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建模的船舶管系设计摘要:三维建模技术的崛起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为生产设计和创新提供了一种非常好的工作平台。
设计人员可以直接从三维概念和构思入手,通过模型仿真来分析和评价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本文介绍了NUPAS-CADMA TIC在船舶管系设计中的应用,并以一个实际案例阐述了三维建模的整个流程,同时探究了其存在的必要性与优势。
关键字:三维建模模型仿真管系设计优势引言船舶管系的设计, 首先必须进行原理设计, 然后根据原理图进行管系的布置设计。
管系原理图没有说明管系的具体位置, 因此利用原理图无法进行管系的制造及安装。
传统的管子制造是按“样棒弯管”法进行。
由于该方法制造的管子安装质量差、劳动强度大、船舶建造周期长,所以现在已不再使用。
现在的管子制作都是通过计算机布置管路、放样及出零件图, 然后在车间按零件图预制好。
船舶管系三维建模国内外现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船舶设计手段不断更新,当今船舶的三维建模设计应用越来越普遍。
船舶三维建模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船舶设计手段,它是对传统的以二维平面设计(AUTOCAD 为平台)为主的船舶管系放样方式的突破。
改变了传统管系放样模式,将计算机三维建模技术与现代船舶管系放样紧密结合,能够准确的反应设计者的意图,直观真实地呈现在设计者面前,使得船舶管系放样与建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于减少劳动强度,防止返工现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减少建造周期的目的[1]。
目前三维建模在国外的发展要领先于国内。
在国外,三维技术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技术,但是在国内,由于知识产权等因素的制约,加上起步较晚,国内的三维软件与国际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国际常用船舶设计软件主要有Tribon 、NUPAS 、NAPA、Catia 等,国内的软件有东欣、沪东等,从上世纪90 年代起,上海沪东开始研发自己的三维放样软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系统,同时被国内很多厂家采用,目前在国内应用最广泛的是Tribon[2]。
下面就三维建模软件NUPAS-CADMATIC为例,从建模到输出管系透视图ISOS 和管道图SPOOLS,如何识别图纸探讨三维建模在船舶管系设计中的应用与优势。
NUPAS-CADMATIC建模概述NUPAS-CADMATIC 普遍适用于各种船舶设计,被形象地喻为“在电脑里造船”[3]。
它是利用建立船舶产品虚拟制造的装配系统和应用环境,在模型中合理布置设备、敷设管道、风管和桥架等。
其直观的三维用户界面,和E-BROWSER 软件一起,使得设计意图很直观的表现在设计者面前。
同时其灵活多样的输出方式,在设计中生成的三维模型可以直接进入造船厂的生产管理系统,进行计划、工艺和管道预制。
对于NUPAS-CADMATIC,从建模到图纸输出,每个环节是紧密连接在一起的,在模型中包含了所有的数据和信息,它是输出相关二维图纸的基础,所建模型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各个环节,为了能更加合理布置设备和敷设管道,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建模对管系放样显得至关重要。
经过专业人员多年的经验沉淀,现如今普遍的建模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一、船用标准件(standard component)建模船舶是一是由数以万计的零部件和数以千计的配套设备构成,分成数十个功能各异的子系统,通过船体平台有机组合成的一个整体。
由于船舶建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为了能适应船舶设计的不同要求,尤其是在管道放样过程中,NUPAS-CADMATIC 需要建立一个庞大的数据库,把我们在设计过程中所用到的标准件,作为标准模型(standardcomponent)放在数据库(database)中,该模型不仅包含该部件所有的信息,而且以三维实体的形式,在需要时能随时调出布置在整个模型中,在输出ISOS 和SPOOL 时用统一的符号,这些符号与管道大小无关。
对于标准件,都是用参数法来建模的。
如果要得到其它通径的模型,只需改变其参数,就能得到相应的模型。
图1 是ECONOSTO 公司生产的截止止回阀,建模时根据其外形设定不同的参数,其单位都以mm 计,要想得到不同的模型,只要按照ECONOSTO 提供的产品参数,输入相应的DN,L,H,A,M,B和OD 就可以了。
图一截止止回阀模型参数在CADMATIC数据库建模中,绝大部分模型都是用这一方法得到的。
注意这些模型在ISOS和SPOOLS中有统一的符号,用来表示,该符号与阀门通径大小无关。
二、集成模块建模为了使管系布置满足船舶规范和国际公约的相关要求,在安装阀门、旋塞及过滤器等时,应设在便于操作或维修的地方。
在布置这些部件时,往往将用于控制的阀件集中安装,生成模块,这样不仅能便于操作,而且易于集中控制。
这种模块是有多种阀门,通过管道、法兰连接在一起,它是多个标准模型的结合体。
