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设计

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设计

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设计浅析
【摘要】校园外部空间在校园规划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本文通过对西安交通大学的校园外部空间进行调查研究,从空间序列、空间尺度、空间设施三个层级对其解析。

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可供设计参考的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策略。

【关键字】校园外部空间空间序列尺度
1.引言
我国的校园建设在90年代后期蓬勃发展,可是在快速发展的大潮流下,我们校园的建设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校园空间环境过于简单、对校园外部空间的忽视等等,这些都是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下产生的普遍问题。

因此在大量校园投入使用之际,对它们进行及时的调查和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的重点是运用外部空间的设计理论方法来讨论西安交通大学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

2.研究方法
对外部空间的研究必然会牵扯到一个外部空间的各个层次,笔者主要从校园外部空间宏观的空间序列,中观的空间尺度,微观的空间设施,三个角度来对其校园的外部空间进行研究。

2.1外部空间序列
校园之所以称之为校园,是因为有个“园”字。

它就像园林一样,人们是可以在其中游走的,通过时间的变化我们可以感受着不同的景色。

不同的景观又吸引着我们继续前行,最后穿过校园完成整个校园空间序列。

这里的空间序列就类似于故宫、类似于雅典卫城的
空间序列,它是有一定层次一定节奏的,我们一步一步得经历着空间序列的有节奏的变化,开始、发展、高潮、结尾。

2.2空间尺度
考察一个空间的尺度,我们可以从剖面和平面两个角度来切入。

剖面就是围合这个外部空间的建筑对其空间的围合状态,我们可以从d/h比来反应其情况。

平面角度就是从平面布局分隔上来影响空间尺度,一方面通过广场铺地的本身图案的机理对空间划分,另一方面是叠加在广场铺地上的绿化铺装与标志物对空间的划分。

3.2空间设施
人们在一个广场内进行活动必然会仪仗于一些空间上的“锚点”。

所谓“锚点”,就是可以刺激人们进行活动的一些空间,这些空间中布有一些设施,例如休息座椅、标志物等。

对其中的休息座椅、标志物的位置分析,形式分析则能更好得显示出空间中设施的人性化程度。

3.西安交通大学外部空间分析
笔者选择西安交通大学的外部空间进行案例分析,从空间序列、空间尺度、空间设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欲从此实例分析中得到一些外部空间设计的策略,给以后的校园设计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3.1空间序列
校园的中轴线就是学校的游览轴线,它是条隐匿的轴线,人们随着轴线向前行进,随着时间变化,我们会感受到不同的场景,颇有
意思(图1)。

人们从校园的南门入口进入,到达了节点1,直面向前,隐约能看到高耸的教学主楼。

沿着道路北行,空间尺度变小,而到达节点2,空间开放。

在节点2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小山景观以及高耸的教学楼,人们很容易被吸引到有小山空间的这片绿地中。

沿着小路行进,人们会走到主要教学楼下,到达了节点3,空间尺度变得小巧宜人。

欣赏教学主楼,人们会拾阶而上,到了二层的出挑平台,即到达了节点4。

此时的空间感已偏向室内,围合感非常强。

进入教学主楼,感受着教学主楼室内的空间气氛,从主楼穿出后,人们到达了节点5。

此时,空间景观豁然开朗,高耸的图书馆鹤立在我们眼前,空间顿时有了强大的气势。

接着向前,到达节点6时,四大发明广场出现在我们眼前,宽广有气势的广场使人们震撼,达到了空间序列的高潮。

紧接着穿过广场,到达空间节点7,此时空间高度要低于广场,空间开始变得狭小。

一直向北行进,即来到了学校的后花园,节点8。

几条赏花大道,给人们以放松愉悦的心情,穿过后花园就基本到达了学校的北门口广场,空间序列结束。

通过中心轴线的空间序列分析,我们感受到西安交通大学校园空间通过直曲对比,宽窄对比,使我们穿过了一个又一个的空间节点,空间收放自如,如同游园一样,非常有趣。

3.2空间尺度
1.剖面尺度
广场平面形态呈长方形,北边对应的是图书馆,平均高度35米
左右。

广场南边是教学主楼,教学主楼分为5部分,中间部分高度为23层,约90米左右。

旁边部分高度为4层,约16米左右。

东边是科技馆,其高度为5层,约20米左右。

西边是一排绿化,其高度约15米左右。

广场平面尺寸为120m*63m,而对广场的围合尺寸则要大于广场的使用尺寸。

(图2)
先分析广场的东西向剖面,笔者选择了剖面1-1,西边的建筑高度为12m,东边的建筑高度有20m,两个建筑之间的距离有150m,只从建筑来看,h/d为1:10。

但围合广场空间的不只有建筑,在西边还有一排大树,因此考虑到树木的二次围合,西边的围合高度就成了15m,而西边与东边相距变成135m,h/d则成为1:7。

其次,分析广场的南北向剖面。

笔者也选择了剖面2-2,北边的建筑高度为30m,南边的建筑高度为70m,两个建筑之间的距离有125m,只从建筑来看,h/d为1:2.5。

但如果按南边的树木来计算围合度的话,南边的树木高度为20m,南北相距则变成90m,h/d则成为1:3.5。

2.平面尺度
广场平面上的划分分为两种方式,一方面是广场铺地的本身图案,另一方面是叠加在广场铺地上的绿化铺装与标志物。

此广场的铺地本身图案是网格状,部分为6m*6m的方格子,部分为6m*18m和6m*16m的宽格子。

广场上的绿化铺装布置在广场东西两侧的方格子内,而标志物则布置在绿化铺装之中,广场四角各自
布置一个。

从广场的东西方向来看,广场整个节奏为27m、18m、16m、18m、27m,把整个长120m的广场划分了几个节奏,使之尺度人性化。

从广场的南北向来看,广场的节奏为9m、24m、9m,也是满足了尺度的人性化。

整个空旷的大广场通过平面的节奏布置与控制,使得整个广场尺度在平面上赋以人性化。

3.3空间设施
广场周边供人们休息的座椅分布在广场的西侧与南侧。

休憩座椅的设计不是以专门的座椅形式,而是用树坛的收边当作座椅。

同时座椅的布局也很有讲究,我们可以分析西边的座椅。

座椅与西边的道路有着大树的分隔,并且西边的道路水平面要低于广场的水平面,行人与座椅上休息的人互不干涉。

座椅的东边,也就是广场这边,有着4m*4m的绿化分隔着,座椅前面与方块绿化之间这段道路是很少有人经过的,那么也就意味着座椅上休息的人获得了一块相对独立的、私密的空间。

可以看出,座椅的布局因为有层次的划分显得非常富有人性化。

对座椅整个进行剖面划分,从东到西,分别是方块状绿化、座椅前空间、座椅、树木、道路。

座椅跟道路或者广场的衔接都不是生硬的,而是有层次的,人性化的。

4.结语
由实际案例分析可见,校园的外部空间设计一定要在各个层次都体现出人性化。

首先一个校园要有一个有趣的空间序列,就像游园
一样,我们可以愉悦的游历着校园;其次,校园广场要有一个非常良好的空间尺度,适合我们在其中行走与休息;最后校园广场要有布局合适的空间设施,它们就像锚点一样扎在校园广场中,吸引着人们发生活动。

如果一个外部空间设计很好得完成了以上三点,那么无疑会创造出一个非常人性化的场所。

参考文献:
[1][英]克利夫.芒福汀著张永刚陆卫东译街道与广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丹麦]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街道的美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4][英]戈登.卡伦著王珏译简明城镇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编著俞孔坚孙鹏王志芳译人性场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