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的培训和学习让我很受启发,就像经历了一次思想的洗礼,从内到外有一种“通透”的感觉。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联系自身监管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提高领导能力的现实意义曾经横扫欧洲的统帅拿破仑有句名言:“一只狮子带领的绵羊队伍,可以打败一支绵羊带领的狮子队伍。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领导者的重要性,也直接说明了领导能力的重要性。
一个领导能力强的干部能赢得上级的赏识、信任,下属的敬佩、拥护,在工作中一呼百应,能把困难的事办成,把别人办不成的事办成,反之,缺乏能力的领导者既立不起领导威望,也无法赢得更多支持,从而工作平庸,什么大事、难事都办不成。
联系到银监工作,根据省局的年度工作安排,今年是推动银行业深化改革,打牢机构改制基础的关键一年。
张家界分局辖内有慈利和桑植两家信用社需进行改制,其中慈利信用联社还属于高风险联社。
联系分局人少事多等矛盾现状,可以说分局在推动监管事业发展上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与挑战。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既定的监管任务目标呢?我认为关键在人,尤其在领导干部,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对整体工作发挥的力量将是不可估量的。
要实现监管工作既定目标,必须增强领导干部的能力和素质,从而激发调动全体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团结拼搏,确保各项监管工作任务目标的圆满完成。
所以,当前提高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显得尤为迫切。
二、领导干部应具备的素质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
因此领导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领导力、执行力的提升,关系监管工作任务目标的完成。
我认为一名领导干部,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首先,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要坚定。
就是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能满腔热情地为监管事业和为人民服务。
已故的原银监会非银部主任李建华同志就是坚定理想信念的楷模。
二要清醒。
就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关键时刻、危难关头,掂得出轻重,分得清是非。
这主要体现在六个“不”上:在危险面前挺身而出,不退;在困难面前坚忍不拔,不倒;在成绩面前戒骄戒躁,不飘;在生活面前勤俭节约,不奢;在荣誉面前泰然处之,不争;在胜败面前一如既往,不停。
其次,要有高尚的道德素质。
毛泽东说:学问再大,方向不对,等于无用。
领导干部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素质,才能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实现既定目标。
我认为,道德素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要诚实守信。
作为领导,只有秉公办事,正义凛然,才会赢得下属的信任。
无论对内、对外、对上、对下,都能以诚相待、表里如一。
二要严于律己。
领导干部地位特殊,岗位重要,面对的考验十分复杂,受到的诱惑多种多样。
只有常怀律己之心,才能坚守道德防线,永葆政治本色。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三要宽容大度。
宽容是人格的容器。
“将相头顶堪走马,公侯肚里能撑船”,领导干部在对人对事方面都要做到宽容大度。
尤其是在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大背景下,领导干部更要听得下各种各样的话,装得下各种各样的事,容得下各种各样的人。
齐桓公不计管仲一箭之仇,任用管仲为大夫,从而称霸中原;魏征曾劝李建成早日杀掉秦王李世民,后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当了皇帝,不计前嫌,重用魏征,魏征为他出了不少治国安邦的良策,出现了贞观之治。
四要谦虚谨慎。
毛泽东有句众所周知的名言:“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唐朝名相房玄龄说,“谦虚温谨,不以才地矜物。
”意思是说,做人要谦虚、温和、谨慎,不要以自己的才能、门第而矜骄于人。
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能正确认识自己、估价自己,虚心向别人学习,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要有渊博的知识素质。
要具备渊博的知识素质,不断学习实践、总结思考是唯一的途径。
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过:“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讲:“读书可以增长才干,只有学识渊博的人才能通观全局,得以担当重任”。
这些话都告诉我们,学习是领导干部健康成长、提高素质、增强本领、不断进步的必由之路。
可以说,领导干部的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
学习方法因人而异,但我认为应着重把握以下四个要点:一要博学。
“博学”是指领导干部必须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
只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既应是银监事业的“专才”,也应是多学科发展的“通才”。
二要恒学。
学无止境,学贵有恒。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尤其是在金融领域,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只有经常不断地抓紧学习新业务知识,才能适应新的形势,带好工作队伍,为监管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三要善思。
没有思考就没有智慧,没有思考能力的干部难以形成独立的见解。
