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古学复习题

考古学复习题

1、考古学的定义及其特定含义用实地调查和发掘获得古代的实物史料,并用它们来研究古代历史,就叫“考古学”。

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

考古学的特定含义,主要有三点:第一,指考古研究所获得的历史知识,有时还可引伸为记述这种知识的书籍;第二,指借以获得这种知识的考古方法和技术,包括资料的收集和保存,以及资料的审定、编排、整理和考证等方法和技术;第三,指理论性的研究和解释,包括阐明包含在各种考古资料中的因果关系,并论证其存在于古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等。

2、考古学研究得范围、对象、目的、功用考古学研究的范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年代范围,二是内容范围。

考古学研究的年代范围是古代,下限一般定在明王朝(1644年)。

历史年代越古老,考古学的作用越明显。

尤其是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时期,就更需要考古学的研究来揭示和复原当时的社会面貌。

考古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物质文化,但也不限于物质文化。

因为,它作为与历史科学有密切关系的学科,就不限于物质文化的研究,也包括研究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组织、社会结构以及社会观念、宗教信仰等精神文化。

考古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古代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有它自己的以田野发掘为基础的一套独特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研究对象、目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埋藏在古老底层中的人类化石,以及这些原始人类所遗留下的遗迹和遗物,及共生的动物化石。

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人类的起源,发展和人类早期社会的真实面貌。

功用:(考古学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我国的文献资料浩繁而丰富,是研究我国历史的重要根据。

但与实物史料相比,文献史料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点。

首先,在这些文献史料中关于原始社会以至相当一部分奴隶社会的历史记载是很贫乏的。

其次,文献史料中的很大一部分是按照历代统治者的意志,经过统治阶级的知识分子之手写成的,不能不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具有种种阶级偏见。

再次,我国各少数民族大多数都没有用文字记载本民族的历史,而现存用汉字记载的文献史料,对于少数民族的历史记述不仅残缺不全,而且有大汉族主义之类的歪曲。

第四,我国的大部分文献史料多以中原王朝的历史记述为主,对边疆地区记载很有限。

因此,单单靠文献史料进行历史研究,不能不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

然而在历史研究中实物史料却可以弥补文献史料存在的缺点。

我国各族人民遗留下来的地下、地上的古代文化遗存,保存比较良好,内容丰富多样,其中许多遗物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基本上完整可寻。

这样的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相比,具有很强的实感性和客观性,更为真实可靠。

进行考古学研究,第一,利用大量的实物史料可以具体探讨并弄清文献史料所没有记载或很少记载的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许多历史真象。

第二,把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结合起来,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对证,既可以补充文献记载的缺遗,又可以纠正文献记载的错误,既补史证史作用。

因此,研究我国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古代历史,考古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3、文化层含有文化遗物的熟土层,就是考古学上的文化层。

4、地层学考古学上的地层学就是研究文化层堆积形成的原因、机理、从而指导考古发掘工作的进行,并为进一步分析地层中出土文物相对年代早晚和其它环境及文化问题提供背景和相关信息。

地层学最重要的原理是叠压关系和打破关系5、类型学考古学上的类型学就是通过古代人类文化的物质遗存根据其形式上的相似程度、结构、装饰风格、材料、功能及其它特征的系统排比,获得某些类型特征的组合与发展演变关系,从而研究其相对的早晚关系及其它文化与社会问题。

6、考古学文化考古学文化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的地域里具有显明特征的,区别于其它的遗迹、遗物群。

