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第一轮光合作用一轮复习课件

2019第一轮光合作用一轮复习课件


• 分离色素
滤纸上色带的排列顺序如何?宽窄如何? 1、树叶为什么是绿色? 说明什么? 2、P97问题探讨?
色素的种类
颜 色 蓝 绿
含 量 最 多 较 多 最 少 较 少
溶解 度 较低 最低 最高 较高
扩散 速度 较慢 最慢 最快
吸收光 的颜色
作 用 吸 收 传 递 转 化 光 能
叶绿素(占 叶绿素a 总量的 黄 3/4) 叶绿素b 绿 胡萝卜 类胡萝卜素 素 (占总量的 1/4) 叶黄素 橙 黄 黄 色
双层膜 外表:①______ (2)结构 内部 暗反应 有关的酶 ②基质:含有与_______ 色素 和与光反 ③ 基粒 :由类囊体堆叠而成,分布有_____ 应有关的酶
决定
(3)功能:进行光合作用 的场所。
类囊体的薄膜上 捕获光能的色素分布在___________
绿藻
褐藻
红藻
不同颜色的藻类吸收不同波长的光。吸收红光 和蓝紫光较多的绿藻分布于海水的浅层,吸收 蓝紫光和绿光较多的红藻分布于海水深的地方
(4)图中的ATP不能 (填“能”或“不能”)运出所在的细胞器,用于其他生
命活动。
【例1】如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供应及利用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C
A.A中合成ATP的部位在基粒类囊体薄膜上 B.B中的ATP用于还原三碳化合物 C.A、C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源相同 D.D中能量的去向是用于耗能的生命活动
A.C3和C5都迅速减少
B.C3和C5都迅速增加 C.C3迅速增加,C5迅速减少 √
D.C3迅速减少,C5迅速增加
命题探究
命题点一 光合作用的过程分析
1.(2015· 福 建 , 3) 在 光 合 作 用 中 , RuBP 羧 化 酶 能 催 化 CO2 + C5( 即 RuBP)→2C3。为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
该酶,用其催化C5与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14C3的放射性强度。下列
2.环境改变时光合作用各物质含量的变化分析
(1)分析方法:需从物质的生成和消耗两个方向综合分析。 示例:CO2供应正常,光照停止时C3的含量变化
条件骤变时物质量瞬间的变化 条 件
([H]/ATP/C3/C5) 随后变化物质
首先变化物质
CO2供应不变, 突然增加光照 CO2供应不变, 停止光照 光照不变, CO2供应增加 光照不变, CO2供应停止
4.右面表示较强光照且温度相同以及水
和小球藻的质量相等的条件下,小球藻
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示意图。一段时间 后,以下与实验相关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Y2的质量大于Y3的质量
B.④中小球藻的质量大于①中小球藻的质量 C.②中水的质量大于6
答案
(6)叶绿体内膜的面积远远大于外膜的面积( × )
命题探究
命题点一 捕获光能的色素分析 1.(2017· 海南,10)将叶绿体悬浮液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发现有氧气 放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离体叶绿体在自然光下能将水分解产生氧气 √ B.若将叶绿体置于红光下,则不会有氧气产生 C.若将叶绿体置于蓝紫光下,则不会有氧气产生 D.水在叶绿体中分解产生氧气需要ATP提供能量
2.将可见光通过三棱镜后照射到绿色植物叶片的某种色素提取液上,可
获得该吸收光谱(图中的数字表示光的波长,单位为nm,暗带表示溶液吸
收该波长的光后形成的光谱)。则该色素是
A.类胡萝卜素
B.叶黄素
C.胡萝卜素
D.叶绿素a √
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光能 叶绿体 绿色植物通过_____,利用_____, CO2和H2O 把_________________ 转化成储存能量的 O2 的过程。 _______ 有机物 ,并释放出_______
C.将b物质用18O标记,最终在(CH2O)中能检测到放射性
D.图中a物质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绿色植物能利用它将光能转换成活 跃的化学能
答案
命题点二 分析条件骤变对叶绿体中物质含量的影响
3.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在供试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停止
光照,并在黑暗中立即开始连续取样分析,在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和C5 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是
(2)叶肉细胞在叶绿体外膜上合成淀粉( × )
(3)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H]和CO2后,可完成暗反应过程( √ ) (4)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
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是光反应强度和暗反应强度都降低( √ )
(5)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 其叶绿体内CO2的固定立即停止( × )
条件骤变时物质量瞬间的变化 条 件 首先变化物质 [H]、ATP增加 [H]、ATP减少 C3增加,C5减少 C3减少,C5增加 随后变化物质 C3减少,C5增加 C3增加,C5减少 [H]、ATP减少 [H]、ATP增加
CO2供应不变, 突然增加光照
CO2供应不变, 停止光照
光照不变, CO2供应增加 光照不变, CO2供应停止
光合作用的场所只能是叶绿体吗? 蓝藻、光合细菌等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 光合作用。
拓展 延伸
影响叶绿素合成的三大因素
常考基础诊断 (1)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 ) (2)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 √ ) (3)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 √ ) (4)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 × ) (5)光合作用需要的色素和酶分布在叶绿体基粒和基质中( × )
分析错误的是 A.菠菜叶肉细胞内R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B.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 C.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D.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
2. 右图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 图(图中a~g为物质,①~⑥为反应过 程,物质转换用实线表示,能量传递 用虚线表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①表示水分的吸收,③表示水的光解 B.c为ATP,f为[H] √
红橙光 蓝紫光
蓝紫光 较快
色素的种类
颜 色 蓝 绿
含 量 最 多 较 多 最 少 较 少
溶解 度 较低 最低 最高 较高
扩散 速度 较慢 最慢 最快
吸收光 的颜色
作 用 吸 收 传 递 转 化 光 能
叶绿素(占 叶绿素a 总量的 黄 3/4) 叶绿素b 绿 胡萝卜 类胡萝卜素 素 (占总量的 1/4) 叶黄素 橙 黄 黄 色
红橙光 蓝紫光
蓝紫光 较快
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异常现象分析(学案52) (1)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的原因分析 (2)滤纸条色素带重叠: (3)滤纸条看不到色素带:
(4)滤纸条只呈现胡萝卜素、叶黄素色素带:
光合作用所需的酶分布在
2.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 (1)结构模式图
类囊体的薄膜上 和叶绿体基质 知识梳理
原理解读 1、提取的色素原理?
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
2、分离色素的原理?
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溶解度大的则在滤纸上扩散的快。
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纸层析法
方法步骤
1、提取色素:称取、剪碎、研磨(碳酸钙 二氧化硅 无水乙醇),过滤(单层尼龙布) 2、制备滤纸条:剪去两角(防止两边滤液 扩散速度太快),画铅笔线 3、画滤液细线:细、直、齐,重复几次。 4、分离:用层析液,液面不能淹没滤液细 5、观察记录结果
照;萨克斯的实验中,暗处理的叶片一半曝光、一半遮光形成对照。
提示
命题点二 探究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分析 3.(2017· 西安调研)在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转
化和守恒定律,曾提出了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发生能量转化的假说。
以下科学实验能证明这一假说的是 A.英格豪斯证明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可以改变空气成分的实验 B.恩格尔曼证明光合作用的有效光是红橙光和蓝紫光的实验 C.萨克斯证明绿叶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淀粉的实验 √ D.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的实验
第四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复习:呼吸作用
C6H12O6+6H2O+6O2
C6H12O6 酶