因此,领导干部要善于思考总结,在金融监管工作中遇到问题要经常多问几个为什么,时刻在思考中干工作,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四要致用。
学习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我认为领导干部必须紧密联系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新变化,联系加强金融风险监管、推动银行业深化改革等具体工作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努力成为抓业务的行家里手,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监管事业发展的实际能力。
三、全面提升领导能力经过这几天的培训和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领导能力是一种学问,更是一种生产力。
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提升领导力来提高工作能力,凝聚干部队伍力量,从而推动监管事业的不断发展。
1、提升统揽全局的能力。
古人讲“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一要想全局。
我们总说一把手想问题、考虑事情要从全局出发,但是从副职领导干部的角度出发,我依然认为副职领导干部也要把全局作为考虑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在全局思想统筹下做好本职工作。
例如人事工作就需要放在监管中心工作全局下,考虑干部的培养和监管队伍的建设。
二要抓大事。
古人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里的“本”,就是根本的意思。
我们做工作、办事情决不能不分主次本末、不论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善于抓根本、抓主要矛盾。
抓住了根本,就能做到纲举目张。
如我们的工作应当以监管为中心,所有的其它工作都应当以此为核心,这就是工作的根本。
2、提升决策决断的能力。
决策决断是对领导者的基本要求。
第一,决策要依靠集体的力量。
领导之所以高明,不在于他垄断一切智慧,而在于它善于集中大家的智慧。
因此,在决策论证问题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各抒己见,不搞个人说了算,只有这样决策才能体现群体意志,才能有号召力。
第二,深入调研。
决策离不开信息,深入调查研究、善于捕捉利用有价值的信息是成功的前提。
毛泽东说:搞好调查研究,必须有满腔的热忱,求知的渴望,眼睛向下的决心和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就没有决策权和指导权。
第三,处事果断。
处事果断表现在决策上敢想敢断、敢于拍板,不优柔寡断;作风上雷厉风行,闻风而动、不拖泥带水;落实上,言出必行、一尺十寸,不打折扣。
3、提升凝聚人心的能力。
凝聚人心是指按照一定宗旨、原则和形式,把组织成员凝聚起来,形成为实现总目标而奋斗的合力。
一要具备亲和力。
一个领导者,不但要有鉴别力、决断力、组织力,更应当有亲和力。
亲和力是一种人格魅力,可以产生巨大的凝聚力,转化为强大的影响力和行动力。
领导的力量,不是建立在干部敬畏、恐惧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信服、亲近、主动追随的基础上。
二要正确授权。
诸葛亮身为蜀汉丞相,且多才多艺,工作勤勤恳恳,每日早起晚睡,各种事务都要亲自处理,亲自过问,以致积劳成疾,过早离开人世。
如果领导干部事无巨细都事必躬亲,即使有三头六臂,也会应接不暇,难免事与愿违,还打击了下属的工作积极性。
三要团结协作。
团结是最重要的成功之道。
俗话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成功要素中,“人和”是第一位的,“天时、地利”都要通过“人和”才能发挥作用。
一班人总是有文有武的,一个乐队有吹管的,有拉弦的,但指挥就是一个人。
从副职领导干部角度出发,做好团结协作就是要对班子和一把手负责,尊重主要领导,服从正确领导,做好分管工作,勇于承担责任,为正职保好驾,当好参谋和助手。
4、提升知人善任的能力。
成功领导者最主要的能力,就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和使用人才的能力。
一个领导各方面的才能并不一定都要高于下属,但用人方面的才能却要出类拔萃。
刘邦在打败项羽的庆功宴会上向群臣表示:“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韩信;筹集粮食银饷,我不如萧何。
而他们都被我所用,这就是我得天下的原因。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知人善任的能力呢?一要善于用人。
人用对了,一个后进部门就可能变为先进部门,反之,先进部门就可能变为后进部门,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做慧眼识马的伯乐,充分挖掘每个下属的潜能,积极主动推荐人才、大胆使用人才。
二要把握分寸,善用激励。
批评与表扬,是领导干部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所常用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之一。
批评与表扬的方法使用得当,可以起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反之,会起到消极后果。
三要欣赏下属。
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欣赏是对他人的肯定,可以激发人们的潜在力量,促使人们激情投入。
一个高明的领导者,应当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乐于欣赏别人的优点,最大限度地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出来,有效地加以组织和整合。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当一个人受到领导和周围同事的欣赏时,他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就会被大大激发出来,必然会对其本职工作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
今天所讲的这些,只是我自己这几天一些不成熟的思考结果,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涵。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