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砌体及二次结构施工方案

砌体及二次结构施工方案

砌体及二次结构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材料准备
四、作业条件
五、质量要求
六、工艺流程
七、操作工艺
八、成品保护
九、安全事项
十、环保措施
一、编制依据
1、本工程施工图纸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3、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3002
4、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DGJ32/30-2006
5、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
三、材料准备
混凝土多孔砖、加气混凝土砌块、预拌砂浆、拉结钢筋、预埋件等
四、作业条件
1、弹好轴线、墙边线,再弹出门窗洞口位置线
2、按标高立皮数杆。

皮树杆上标出门窗洞口、拉结筋、过梁的标高。

转角处距墙皮或墙角设置皮数杆,皮数杆应垂直、牢固、标高一致。

五、质量要求
按照图纸说明和保障房的要求,本工程外墙和厨房、卫生间和电梯井道采用MU10混凝土多孔砖砌筑,内墙采用轻质砌块。

轻质隔墙墙长大于3米、水泥砖隔墙大于5米需设置C20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纵筋4根园10二级钢,箍筋园6间距200,砖墙砌体在窗台标高位置设置60mm厚C20箍筋混凝土腰带,内配3根园6二级钢,短向钢筋园4间距300。

砌体在墙高中间位置或门顶位置设置120高水平系梁,内配4根园10二级钢,园6箍筋间距200,轻质砌块门垛设置100*墙厚的C20钢筋混凝土边框,2根园10立筋,园6拉结筋间距400锚入墙体不少于200mm。

首层和顶层水平系梁按图纸说明施工。

混凝土空心砖和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质量要求应符合《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六、工艺流程
墙体放线→制备砂浆→砌块排列→砌块就位→校正→镶砖→勒缝
七、操作工艺
1、墙体放线,砌体施工前,应将基础面或楼层面按标高找平,依据砌筑图纸放出第一皮砌块的轴线,墙体边线和洞口线。

2、砌块排列:按砌块排列图在墙体线范围内分块定尺、画线。

砌块排列上下皮应错缝搭接,搭接长度为砌块的1/2.不得小于砌块高度的1/3.如果搭接错缝长度不能满足规定要求,应根据砌体构造设计规定采用压砌钢筋网片的措施。

外墙转角及纵横墙交接处,应将砌块分皮咬槎,交错搭砌。

3、砌块就位与校正,普通混凝土多孔砖不宜浇水,当天气干燥炎热时,可在砌块上稍加喷水湿润,龄期不足28天及潮湿的小砌块不得进行砌筑。

砌筑就位应先远后近,先外后内,每层开始时应从转角处或定位砌块处开始。

应吊砌一皮,校正一皮。

墙皮拉线控制砌体标高和墙面平整度。

4、砌筑墙体要同时砌起,不留斜槎,每天砌筑高度不超过1.8m。

5、转角及交接处同时砌筑,不留、直槎。

斜槎水平投影不应小于高度的2/3。

6、砌体灰缝应横平竖直,全部均应铺填砂浆,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

7、所用墙端头和门窗洞口第一孔用C15砼灌实。

8、构造柱处的墙体马牙槎(不大于300mm)先退后进,马牙槎边口应吊线砌筑;构造柱边贴双面泡沫胶条,厚度不小于5mm;
9、冬期施工环境不得低于5度,如在负温下施工时,砂浆中要掺加防冻剂,防冻剂需经试验确定,并及时采用塑料布和保温材料覆盖。

10、填充墙砌至梁底或板底15日后方可塞方;
11、外墙孔洞、脚手眼等应采用半砖、防水砂浆二次堵砌,表面采用1:3防水砂浆粉严,小圆孔宜采用微膨胀水泥砂浆二次填塞密实,并及时办理专项隐蔽验收记录。

12、墙面无断砖或碎砖(砌块);表面平整,灰缝均匀顺直;
13、马牙槎方正,上下顺直。

电管槽宽窄均匀,顺直,砂浆填塞密实、平整;
14、圈梁、构造柱、板带等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
15、固定门、窗的预埋件位置、数量正确。

八、成品保护
1、砌体材料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抛掷和倾倒,进场后按品种,规格
分别堆放整齐,作好标识,堆放高度不能超过2m。

2、墙体的拉接筋及各种预埋件,预埋线管度,均要注意保护,严禁任意拆改或损坏。

3、砂浆稠度要适宜,砌砖操作、浇筑构造柱混凝土时要防止砂浆流淌污
染墙面。

4、预留有孔洞的墙面,要用与原墙相同规格和色泽的砖嵌砌严密,不留
痕迹
九、安全事项
1、墙面砌体高度超过地坪1.2m以上,必须及时搭设好脚手架,不准用
不稳定的工具或物体,在脚手架板面上垫高作业。

2、垂直运输的吊笼,滑车,绳索,刹车等必须满足荷载要求,吊运时不
得超载。

3、停放搅拌机械的基础要坚实平整,防止地面下沉,造成机械倾倒。

4、进入施工现场,要正确穿戴安全防护用品。

5、从砖垛上取砌块时,先高处后低处,防止垛倒砸人。

十、环境措施
1、砌筑材料统一堆放整齐,并有防尘措施。

2、砌筑砂浆不得遗撒,污染作业面。

3、原材料和砂浆在运输过程中,避免扬尘、洒漏、沾带,必要时采取遮盖、封闭、洒水冲洗措施。

4、落地灰需及时回收,回收的砂浆不得夹有杂物,并及时运至拌合地点,掺入新砂浆中拌合使用。

附一图
附二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