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课:肝功能试验练习

第七课:肝功能试验练习

肝脏功能检验复习与练习1、肝脏在蛋白质、糖、脂类代谢中的作用是什么?肝细胞受损时其代谢有何改变2、胆汁酸的类型及代谢是什么?血清胆汁酸测定的方法原理及临床意义3、用于黄疸诊断和鉴别的常用生化指标?试述三类黄疸的产生机制及实验室检查特点胆红素测定的方法概况及测定方法原理、试剂及注意事项?4、试述肝硬化临床生化特点有哪些?肝硬化时实验室检查有何变化5、用于反映肝实质损伤及损伤程度的指标有哪些?如何变化?6、用于反映胆汁淤滞及胆道阻塞的指标有哪些?如何变化?7、用于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早期诊断指标有哪些?如何变化?8、反映肝纤维化指标有哪些?如何变化?9、诊断肝胆系统病变的血清酶有哪些?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有哪些?10、常用的肝功能试验项目有哪些?并写出临床实验室各项目测定的常规方法?11、临床常用的肝功能试验组合是什么?如何评价?B 1. 反映肝细胞受损、膜通透性增加的血清酶是:A. GGTB. ALTC. MAOD. CHEE. ALPC 2. 体内生物转化作用最强的器官是:CA. 肾脏B. 胃肠道C. 肝脏D. 心脏E. 胰腺A 3. 属于次级胆汁酸的是:A. 石胆酸B. 甘氨胆酸C. 牛磺胆酸D. 甘氨鹅脱氧胆酸E. 牛磺鹅脱氧胆酸D 4. 生物转化过程最重要的方式是:A. 使药物失活B. 使生物活性物灭活C. 使毒物毒性降低D. 使非营养物质极性增加,利于排泄E. 使某些药物药性更强或毒性增加E 5. 胆红素在血液中主要与哪一种血浆蛋白结合而运输A. γ球蛋白B. α1球蛋白C. β球蛋白D. α2球蛋白E. 白蛋白B 6. 血中哪一种胆红素增加会在尿中出现A. 未结合胆红素B. 结合胆红素C. 肝前胆红素D. 间接胆红素E. 与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C 7. 胆红素进入肝细胞后即被细胞质内的受体结合,以利于结合胆红素的形成。

该受体是:A. 白蛋白和α1球蛋白B. 葡萄糖醛酸和葡萄糖C. Y蛋白和Z蛋白D. cGMP和cAMPE. G蛋白和Ca2+C 8. 溶血性黄疸时,下列何种结果是正确的A. 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多,尿中胆红素试验阳性B. 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多,尿中尿胆原增多C. 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多,尿中尿胆原增多D. 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多,尿中胆红素试验阳性E. 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多,尿中胆红素试验阴性A 9. 肝细胞性黄疸时,下列何种结果是正确的A. 血中结合胆红素和未结合胆红素均增多B. 尿中三胆试验均阳性C. 粪便颜色变深D. 血清总胆红素升高,一分钟胆红素减少E. 血中结合胆红素显著增加,而未结合胆红素微增B 10. 阻塞性黄疸时,下列何种结果是正确的A. 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多,尿中尿胆原增多B. 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多,尿中胆红素阳性C. 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多,尿中尿胆原增多D. 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多,尿中胆红素阳性E. 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多,尿中胆红素试验阴性B 11. 血清胆红素测定的标本必须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以免结果降低。

其原因是:A. 胆红素氧化成胆绿素 B. 胆红素分子构型改变C. 直接胆红素转变成间接胆红素D. 胆红素分解E. 形成δ胆红素C 12. 用于反映肝脏合成能力的血清酶学检查主要是A. ALT和ASTB. ALP和γ-GTC. CHE和LCATD. MAO和β-PHE. LD和CKC 13. 未结合胆红素不溶于水,不能与重氮试剂发生反应其关键原因是:A.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故不溶于水B. 与白蛋白结合使亲水基团包含在内C. 有分子内氢键故不溶于水D. 与球蛋白结合使亲水基团包含在内故不溶于水E. 与球蛋白结合使亲水基团包含在内A 14. 肝实质细胞性病变时,血清胆汁酸改变正确的是:A. CA和CDCA浓度增加,但以CDCA为主,CA/CDCA﹤1B. CA和CDCA浓度增加,但以CA为主,CA/CDCA﹥1C. CA和CDCA浓度增加,但以CA为主,CA/CDCA﹤1D. CA和CDCA浓度增加,但以CDCA为主,CA/CDCA﹥1E. CA和CDCA浓度减少,但以CDCA为主,CA/CDCA﹥1C 15. 在传染性肝炎前症状期,下述哪种血浆酶活性测定最可能异常?A. 对尿素稳定的乳酸脱氢酶B. 肌酸激酶C.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D. 碱性磷酸酶E. γ-谷氨酰转移酶【A2型题】E 16. 不能反映肝内或肝外胆汁淤积的实验是:A. 血清γ-GTB. 血清ALPC. 血清总胆红素测定D. 血清一分钟胆红素测定E.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D 17. 有关甲胎蛋白(AFP)的论述中错误的是:A. 主要在胎儿肝脏中合成B.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中明显升高C. 恶性畸胎瘤患者羊水中升高D. 健康成人肝细胞也大量合成E. 慢性活动性肝炎等患者血中也呈中等度升高。