7、中国旧石器的主要类型○1砍伐器:可分为单边砍伐器和多边砍伐器两种;○2石球:用石灰岩打制成的圆形石器。

结合民族学的研究,这是一种狩猎用的投掷武器,是人类在弓箭发明之前为增长手臂而采用的先进方法。

○3刮削器:数量多,使用普遍。

根据刃部可分为凹刃,凸刃和直刃等。

○4尖状器:将薄石片打制成尖状器物,加工精细。

○5大三棱尖状器:将厚石片沿两侧斜向打击,修整成一个断面呈三角形的厚尖状器。

这种三棱尖状器是丁村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石器,故也称“丁村尖状器”。

加工工具类:石锤、石砧使用工具类: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锥钻;细石器:球状器8、中国新石器的主要类型磨制石器的分类,主要是依据石器的功用和形状进行的。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主要有以下几大类(1)农业生产工具类石铲石锄石镰石刀磨盘和磨棒(2)木材加工工具类石斧石锛石凿石楔石矛石镞石钺9、渤海五京与现代的城上京龙泉府→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上京城中京显德府→吉林省和龙市西古城东京龙原府→吉林省珲春市八连城西京鸭绿府→吉林省临江镇内古城南京南海府→朝鲜咸境南道北青郡青海古城上京城上京龙泉府谷城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内,古城规模宏大雄伟,整个城址略呈长方形,有外城、内城和宫城组成,三城环套坐北朝南。

(1)外城北墙长5.5公里,南墙长5公里,东西两墙个长3.5公里,周长18.5公里。

城墙残高2米左右。

外城四面共设10门,南北各三,东西各二,有正南通向内城正南有一条宽达90多米的大街,为朱雀大街,把外城内分为东西两区。

此外,还有东西南北平行走向的笔直大街四条,各宽近50米。

在这5条主要大街之间有纵横交错的街道,构成市区街坊里巷。

(2)内城址在外城内北部中间,周长4.5公里多,也成长方形,当时是三省六部等官署所在地。

(3)宫城又称紫禁城,在内成里北部中间,成长方形,是渤海王室居住和主政的地方。

今存有5座宫殿址和门址。

西古城位于和龙市西城镇北古城村,城址长长方形,分内外两城。

外城呈长方形,东西630米,南北730米。

周长2720米。

内城位于外城中部偏北处,呈长方形,南北长310米,东西宽190米。

内城北墙距外城北墙约70米。

内城内分布有5座宫殿址。

八连城八连城位于珲春市国营良种场南部耕地里。

八连城分内外两城,外城呈方形,南北长710米,东西长740米,周长2890米。

四周各有1门。

内城位于外城中部偏北部,呈长方形,南北各长218米,东西各长318米,周长1072米。

南墙中部有门址,城内中部偏北处有一东西长45米南北宽30米的高台,有两座宫殿遗址。

临江镇内古城据文献记载,西京鸭绿府位于现在的临江镇内,经考古调查在临江镇内发现有渤海时期的建筑用瓦,说明原来这里有渤海时期的古城。

青海古城青海土城位于朝鲜咸镜南道北青郡荷湖里。

土城周长2,132米,东墙和西墙各长342米,南墙和北墙各长724米。

平面呈东西向的长方形。

城墙残高2~3米、底宽8米。

城墙上有角楼和马面址,马面,长6米左右,高2米。

此外渤海时期的重要城址还有敖东城、城山子山城、大城子等。

10、渤海墓葬类型三类十二式(1)石墓类:○1迭涩顶石室封土墓○2平顶石室封土墓○3石圹封土墓○4石棺封土墓○5方坛阶梯石圹积石墓(2)砖墓类:○1墓塔式砖壁石顶墓○2享堂建筑式砖壁石顶封土墓○3砖室封土墓(3)土墓类:○1土石壁结合墓○2土坑盖石顶封土墓○3土坑竖穴墓○4积土墓(1)石墓类:○1迭涩顶石室封土墓以贞惠公主墓、三陵坟一号墓、二号墓为代表。

