期管理第一节项目实施进度 (29)第二节建设期管理 (29)第十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第一节投资估算 (31)第二节资金筹措 (32)第十一章效益评价第一节处理成本估算 (33)第二节财务评价 (34)第三节社会效益评价 (36)第十二章结论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概述一、项目名称废机油再生基础油项目二、项目承办单位1、单位名称:某某公司2、法定代表人: 罗某某三、项目建设地点某某县某某镇第二节项目实施的依据与范围一、可行性研究的依据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①工程生产工艺及企业基础资料;②厂区平面布置图;③企业介绍说明;④其他相关资料。
二、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通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及收集、分析资料,达到以下目的;论证建设的必要性;在方案比较与论证基础上提出推荐方案,并进行工程论证;对处理工艺及工程投资等进行技术可靠性、经济合理性及实施可能性、环境保护等综合比较和论证;根据投资估算,提出资金筹措方式及项目实施进度;通过工程可行性研究,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可行性研究的范围1、对项目提出的背景、必要性进行分析;2、对现有的处理工艺进行分析,通过研究提出合理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3、对项目的改建条件、厂址、交通运输条件进行分析、研究;4、对项目总图运输、生产工艺、公用设施等技术方案的研究;5、对项目的消防及节能措施的评价;6、对项目实施进度及劳动定员的确定;7、进行项目投资估算;对项目的产品成本估算和积极效益分析提出评价结论。
第三节可行性研究概要我国机油产量约占石油产品总量的百分之二十,每年的消耗量在八百万吨以上。
大都用于汽车发动机、变速器、齿轮、涡轮传动装置上。
但无论大小汽车还是船舶所使用的机油都明确规定了换油期和换油标准(每月必须换一次)。
以一个中、小型城市来计算,各种大小汽车、农用车、机械车废机油生成量约为1000吨左右。
如通过焚烧、填埋来解决,不但严重的污染生态环境,还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
无论从能源资源再利用或环境保护方面,还是能够为生产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角度来看,将废旧机油进行回收再生都有着良好的前景。
第四节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一、简要研究结论该项目为某某新上年处理万吨废机油还原基础油项目,通过对项目内容的研究和分析,我们认为该项目建设内容合理,企业在同行业中实力较强,符合选项要求。
项目采用的工艺技术成熟、可靠,先进,配套条件完善。
该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不但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对新增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减轻企业和公众公害,促进当地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实施具有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该工程建设项目是必要而且可行的。
二、问题与建议1、建议企业加强生产管理和技术改造,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产生:2、建议企业加强资金筹措和技术工艺处理工作,尽快满足开工条件;3、建议企业加强职工的环保教育工作,在每个环节积极主动的进行环保和节约资源工作。
第五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提出背景和建设必要性第一节建设单位概况某某位于某某县某某镇,是该县重点企业。
该公司以年还原基础油为主,年处理万吨废机油还原基础油。
第二节某某县社会环境简况某某县交通非常便利,素有“燕齐门户”、“神京锁阴"之称,是山东半岛内陆通往京津唐地区的交通要道。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和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某某县交通日趋完善。
随旧城改造,先后兴建了文安路,疏通南环路至庆淄路,南环路至东外环,塘坊街至庆淄路,南北大街至工业路等道路,实现城区主干道24条,总长度达104公里。
县城干道主要有通过城中心的大济路和东西穿越县城的永莘路。
其次是省道滨郑路、庆淄路和乐胡路等。
黄河某某段新投资建设了清河镇、大年陈、某某三座浮桥。
220国道改造升级已完工,乐胡路已改建通车,庆淄路、永莘路改造正在积极筹建中,大济路改造某某段基本竣工。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县、乡、村处处通公路,形成三纵二横国道、省道主框架,干支相连四通八达公路网络,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300公里。
某某县发展概况:某某县位于山东省北部的黄河下游,地处黄河三角洲,隶属山东省滨州市管辖。
该县北接阳信,东靠滨州,南靠黄河,与高青、邹平隔河相望,西连商河、济阳。
古有“燕齐门户”、“神京锁阴”之称。
全县行政区面积1356.3平方米公里,14个乡镇,耕地面积110万亩。
全县人口63.29万人,农业人口56.93万人,非农业人口6.36万人。
城市规划面积21.72平方米公里。
第三节项目提出的背景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五大要素之一,石化工业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石油产品被称为国民经济的“血液”。
但我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就相对匮乏,平均能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据《中国石化报》报道,2004年我国石油进口需求量已达8300万吨,正在以8%的增长率递增。