在建模时,定义整个模块为同一管道编号,这样便于拾取,从而进行编辑、旋转和移动等操作,就这种模块而言,都把它当作整体看待,图2是回转拖轮抽舱压载系统模块的标准原理图,不同的船型只是支管数量不同。
图2 抽舱压载集管原理图从原理图可以看出,在该模块中包含多种标准模型,在为其管道编号时,整个模块用统一的管道编号310-001L0050,其中310为系统编号,001为图纸编号,L0050是整个模块管线编号。
对于该模块的创建,首先将泵的模型放在整个船舶模型的适当空间位置,选取其出口(或进口)为模型的基点,一般选取其坐标为10 的整数倍,再根据原理图连接管道(route pipe)和阀门(insert valve),在标准件的属性栏填入其代号(如310-001-033-03),这个建模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在电脑里造船”,只是需要的部件可以直接从数据库直接“领取”。
图3是依据原理图创建的抽舱压载三维实体模型,它是以一个整体的形式存在,然后以设定的基点做参考点,把模型放入所需要的位置。
图3 抽舱压载三维模型三、设备建模对于有些不是标准件的设备,如主机,污水处理装置和空压机等,在建模时应当重点关注其接口形式和空间尺寸,其外形和内部结构相对来说来说是无关紧要的,因此只要找到它们接口的准确位置,编辑它们的接口形式,是进口(inlet)还是出口(outlet)等,这些设备都是根据厂家提供的CAD图纸建模的。
在建主机模型时,一般以飞轮与联轴器的连接点做基点,找出各接口的相对坐标,从而确定在模型中的正确位置,编辑其接口形式,并根据二维图纸创建其外形,对于该模型,应当编辑冷却水进出口、燃油进出口和排气管位置。
当然对于稳心计算时,还得定义其重心坐标和其他一些信息。
以上是CADMATIC建模时经常用到的方式,在整个管道建模中,都是将标准件和设备用管道连接起来。
当然它跟其他的计算机应用软件一样,都要通过设计人员的操作来完成设计过程,软件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
由于CADMATIC是主要用于船舶管道布置的软件,因此在建模时,就得考虑管道的制作工艺和船级社规范,还要了解设备工作原理、焊接工艺、涂装工艺和木作装修等[4]。
对ISOS和SPOOLS的认识创建的三维模型,主要用于车间生产[5]。
CADMATIC能根据所选择的截面位置、视图方向和定义所要拾取“盒子”的大小,生成AUTOCAD图纸,同时提供生成透视图ISOS和管道图SPOOL的功能。
它是由多种象征性符号,通过管道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的,在该图纸中,可以知道该管路的构成和在船上的具体位置。
在编辑ISOS 时,一般在相邻管道(SPOOL)的连接处标注其坐标,以便在船上安装管道时作参考。
对于图纸中的线段体现这些管路的大致走向,同时能从图纸中知道该套管路的构成和在船上的位置。
总之,对于ISOS 图纸,我们可以理解为机械制图中的装配图,它包含了安装该套管路所需的各种部件和相关信息[6]。
就SPOOL来说,它是车间预制管道所必须的图纸。
它和ISOS 图纸有很多相似之处,图纸中包含有制作该管道的各种信息,它只表示该管道的构成和大致走向;在有的SPOOL图纸中,由于不能确定设备的接口形式,考虑到船舶设备的安装误差和预制管道的制作误差等因素,在编辑SPOOL图纸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定义一些在船上测量的管子,并且在SPOOL图纸显眼的位置标明:PIPE TO BE MEASURED ON BOARD!定义这种管道时,一般选择容易制作安装,并且有弯头连接的管道。
对于SPOOL图纸,由于其线段长度并不代表无缝管的实际长度,因此尺寸标注对识图和车间预制显得至关重要。
在标注尺寸时,一般选取如下三种点的方式:法兰或无缝管端面(END POINT)、弯头几何交点(CORNER POINT)和无缝管中心线交点(CENTER LINE POINT),所标注的尺寸就是这些点之间的实际距离,在预制该管道时,应当特别注意法兰安装时螺栓孔的方向。
总结长期以来,由于船舶管道其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繁琐的设计及制造过程而成为制约造船行业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
应用CADMATIC建模,使管道三维实体造型在二维视图中正确呈现,生成的ISOS和SPOOL已在船舶管系生产中得到应用,达到了提高生产效率和缩短设计周期的目的。
目前,许多公司正在向壳、舾、涂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同时由于CADMATIC的不断更新,并且其本身是个很庞大的系统,为了更好地体现其优越性,只有多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不断积累,才能更加把这个软件学好,用好。
参考文献[1]刘鑫, CADMATIC 船舶建模与标准化[J].船舶水运,2011,(4):30-31.[2]徐超,赵芳.制浆造纸工程三维设计软件—CadMatic[J].中国纸业,2012,33(18):91-93.[3]张平,熊鸣镝.舰船管系三维建模及其前处理方法[J] .船舶,2000,(2):51-52.[4]刘鑫.三维建模在船舶管系放样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2010,10(6):5-9.[5]王俊珍.三维管系放样软件在船舶管系中的应用[J].江苏船舶,2008,25(3):42-47.[6]李登峰.光学技术船舶管系生产施工图自动生成系统[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系,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