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理论力学复习题(12土木)答案2分析解析

理论力学复习题(12土木)答案2分析解析

理论力学复习题1答案三、计算题1、两根铅直杆AB、CD与梁BC铰接,B、C、D均为光滑铰链,A为固定端约束,各梁的长度均为L=2m,受力情况如图。

已知:P=6kN,M=4kN·m,qO=3kN/m,试求固定端A及铰链C的约束反力。

2、求指定杆1、2、3的内力。

3、一均质杆AB 重为400N ,长为l ,其两端悬挂在两条平行等长的绳上处于水平位置,如图所示。

今其中一根绳子突然被剪断,求另一根绳AE 此时的张力。

解:运动分析绳子突然被剪断,杆AB 绕A 作定轴转动。

假设角加速度为α,AB 杆的质心为C ,由于A 点的 绝对速度为零,以瞬心A 为基点,因此有:e CC a a α =la C α21= 方向如图所示 受力分析:AB 杆承受重力、绳子拉力、惯性力和惯性力矩 利用动静法,对质心C 建立力矩方程:由 0=∑CM有 021=⨯-*l T M C即 0211212=-Tl ml α (1)由0=∑Y有=-+*mg F T C即 021=-+mg lm T α (2)联立(1)(2)两式,解得:ACe ca α α2/l 2/lABCα*CF *CM mgT2/l 2/lABEDl g 23=α N T 100=【注】本题利用质心运动定理和绕质心转动的动量矩定理也可求解4、边长b =100mm 的正方形均质板重400N ,由三根绳拉住,如图所示。

求:1、当FG 绳被剪断的瞬时,AD 和BE 两绳的张力;2、当AD 和BE 两绳运动到铅垂位置时,两绳的张力。

A D E B60ºFG5、图中,均质梁BC质量为4m、长4R,均质圆盘质量为2m、半径为R,其上作用转矩M,通过柔绳提升质量为m的重物A。

已知重物上升的加速度为a=0.4g,求固定端B处约束反力。

6、均质杆AB长为L=2.5m,质量为50kg,位于铅直平面内,A端与光滑水平面接触,B端由不计质量的细绳系于距地面h高的O点,如图所示。

当绳处于水平位置时,杆由静止开始下落,试用动静法求解此瞬时A点的约束反力和绳子的拉力。

7、匀质杆OA 长l 、质量为m ,其O 端用铰链支承,A 端用细绳悬挂,置于铅垂面内。

试求将细绳突然剪断瞬时,OA 的角加速度,铰链O 的约束力。

(P184)理论力学复习题2三、计算题图示半径为R 的绕线轮沿固定水平直线轨道作纯滚动,杆端点D 沿轨道滑动。

已知:轮轴半径为r ,杆CD 长为4R ,线段AB 保持水平。

在图示位置时,线端A 的速度为v,加速度为a,铰链C 处于最高位置。

试求该瞬时杆端点D 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 轮C 平面运动,速度瞬心P 点r R v-=ω (顺钟向) rR a -=α (顺钟向)r R RvPO v O -=⋅=ωr R RvPC v C -=⋅=2ωrR Ra O -=α选O 为基点 tn CO CO O C a a a a ++=OF OyF O xW =m g杆CD 作瞬时平动,0=CD ωr R Rvv v C D -==2选C 为基点 tn t t DC CO CO O DC C D a a a a a a a +++=+= ξ: ϕϕϕϕsin cos cos cos n t CO COO D a a a a -+=得 ()⎥⎥⎦⎤⎢⎢⎣⎡⎪⎪⎭⎫⎝⎛---=22332r R Rv r R Ra a D (方向水平向右)四、计算题在图示机构中,已知:匀质轮C作纯滚动,半径为r ,质量为m 3 ,鼓轮B的内径为 r ,外径为R,对其中心轴的回转半径为ρ ,质量为m 2 ,物A的质量为m 1 。

绳的CE段与水平面平行,系统从静止开始运动。

试求:(1) 物块A下落距离s 时轮C中心的速度与加速度; (2) 绳子AD段的张力。

解:研究系统:T 2 - T 1 = Σ W i223C v m + 21J C ω 2 +21J B ω 2 + 221A vm = m 1 g s 式中:2321r m J C =,22ρm J B = 代入得:v C = 23222113222rm ρm R m gsm r++ ○1式两边对t 求导得:a C =23222113222rm ρm R m grRm ++ 对物A:m a= ΣF ,即: m 1 a A = m 1 g - F AD F AD = m 1 g -m 1 a A = m 1 g -ra R m C⋅12.一链条总长为L ,质量为m 。

