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调查报告2篇前言:廉洁修身,这是一个社会关注的话题。
廉洁的社会风气,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越来越多的廉洁问题暴露在我们面前。
针对这个话题,本人在寒假开展了关于廉洁修身的社会调查活动。
这次调查活动主要采用调查问卷形式,调查对象有同学、亲戚、网友等,其中包括教师、学生、护士、退休人员、打工族以及各种职业人群,学生占多数。
年龄层次以30岁以下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80后”和“90后”居多。
本次社会调查通过现实和网络共派发问卷30份,回收25份,有效率约83.3%。
调查显示,整体上看来,人们对廉洁修身的重视是不够的。
只有少数受访者会经常关注“反腐倡廉”之类的新闻,近年来的一些重大腐败案件也很少人知道。
大多数受访者对于廉洁方面的法制法规只了解一点点或者完全不了解。
受访者们的廉洁修身意识较为薄弱,仅有20%的受访者会经常有意识地用廉洁修身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受访者认为廉洁修身是离自己很遥远的事情,因而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对于腐败现象,有三分之二的受访者选择“心中愤愤不平,但是觉得这种现象太多,制止不住,于是不闻不问”。
受访者基本都同意笔者的意见,作为一个公民,应该要主动学习了解廉洁修身知识,提高自身道德文化修养,主动向身边的亲人朋友宣传廉洁修身,坚决抵制和制止不洁之风以及监督身边的亲人朋友,而社会应当普及廉洁修身教育,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督力度,完善奖励和惩罚制度和加强公民自身修身,但没有一名受访者提出自己的意见,不知道是因为受访者没有其他意见,还是用敷衍的态度对待此次调查。
虽然受访者们对廉洁修身都不够重视,但是他们都表示愿意接受廉洁修身教育。
人们普遍认为,政府官员、企业领导及高层人员是最应当接受廉洁修身教育的人群,学生也有必要接受廉洁修身教育。
而关于腐败之风存在的原因,受访者认为“个人自控能力薄弱”的主观因素比“社会监管制度不健全”、“国家法治制度不健全”、“廉洁修身的意识不普及”、“媒体宣传不够力度”等客观因素更为重要。
调查情况:下面谈谈笔者在采访过程中的一些情况。
笔者在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参加社会实践时,顺道采访了一名中年女护士,她对问卷上“您是否觉得学生家长逢年过节给老师送礼,请老师吃饭是正常行为?”这个问题有一些看法。
她说,给老师送礼和请老师吃饭是和老师交流,联络感情,没有什么不妥的啊。
确实,很多家长觉得这样子并没有什么不妥,但如果站在老师的角度来讲,收了学生家长的礼,在对待这个学生的时候心理还会和对待别的学生一样吗?不会特别照顾这个学生吗?而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会觉得自己特别受老师注意了,一言一行都战战兢兢的,看到老师的时候既尴尬又要小心翼翼。
这给老师和学生都带来了心理负担。
这个问题看似和廉洁无关,其实也是有内在的联系的。
送礼对社会各个层面的腐化程度是显而易见的。
家长和老师的行为对学生是有很大影响的,学生长大以后出来社会如何待人接物都会不自觉地向父母和老师学习。
因此,在校园中宣扬廉洁修身,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也有利于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
随后,笔者向该护士询问了有关医生收取病人红包的事情,她说,这种现象在惠州市内已经杜绝了,首先是因为惠州的反腐倡廉工作做得好,各方面的宣传也很到位,其次是各个医院的管理和监督工作也做得好。
现在如果有病人主动送红包给医生,医生都会一口拒绝,绝不接受。
在惠州这个文明城市,基本不存在严重的腐败现象,但也不是完全没有腐败现象,公职人员利用公费旅游,利用公费吃饭,还有送礼、攀关系这样的事情并不罕见。
笔者在采访一名退休教师的时候听到了一个有趣的比喻,老教师说,他以前工作的学校每年都会聘来几名“空降兵”。
所谓的“空降兵”,就是领导直接任命下来的人,没有经过正规的考核,就像从空中降下来的兵一样。
而这些“空降兵”大多数是些2a、3a院校毕业的,甚至还有中专毕业生,一到岗就坐高位子领高薪水,真是不明白,那些领导怎么就那么多亲戚呢?学校不仅要和领导接触,还要和商家企业接触,这其中的利益往来,又有多少是清白的?他们学校花在送礼和应酬方面的钱,光是酒水,一年就得十几万。
老教师感慨,腐败这东西都是一环扣一环的,一个人的话他腐败不了,就像当年那个赖昌星,还有现在这个陈绍基,一拉不知拉出了多少人来。
当今社会就业难问题难以解决,有些人为了找工作又是送礼又是找关系的,屡见不鲜。
听了老教师的话,笔者想起高中时班主任最爱开的一句玩笑,现在的人啊如果没点关系,在社会上是很难立足的,所以我们要努力发展关系,认识多点“有料”的朋友。
在采访一名华南师范大学的大一新生时,笔者有幸地了解到,该名学生在华师大的一名舍友竟然是叶树养的儿子的女朋友。
那名女生与叶树养的儿子是高中同学,是广州执信中学毕业的,叶树养出事的时候,正是他们高三备考阶段,但他的儿子很争气,不但不受父亲影响,还获得了西安某大学的保送资格。
那名学生向笔者透露,叶树养的儿子是个挺不错的人,父亲出事后,他连大学学费都交不起。
那名女生与叶树养有过接触,她觉得叶树养是一名很好的父亲,却不是一名人民的好公仆。
笔者认为,贪污腐败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关系着整个家庭。
叶树养说他曾经想过要给儿子和女儿各两千万,那他有没有想过,他腐败的行为对儿子女儿来说,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向叶树养的儿子学习,不为身边的不正之气、不洁之风影响,出淤泥而不染。
调查体会:通过这次的廉洁修身社会调查活动,我学习到了许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比如说如何与陌生人交流,如何让别人信任你,接受你的要求等等,锻炼了胆量和口才。
从XX年起,全省的大中小学纷纷将《廉洁修身》列入必修课程,这种做法在社会上取得良好的反响。
笔者认为,从小对公民进行廉洁修身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青少年正处于发育时期,思想和意识还未成熟,这时候对其进行教育是有导向性的,对青少年性格的形成起很大作用。
有的人认为,我以后不当官,没有必要接受廉洁修身教育。
其实不是只有当官的才会有廉洁问题的,它渗透在生活的每个层面。
公司职员如何对待公款,出租车司机会不会私吞乘客遗漏在车里的财物,还有上文提到的送礼收礼等,都是日常生活中考验自己道德水平的问题。