6CO2+ 12H2O +能量
2C3H6O3 + 能量 (高等动物和人、马铃
(乳酸)
C6H12O6 酶
薯块茎、甜菜块根等) (高等植物)
2C2H5OH + 2CO2 + 能量
(酒精)
一、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C
A.A曲线表示C3,B曲线表示C5 B.夏季“午休现象”时C3、C5变化与本图不一致 C.适当增加光强,叶肉细胞中的C3、C5会同时增加 D.当CO2浓度又变为0.003%时,图中曲线将再次发生变化
【例3】如图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A.结构A中的能量变化是光能转变为ATP中的化学能 B.供给14CO2,放射性出现的顺序为CO2→C3→甲 C.结构A释放的O2可进入线粒体中 D.如果突然停止CO2的供应,短时间内C3的含量将会增 加
重点剖析
1.光合作用C、H、O的转移途径
光反应 3 暗反应 (1)H: H2O― ― ― ― ― →[ H]― ― ― ― ― →(C3H2O)。
3
CO2的固定14 C3的还原 14 (2)C: CO2 ― ― ― ― ― → C3― ― ― ― ― →( CH2O)。
14
光反应 18 CO2的固定 C3的还原 (3)O:H218O― ― ― ― ― → O2; C18O2 ― ― ― ― ― → C3― ― ― ― ― →(CH218O)。
.2、光合作用的过程
2.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