放在光滑桌面上,有长为b 的一段悬挂下垂,设链条开始时处于静止在自重作用下运动,且在离开桌面之前,均与桌面保持接触。

当末端离开桌面时,求链条的速度。

(P197)3. 由均质圆盘与均质组成的复摆。

已知杆长为l, 质量为m 2,圆盘半径为r ,质量为m ,试求复摆对悬挂轴O 的转动惯量。

(P176)理论力学复习题3(答案)一、填空题 1、22F ,F 2、2M a ,33M a 3、L ω, 2L ω2 4、12 m v B 2,34m v B 2 5、3g/2L ,3g/2L6、0,3二、单项选择题1、 A2、 C3、B4、A ,D5、 A6、 A7、 B 四、计算题AAxAyBx By BA M F M PF FBxByDyDxFFFF DCBqbl-bODxq解:(1)以BC 、CD 杆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4分)结构对称:F By = F Dy = q ×2=20kN F Bx = F Dx (2)以CD 杆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4分)∑M C=0, F Dy ×2- F Dx ×2-q ×2 ×1=0,F Dx =10 kN(3)以AB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7分)∑M A=0, M A -F By ×2-M -P ×1=0∑xF =0, F Ax -F Bx =0 ∑yF=0, F Ay - F By -P =0F Ax =10 kN F Ay =30 kN M A = 70kN.m 五、计算题(P169)理论力学复习题4(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 4 分,共28 分)1、25F , F/2 2、A , 不能 3、A ,C 4、 23g R5、2N ,向上6、v/L ,v7、2, 3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28 分) 1、D 2、A 3、B 4、 D 5、C 6、B 7、B 三、计算题(15 分∑M C =0, F E ×3a.sin600-M=0F E = F D = F BCD =(2)以AB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8分)∑M A =0, M A +F B ×cos300×2a -2qa 2=0∑xF=0, F A x -F B ×cos600=0∑y F =0, F A y +F B ×cos300-q ×2a =0F A x =F A y =2qa -3MaM A = 2qa 2-23M 四、计算题(15 分)解:1、对系统用动能定理(9分)受力分析并计算力作功为: ∑W=2mg.sin θs -mg.cos θ.f.s运动分析并计算系统动能:设轮心沿斜面向下运动s 时的速度为v ,加速度为aT 1=0,T 2=34mv 2+12 mv 2= 54mv 2按动能定理: T 2-T 1=∑W54mv 2=2mg.sin s -mg.cos.f.s 两边对时间求导:a=25g (2sin θ-f cos θ)2、对圆轮A 用达朗贝尔原理:(5分)I A M =J α=12mr 2a r =12mar ∑M A =F A r -IA M =0F A =15m g (2sin θ-f cos θ)五、计算题(14 分)(课本例题)1. 在瓦特行星传动机构中,杆O 1A 绕O 1轴转动,并借连杆AB 带动曲柄OB ;而曲柄OB 活动的装置在O 轴上,如图所示。

在O 轴上装有齿轮Ⅰ,齿轮Ⅱ的轴安装在连杆AB 的另一端。

已知:r 1=r 2=30√3cm ,O 1A =75cm ,AB =150cm ;又杆O 1A 的角速度ωo 1=6rad/s 。

求当α=60︒和β=90︒时,曲柄OB 和齿轮Ⅰ的角速度。

(P138)2.已知:如图所示平面机构中,AB=BD= DE= l =300mm 。

在图示位置时,BD ∥AE ,杆AB 的角速度为ω=5rad/s 。

求:此瞬时杆DE 的角速度和杆BD 中点C 的速度。

1.BD 作平面运动基点:Blv v v B DB D ω===5rad s D BDE v v DE l ωω====5rad s DB B BDv vBD lωω====2?D B DBv v v lω=+√√√.大小?方向32C B CB BD v v v l l ωω=+√√.大小?方向221.299m sC B CB v v v BD =-≈方向沿杆向右解:4.图示机构中,OA =12cm ,AB =30cm ,AB 杆的B 端以 =2m/s ,aB =1m/s2向左沿固定平面运动。

求图示瞬时,AB 杆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以及B 点的加速度。

(P144)理论力学复习题5(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1. A2. B(二) 填空题1. 0 ; 16k N m ; 0 , 16k N m R D F M '==2. 2.93k N m AM =- (三) 简单计算1. 取梁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图如图所示。

有0 ,0()0 ,2305kN0 ,0kNAxAB B Ay B Ay X F M F P M F Y F F P Q F ===⨯-⨯-=∴==+--=∴=∑∑∑F2. 取丁字杆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图如图所示。

有000,06kN10,1.5024.5kN1()0,4 1.510232.5kN mAx Ax Ay Ay A AA X F P F Y F q F M M M P q M =-=∴=-=-⨯=∴==--⨯-⨯⨯=∴=∑∑∑F3. 三角板ABCτ==+C A A n A a a a a 2220.446.4m s C n A n aa r ω===⨯= 20.420.8m s C A a a OA ττα==⨯=⨯=(四) 解: (1) 以BC 为研究对象。

其受力图如图(a)合力Q =22.5kN() 0 , 4.530 15k N B C CM F Q F =⨯+⨯==∑所以F(2)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其受力图如图(b)所示。

010 , 4.502 =7.5k N A x C A x X F F q F =-+⨯=-∑所以 0 , 30 =30k N A yA x Y F q F =-⨯=∑所以()20 01134.534.5022 45k N A A C A M M q q F M =+⨯+⨯⨯-⨯==-∑所以F(五)解: (1)取BC 部分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图如图(b)所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