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透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制度

血透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制度

职业暴露防护制度
(一)工作人员应掌握和遵循血透室感染控制制度和规范。

(二)工作人员每年一次定期进行乙肝标志物监测。

对于乙肝阴性的工作
人员建议注射乙肝疫苗。

(三)工作人员遇针刺伤后要求
1、紧急处理办法:轻轻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再用流动水冲洗(粘膜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然后用消
毒液(如75%的酒精)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2、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交医院感染管理办
公室备案。

3、被HBV 或HCV 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推
荐在24 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
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于1~3 月后再检查,仍为阴性可
予以皮下注射乙肝疫苗。

(四)工作人员着装及个人保护装置穿戴要求
1、更换工作服后进入工作区,应先洗手或用手消液,按工
作要求穿戴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等。

2、医务人员操作中应严格遵循手卫生的要求。

3、处理医疗污物或医疗废物时要戴手套,处理以后要洗
手。

(五)工作人员手卫生要求
1、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

2、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或透析单元内可能被污染的物体表面
时应戴手套,离开透析单元时,应脱下手套。

3、医务人员在进行以下操作前后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
手,操作时应戴口罩和手套: 深静脉插管、静脉穿刺、注射
药物、抽血、处理血标本、处理插管及通路部位、处理伤口、处理或清洗透析机时。

4、在接触不同患者、进入不同治疗单元、清洗不同机器时应
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并更换手套。

5、以下情况应强调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 脱去个人保护
装备后;开始操作前或结束操作后;从同一患者污染部位
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及伤口前后;
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后;触
摸被污染的物品后。

(六)工作中采取防护措施,保证工作人员职业安全。

1、有预防经血传播疾病的警惕性,按操作规程安全操作,避
免针头刺伤及避免血液、体液溅入眼粘膜等粘膜及皮肤破
损处。

穿刺针、针头分离放入利器盒。

2、接触强酸及强碱时,操作要小心谨慎,防止漏溅。

存放位
置固定,切勿与其他溶液混放,盖子要扭紧,有明显标记。

3、血液、体液溅入眼粘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