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届上岸333教育学华南师范大学学科历史硕士学姐分享笔试复习方法及参考书推荐

20届上岸333教育学华南师范大学学科历史硕士学姐分享笔试复习方法及参考书推荐

我的考研初试高分经验分享考研终于落下了帷幕,最近也收到了华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历史)的录取消息,看到录取名单上自己的名字时我哭了,整个考研过程我也流了不少眼泪,但是这一次的眼泪中不只有苦味和咸味还有甜味。

回顾这一年的历程,真是一言难尽。

最近很多学弟学妹都问我考研经验贴,所以打算把它写下来,希望能够对你们有帮助,下面就进入正题吧!一、考研前的准备首先,既然确定了考研的目标,那就要学着收心了,但是这一过程真的很不容易,毕竟大学的前两三年大部分人可能一直在玩,对学习没有很上心,让你突然从轻松的状态变成高三备考的紧张状态,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而且大学已经不会有老师时刻管着你、督促你,也不会有老师每天给你上课复习备考,不会有所有同学和你一起为着同一个升学目标而奋斗了,一切只能靠自己,开始时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我想这也是每个考研人必经的一道坎吧,反正我是挣扎了蛮长一段时间的(这时也会有一部分人选择放弃)。

接着,你要学会独处,并享受孤独,进入大学你就会发现,其实每个人追求的目标都不同,所以真正的志同道合者难觅,而考研这一场漫长而痛苦的历程,更是让人备受煎熬,一般大家都会找研友一起并肩作战(靠谱一点的研友),但也不要为了找而找,而是在考研的过程中去发现,我就很庆幸考研后期,与同班同学成为研友并肩作战、互相鼓励,这样真的会让你的考研生活阳光许多。

每天下午五点半我俩一起去操场跑步锻炼,然后回寝室洗澡休息放松再去吃晚饭,完了一起又去图书馆学习,这是我们每天最放松的时间,也让我们精力充沛复习更有效率。

(到后期你真的会发现自己有所成长也越发独立,并享受它带给你的自由与从容)然后就是确定考研专业、院校并根据自己的选择去查找资料。

很多人问我自己考研该考什么考哪个学校,这个还真只能问你自己,没有人能帮你做选择。

在此之前,其实你更应该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考研的初衷又是什么?这些也只能自己决定。

我个人认为是兴趣、就业、城市,这三点比较符合我的选择标准,当然选择院校也还是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实力,考研不是高考,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我一直坚信这句话,也有在自己身上得到实践,最后根据专业和院校去官网搜索以及学姐学长那里了解,然后去买相应的资料,因为大家考的院校和专业科目可能不同,所以我就先说一下公共课,然后推荐一下我所考的学校的专业的资料,只要你是考类似专业或者同一专业不同学校其实都还是可以借鉴参考一下的。

二、资料推荐(一)英语(1)真题是最重要的,我使用的是《考研真相》,我觉得它非常的细致,排版也很舒服,打基础使用很好,或者是《陈正康考研英语》个人感觉这一本也很方便使用,比较实用。

因为我前期一直准备的是英语一,所以我就买的考研真相。

英语二也可以买考研圣经。

然后因为英语二的题目比较少,其实你前期打基础是可以先做英语一的,真题的话,它是最重要的资料。

真题的使用贯穿整个考研阶段,所以至少要做两到三遍,留最近三年不做后期拿来模拟,我认为真题可以分以下几个阶段使用:a.考研开始到六月前:做1997年到2004年的阅读理解部分打基础,这几年的题型与现在的题型有点不一样,但是也不影响。

(我当时做了四五套真题的阅读理解,按照新东方的唐静老师讲的六步法扎实做的,六月份第二次考英语六级发现阅读真的简单了不少,很稳的通过了英语六级,当时觉得不可思议,因为我的英语四级可是考了三次才过的,一度让我对英语很没信心也很不喜欢英语,但是从做考研真题开始发生了改变,所以只要你去用心专研英语,采用合适的方法稳打稳扎地去做,收效还是很明显的。

