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11春《古代汉语二》第二阶段导学资料一、本阶段学习内容概述《古代汉语二》第二阶段的学习内容为第六单元和第七单元的内容,第六单元的内容主要为《诗经》,大家在学习《诗经》的时候应该注意一些重点字词,每首诗的重点字词都在书下面的注释,大家要重点学习。
《诗经》毕竟是诗歌,每首诗的意思都有它的外延部分,不是只翻译表面的意思就能够明白的。
课本中选中的文章都是《诗经》中的精髓,大家应该重点掌握。
第七单元除了文章外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大家要学会看古书。
二、重难点讲解(一)《诗经》中重点文章的翻译《诗经》的翻译是这一阶段学习中的难点,课件中提供了一些翻译,下面把课件中没有的翻译提供给大家,大家如果有疑问,欢迎在论坛上探讨。
卷耳翻译:采卷耳采了又采,采不满斜口筐。
渴念我心中的人儿,搁下筐儿大路旁。
他正骑马上山颠,说我马儿腿发软。
且把酒壶来斟满,减少心中的思念。
他正骑马上山岗,黑马生病毛变黄。
且把角杯来斟满,减少心中的忧伤。
他正登上土石山,马儿已经疲惫不堪,仆从也快要病瘫,不知怎地长吁短叹!桃夭翻译:桃树茁壮生长,开满艳丽的花。
这个女子要出嫁,将有和顺的家。
桃树茁壮生长,果实又多又大。
这个女子出嫁,将有美满的家。
桃树茁壮生长,叶儿密密麻麻。
这个女子出嫁,将有幸福的家。
芣苢翻译:车前子儿采呀采,采呀快快采起来。
车前子儿采呀采,采呀采呀采了来。
车前子儿采呀采,一颗一颗捡起来。
车前子儿采呀采,一把一把捋下来。
车前子儿采呀采,提着衣襟兜起来。
车前子儿采呀采,掖起衣襟兜起来。
北门翻译:怏怏走出北城门,心里忧重愁又深。
处境困窘又贫困,没有人知道我的苦辛。
算了吧!老天这样地安排我,叫我又能怎么说!君王的苦差事投给我,赋税的事重重地加给我。
我从外面回家来,家里人轮番地责怪我。
算了吧!老天这样安排我,叫我又能怎么说!君王的苦差事投给我,赋税的事全都加给我。
我从外面回家来,家里人轮番地折磨我。
算了吧!老天这样地安排我,叫我又能怎么说!静女翻译:姑娘文静又漂亮,约我幽会在城角上。
故意逗我躲起来,让我挠头又徘徊。
姑娘文静真可爱,送我一支红管来。
红管艳艳光灿灿,越看心里越喜欢。
牧场送来白茅荑,白茅长得美又奇。
不是你草儿长得美,只缘来自姑娘手里。
柏舟翻译:飘荡着的柏木舟,在那河中心。
他披发两边分,正是我的心上人。
我对他到死不变心。
我的妈呀我的天!就那么不能体谅人。
飘荡着的柏木舟,在那河侧边。
他披发两边梳,正是我心中所恋。
我对他到死心不变。
我的妈呀我的天!就狠心不让我如愿。
相鼠翻译:看那老鼠还有皮,做人反而无礼仪。
做人如果无礼仪,干吗还不死了呢?看那老鼠还有齿,做人反而无容止。
做人如果无容止,还等什么不早死?看那老鼠还有体,做人反而不守礼。
做人如果不守礼,何不早咽这口气?木瓜翻译:美人送我鲜木瓜,我拿佩玉来报答。
不是为了作报答,表示永远爱着她。
美人送我鲜木桃,我拿佩玉来回报。
不是为了作回报,表示和他长相好。
美人送我鲜不李,我拿佩玉来还礼。
不是为了作回礼,表示和她好到底。
黍离翻译:黍穗累累下垂,稷子正在长苗。
慢慢吞吞走路,心里摇摇晃晃。
知道我的,说我有忧愁,不知道的,问我在寻找什么。
高高在上的苍天啊!是谁让我这样命蹇?黍稷累累下垂,稷子正在抽穗。
慢慢吞吞走路,心里好象酒醉。
知道我的,说我有忧愁,不知道的,问我在寻找什么。
高高在上的苍天啊!是谁让我这样命蹇?黍稷累累下垂,稷子长足了米。
慢慢吞吞走路,心里老噎着气。
知道我的,说我有忧愁,不知道的,问我在寻找什么。