C 18. 以下不在肝脏合成的血浆蛋白质是:A. 清蛋白B. 凝血酶原C. 免疫球蛋白D. 纤维蛋白原E. 前清蛋白C 19. 黄疸发生的机制不包括:A. 胆红素形成过多和肝细胞摄取障碍B. 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下降C. 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排泄增多D. 胆红素在肝外排泄障碍,逆流入血E. 肝细胞内缺乏Y蛋白D 20. 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实验室检查可出现下列异常,但除外A. 血清白蛋白减低,球蛋白增高,白/球比值降低或倒置B. 血清胆红素不同程度升高C. 胆固醇酯降低D. 单胺氧化酶活性往往降低E. 血ALP轻至中度升高C 21."酶胆分离"现象见于A.肝癌B.恶性贫血C.重症肝炎D.溶血性黄疸E.肝纤维化B型题:A. ALTB. ASTmC.-GTD. LCATE. MAOA 22. 反映急性肝细胞损伤最敏感的指标是:B 23. 有助于判断肝细胞、心肌细胞损伤程度的指标是:E 24. 反映肝纤维化的酶是:D 25. 反映肝脏合成能力的酶是:A. 胆红素-白蛋白B. 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C. 胆红素-Y蛋白D. 胆素原E. 胆红素-阴离子B 26. 结合胆红素是D 27. 胆红素肠菌代谢产物是A 28. 血中主要运输形式胆红素是C 29. 肝细胞内胆红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C型题:A. 结合胆红素B. 未结合胆红素C. 两者均可D. 两者均不可B 30. 正常尿中可检出的物质是:B 31. 与血浆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为:A. 胆红素B. 胆素原C. 两者均有D. 两者均无C 32. 肝细胞性黄疸时尿中:B 33. 经肠道随粪便排出的是:A. 血清总胆汁酸浓度升高B. CA/CDCA<1C. 两者均有D. 两者均无C 34. 肝实质细胞病变A 35. 肝外胆道梗阻致胆汁淤积A. 血清胆固醇和磷脂升高B. Lp-X增加C. 两者均有D. 两者均无D 36. 肝细胞性黄疸:C 37. 梗阻性黄疸:X型题ABCD 38. 有关血清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正确的是A.可灵敏地反映肝脏的清除能力B.各种肝胆疾病患者,血中总胆汁酸浓度升高C.血清CA/CDCA比值可作为胆道阻塞性病变与肝实质细胞性病变的鉴别指标D.在回肠切除、炎症等小肠疾病时,血清胆汁酸水平降低ABC 39. 对肝昏迷患者,实验室生化检测指标可表现有A.血清白蛋白浓度减低B.血清尿素呈低值C.空腹血糖降低D.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缩短BD 40. AST/ALT﹥1可见于下列哪几种情况A.急性病毒性肝炎B.重症肝炎C.乙醇性肝炎D.肝癌ABC 41. 以肝脏清除排泄物质的能力为基础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有A.血清胆红素测定B.血清胆汁酸测定C.血氨测定D.凝血酶原时间检测AC 42. 阻塞性黄疸(胆道完全梗阻)时A.尿中有胆红素,而尿胆素原及尿胆素消失B.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C.血清结合胆红素剧增D.粪便呈棕黄色AC 43. 对蛋白质含量较低的样品,可选用下列方法加以检测A.凯氏定氮法B.双缩脲法C.酚试剂法D.比浊法ABCE 44.对胆红素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游离胆红素是血红素的分解产物B 游离胆红素是亲脂、疏水性质C 游离胆红素在血浆中与白蛋白和球蛋白相结合D 重氮反应后使每分子胆红素生成二分子紫红色的偶化合物E 在生理PH下,游离胆红素分子呈卷曲结构ACD 45.完全阻塞性黄疸时血和尿中胆色素的改变是A 血总胆红素升高B 尿胆素阳性C 血清中结合胆红素升高D 尿胆红素阳性E 尿胆原阳性ABC 46.胆素原族化合物是指A 中胆素原B 粪胆素原C 尿胆素原D粪胆素E尿胆素ABC 47.