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学习辅导

第四章 学习辅导


(二)建立积极的成就期望



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 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该理论的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 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即人 们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的倾向性; 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即人们避免失败和由 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性。 他认为,解决一个困难任务取得成功所获得的自 豪感比解决一个容易任务所获得的自豪感体验更 强烈;在完成一种容易的任务失败时体验到的羞 愧感比在完成困难任务失败后体验的羞愧感要强。
二、学习辅导的主要任务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学习辅导:是指教育者运用学习心理学及其相关理 论,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包括认 知、动机情绪、行为等方面)进行辅导。 学习辅导的基本任务:


提高学生学习技能,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其创造力; 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机; 正确对待学业的成功与失败,树立自信心,能克服学习活 动中的各种困难;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解决与学习有关的各种心理困惑。
重建归因模式
①团体发展法 ②强化矫正法 ③观察学习法
别拿素质低说事……
韦纳成败归因理论的三维度分析模型
稳定性 因素来源 内在 外在 可控制性 可控制 不可控制
归因因素
稳定
不稳定
能力
努力 任务难度 运气 身心状况

√ √ √ √

√ √ √ √ √

√ √ √
其他



归因的种类
积极归因:把成败归于努力程度或方式
第二节 学习动机与激发
你的学习动机是什么
有个孩子托着腮帮在想:我为什么要做作业?
做作业是为了考大学, 考大学是为了找工作, 找工作是为了赚钱, 赚钱是为了娶老婆, 娶老婆是为了生孩子, 生孩子又要让孩子读书, 孩子读书还是要做作业…… 这个孩子后来就不明白了:那我究竟为什么要做作业?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
“习得性无助”的定义以及表现



1、定义:指有机体经历了某种学习后,在情感、认 知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 2、表现:习得性无助学生形成了自我无能的策略, 最终导致他们努力避免失败。他们力求无法实现的目 标,他们拖延作业,或只完成不费力气的任务。他们 沮丧,并以愤怒的形式表现出来。 美国国家阅读委员会的报告描述这类学生是“懒散、 怠慢、有时是破坏性的。他们不完成作业。他们面临 困难的作业很快就放弃。他们在要求大声阅读、测验 时变得焦虑。”
二、学习动机的分类
1、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 2、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 3、普遍型学习动机与偏重型学习动机
三、学习动机的内部构成
(一)认知内驱力
(二)自我提高内驱力
(三)亲和内驱力
(四)自我价值感内驱力
(一)认知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出于了解和理解事物,掌
握和运用知识以及系统阐述和解决问题 的需要。它在个体身上最初表现为探究

耶克斯和多德逊拿老鼠进行了实验研究。 他们变化电击强度以控制动机水平或唤 醒水平、焦虑水平,让老鼠完成各种难 度的任务。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动机 强度与任务绩效之间的关系模式。这一 模式称为耶克斯——多德逊定律 (Yerkes-Dodson Low)。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主要观点
①总体而言,动机越强,效果越好。 ②具体活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是


趋向成功者有很强的自信心和内归因,成功增强了使他们想信自己的能力, 一旦失败,他们会认为是自己采取了不合适的策略,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 不会将失败视为是缺少能力,因此会更加努力完成任务。 避免失败的学生正好相反,他们的自信心不强,倾向于外归因。由于他们 认为自己的能力有限,因而往往设置一些不切合实际的目标,不付出足够 的努力,于是导致了又一次失败。不断的失败导致了他们对自己能力不足 的固定看法,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而将成功归因于运气、机遇、任务 简单。这样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对他们都没有积极的影响:成功了,他们不 会再付出努力,而一旦失败,却导致他们进一步去避免失败。
方法,归于可以控制改变的原因。
消极归因:将成败归于自己的能力水平,
归于无法控制、改变的原因。
六、学习动机的辅导

(一)克服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 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 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 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 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 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 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 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的需要,带有一定的先天性。 个体进入学校后,从不断获得的学习乐 趣、成功体验后逐渐形成认知内驱力。 这种内驱力可使学生的学习动机直接指 向学习任务本身,导致的是内在动机。
(二)自我提高内驱力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出于想要通过学
业成绩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自我提高内驱力导致的是外在动机。
(三)亲和内驱力
一种倒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 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③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 它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变化。较容易的任 务中,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 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 降的趋势。
五、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自我效能
诱因与目标
学习动机
结果与归因
认知需要
学生成就动机作用模式图
活动:自我强化
奖励多种能力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三)建立合理目标
奖励掌握目标 提供诱因榜样
①提供激励环境 ②教师以身作则
合适目标定向
SMART原则
Smart目标原则
S(spcific)——具体性 M(measurable)——可衡量
A(achievable)——能达到
如何克服习得性无助


