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打开一扇门教案(2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把握文学,并萌生对文学的兴趣;2、品位并积累优美的文学语言;3、投入“我爱文学”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了解文学,学会合作。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了解把握文学,并萌生对文学的兴趣三、课时安排:三课时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把握生字词,理解课文;2、能正确朗读并书写文中字词;二、教学过程:(一)学生朗读课文,并对照注释把不认识的字词标注在文中相对位置。
(用圈点读书法)学生自己解决字词教师补充:阅世:经历世事。
浏览:大略地看。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洞开:(门窗)大开。
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
风俗: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
憧憬;向往。
肃穆:严肃安静。
帷幕:挂在较大的屋子里或舞台上的遮挡用的幕。
热泪:因非常高兴、感激或悲伤而流的泪。
沾襟:浸湿衣襟。
无拘无束:不受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跌宕:这里只起伏、上下。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追名逐利:追求名利。
(二)分组朗读自己体会课文。
初步体会什么是文学?(三)作业:1、抄写生字词,一个三遍。
2、准备材料,办手抄报。
3、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把我了解文学的意义、作用。
2、能够对文学产生兴趣。
3、积累优美好词好句。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能够对文学产生兴趣。
三、教学方法:分析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全体朗读同学们,在《一千零一夜》里有一个关于们的故事,女主人每打开一扇门,总会在门里看见许多珍禽异兽、其珍异宝,从今天起老师也将为你们打开一扇门,在这扇门里只要你愿意你会发现任何你喜欢的东西,你会看到一个未曾体验过的世界。
(二)、请同学朗读1、2段。
请同学弄清“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的门”指的有哪些们?题目中的“门”具体指什么门?(学生讨论完成)文学之门――也就是老师今天要为你们打开的门。
(三)请同学读3-4段;思考:1、什么是文学?2、如何理解文学这个概念?3、文学与我们有什么关系?4、如何才能打开文学这扇门?学生讨论完成思考题。
自由发言:教师适当点拨。
(四)全体朗读第4段,并背诵。
(五)作业:造句徘徊、千姿百态、憧憬、危言耸听、广袤、帷幕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1、扩展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文学的丰富多彩。
2、检查学生背诵课文情况。
3、朗读比赛二、教学重点:检查学生背诵课文情况;扩展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文学的丰富多彩。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检查背诵情况。
全班集体背诵。
个别抽查。
(二)文学可以把我们引进辽阔美好的世界,让我们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让我们懂得人生的真谛。
我们已年了6年的书,也已接触了一些文学作品,那位同学可以给大家讲讲你了解到的文学作品。
(同学自由发展)(三)六个小组分组朗读《致文学》评出最优秀的一组,教师适当点评。
要求:1、声音洪亮。
2、字正腔圆。
3、抑扬顿挫。
(四)作业:写一篇介绍你最喜欢的书或文学人物的短文,200字以上。
-为你打开一扇门【学习目标】1.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广泛阅读的兴趣。
2.重视阅读过程中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3.认真诵读,体味语言的特色并养成语言积累的习惯。
4.关注和感受生活,在写作中记录心灵成长的过程。
5.投身“我爱文学”主题活动,初步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基础知识精讲】一、生字学习1.字音聊(liáo)无聊诠(quán)诠释憧憬(chōngjǐng)凝(níng)凝聚徘徊(páihuái)裨(bì)裨益帷(wéi)帷幕袤(mào)广袤斓(lán)斑斓跌宕(diēdàng)谛(dì)真谛瞬(shùn)瞬间2.形近字二、词语积累浏览:大略地看。
无聊:由于清闲而烦闷;由于没有意义而使人讨厌。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
探索: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
诠释:说明、解释。
诠,详尽解释、阐述。
缩影:指可以代表同一类型的具体而微的人或事物。
憧憬:向往。
凝聚:气体由稀变浓或变成液体。
裨益:益处。
广袤:土地的长和宽(东西的长度叫“广”,南北的长度叫“袤”)。
潜移默化: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
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
五光十色:比喻色彩鲜艳,式样繁多。
帷幕:挂在较大的房子里或舞台上遮挡用的幕布。
斑斓:灿烂多彩。
写照:真实的描写。
跌宕:起伏、上下。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谛,佛教中指真实而正确的道理,泛指道理。
情不自禁(jīn):抑制不了自己的感情。
模拟:模仿。
敲门砖:比喻借以求得名利的初步手段,达到目的后就可以抛弃。
背叛:背离叛变。
智商:即“智力商数”。
表示人的智力发展水平。
风俗画:用当时社会风俗以及日常生活做题材的绘画。
崇山峻岭:高而险峻的山岭。
崇,高。
致(文学):给予;向对方表示(礼节、情意等)。
三、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赵丽宏,散文家,诗人。
上海市人,1951年出生于上海。
“文革”期间曾下乡插队,1977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初毕业。