开展寒假“廉洁修身”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笔者认为是非常有意义的。
让学生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进行调查研究,获取第一手的资料,能使学生清楚地看到社会好的一面和阴暗的一面,使学生了解廉洁修身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用廉洁修身的意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在调查过程中,笔者从各个方面了解到了社会上的许多不洁现象,数量和范围都远远超乎笔者的想象。
就和那三分之二的受访者一样,笔者心中感到愤愤不平,但也没有想出什么好的办法来制止这些现象,检举也苦于没有证据,一种有心无力的感觉油然而生。
有一位受访者也是广东商学院毕业的师兄,现在在国企当文化主管,他说了一句发人深思的话:“只能看着领导们贪腐,自己却无从下手”。
我想他的后半句应该是玩笑话,但是前半句向我们透露出一个讯息,贪腐现象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有的人选择忽视,有的人没有发现,而站出来检举的人少之又少。
笔者希望,敢于站出来说话的人能偶够一些,不要再继续姑息养奸了,贪腐危害社会,也危害到人民的利益,怎么能够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利益被别人攫取,还要继续视若无睹?作为一个大学生,笔者认为,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培养自控、自律、自省能力,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学习法律基础,用道德和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学校生活中,应该做到与同学友好相处,尊重同学,以集体利益优先,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不择手段,不要产生贪婪、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更不要丧失良心和做出违背原则的事。
廉洁修身不应该只是嘴上说说,应该要付出行动和不断地实践。
弘扬廉洁正气之风,构建和谐社会,是每一个公民责无旁贷的义务,我们大学生也应该为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关于大学生与廉洁修身的调查报告一、导言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
”也就是说不接受他人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洁。
后来,廉洁逐渐从一种高尚的个人修养发展到对官员的道德要求。
对廉洁,我们有了更高的要求,不贪污是廉洁的基本行为规范。
对于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
不行贿受贿也是廉洁的基本行为规范。
不奢侈浪费。
不利用权力为亲友谋取私利。
官员在公务活动中应该秉公办理,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不能利用职权或自己的特殊地位为亲友谋取私利。
不做其他损公肥私的事情。
“修身”就是指个人对自己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进行主动的、自觉的锻炼和修正,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的要求,不断的消除、克制自己内心的各种非道德欲望,努力将自己的品德修养提高到一个尽善尽美的境界。
腐败是一个世界通病,也是一个历史通病。
为了国家的长远发展,我们必须廉洁修身。
腐败现象是否已积重难返,“越反越多”?反腐败斗争应坚持“持久战”还是“速胜论”?群众参与,能否成为反腐“生力军”?这些是XX年中纪委全会后人们对当前反腐形势的三个追问。
中央官员及专业人士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让我意识到群众参与反腐的重要性,同时想到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新血液,学习廉洁修身具有必要性。
XX年1月中央颁布《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了开展廉洁教育的任务,体现了国家对廉洁教育的重视。
“可是学校是否重视廉洁修身的教育?在学校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廉洁修身的相关教育?”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利用寒假社会实践,通过调查,了解了关于廉洁修身教育的一些情况。
以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我国的国情,在如何解决廉洁修身的教育问题上,我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与措施。
本次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调查了大学是否重视《廉洁修身》课程,大学生对廉洁修身的态度,并且研究了国内关于廉洁修身教育的建设经验。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一)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二)研究工具:问卷测量表和excel统计软件三、研究过程与调查结果(一)研究过程1.上网了解当今推进廉洁修身、反腐败的形势,研读《廉洁修身(大学版)》2.设计并向大学生派发调查问卷,了解大学生对腐败的态度、廉洁修身的教育情况。
3.每隔1天回收一次问卷的结果。
15天后回收了138份有效的答卷。
4.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第1题:你觉得我们的社会环境廉洁程度如何?a.非常廉洁b.总体上廉洁c.有点腐败d.非常腐败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受访大学生认为社会环境廉洁程度不高,多腐败现象。
第二题:您对当今的官员贪污行为持何种态度?a.不能接受b.可以理解,人都是有私欲的c.只要不被抓住就可以d.支持,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调查显示:百分之七十六点八的受访大学生对官员贪污行为“不能接受”,但仍有两位大学生表示“只要不被抓住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