重视过程,不要太看重结果; 对于失败情境要合理归因; 强化自我评价,淡化他人评价; 建立适当期望,获得成功体验,建立成功 信念。



谢云鹰同学:老师,你是我们的班主任,所以你很关心我们的学 习。老师,你记得吗?当我们在你面前说我们很累时,你没有表 示对我们同情,而是说你比我们更累,老师,你在说这句话的时 候,有没有想过我们之间的悬殊?我们学生每天要极认真地吸收 能让我们获得知识的养分,白天我们休息的时间加起来也不到2 小时。这2小时我们还要想着您的教诲‘抓紧时间,考第一名的 班级的学生多么认真,都把休息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而你 们……’这些话多让我们自卑啊!老师,我不是在刻意地批评你, 而是真的。我代表我们班,我想对你说:老师,你的良言是不是 太多了点?你的期望是不是太高了点?有多少个安静的晚自习, 同学们都在认真的做作业而你却在这时出现了,又说了一些我们 此时不想听到的话。 崔菲同学:面对老师的期望,我这次考试又失败了。我已经数不 清这种感觉有多少次了。内心苦闷、难过、孤独、寂寞,仿佛世 界是一片漆黑,摸索不到一点倚靠的实物。 杨瑛同学:老师,您的这种无形的压力、无形的期望聚集在我身 上,有时令我喘不过来。我很想让自己重新树立信心,但我做不 到,所以认为我自己是个还没开始挑战就已是个失败者了。老师, 我知道你一定想说什么,但无论您怎么说,我想您不一定能改变 我的心态。
学习动机的综合辅导策略
激发认知兴趣 促升自我效能
建立合理目标
适当运用奖赏 培养积极归因
(一)激发认知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
①引发认知冲突 ②利用主动发现 ③灵活呈现内容
鼓励好奇心
①表明知识的美 ②讲述学习的美
(二)促升自我效能
正确认识自我
活动:认识自己
鼓励自我强化
第定
二、学习辅导的主要任务
一 、什么是学习
这种变化不是由先天 倾向、成熟、疲劳、 药物反应等因素带来 的
学习是指由个体经验的获得所引起的行为 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过程。
这种变化要维持一个相 对持久的时间

例1:两头牛中,一头牛经过训练的,会拉 犁,一头未经过训练的,不会拉犁。 例2:两组儿童,一组进行游泳训练,另一 组未予训练。到了水里,训练组的儿童会游 泳;未训练组的儿童不会游泳,而且到了深 水里,他们会下沉。
R(realistic)——现实性
T(time-bound)——时限性
(四)适当运用奖赏

给学生积极期待 给学生成功机会
①开展学习竞赛 ②提供多个成功机会 ③设法确保学生成功 ④鼓励遭受挫折学生

给学生适当奖赏
①及时反馈 ②积极反馈 ③策略反馈
(五)培养积极归因
成就动机理论的启示


(1)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学生最有可能选择的是成功概率为50%的 任务,因为这种任务最富有现实的挑战性。如果学生认为不论怎样努 力也肯定会不及格时,他的学习动机就会处于极低的水平。因此,这 需要教师适当地掌握评分标准,使学生感到:要得到好成绩是可能的, 但也不是轻而易举的。 (2)学生的成就动机与他的成败归因方式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调查发现学习上的缺陷




近半的学生认为目前学习负担太重 68%的学生对考试有厌烦感,95%的学生均有 程度不同的考试焦虑状态,并承认“考试经常作 弊”。 26%的学生成绩徘徊不前,对学习失去信心, 50.2%的学生成绩极不稳定,异常烦恼和焦虑。 15%的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在听课、看书时 经常走神。 分散注意力的原因有:精彩的影视节目,玩、学 习太紧张,自己不会调节,考试太频繁,环境太 乱,想心事等等。


例3:假设有两个学生接受相同的军事训练, 从行为变化来看,都学会了队列操练和实弹 射击。但在他们的思想深处,一名学生得出 “军队生活很艰苦,尽量不要去当兵”的想 法;另一名学生得出“军队是青年成长的好 地方,尽量争取去当兵”的想法。这种思想 深处的变化是不是学习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