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建筑电气施工技术规范(图文)(免费下载)
建筑电气施工技术规范(图文)(免费下载)
理。管路要弹线定位,在任意 2m 段配管平直度和垂直度偏差不大于
3mm。,全长偏差不应超过管子内径的 1/2。
6 明配管的固定支架、吊杆要根据其受力情况、外观形状、高度调节方
式来确定,确定后要统一预制、刷防锈漆且面漆颜色要一致,安装时
排列朝向一致,间距一致,无变形扭曲现象。
7 配管不得出现半明半暗现象,不得用明管代替不通的暗配管路。
2.42
3.13
3.84
1
公称口径
50
2
65
2 1/2
80
3
100
4
125
5
150
6
焊接钢管的规格
外径
60
3.50
75.5
3.75
88.5
±1%
4.00
114.0
4.00
140.0
4.00
165.0
4.50
焊接钢管
表 3-3
4.88 6.64 8.34 10.85 13.42 17.81
1.1.1.3 适用场所及要求
1 钢管适用于室内、外场所,但对金属有严重锈蚀的场所不宜使用;敷
设在土中时,应有三油两布防腐措施;敷设在焦渣中时,须包裹至少
50mm 清水混凝土保护层;暗敷设在混凝土中时,不需做管外防腐,但
要求管内外除锈,管内防腐;暗敷设在吊顶、墙体内及明配时,需管
内外除锈,管内外防腐,外壁刷面漆,面漆颜色与建筑物表面颜色分
① 开关、插座等面板安装位 置要便于操作,不要安装于门 后、暖气罩后等隐蔽的地方。 安装高度要符合规范、设计要 求。
8
项目
跷板开关
拉线开关 插座
开关、插座允许偏差值(mm)
一般安装要求
允许偏差
同一室内
门边 150-200mm 距地 1.3m
并列安装 垂直度
成排安装
距顶 200mm
相临间距
不小于 300mm
金属导管的套管连接: ① 管壁厚度在 2mm 以 上的非镀锌管可以套管 连接。 ② 套管长度为 2.2D 以上的专用套管。 ③ 套管焊接处要严密 整齐,不得漏焊有缝隙。
① 钢管套完丝后要注 意保护,要采取防止丝扣 缺损及生锈的措施。
① 钢管套丝应清晰,相 邻两扣丝的同一部位不 能缺损。
5 套丝连接要用通丝管箍,套丝不乱扣,管口要对严,连接后外露螺纹 2~ 3 扣。明配管必须采用套丝连接.不得采用套管焊接。塑料管应采用插 入法连接,连接处结合面应涂专用胶粘剂,套管长度宜为管外径的 1.5~3 倍,插入深度直宜为管外径的 1.1~1.8 倍。
器具 距离
高温电源 0.5
探测器边缘与灯具设施边缘水平距离(mm)
灯具 电风扇 扬声器 送风口 喷洒头
0.2
1.5
0.3
0.5
0.5
表 3-7 卷帘门 1~2
① 灯具和消防探头的距 离一定要符合规范要求。注 意成品保护,探头等精密仪 器更需要严密保护。
应采用金属管,并应敷设在非燃烧体结构内;当必须明敷设时,应在
金属管上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1.1.1.4 管路的敷设和连接
1 钢管暗配管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 径的 10 倍,弯扁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 0.1 倍。
2 明配管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
r 弯曲半径 R≥10D
钢管煨弯时焊缝
2
的 6 倍,当两接线盒间只有一个弯曲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 4 倍。 3 管子的弯扁度不得大于 0.1 倍管外径。没有明显褶皱、凹陷。 4 套管连接时要保证套管长度为管外径的 2.2 倍、套管管径应与管径相 匹配,对口处要位于套管中间,焊口应牢固严密,薄壁管严禁套管连 接。
1.1电气工程
1.1.1 配管
1.1.1.1 配管目的与划分
1 配管的目的是保护导线,因而要求管路畅通到位,便于穿线及用户以
后更换导线,并接地可靠。配管工作是电气工程中最普遍、最基础性
的工作,其安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创优工作的成败。暗配管预埋
质量不好将造成土建大面积的剔凿,严重影响结构强度;明配管质量
界清晰,不得交叉污染。
2 镀锌钢管宜敷设在室内场所,镀锌层剥落处应刷防腐漆。
3 金属软管应敷设在不易受损伤的干燥场所,且不应直埋入地下或混凝
土中。当在潮湿场所使用金属软管时,应采用带有非金属护套且附配
套连接器件的防液型金属软管,其护套应经过阻燃处理。
4 塑料管宜敷设在不易受到冲击的场所。