在《萌芽》月刊从事多年文学编辑工作,1987年应聘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80年代初出版第一本书,至今已著有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集等40余部,有多种著作在台湾和国外出版。
他写的《雨中》一文收入苏教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本第一册。
2.写作背景课文是作者为语文出版社和天津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学生必读文库•文学卷》写的序文。
文学卷共分四卷(散文卷、小说卷、诗歌卷、戏剧卷),共200万字,由赵丽宏主编。
序文写于1997年春季。
这套文库XX年已出版。
文库中,除文学卷外,还有艺术卷、社会卷、科学卷。
四、关于文学①《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这样解释“文学”:以语言文学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
②诗人、作家论“文学”的特征: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诗人是世界的回声,而不仅仅是自己灵魂的保姆。
([苏]高尔基)文学与社会之关系,先是它敏感的描写社会,倘有力,便又一转而影响社会,便有变革。
(鲁迅《给徐××的信》)每个人都处在新旧感情互相交错的矛盾中,艺术的作用,不仅是帮助人明辨事理,而且也在促进人们的感情上的变化。
(艾青《诗与感情》)艺术是一种享受,一切享受中最迷人的享受。
([法]罗曼•罗兰)五、文章主旨和结构(思路)分析1.中心意思这是一篇书序,作者凭借对文学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向读这部《文学卷》大书的青少年读者介绍文学。
文章用散文诗式的语句,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文学是什么,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文学的魅力,激起青少年读者对文学的浓厚兴趣,鼓励他们去打开文学这扇神奇的大门。
2.内容简析“为你打开一扇门”这个题目新颖别致,生动形象。
题眼是“打开”二字。
围绕它,文章以“议论大门——初识大门——打开大门”的思路展开,逐层深入,使青少年读者渐入佳境。
全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先以“关闭”引人探求,以两个“只要”激发信心,激励青少年打开种种未知领域的大门。
再由“无数”转到“一扇”,用深入浅出的语言阐述文学的特征、内涵、功能和育人作用,使青少年对文学的重要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第二部分,引用先前写的《致文学》一文,用热情奔放的语言从不同角度称道文学的奇特个性,激励青少年亲近文学,走进文学这扇神奇的大门,不断充实自己,陶冶自己,提高自己。
前后两大部分各有所侧重,第一部分重在阐述文学的功能,以理激人,第二部分重在描绘文学的魅力,以情感人,这两大部分在内容上相辅相成,结构上前后照应,语言风格上相互映衬,可谓珠联璧合,浑然一体。
3.结构分析全文共11段,按亲近文学、领悟文学的思路展开,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引入话题,阐述作者对文学的理解。
这一部分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第1~2段),概述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强调打开这些门的必要性和充分条件。
第1段,由“门”引出话题。
首句“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给人二疑——哪来那么多门?为什么都关闭着?紧接着“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给人二疑——世界上有那么多未知的领域?然后用“打开这些门”与“不想开门探寻”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比,给人三疑——二者所产生的感受和结果竟会那样的截然相反,这又是为什么?这种种疑团无疑会深深地打动青少年读者的心灵,激起他们打开这些“关闭着的门”的强烈欲望。
第2段因势利导,告诉青少年读者这些门都能打开,接着话锋一转,用“只要……只要……一定会……”的句式点明了打开这些门的两个充分条件。
这两段文字是个引子,为下文亮出文学这扇大门蓄势。
第二层(第3~4段),点题,阐明打开文学之门的重要性以及对文学的理解。
第3段,由“无数”转到“一扇”,初步点题,写明这一扇门是“文学”之门,但未涉及“打开”。
第4段,简要阐述文学的特征、内涵、功能以及文学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全段共十三句话。
第一句阐述文学的特征,第二至四句阐述文学的内涵,第五至八句阐述文学的功能,第九至十三句阐述文学与现代人的发展的关系。
这些议论性的语言,有助于青少年读者从理性的高度了解文学世界的概貌,明了阅读优秀文学作品、亲近文学对于现代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打开文学之门的自觉性。
第二部分(第5~11段),以和文学对话的形式描绘文学的魅力,激励青少年打开文学之门。
第5段,交代以下引文的来历,点明这样写的目的,这是一个过渡段,由此引入作者和文学的对话。
第6段,文学能形象地展现客观世界五光十色的景象,增长读者的知识。
第7段,文学能生动地展现古往今来多姿多彩的人生,打动读者的心灵。
第8段,文学用艺术的手法跨越时空,交汇虚实,启迪读者自由地想像。
第9段,文学反映生活贵在求真,以此拨动读者的心弦,引起内心强烈的共鸣。
第10段,文学对人真诚而忠实,使读者反求诸己,提高自身的修养。
第11段,文学神奇而圣洁,它爱憎分明,不容亵渎。
这一段回应题目,将对文学的认识深入一步,勉励青少年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待文学,告诫人们切不可将文学当做追名逐利的“敲门砖”。
六、重点句子1.题目“为你打开一扇门”的含义。
“为你打开一扇门”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意思是把你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
“为”字引出行为的对象——“你”(青少年),从中寄寓着作者的一片诚意和良好愿望,“打开”指拉开,使门洞开,“一扇门”告诉读者,这只是无数门中的一扇,世界大着呢,但作者要为你打开的正是无数关闭着的门中特定的“一扇”,可见这扇门是何等的重要。
用“门”比做某一领域的入口,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总起来看,“为你打开一扇门”的字面意思是为你(指青少年)打开某一领域的入口,深层意思是让你由此登堂入室,尽情领略某一领域(指文学)的无限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