众所周知,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低价位不可能维持太久,随着经济的发展,总的趋势必定是逐步上扬。
即使在石油价格最低迷的阶段,作为高档油品的白油价格依然坚挺,受国际油价的影响非常小,反观作为原材料的废机油则随着油价的走低而大幅走低,以废机油为原料还原基础油的技术呈现出成本低、利润稳、长远的态势。
第四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废机油是指从各种机械﹑车辆﹑船舶更换下来的废润滑油。
其产生过程是由于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受外界污染产生大量胶质、氧化物从而降低乃至失去了其控制摩擦、减少磨损、冷却降温、密封隔离、减轻振动等功效而不得不更换。
润滑油广泛用于汽车﹑船舶的发动机、变速器、齿轮和涡轮传动装置淬火、润滑,水箱及冷却系统,自动波箱,齿轮油(手动波箱用),刹车及离合系统,曲轴箱,电力系统的变压器和各种机械的传动部位等等,使用范围十分之广。
无论是大型机械、船舶、还是大、小汽车所使用的机油每月都必须至少更换一次,而机油价格的昂贵是众所周知,即使再昂贵,各单位也得照用,且数量还只能增加不能减少。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机动车八千多万辆,运输船舶十多万艘,机动渔船近三十万艘,仅此三项每月需更换的机油就达四百多万吨,数量如此之大,却很少有回收利用,换下的废机油绝大部分是就地倒掉或焚烧,既浪费了大量资源又造成了严重环境污染。
国家环保局已将废油列为21世纪在环保领域主要控制的三大重点之一,而充分利用废机油再生还原为基础油,既能缓解我国石油短缺而需求又日益增长的供需矛盾,又能促进环保变废为宝,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帮助部分人群脱贫致富,是国家鼓励扶持项目(相关国家文件见本站行业资讯之“政策法规”篇),因此前景十分广阔。
其工艺简单,技术易掌握,直观性强,适合工厂、集体、个人生产经营。
可以预见,开发丰富的废油资源,进行废油再生和利用必将是21世纪里最具开发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第三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第一节建设条件一、地形地貌某某县位于东经117。
17’49”,北纬37。
6’35”。
地处鲁北平原沉降平原地带,地形平坦,地势南高北低,中部稍微隆起。
地貌属黄河冲积平原。
海拔高度平均11.1米,县域内河流主要有黄河、徒骇河和沙河。
城区境内地下水质北半部为宜井区,南半部为非宣井区。
地貌属决口扇形地和沙质垄岗,地势起伏不平,土壤多为沙质土壤。
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微度倾斜,地势坡度为六千分之一。
二、地质地层根据提供钻探资料表明,某某县地层属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形,深积达1000米以上,地层陷露深度岩性特征:垂直方向变化复杂,水平分布尚有规律,地层从上而下共分11层,岩土呈现分质粘土、粉土及粘土,有规律交替出现,层厚在2~6米不等。
三、水文地质某某县地下水埋深较浅,约在2.4~2.6米,相应标高3.12~3.42米,地下水位稳定,主要靠雨水及河流渗补,动态变化受季节性影响,从分析结果显示,地下水稍呈弱碱性,对混凝稍带弱腐蚀性,但影响不大。
某某气候属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年温适中,四季分明,主要特点: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气温高,降水集中;秋季凉爽;冬季严寒多风。
风向: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次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主导风向频率为11,风力以2~5月份较大。
降雨量:年平均降雨量为507mm,雨季集中在7~8月份,而且暴雨最多,占年降雨量的73%左右。
气温:年平均气温12.2℃,极端气温达39℃,极端低温零下14℃。
日照、霜冻、雾:年日照百分率为59~62%,每年的11月底至来年的4月初为冻结期,最大冻土厚度为0.6mm,全年无霜期为l86~195天,历年平均雾日为25天,最多达40天,最少为10天。
四、地震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南亚地震带中间,是一个多震国家,某某县地震烈度为7度。
第二节厂址选择一、工程选址原则1、符合总体规则的要求;2、便于污水的汇集和处理后的排放;3、地形开阔,有利于污水处理的扩建;4、水、电、交通等条件较好。
二、选址方案比选根据以上条件,该工程项目计划建设在某某县某某镇,该处附近无污染敏感点,地势平坦。
第四章工艺技术方案第一节设计原则及标准一、编制依据《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68-97;《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l6-87;《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053-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217-94;《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范》JGJl6—8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二、编制原则1、在力求提高产量的情况下,做到尽量节省投资,充分发挥综合处理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2、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和标准;3、该工程作为环保工程,设计中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如粉尘、噪音、废渣废水等;4、工艺选择和设备布置应尽量选择维护工作量小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