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封建社会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A.奴隶革命B.资产阶级革命C.农民革命D.无产阶级革命【参考答案】: C2.国际政治沟通论代表人物是()A.卡尔多伊奇B.莫顿卡普兰C.约翰鲁杰D.罗伯特基欧汉【参考答案】: A3.下列不属于政治表达的是()A.政治集会B.政治请愿C.政治议论D.政治结社【参考答案】: C4.普通公民控制政府的重要的、制度化了的最为有效的手段是()A.政治对话B.政治选举C.政治接触D.政治表达【参考答案】: B5.理想主义学派在哲学观点上主张的是()A.为谋求权力和利益而斗争B.任务是要说明世界的客观现状C.人性恶的学说D.人性善的学说【参考答案】: D6.阶级斗争多种多样,其中,最高形式的斗争是()。
A.经济斗争B.思想斗争C.政治斗争D.武装斗争【参考答案】: C7.我国建国以来自改革开放以前的政治参与基本上属于( )。
A.平等一技术型政治参与模式B.独裁一技术型政治参与模式C.高度动员政治参与模式 D.平民主义政治参与模式【参考答案】: C8.政治参与的核心要素是()A.投票选举B.写信来访C.捐赠政治资金D.与国家公职人员进行接触【参考答案】: A9.当代西方政治学中权力理论奠基人是( ),他认为政治就是研究权力的形成和分享。
A.马基亚弗利B.哈罗德拉斯韦尔C.马克思D.洛克【参考答案】: B10.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特征是()A.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C.按劳分配D.多党合作制【参考答案】: A11.国际生活的特征取决于国家之间相互存有怎样的信念和期望属于()观点A.建构主义B.传统主义C.现实主义D.新自由主义【参考答案】: A12.在资本主义国家,公民的政治接触包括个别接触和()A.院外活动B.来信来访C.政治对话D.行贿威胁【参考答案】: A13.如果权力客体服从权力主体的意志,权力主体就会承诺给权力客体某种好处,这种权力形式是()A.强制性权力B.功利性权力C.操纵性权力D.合法性权力【参考答案】: B14.()的出现最终促成了阶级的形成。
A.劳动分工B.财富分化C.地位分化D.权力分化【参考答案】: A15.国家政权机关的活动,其核心是进行()。
A.经济建设B.选人用人C.政治决策D.政治建设【参考答案】: C16.()成为外交决策中设定的主要目标A.军事利益B.文化权益C.政治利益D.经济利益【参考答案】: D17.( )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
A.政治协商制度B.多党合作制度C.民主集中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参考答案】: D18.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下列对于革命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革命是一种实现社会变革的历史过程B.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C.革命是政治的最高行动D.革命是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参考答案】: A19.政治参与的核心要素是()。
A.投票选举B.写信来访C.捐赠政治资金D.与国家公职人员进行接触【参考答案】: A20.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条件是()。
A.人民当家作主B.依法治国C.以德治国D.人人平等【参考答案】: B21.我国多党合作制的政党制度的原则是()A.长期共存B.互相监督C.肝胆相照D.荣辱与共【参考答案】: ABCD22.政治统治合法性基础可概括为()A.迷信B.宗教C.权威D.暴力【参考答案】: BCD23.在现实主义的理论中,()是两个最核心的概念。
A.道德B.权力C.利益D.政策【参考答案】: BC24.以下采取了“帝国主义政策”的是()A.门罗政策B.希特勒的全球扩张政策C.美国的全球争霸政策D.拿破仑一世的欧洲称霸政策【参考答案】: BCD25.国际行为主体的特征是()A.具有一定的行为能力B.具有自身的特殊利益C.拥有相对稳定或固定的组织形式D.拥有一定的政治经济实力【参考答案】: ABCD26.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A.和平B.发展C.战争D.革命【参考答案】: AB27.杰出历史人物的主要作用表现在()A.历史人物往往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直接参与者、策划者和指挥者B.历史任务的发起者C.历史进程的影响者D.能够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参考答案】: ABCD28.现实主义学派的代表摩根索,以国家利益与权力为依据,将国家外交政策分为()。
A.维持现状的政策B.改变现状的政策C.显示威望的政策D.外交礼仪政策【参考答案】: ABC29.数字鸿沟的负面影响()A.挤压信息疆域B.妨碍经济发展C.挑战民族文化D.影响社会稳定【参考答案】: ABCD30.国家机构的特点有()A.强烈的阶级性B.特殊的强制性C.严密的系统性D.绝对独立性【参考答案】: ABC31.国家主权的基本属性包括()A.对内的最高统治权B.对外的最高统治权C.对外的独立平等权D.防范侵略的自卫权【参考答案】: ACD32.下列实行联邦制的国家有()A.美国B.俄罗斯C.加拿大D.印度【参考答案】: ABCD33.影响政治参与的宏观因素有()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B.政治制度和政治参与模式C.主流政治文化的影响D.重大社会政治事件的刺激【参考答案】: ABCD34.国际政治学的特定内容是()A.研究一国之内的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B.国际社会中的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C.政治关系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D.一国之内的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 BC35.国际政治学的理论渊源()A.哲学B.法学C.经济学D.地理学【参考答案】: ABCD36.现实主义学派与理想主义学派的主要分歧在于A.现实主义崇尚人性善B.现实主义认为抽象的道德原则并不适用于政治行为C.现实主义认为各国利益冲突的不可避免性和不可调和性,道义和说教行不通的D.现实主义认为国际政治学理论的任务是要说明世界的客观现状37.公共选择模式的长处在于()A.用经济学的方法阐明一般的政治问题B.能够提供一种得以产生理论解决和经验检验的工具C.可以分离和分析那些看起来相对简单的问题领域D.迫使研究者面对现实【参考答案】: ABCD38.现代官僚制政治管理的特点是()A.管理主体范围扩大,而其主要构成部分则已经全面实现了专业化B.管理方法科学化和多样化C.主体结构简单D.管理行为规范化、法制化【参考答案】: ABD39.暴力斗争的主要表现形式有()A.议会斗争B.暴动C.武装斗争D.战争【参考答案】: BCD40.外交决策过程一般总有以下几个阶段()。
A.准备阶段B.加工处理阶段C.决策阶段D.实施与调整阶段【参考答案】: ABCD41.西方列强对中国、印度等国进行的鸦片贸易实行的是军事帝国主义政策。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A42.在安全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现实主义安全观。
A.错误B.正确43.1970年代之前,美欧的国际安全研究基本上是一种以军事战略为中心的研究。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44.新自由主义安全观的中心就是国家怎样使用军事力量,以及国家应怎样应对这种不安全的基本来源。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A45.美总统外交决策中职业外交官往往是决定性的力量。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A46.维持现状的政策又称为“帝国主义政策”。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A47.在安全关系的问题上,建构主义强调的是社会建构对国家行为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48.中国的和平发展并不追求所谓的绝对安全,中国奉行共同安全的新型安全原则。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49.美国总统在台湾问题上,实际采取了维持现状的政策,美国获取了最大的国家利益。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50.苏联1991年8月19日事件报告属于典型的外交使节收集信息与定期报告的基本项目。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