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协同办公系统建设方案编号:版本:1.0变更记录目录1项目概述 (4)1.1................................................... 项目背景41.2................................................... 建设意义5 2项目需求分析. (5)3系统设计 (6)3.1................................................... 设计原则63.1.1先进性、成熟性63.1.2实用性63.1.3标准性63.1.4可扩展性和互连性63.1.5稳定性63.1.6安全性63.1.7灵活性、易用性73.1.8经济性73.2................................................... 整体设计83.2.1架构设计83.2.2技术关键点93.2.3工作流引擎93.2.4基于XML数据支持93.2.5系统标准93.2.6协同办公平台应用系统103.2.7信息知识资源管理103.2.8整合现有应用系统114系统建设方案 (11)4.1...............................................内部办公系统124.1.1内部新闻124.1.2内部论坛124.1.3最新待办124.1.4公文收发134.1.5通知公告154.1.6内部邮件154.1.7流程流转164.1.8短信提醒214.1.9工资信息224.2...............................................外部系统应用224.2.1基础信息查询224.2.2成绩查询224.2.3互动交流224.2.4家长申请234.2.5校长信箱234.3...............................................手机WAP应用234.3.1新闻公告234.3.2流程审批234.3.3成绩单查询231项目概述1.1项目背景目前,随着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规划,并配套制定了先关的建设规划方案,加快建设步伐,构筑教学创新平台,各个学校对信息化的需求都有了较高的需求。
教育在本质上就是对知识和经验的共享和交流,而网络的本质就是一种信息共享服务,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时间和空对间人们之间信息交流的约束,可以让人们以极低的代价、极高的效率共享信息和知识。
所以对于教育这种几乎可以纯数字化的行业而言,应该是最能发挥移动网络优势的行业之一。
在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学校推进信息化来加强办学水平、提高师生的信息化素养、促进家长与学校形成合力共同开展教育是目前极为迫切的任务。
同时,为扩大教育集群网的影响力,在组建统一教育门户的前提背景下,进一步挖掘教育行业需求,对行业市场进行实时关注,整合行业产品、提出行业整体解决方案。
在明确教育行业特点后,经过大量的实践调查,提出发展家校互动平台,实现互动交流的应用目标。
结合教育行业特点、信息化趋势及用户需求,目前行业发展的方向是通过建立一个综合性的网络教育互动信息平台将各种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沟通手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信息平台及教育集群网一定程度上捆绑教师群体,最终通过全面推广进而培养稳固家长群体,逐步培养行业对移动网络及品牌的依赖性,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带有信息化特色的服务体系和标准体系。
在完善校园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如果利用先进性的信息技术实现校园信息共享和资料共享。
通过校园统一的办公平台实现校园无纸化办公和自动化办公模式的建设和推广。
通过现代化的通讯技术帮助学校实现电子办公,提升工作效率,减轻学校家长、老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步入现代化的的数字校园管理模式。
1.2建设意义电子办公、信息化办公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教育行业信息化发展的大势所趋下,利用高新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校园建设,提升整体的社会服务水平和形象。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协同办公模式的实现保证了学校办公系统之间的数据联动和信息共享。
通过办公系统作为信息平台,保证多系统的联合使用,利用数据接口,保证数据的共享和联合办公。
通过学校形象门户,向社会提供信息展示门户,家长可以通过登录学校统一信息门户查询学生的相关信息。
通过学校提供的WAP访问接口,家长也可以通过手机访问学校WAP门户,进行信息查询和相关业务操作。
通过门户的信息交流,为学校与家长、社会之间提供了信息交流的平台,在平台上进行相互交流和咨询,可以更好的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
2项目需求分析按照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整体目标和原则,对学校信息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的整体规划包括:为学校提供统一的信息门户,向社会展示学校风采;为学校与家长间提供咨询交流窗口;为家长提供信息查询平台,家长可以查询学生信息;为学校提供统一的办公平台,提升办公效率和水平;为学校提供规范化的信息平台,保证资源共享和自动化办公;保证学校与家长间的沟通,减轻双方的心理负担;标准化学生管理,为学校提供了标准的学生考勤和安全的管理;强化学习管理模式,实现信息绿色公开与查询;实现手机WAP与手机短信通知模式的拓展,增强系统实用性。
3系统设计3.1设计原则3.1.1先进性、成熟性采用国际先进技术路线和体系结构,选用成熟的产品,结构化程度高,扩展性、升级性好,能够适应学校的业务需求和行业技术的发展。
3.1.2实用性系统设计应以方便实用为宗旨,应具有简单友好的用户界面、稳定可靠的运行性能以及灵活多样的输入输出方式,使系统能够顺利地投入运行。