)b.6月到9月前:做2005年到2014年的阅读理解部分并且在八月份可以适时的加入翻译、新题型练习,作文也可以开始熟悉并背诵了。

c.9月到10月:可以接着刷04年到14年第二遍。

第二遍的时候,你会发现,可能你错的更多了,也不用着急,慢慢来,弄懂错在哪里,第一遍刷了基本上是没有太多的印象的。

英语二的同学可以开始刷英语二的真题了,刷第一遍,刷了英语一再来做英语二你会发现英语二很简单的d.10月到11月:刷15年到16年,再刷近十年真题第三遍(英语二刷第二遍第三遍)e.冲刺到考前:主要是练题感,把作文掌握好,自己多写,最后几周每周适当拿出几个小时真题模拟,英语二的同学可以只刷近十年英语一真题,刷透再弄英语二。

B.真题使用方法:主要是阅读理解部分1.做真题2.对答案对错3.翻译全文,自己翻译再参照译文改,把不会的单词句子记录下来4.再选答案5.记不会的单词和长难句,记在专门的本子上,后面可以拿出来看6.看唐迟老师阅读理解视频课,做好笔记(强烈推荐!!!)(2)作文:《王江涛考研英语高分写作》暑假可以看王江涛的作文课,然后开始理解记忆文章了,重点背诵十篇作文,看了视频你会了解的。

(理解框架,背诵,背中文,背英文,默写,重复多遍,慢慢来会更快!)(3)单词记了那么多年的单词,还是学不好英语,那是因为方法不对。

朱伟的《恋恋有词》真的很不错,但是要配合视频观看使用,建议1.5倍到两倍速,然后我是买的17年的旧版,我认为他在新东方录的视频质量要更好一些,比较简洁抓重点,现在的话他是出来创业单干,创立了韦林,去年有听他的课觉得很罗嗦,所以你们想看新版的话就加速看吧!然后的话就是可以配合百词斩app、墨墨记单词或者其他的单词的app每天去打卡,每天记一些单词,我觉得要比普通的死记硬背这些单词书要好一些。

还有在真题中记录的不认识的单词也是重点!这是几个重要的部分,接下来我来聊一下题型。

第一是完型填空。

是10分有20空,是里面最难的。

所以我建议大家把这个放在最后面吧,有空的话再去弄,因为它有一点费力不讨好。

(去年英语二还比较简单)第二是阅读理解,占40分,有20空。

(英语二是30分)英语一的话是比较难的。

英语二容易点,但是他得分率还是比较高,只要你好好的去研究真题,这个的话会很拉分的。

第三个是新题型,10分5空,英语一看情况有的年份难有的年份简单,英语二都还比较简单(看看新东方的视频,我在B站看的一个老师的,不记得名字了,他衣服上写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顺出题者昌,逆出题者亡,也是煞费苦心了。

)第四是翻译,10分5句话,(英语二15分)英语一比较难,英语二要简单一些。

(可以看看唐静的翻译,还可以就是挺多的,重点看自己不会的不懂的)第五是作文,分为小作文和大作文。

小作文的话都是十分。

大作文英语一有20分,英语二15分。

(后面背一些框架,形成自己的框架,把握出题思路)所以复习重点的话可以按照阅读、作文、翻译、新题型、完型填空这些顺序去把握。

个人推荐各个部分可以搭配新东方的课程配合使用。

划重点:真题是所有资料中最有价值的资料,好好研究真题,扎实复习,坚持下去,英语不会有大问题的。

(还有平时模拟请注意把握时间,按照真正考试的时间来全真模拟最好了。

我平时模拟每次都给自己的时间要少一个小时,所以考试时习惯性少一个小时时间,做得飞快,导致做完还有一个多小时在那里检查又没有可以改的地方,尤其是作文,很想改又改不了,真的很不好。

