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汉卿
为浪子正名——讲正气、讲道义的正人君子
• • • • 关汉卿与朱帘秀 世俗情调的浪漫爱情—充满革命浪漫主义诗情和战斗性的爱情 《双飞蝶》 关汉卿与朱帘秀共同用鲜血铸就的《窦娥冤》在田汉笔下被发挥到了极致,非田 汉不足以为《关汉卿》,非田汉不足以为此曲。以权力话语为主导的社会会历史 需要田汉的才气、诗情和心性相结合,共同完成了这一部一定程度上经得起历史 检验的关汉卿优秀剧作。 一个个符合时代精神、体现当下观念的历史亡灵又被田汉请出来,付着于关汉卿 的精神世界中,如爱国主义精神、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忠肝义胆、反封建剥削 压迫和统治制度的杰出代表。 文天祥成为关汉卿精神楷模,屈原、岳飞、包拯等英烈和先贤也构成了关汉卿的 精神支点。而水泊梁山英雄们手中“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维护社会公平与正 义,反抗不合理的封建统治秩序的刀枪,成为关汉卿不畏强暴、反抗压迫的正义 之笔。“关圣帝”,在田汉的戏剧文本中也堂而皇之地成为关汉卿的祖先,使关 汉卿这一人物形象的忠义特征得以强化。
•
•
《关汉卿》具有超越性艺术魅力,在于其挣脱了特定历史、时代、阶级及性 别意识和主流观念所构筑的囚牢,表现出以真为其基本特征的永恒之情。 • 我们编制了有血有肉的关汉卿及为体现其本质的“社会关系总和”,它 是由众多《窦娥冤》的创作、演出、社会效果及给所参与人物带来的悲 剧性命运,田汉为人物着杂群像构成的围绕剧。 • 现存历史文献中关于关汉卿生平的资料极少,田汉全面分析了元代社会 的政治经济情况和人民生活,通过研究作品的思想感情来把握关汉卿的 思想性格,从而写出了他和人民群众息息相通的关系,写出了他憎恶黑 暗、蔑视权势,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剧本不拘泥于历史事实,又切合 于历史真实,在阶级斗争、民族斗争的背景上表现了关汉卿的戏剧艺术 活动,写出了他最可贵的斗争品格。关汉卿的艺术形象,概括了中国历 史上进步文人的斗争传统,也融注了田汉一生为我国戏剧事业奋斗的生 活体验。 • 《关汉卿》在历史剧的形式美方面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它以诗 入剧,唱词极为优美。第八场关汉卿与朱帘秀在狱中互诉衷扬,一曲 《蝶双飞》,既深刻地揭示了人物崇高的心灵美,使人物的精神境界升 华到新的高度,发出夺目的光辉,又增强了戏剧效果和艺术感染力,形 成了剧作熔壮美与优美一炉的美学风格。
《关汉卿》
田汉
作者简介
• 田汉(1898~1968),原名田 寿昌,湖南长沙人。中国现代 戏剧奠基人之一,戏曲改革运 动先驱者,早期革命音乐、电 影的组织者和领导人。1920年 完成处女作《梵峨璘与蔷薇》, 随机创作了《获虎之夜》《名 优之死》等20余部话剧。田汉 在创作《秋声赋》《丽人行》 等话剧之外,还致力于对传统 戏曲的改革。新中国成立后, 田汉的剧作有《关汉卿》等。 • 《关汉卿》与《文成公主》 这两部剧作无论在思想上和艺 术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主要人物及分析
• 关汉卿:正直、善良,勇敢的大无畏精神,无情地抨击了统治阶级的黑暗政 治。
• 朱帘秀 :深明大义、勇于自我牺牲、敢爱敢恨
• 赛帘秀 :嫉恶如仇 • 阿合马 :淫威邪恶
。
• 诙谐风趣、爱憎分明的王和卿,仗义、坚强的王著,狠毒卑鄙的郝祯,投机 取巧的无耻文人叶和甫等人。
铜豌豆—关汉卿精神的象征—“为民请命”、“志向高远”的“革命”戏剧 家
• • • • 他将关汉卿在散曲《不伏老》中那句名言,化成了关氏性格的集中象征。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槌不扁、炒不爆、响铛铛——一粒铜豌豆!” 这本是玩世不恭、风月场上誓不退兵的意味的。。元代青楼勾栏中常以“铜豌豆”、 “水晶球”一类的比喻,昵称那些百战不败的人。 但田汉以为这“铜豌豆”正可以作为关汉卿这样一位与恶势力斗争决不妥协的“铁汉 子”性格的象征。他不光将这种“铜豌豆”精神放在关汉卿身上,也放在其他一些站 在关汉卿一边敢于反抗的人物身上,使这种精神渗透了全剧。
作品简介
《关汉卿》全剧以《窦娥冤》的写作和上演为 线索来展开 矛盾冲突,塑造了元代戏剧家 关汉卿的艺术形象。 单纯善良的少女朱小兰抗拒恶奴凌辱,被赃官 诬陷处斩。关汉卿激于义愤,在歌妓朱帘 秀等人的支持下写成了悲剧?《窦娥冤》。 权贵阿合马上看出了关汉卿借戏剧鞭笞时 政的意图,强令修改剧本,否则不许上演。 关汉卿宁折不弯,拒绝修改。朱秀帘深明 大义,以自我牺牲的精神承担了演出的责 任。剧本还写了嫉恶如仇的赛帘秀,诙谐 风趣而又爱憎分明的王和卿,仗义刚烈的 王着等人物来映衬主要人物,也写了狠毒 卑鄙的郝祯和投机取巧的无耻文人叶和甫 来做为对照。 剧本不拘泥于历史事实,又切合历史真实,在 阶级斗争、民族斗争的背景上表现了关汉 卿的戏剧艺术活动,写出他最可贵的斗争 品格。全剧结构完整,描写细密,语言精 练,被公认为是田汉戏剧创• 《关汉卿》创作的年代是“狠抓阶级斗争”、进而掀起“大跃进”狂 热的时代,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严 重泛滥。在这种潮流的影响下,戏剧界也出现了“全民办文艺”、 “大搞群众创作运动”、“大放戏剧卫星”的“热气腾腾”的局面。 在“打破各种迷信,高举红旗前进”、“创作不神秘,人人都写戏”、 “政治挂了帅,新戏大批来”的口号下,人们都“发了疯似的”大放 “卫星”,创作的“跃进指标”一天翻几番,谁也不甘落后,生怕被 斥为“右倾”。《关汉卿》的创作与纪念关汉卿的活动有直接关系。 1958年,世界和平大会把关汉卿定为世界文化名人,决定当年6月为 这位大戏剧家举行创作活动700周年纪念会。这是中华民族的光荣, 也是戏剧界的骄傲。身为剧协主席的田汉听到这个消息更是激动,因 为关汉卿是他景仰的作家。在中国剧协召开的《关汉卿学术研究座谈 会》上,田汉作了专题报告,对关汉卿的一生及其作品给予很高的评 价,认为关汉卿是中国现实主义戏剧文学传统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 的许多作品都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是开始于18世纪西欧的艺术、 文学及文化运动,发生于1790年工业革命开始的前后。浪漫主义注重 以强烈的情感作为美学经验的来源,并且开始强调如不安及惊恐等情 绪,以及人在遭遇到大自然的壮丽时所表现出的敬畏。浪漫主义是对 于启蒙时代以来的贵族和专制政治文化的颠覆,以艺术相结合的很好 的范例”。对关汉卿的钦佩,使田汉充满了创作的激情, 遂即萌发 了要给关汉卿“写个戏”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