3.1.3标准性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必须遵循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用户单位相应标准及规范要求,具备国际化标准的网络协议、软件体系结构和接口,保证系统能与其它系统进行信息交换。
3.1.4可扩展性和互连性系统必须具备模块化,适应新功能的扩充。
支持与各类数据库系统的连接。
3.1.5稳定性系统采用流行、成熟、稳定、先进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协议、中间件等,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并能跨越多种操作系统使用。
3.1.6安全性系统采用的开发平台必须具备,包括网络、服务器、用户认证、数据库、文档/视图、域(字段)等方面能够有效地保证系统中数据的安全性。
同时提供完善的备份机制、数据库集群功能3.1.7灵活性、易用性系统应能进行灵活的功能、权限调整和平滑移植,各种调整无需修改程序代码。
在易用性方面应满足使用者的使用习惯,易使用、易维护、易升级,实现“傻瓜”式的操作,将实施、培训成本和周期降到最低。
3.1.8经济性在满足现有需求的情况下,尽可能以最小代价完成系统设计、实现业务功能、网络通信以及网络维护等任务,尽可能使系统的后期运行费用降低。
并在以后的扩展中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平台及应用构架。
同时考虑系统扩展的可行性,避免可能出现的扩展难度。
3.2整体设计3.2.1架构设计系统总体架构图系统功能结构图3.2.2技术关键点3.2.3工作流引擎工作流引擎是协同工作系统之中的核心构件,我公司提供的工作流引擎具备自由流程、往复流程、流程改派、流程退回、流程收回、流程切换等多种适合中国政务特点的流程操作功能,更提供适合最终用户的自定义模式和适合二次开发商的编程开发模式。
工作流架构图3.2.4基于XML数据支持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结构化数据一个标准——XML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快速途径,不论是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资料,XML都能以最高的效率、最少的资源,实现跨平台、跨系统的信息交换,特别是XML在支持新的通讯手段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遵循统一的XML数据规范,可以支持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数据交换和稿件统计、稿件跟踪等方面的问题,为系统的数据处理以及和其它系统进行互动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
3.2.5系统标准为实现统一基础平台的“一站式”工作环境,实现与各种信息源的连接,提供整个校园范围内信息的无缝访问,需要为本次开发的基础应用平台和基础应用软件系统定制开发相应的应用程序集成的Web部件(单点登陆和信息展现),为基础应用平台和基础应用软件提供单点登陆和信息显示服务。
3.2.6协同办公平台应用系统办公平台作为整个统一基础平台和用户的直接接口,提供了基础的平台功能服务。
平台服务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构架,集成了各种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信息,并为用户提供了统一的信息共享入口,同时,也为校园内部的信息发布和集成提供了统一渠道,将内部站点和后台的数据中心、文档管理、业务管理以及其他信息系统有机集成,为校园内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了必要的协作工具和服务,供办公人员快捷获取和交流所需信息。
另外,办公平台服务在安全、个性化、可扩展性和可伸缩性等方面也具有显著的特点。
协同办公平台服务提供以下主要功能:一站式服务:用户只需进入统一风格且个性化的一站式办公平台,即可方便地访问和调用统一基础平台中的功能模块、数据单元和应用资源。
个性化服务:针对每一个用户特定的信息需要,定制具有独特风格和内容的个性化用户界面和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办公业务协同:整合各应用系统中的业务流程,通过集中、统一的多业务信息交换中心连接到各应用系统,实现应用系统的流程整合、协同工作。
智能检索:提供用户查询自己权限范围内所需相关资料的途径,通过输入关键字等方式,快速找到分散于网络及校园内部的各种文件,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3.2.7信息知识资源管理信息知识资源管理系统将对各校园部门的资料进行统一管理,实现校园信息资料库或信息资源之间的共享,避免各单位之间的重复建设,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个人信息存储管理系统主要提供与用户个人工作相关信息的存储、使用、共享和个性化展现等功能。
3.2.8整合现有应用系统统一用户管理系统不仅需要管理新开发的各个应用系统,同时能够将现有的应用系统整合到信息平台,提供统一的用户管理,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整合现有校讯通系统中的用户身份管理:通过建立现有应用系统中用户与统一用户管理系统中用户的映射,并进行及时的同步更新,实现对现有应用系统的用户身份管理。
整合现有校讯通系统的用户授权管理:提供对现有应用系统的“入口”控制,即控制用户能否通过信息处理平台访问现有应用系统。
在用户登录到现有应用系统后,由应用系统自身的授权管理控制用户的操作权限。
整合校园一卡通系统相关功能,是用户可以在通过权限认证后,能够对一卡通相关信息进行查询,比如查询学生或者老师的考勤情况,出入校门情况等。
也可以对一卡通的消费情况进行查询。
整合学校现有的工资管理系统接口,从接口中获取相关的基础信息,教师可以在通过权限认证后,查询自己的工资单信息,做到工资透明和数据共享。
整合139社区微博,可以让系统用户可以更好的通过平台、利用微博展示个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