与急性黄疸型肝炎病情有关的指标是:A ALT 明显升高B TBil 升高C ALP 升高D Urea 升高E ALB 下降ABDE 48.对于肝昏迷患者,实验室生化检测指标表现有:A 白蛋白下降B 血尿素呈低值C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缩短D 血氨升高E 血糖下降ABC 49.以肝脏清除排泄能力为基础的实验A 血清胆红素测定B 血清胆汁酸测定C 血氨测定D 凝血酶原检测E 胆碱酯酶检测ABC 50.胆道阻塞时,引起结果升高的是AAKPBTBILCDBILDTP E TCACD 51.反映肝内或肝外胆汁淤积的试验有A 血清γ-GTB 血清ALP及其同工酶C 血清TBAD 血清1min胆红素测定E 血清TC补充题:C 1.血浆中出现脂蛋白-X(LP-X)可见于A 溶血性黄疸B 新生儿黄疸C 阻塞性黄疸D 急性肝坏死E 肝硬化引起的黄疸E 2.重氮试剂与胆红素生成重氮胆红素其加速剂可用A对氨基苯磺酸B亚硝酸钠CVitCD叠氮钠E咖啡因醋酸钠C 3.属于初级胆汁酸的是A 甘氨石胆酸B 甘氨脱氧胆酸C 甘氨胆酸D 牛磺石胆酸E 石胆酸C 4.有关胆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结合胆红素是胆红素-清蛋白复合物B未结合胆红素是经过肝脏转化生成的胆红素C结合胆红素易从肾排出,D未结合胆红素也易从肾排出E胆素原由肝生成B 5.胆红素来源下列物质例外的是A血红蛋白B免疫球蛋白C细胞色素体系D过氧化物酶E过氧化氢酶D 6.下列对结合胆红素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主要形式是胆红素-二葡萄糖醛酸酯B 水溶性C 与重氮试剂直接显色D 随正常人尿液排出E 不易透过生物膜A 7\结合胆红素的特点有A 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物质B 胆红素与ALB形成的复合物C 正常人中血中其含量多于未结合胆红素D 不能透过肾小球滤过膜E 溶血性黄疸时其含量明显升高B 8血清胆红素测定标本必须避免光直接照射,以免结果降低,其原因是A 胆红素氧化成胆绿素B 胆红素分子构型改变C DBil变为IBilD 胆红素分解E 形成δ胆红素.C 9以下不在肝脏合成的血浆蛋白是A 白蛋白B 凝血酶原C 免疫球蛋白D 纤维蛋白原E 前白蛋白.C 10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试验检查可出现下列异常,但除外的是A A/G比值下降或倒置B TBIL不同程度的升高C MAO多下降D ALP轻或中度升高E 胆固醇酯降低A 11.酶胆分离现象见于:A 重型肝炎B 急性黄疸型肝炎C 肝癌D 恶性贫E 慢性肝炎活动期B型题:AALPASTALTTBILBPA ALB CHE(胆碱酸酶)、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CALTTPALBA/GDALP、GGT、DBil、5-NT、TC、TBA(CA/CDCA)EALP ALT TBILDBIL尿胆红素尿胆元E 用于黄疸鉴别的试验组合C 用于慢性肝炎观察D 提示肝内外胆道阻塞、胆汁淤积:B 反映肝内蛋白合成功能:A反映肝合成蛋白质的功能B反映肝生物转化功能C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D反映胆道阻塞情况E黄疸鉴别A 血清蛋白电泳C ALTE 结合胆红素和未结合胆红素C型题:A清蛋白降低B r-球蛋升高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A 肾病综合症C 肝硬化A诊断有关肝胆疾病B诊断有关骨骼系统疾病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C AKP测定用于A ALT测定用于病例分析:【病史】.女性,29岁,近日来食欲减退,并有感冒样各种症状,体检发现右上腹有触痛【实验室检查】血:: TP 68g/L ALP 410u/L Alb 46g/L ALT 2700U/L Tbil 65umol/L AST 936U/L GGT 312U/L1、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作出实验室评价:2、进一步需做哪些生化检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