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学作业

政治学作业

1.政治的定义: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利确定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这一定义有三个基本点:其一、它强调社会政治关系是围绕着一切特定权益,通过社会公共权力而形成的,从而力图概括了一切政治现象的特征。

其二,它强调一切通过社会公共权力来确认和保障的权利和利益要求才具有政治性,否则不具备政治性,同时它从利益、公共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含以上揭示政治的本职内容,因而力图避免政治范畴的多义性和歧义性。

其三,它指出了政治的本质内容是政治关系。

一方面,它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并从这个层次上来把社会政治现象。

另一方面,它指出政治的本质内容应包括利益、政治权利和政治权力三种基本关系。

再次,它包含着人们的政治权利关系,这种关系体现着人们在政治生活中的低位和资格的分配关系。

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在社会实践的历史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实际,对于政治的含义做过多方面的论述,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

概括起来,主要是: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不过是人与人关系的总和,政治关系是所有社会关系中的一种关系,同时,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基础上,政治关系有不同的内容。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认为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就是认为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问题。

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它既包括了其他政治观的合理因素,又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精神,从而为我们深刻把握政治的内涵,确定政治的定义提供了基本思想方法。

3、政治学的含义:(1)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国家”和“国家活动”,因此政治学是研究国家问题的科学。

如认为“政治就是国事,政治学就是以国家为研究的对象的,或竟可称之曰国家学。

”(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政治权力,政治学就是研究这种权力的获得和运用的科学。

如“政治学是对权势和权势人物的研究。

”(3)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事务,政治学就是对众人之事的管理的研究。

如“所谓政治学,就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出关于管理众人的事的原理原则,造成一种精密的有系统的理论,和能够实地的应用的政策。

”(4)政治学是对公共决策和政策的研究。

“政治学历来自行规定的任务是了解社会政策应当是什么,那个政策应当如何被制定出来并付诸实施。

”政治学就是研究这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即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政治学的内容构成:(1)按照政治学研究的世界观和方法路来划分,可把政治学划分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和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2)按政治学的功能划分,可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类。

(3)按政治学研究的角度和层次划分,可分为宏观政治学和微观政治学。

(4)按政治学研究的状况划分,可分为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

(5)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来划分,可分为规范的政治学和实证的政治学。

(6)按政治学研究的领域来划分,把政治学的研究划分为若干内容结构。

4、利益:从对利益的形成过程的分析可见,所谓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征的需要。

按照这一定义,利益有三方面因素构成:第一,利益的心理基础是人们的需要。

第二,利益反映着一定阶段上人们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

第三,利益反映着特定历史阶段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5、纵向利益矛盾:是发生在不同层次上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

在社会结构中,不同层次上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因此,纵向利益矛盾实际上是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

7、政治权力是政治主体对一定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

它体现在政治主体为实现某种利益或原则的实际政治过程之中。

政治权力是权力在政治领域中的特殊表现,它是一种政治力量,所要实现的目的与政治相联系。

政治权力是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拥有的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量。

政治权力在本质上表现为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在形式上呈现为特定的公共权力。

一般地说,政治权力的概念包含着如下的要素:政治权力的主体、目的性、强制力、权力作用的方式、权力作用的过程和实现、权力关系的稳定性、8、政治权利又称参政权或政治参加的权利、民主权利,是人们参与政治活动的一切权利和自由的总称。

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

它是公民的经济要求在政治上的集中反映,是公民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民其他权利的基础。

在中国,所剥夺的政治权利的内容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通信、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权利;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担任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9、政治统治:在权力制约关系的矛盾性和统一性双重驱使下,政治统治行为主体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地位和权力制约关系,必须构建政治权力主体对于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的控制和约束关系。

而构建这种关系的基本途径,在于把政治权力转变为政治权威,在政治权力主体与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之间建立权威与服从关系的行为就是政治统治行为。