)(二)政治部分:首先考研政治界的大佬非肖秀荣教授莫属,必跟肖大大的书。

所以我们可以去买肖秀荣的三件套当做教材,搭配徐涛的视频课配合使用(徐涛的课特别有趣也特别实用)。

刚开始这样搭配有些不习惯,但是慢慢用着用着就好了。

政治是得选择题者得天下,所以刷好了1000题,至少要刷两到三遍。

这样的话,你的选择题会轻松很多。

刷1000题方法:第一遍是全刷,用a4纸写答案,可以再看完一章教材之后就去做一章1000题。

第二遍也是全刷,也是用a4纸写答案,方便反复做,理解错误的地方,弄懂。

可以在复习几章之后再系统的做。

第三遍就只刷错题。

至于大题目的话就是后期(10月份以后)关注肖秀荣或者徐涛的书,选择性的购买,我有买徐涛的时事政治,然后配合他的一个视频使用,还有肖秀荣的八套卷(读熟)、四套卷(全背)(大概11月份以后出),以及徐涛的小黄书(10月份以后),都要重点背诵,然后就答题的话要掌握一些答题模板、术语,注意字迹,大题会有加分。

(三)专业课部分:公共课决定你能否上线,因为公共课他必须过国家单科线,主要是英语一比较难,专业课才是决定你最终能否考上的,所以务必重视专业课!!!我前期(3到7月)一直准备的是学硕历史学统考,但是后面暑假由于诸多原因换成专硕学科教学(历史),专业课一分为二,也增加了负担。

不过由于学科教学更加的实用,所以后面觉得非常的适合自己,那么我先谈一谈学科教学(历史)的两个专业课的备考情况。

专业课一:教育综合333:我是先买了一本凯程解析,然后发现这本书的字体是绿色的,特别不喜欢,排版的话也比较繁琐吧,然后感觉有点看不下去,当然它的术语是最专业的。

所以后面又买了康康学姐的笔记。

这一套有四本,也有点花里胡哨,配色我也很不习惯,但是它比较详细,而且它的语言的话比较通俗易懂。

我就有读一遍理解,再读第二遍感觉太多了时间不够用。

最后我是在九月份的时候有买同校专业的学姐的一本高分重点精简笔记,这本笔记真的帮助了我很多很多,我结合她的笔记来补充删减,然后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笔记,一遍一遍的去重复,排版也是非常舒服,就是白纸黑字,也让整个复习的过程轻松了很多。

在今年华南的考试题型风格大变的情况下考了134的分数,我觉得这本笔记真的救了我。

我认为333主要就是背诵,可以先看一遍理解之后再背诵,背书的话要找方法,比如顺口溜、谐音或者理解记忆,后面的话就要默写巩固,把书读薄。

如果你时间来得及的话,我建议你可以自己做一套笔记,来不及的话也可以选择去买学姐的高分笔记,我觉得真的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扎实去背才是王道。

(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资料坚持使用到底就行!真的推荐康康学姐的333资料)因为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出题的一个方向,还有一些重点的把握。

是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

专业课二:中国近现代史908:我是先看教材(历史学基础有两套教材,一套高教版一套北师大版,由于之前准备考历史学统考313,所以两套书都有看,觉得北师大版逻辑更加清晰,当然看哪个不是特别影响,理解熟悉或者看仝晰纲的山东大本紫皮书,对历史事件有个大概的了解和印象,知道来龙去脉)然后背诵长孙博的名词解释和论述题,以及仝晰纲紫皮书上补充的论述题。

有些大题的答案很多很杂乱,我开始根本记不住,后来发现一个好办法就是自己去写一遍理解一遍,有些可以列表去记忆,看起来更有条理,思路更清晰,也是加深印象的一种办法。

历史主要要理清逻辑顺序,就是要找到一个点,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可以按照时间),然后结合真题划重点,甚至预测考点,我就有预测到考题。

耐心钻研是真的可以找到规律的,前期的话,可以理清框架思路自己整理,后面的话就依照框架结构记忆效果会更好。

总之,记忆知识可以看、读、背、写、听多感官结合起来,这样也不会长期使用一种方法、一个感官而感到疲惫和厌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