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认知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摘要:情境认知理论有重要的教学价值,英语教学的最好方法是创设和谐的英语课堂氛围。
一方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营造和谐英语课堂气氛;另一方面,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营造和谐英语课堂气氛。
关键词:情境认知;英语教学;课堂气氛
英语教学要建立在学习理论基础上,情境认知理论是当前学习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所以有必要探讨情境认知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一、情境认知理论的教学价值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情境相关的,知识本身附着于情境,脱离不了情境。
比如在句子“the field is covered with snow”中,单词cover本身的意义为“覆盖”,但是在不同的情境中cover 有不同的意义:1.his researches covered a wild field.(涉及,包括) 2.the red army covered 25,000 miles.(行军,走过)3.the reporter was sent to cover the 2008 olympic games in beijing.(报道) 4.the firm barely covers its costs;it hasn’t made a profit for years.(够用)。
因此,知识与情境融为一体,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进而掌握知识。
情境认知理论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它表明,英语教学的最好方法是创设和谐的英语课堂氛围,使学生犹如身处英国,在英语的氛围中听英语、说英语、用英语、想英语,用英语交流,用英语
思考。
以下,我们将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探讨营造和谐英语课堂气氛的途径。
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营造和谐英语课堂气氛
1.教师情感:积极饱满
大家都知道,教师的情绪和情感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教师对课堂的重视和认真,对学生的爱、期望和鼓励能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英语教学中需要学生以广泛热情和兴趣,积极主动地运用智力进行操练、教师的情绪和情感起到了促进或抑制学生智力活动的作用。
情感是打动人心灵的秘诀,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因。
它在英语教学中具有推动、调节、强化等功能。
教师温和的声音、微笑的面孔、理解的表情会给课堂带来愉快的气氛。
学生会感到老师亲切可信,上课时遇到困难也不怕了,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说话的语气,能够起到给学生提供安全感、减少学生焦虑,进而激发学生兴趣的功能。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教师在上课时,就要迅速进入角色,把从家里、社会上带来的喜怒哀乐暂时搁置一边,以稳重的形象、平和的心态进入课堂。
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情绪组织教学。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教学方法是形成最佳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
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与发挥,是教师创造性与教育艺术性表现的主要形式。
教师在挑选各种具体情况下的最佳教学方法的能力越强,那么他的教学技巧
与技能就表现得越娴熟、越新颖,课堂气氛就越活跃,教学效果当然也就越显著。
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往往会形成一种教学模式,这固然是教师辛苦付出的劳动结晶。
但是就像是再好吃的美味佳肴,如反复食用也会让人胃口全无一样,即便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模式如反复使用也会使学生厌烦。
常言道,学无止境,教无定法。
教师应在积累教学经验,形成个人风格的同时要潜心研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确定即时有效的教学方法。
尤其是英语教学是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给学生创造各种语言环境,提供各种运用英语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接触英语,运用英语,使学生在课堂上有聆听,有疑问,有思考,有展示,有争议,有想象,有惊喜,有成就。
教学过程本身成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过程。
3.评价手段:科学、正面
英语课堂教学中,评价起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
教师通过科学评价可以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是最主要的教学方法,由教师扮演主角学生只充当配角。
在素质教育新模式中,师生所扮演的角色应该转变,教师由演员变为导演,学生则成为学习的主体。
学生是评价的主人,在评价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教师通过科学评价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无论是教学,还是评价都应符合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这才
是科学的教育。
在评价过程中,被评者的心理因素无时不在地影响着评价过程和效果。
将科学地评价贯穿于各项活动中,学生身心沉浸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打破了那种的严肃的“纸笔”的测试评价。
避免了因分数竞争而造成的心理厌倦情绪,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得到了尊重和保护。
教师通过科学评价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我们知道,如果焦虑情绪被学生的热情所掩盖,焦虑就完全成为外在的力量。
只有学生对评价过程产生了好奇心,产生了兴趣,学习的动机才会有主动性。
在有趣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科学的评价,让学生感觉不到压抑,学生才会欢迎这种评价方式,常常一次评价刚结束,又盼望下一次评价的来临。
教师通过科学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乐意地参加评价,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为他们实现认识自我--反思自我--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提供了条件,并成为学生以后学习英语的习惯。
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正面评价,那么他的内在价值就得到了外界的承认,学习成就的需要也就得到了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会感到一种自我实现的快慰,随之而来的学习外语的积极性渐渐提高,同时唤起更高水平的需求,这样也就实现了良性循环。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营造和谐英语课堂气氛
新型的教学观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此营造和谐英语课堂气氛。
具体体现为:
1.更新教学观念,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
首先,要具有新的人才观。
二十一世纪是高科技、高竞争的时代,对外语人才的要求显然与过去不同。
二十一世纪要求青年一代具有广阔的胸怀,丰富的知识,聪敏的智慧,开拓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
传授英语基础知识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但还需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能力,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其次,要认识教师角色的转变。
以往的英语课堂教学,教师多数扮演的是一种家长式的角色。
而现代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做出最重要的改变是走出演讲的角色,并认为所有优秀的教师都是激励者、促进者、辅助者和协调者。
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学生以学为重心,把以研究教法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研究学法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以学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面对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授人以渔已成为师者的最高教育境界。
2.重视课堂提问,引导学生会学、深学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提问的好坏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教师必须精心钻研教材,所提问题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
只有巧问,才能引起学生深入学习的愿望,才能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归纳主动求知。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通过教师的质疑可以使教学更有的放矢,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对于学生的质疑,无论是课前预习性质疑,课中深入学习质疑,还是课后复习延伸性质疑,
教师的态度应该是:提倡、鼓励、引导。
通过提倡、鼓励使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敢于”提问;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善于提问。
在解答疑问中要打破教师包办的局面,有的可启发学生相互解疑,有的可引导学生自己解疑。
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充分体现出来。
同时进一步鼓励学生善学的积极性。
总之,课堂气氛的改善关系到教学效率的提高。
让我们多加研究,使课堂气氛变得和谐融洽、生气勃勃,使学生油然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并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春风化雨、润物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