政治统治的本质是政治权力主体维护自己的权力地位和既有权力制约关系,进而有效实现其利益和要求。

政治统治的政治功能是对于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的控制和约束。

政治统治的行为内容是把政治权力转化为政治权威,把权力制约关系转化为政治权威与服从关系。

政治统治具有如下基本特点:(1)政治统治以维护政治权力主体地位为出发点。

(2)政治统治以构建政治权威与服从关系为基本内容。

(3)政治统治以社会公共伦理的正当性为道义依据。

(4)政治统治以控制和约束矛盾和冲突于政治秩序范围内为政治功能。

(5)政治统治以政治和社会的安全稳定为价值取向。

10、政治统治的合法化政治统治的合法化指政治统治获得合法性的过程,即把权力转化为权威的过程。

11、政治管理:在权力制约关系的矛盾性和统一性的双重驱使下,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协调和解决利益关系中的利益矛盾,实现社会共同利益要求,必须承担社会公共职能,实施对于社会的管理,这一行为就是政治管理行为。

政治管理的本质是政治权力主体以实现公共利益和协调不同利益矛盾的方式,实现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和要求。

政治管理的重要功能是解决权力制约关系的内在矛盾。

政治管理的行为内容是承担社会公共职能和公共事务。

政治管理具有如下特征:(1)政治管理具有公共性。

政治管理是政治权力主体通过承担社会公共职能,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来实现自身利益的途径和方式。

(2)政治管理具有组织性。

管理主体的意志和要求的贯彻,对于管理对象及其行为的规制,都是以组织的形式实施的。

(3)政治管理具有责任性。

政治管理根据社会要求确定和承担的公共目标和公共职能,凭借实施的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威,会转而形成政治管理的政治和社会公共责任,由此构成了政治管理的责任性。

(4)政治管理具有服务性。

政治管理承担社会公共职能,管理也意味着服务。

(5)政治管理以实现公共生活的效率和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

政治管理行为力求实现的是社会公共生活的效率和公平的价值,因此,它以这些价值作为行为的基本取向。

13、政治参与的主要特征:(1)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2)从政治参与的内容来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共同利益的主张行为。

(3)从政治参与的法定关系来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公共权力的政治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

(4)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不包括非法的行为。

(5)从政治参与的目标和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政治生活。

15、国家机构的特征:(1)阶级性。

国家机构作为统治阶级形成和行使政治权力的组织途径和工具,是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和统治意志组成和行使的。

另一方面,国家机构的人员也往往是由统治阶级中的精英分子组成,以有效方式实现其利益(2)实体性。

国家机构是作为组织实体存在的,不仅有特定的物质形态,而且有特定的职位和人员构成,因此,国家机构在外形上是明显可辨识的(3)严密组织性。

设置和运转都遵守特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程序,各机构的分工和衔接有不同程度的严密性。

(4)特定的职能性。

17、无产阶级国家政体的三种典型形式从无产阶级政权的发展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主要有巴黎公社政权形式、苏维埃政权形式和人民代表大会政权形式。

(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自己国家的第一次尝试,因而其政权形式是无产阶级国家政体的雏形,其特点在于:一、直接选举制。

二、国家管理人员施行人员轮换制。

三、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机关,统一行使立法权、行政权。

四、废除常备军和旧式法官、警察。

(2)苏维埃政权形式是列宁根据巴黎公社原则和俄国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中的组织形式而发展起来的苏联国家政体形式。

其特点是:一、苏维埃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其成员由人民选举产生或撤换,有特定的任期,苏维埃最高主席团是其常设机构。

二、苏维埃由联邦院和民族院组成,两院具有平等的权力和地位。

三、苏维埃拥有制定、修改或废止法律、法规、决议和批准国民经济计划的权力。

四、苏联部长会议、苏联最高法院和检查机关都由最高苏维埃产生,并向他负责。

五、地方各级苏维埃是地方最高权力机关,其他权力机关由他产生,并向他负责。

(3)人民代表大会政权形式是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

其特点在于:一、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的产生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三、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查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19、政党的作用政党是阶级利益冲突发展到近代的产物,作为阶级利益的代表者和阶级力量的领导者,政党在当代政治生活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起来看,这些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凝聚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

政党以自己的理论纲领和方针政策使阶级利益要求和政治意思理论化、集中化、政治化、深刻化、明确化,从而有效地凝聚着本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

(2)集合发展阶级政治力量。

政党是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阶级利益的实现并非仅靠政党自身可以完成的,任何政党必须最大限度地壮大自己的政治力量。

壮大力量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动员和组织本阶级的政治力量,二是争取其他政治成员。

(3)影响和领导社会政治生活。

在现代国家中,任何政治活动都是特定阶级实现自己的利益和意志的实践过程,作为阶级组织的政党,必然要以影响和领导政治生活作为自己的主要政治职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