高高在上的苍天啊!是谁让我这样命蹇?君子于役翻译:丈夫当兵走得远,不知还要当几年。
回来又在哪一天?鸡群上了窝,西边太阳落,羊啊牛啊下了坡。
丈夫当兵走得远,叫我如何不想念!丈夫当兵走得远,走了多少月和天。
何时又能再团圆?鸡群上了窝,太阳下了山,羊啊牛啊进了栏。
丈夫当兵走得远,但愿他茶饭不犯难。
风雨翻译:凄风苦雨寒凉凉,鸡叫声声摧肝肠。
期盼的亲人回来了,叫我如何不舒畅?冷风飕飕雨潇潇,声声鸡叫惹人恼。
期盼的亲人回来了,叫我的心病怎不消?疾风骤雨黑沉沉,鸡儿声声叫不停。
期盼的亲人回来了,怎不叫我喜在心?伐檀翻译:咔嚓咔嚓把树砍,砍下檀树放河岸,清清的河水细浪翻。
耕种收割你都不干,凭什么占有三百釐?打猎捕兽你不动手,为什么你家庭院挂满猪獾?那些个君子啊,可不是拜拜吃闲饭!做车辐伐木咔嚓响,砍下放在河边上,清清的河水翻直浪。
耕种收割你都不干,为什么三百亿进了你家谷仓?打猎捕兽你不动手,为什么你家猎物挂满墙?那些个君子啊!可不是白白把饭装!咔嚓伐木做车轮,砍下的木材河边屯,河水清清泛波纹。
耕种收割你都不干,凭什么占有粮食三百囤?打猎捕兽你不动手,为什么你家庭院挂满鹌鹑?那些个君子啊!可不是白白把饭吞!硕鼠翻译:大老鼠呀大老鼠,别想再吃我的谷!多年把你养得肥,我的死活你不顾。
发誓就要离开你,搬到安乐的国土去。
安乐国呀安乐土,那才是我安身处。
大老鼠呀大老鼠,别想再吃我的麦!多年把你养得肥,你却狠心把我害。
发誓就要离开你,搬到快乐的国土里。
快乐国呀快乐土,那才是我安身地。
大老鼠呀大老鼠,别想再吃我的苗!多年把你养得肥,你却对我不人道。
发誓就要离开你,搬到安乐的好城郊。
安乐郊呀安乐郊,谁去了还会长号啕?鸨羽翻译:野雁沙沙乱振羽,柞树丛里呆不住。
公差苦役没个完,不能回家种黍稷。
父母的生活谁来顾?老天爷呀老天爷!何时才能得安居?野雁沙沙乱振翼,枣树丛里难栖息。
公差苦役没个完,不能回家种黍稷。
父母哪有粮食吃?老天爷呀老天爷!何时才能得安息?野雁沙沙飞成行,落在丛生的桑树上。
公差苦役每个完,不能回家种稻梁。
父母将靠谁来养?老天爷呀老天爷!何时才能得正常。
蒹葭翻译:芦苇开花白苍苍,滴滴白露凝成霜。
我所思念的那个人,就在水的那一方。
迎着曲水去追寻,道路崎岖弯又长。
迎着直水去追寻,仿佛又在水中央。
芦苇开花茂蕃蕃,浓浓的露水尚未干。
我所思念的那个人,就在隔河对岸边。
迎着曲水去追寻,坡儿难上路又弯。
迎着直水去追寻,仿佛又在水中间。
芦苇花开鲜又明,露水滴滴亮晶晶。
我所思念的那个人,就在隔河岸边行。
迎着曲水去追寻,道路弯曲又不平。
迎着直水去追寻,仿佛又在水中心。
黄鸟翻译:黄鸟叫叽叽,酸枣树上栖。
谁陪穆公死?有车子奄息。
就是这车子奄息,一人能把百人敌。
身临他的墓地,无不惊恐战栗。
苍天呀苍天,丧尽我的良人!要是可以赎他命,愿拿百人换一身。
黄鸟叫叽叽,停在桑树上。
谁陪穆公死?有子车仲行。
就是这子车中行,一人能把百人当。
身临他的墓地,无不惊恐战栗。
苍天呀苍天,丧尽我的良人!要是可以赎他命,愿拿百人换一身。
黄鸟叫叽叽,飞上荆楚树。
谁陪穆公死?有子车鍼虎,一人能把百人拒。
身临他的墓地,无不惊恐战栗。
苍天啊苍天,丧尽我的良人!要是可以赎他命,愿拿百人换一身。
(二)古书的具体讲解大家在读古文资料时遇到的都是竖体的繁体的,大家在阅读这样的资料时可能会遇到很到的麻烦。
这篇导学资料主要是列举一篇文章,具体的解读,以便大家此后在遇到类似的文章时知道如何下手。
我所列举的文章就是《古代汉语》第二册课本P613关于《诗经·硕鼠》的一篇。
黑字的是课本中的原文,红字的是我加的解释。