墓壁多用经过加工的石板或石块垒砌。

在上抹白灰面,有的墓还绘有壁画。

南壁中间设有甬道和较长的墓道。

有些墓顶以石板抹角叠涩藻井,有些墓顶则以石板由东西两壁之上起依次平行叠涩后用大石板平盖封顶。

墓室平面多方形,也有长方形。

一般情况下,方形墓室多作抹角叠涩,长方形墓室为平行叠涩。

到目前为止,属于这一类的墓发现上百座。

○2平顶石室封土墓墓室一般是长方形,个别为方形,墓壁用石块垒砌或立长条石板作壁,上面以大石板平盖封顶,其上再封土。

有些墓在南壁中间设一不足两米的墓道,有些墓只设墓门,墓口用石块垒砌或立长条石板封堵。

○3石圹封土墓墓壁以小河卵石或石块垒砌,内置木棺后未用石板封顶,直接封土而成。

墓室多方形,个别为长方形,多数墓在南壁正中设较短的墓道或墓门,墓口用石块垒砌封堵。

○4石棺封土墓墓修得简单,墓室小且浅,长2米左右,有的仅1.50米,宽0.5~0.8米之间。

四壁用石块垒砌,上面以大石板或小石板盖顶后封土。

墓内一般未发现木棺的痕迹,又无墓门等设施,形如石棺。

○5方坛阶梯石圹积石墓墓室修在地表上,用石块砌成基坛,一般是三层。

这种墓与高句丽时期的方坛阶梯石圹积石墓相似,只是规模小了一点。

(2)砖墓类:○1墓塔式砖壁石顶墓一贞孝公主墓为代表,墓室修于地下,以青砖砌筑墓壁,顶部以平行叠涩筑法,四级向上叠涩内收,上面用大石板平盖封顶。

甬道两壁用砖砌,一级向上叠涩内收后,用石板平盖封顶。

墓道呈喇叭状的阶梯式。

墓室顶部地面上用青砖修有方形塔式建筑。

珲春马滴达、长白灵光塔也属于这一类墓葬。

○2享堂建筑式砖壁石顶封土墓在和龙市八家子镇河南屯发现两座。

墓室四壁均用长方形青砖砌筑,墓顶用大石板分两层封盖。

墓周围有周长500米的围墙痕迹,南墙中间有一门址。

○3砖室封土墓墓室用不同形状的红砖垒砌,墓顶用砖作券顶,其上封土。

(3)土墓类:○1土石壁结合墓在六顶山发现两座。

两墓形制基本相同,墓室呈长方形,长约3米,宽约2米。

东西北三壁为土,南壁用石块砌筑,南壁中间设墓道。

两墓封土上普遍铺瓦。

○2土坑盖石顶封土墓在宁安县大城子发现一座墓,此墓是先挖长2.40米、宽1.05米、深0.60米的土坑,把尸体埋葬后填土。

在墓口上铺盖一层石块后再封土。

○3土坑竖穴墓在六顶山发现两座,安图东清发现一座,墓室为土坑竖穴。

○4积土墓这是在俄罗斯沿海州克拉斯基诺古城附近新发现的墓葬形制。

墓葬是在地表上堆积黄土成大坟丘,墓室设在坟丘上部中央。

11、高句丽早中晚期都城1、初期都城:至今在桓仁县城附近发现了两座古城址,一座是山城,名五女山城,另一座是平原城,名下谷子古城。

1)五女山城:位于桓仁县城东北8.5公里、浑江对岸的五女山上。

原来,浑江从五女山东侧和南侧绕过向西流去,后因下流拦江筑坝,这一带已变为水库,水面明显增大。

五女山海拔800多米,居周围群山之首,整个山峰自半山腰突兀直上,形成一二百米高的悬崖陡壁,使人望而生畏,而山顶之上地势较平坦。

山城占据了整个山峰,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300米,西、南、北三面以悬崖为壁,只有东侧和东南侧山势稍缓,在半山腰石筑城墙。

2)下古城子古城:位于桓仁县城西4公里的浑江对岸,由此溯江向上10公里可达五女山城。

城呈长方形,方向北稍偏东,东墙已被浑江冲毁,西墙残长162米、北墙残长241.5米、南墙残长188.6米。

城墙土筑,其中北墙和西墙北段保存较好,高处可达2米左右。

在北墙东段和西北角还依稀辨出夯土层。

沿西墙北段外侧有一养鱼池,应是原城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