大家可以作为参考,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这句话是原文,原文的繁体字已被我改成简体字,这段话不是《诗经》中的原文,是毛亨后来加上的,《诗经》的最早版本现在已经丢失,我们现在看到的《诗经》是汉代的毛亨传下来的,都已经加上了他的注解,这段话就相当于《硕鼠》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毛亨对这首诗的思想大义的总结。
这句话的加上标点以后应该为:硕鼠,刺重敛也。
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
硕音石敛吕验反下同这句话主要是来注音的,加上标点符号后应为“硕,音石。
敛,吕验反。
下同。
”“硕,音石。
”是说“硕”这个字在那个时代跟“石”字是相同读音的。
“敛,吕验反。
”是说“敛”这个字使用“吕、验”二字反切成的。
反切是古代的一种注音方式,在古代没有拼音字母,但是却需要为字注音,于是古人就想出“反切”这种方式替字注音。
“反切”就是取上字的声母,下字的韵母和声调然后黏在一起读成一个音节。
如上文的“敛,吕验反。
”就是“敛”这个字的读音取“吕”字的声母即“L”,“验”字的韵母即“ian”,声调为四声,拼起来这个字就为lian(四声),尽管声调上有差别,但是这种情况是允许的。
因为反切反映的是当时的语音状况,敛字从汉代发展到现在仅仅是声调上发生变化,应该说这种变化是非常小的,有的汉字发展到现在声母、韵母、声调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大家应该对此表示理解,不要被这个问题难住。
(疏)硕鼠三章章八句至大鼠。
正义曰蚕食者蚕之食桑渐渐以食使桑尽也犹君重敛渐渐以税使民困也言贪而畏人若大鼠然解本以硕鼠为喻之意取其贪而畏人故序因倒序其事经三章皆上二句言重敛次二句言不修其政由君重敛不修其政故下四句言将弃君而去也。
这句话加上标点符号为“(疏)硕鼠三章,章八句至大鼠。
正义曰:“蚕食者,蚕之食桑渐渐以食,使桑尽也。
犹君重敛渐渐以税,使民困也。
言贪而畏人若大鼠。
然解本以硕鼠为喻之意,取其贪而畏人。
故序因倒序其事,经三章皆上二句言重敛,次二句言不修其政,由君重敛不修其政,故下四句言将弃君而去也。
”《硕鼠》这篇文章在课本P489,大家可以看一下这首诗,在课本中这首诗分为三段,每段都有8句话,这就是所谓的“硕鼠三章,章八句”这里的“大鼠”就是上文中的“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中的“大鼠”。
从“正义曰”开始就是孔颖达给《诗经》所做的解释。
这一段主要是对毛亨所归纳的中心思想所做的解释,因为毛亨给《诗经》所归纳的“中心思想”是在汉代,到了唐代有些人已经读不懂毛亨的中心思想的意思,因此唐代人孔颖达要重新对毛亨的话做出解释。
““蚕食者,蚕之食桑渐渐以食,使桑尽也。
犹君重敛渐渐以税,使民困也。
”这句话是对“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中的“蚕食于民”所做的解释。
“言贪而畏人若大鼠。
然解本以硕鼠为喻之意,取其贪而畏人。
”是对“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中的“贪而畏人若大鼠也”的解释。
“经三章皆上二句言重敛,次二句言不修其政,由君重敛不修其政,故下四句言将弃君而去也。
”是说《硕鼠》这首诗分为三段,每一段的头两句都是讲的执政者是怎样的剥削人民,第三、四句是说执政者不好好的执政,下四句说因为执政者前面的所作所为所以要离开执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