5 消防联动控制、自动灭火控制、通讯、应急照明及紧急广播等线路,
时 20m,有两个弯时 15m,有三个弯时 8m,不允许有四个弯。 2 暗配管要固定牢固,混
凝土中每隔 1m 用铅丝 与钢筋绑扎,接线盒旁 150mm 以内必须用铅丝 与钢筋绑扎。塑料管应 加大固定密度,减少浇 捣混凝土时的冲击。禁 止在管子与管子、管子与钢筋间用电焊固定。
4
3 埋入墙或地面的管子应尽量减少重叠高度,不能超过 3 层。管子应至
厨房瓷砖墙面,要结合土建排砖,对其位置加以调整,尽量设置于砖 体的几何中心位置。尤其应注意与土建配合,防止开关、插座入墙过 深或位置不准。
① 开关安装高度 1.3m,距 离门边 150mm,紧贴墙面,不 要有缝隙。要注意不要设置 于门后等不利于操作的地 方。
开关面板安装: ① 和装饰面合理结合,放 于其几何中心。 ② 开关方向正确。 ③ 与墙面无缝隙。
同开关安装要求
表 3-6
<4 <0.4 <0.4 <1.5 >20
6 对消防探测器盒口的安装位置应注意: 1) 在宽度小于 3m 的走道顶棚上的探测器,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 装间距不应超过 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 15m,探测器距墙的距离, 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2) 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1.5m,并宜接近回风口安装; 3) 在楼梯间、走廊等处安装感烟探测器时,应选在不直接受外部风吹的 位置;当采用光电感烟探测器时,应避开日光或强光直射探测器; 4) 在厨房、开水间、浴室等房间连接的走廊安装探测器时,应离开其入 口边缘 1.5m 安装; 5) 安装在顶棚上的探测器边缘与灯具设施边缘的水平距离宜保持表 3-7 所规定的距离;
8 成排明管敷设应保证管间距一致,卡具一致,连接点、接线盒设置排
列有规律。
9 明配管固定间距为:管卡与中间、转弯中间、器具或接线盒边缘的距
离为 150~500mm,中间管卡的最大距离见表 3-4。
明管管路固定间距(m15~20 25~32 32~40 50~65
管卡间最大距离(m)
将直接影响创优的观感效果。
2 凡敷设在需要破坏装饰或结构后方能见到的配管为暗配管,除暗配管
之外的配管为明配管。暗配管包括敷设在墙体、顶板结构内的以及不
上人的封闭吊顶和固定封闭的竖井内的配管。可上人的吊顶内(有人
行通道的吊顶)、不封闭式竖井通道内的配管为明配管,其管路走向及
支架、固定均应按明配管要求施工。
电气线路与管道的最小距离(mm)
表 3-5
5
管道名称
与管道位置关系
配线方式
蒸汽管道
平行
管道上 管道下
穿管配线 穿管配线
交叉
穿管配线
采暖管道
平行
管道上 管道下
穿管配线 穿管配线
交叉
穿管配线
通风、给水管
平行 交叉
穿管配线 穿管配线
注:1 蒸汽管道在外包隔热层后,上下平行距离可减至 200mm; 2 蒸汽管道、热水管道应设隔热层。
6
排列应整齐,管口宜高出基础地面 50~80mm。
① 钢管应垂直进盒,一孔 一管钢管与线盒用琐母连 接,锁母应夹紧线盒,进盒 的钢管长度不应大于 5mm,出 锁母 2-3 丝。不能出现绝丝 及丝扣超长。
① 钢管与线盒的接地焊 接:接地线的规格应符合规 范的要求。接地线与线盒点 焊两点,与钢管焊接倍数为 6d,双面焊接,焊接符合焊 接要求,焊后要求清除净焊 药。
公称口径
mm
in
15
1/2
20
3/4
25
1
32
1 1/4
40
1 1/2
焊接钢管的规格
外径
公称尺寸/mm 允许偏差 公称尺寸/mm
21.3 ±0.50mm 2.75
26.8
2.75
33.5
3.25
42.3
3.25
48
3.50
表 3-3
焊接钢管
允许偏差 理论重量/(kg/m)
+12%
1.26
-15%
1.63
其保护高度距楼板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 500mm。 14 柔性导管与电气设备的连接长度不大于 0.8m,在照明工程中不大于
1.2m。金属软管不得直埋于地下或混凝土中,金属软管不得作灯与灯 之间的导管。 1.1.1.6 管入箱盒处理 1 开孔应整齐并与管径一致,要求一管一孔,不得开长孔。 2 对配电盘、箱的开孔还得注意与二次板的间距,开在靠配电箱后部。 3 铁制箱盒严禁用电气焊开孔,管口露出箱盒应小于 5mm,有锁母者与锁 紧螺母平,露出 2~3 扣。 4 进入灯头盒、开关盒的线管数量不宜超过4根,否则应选用大型盒; 两根以上配管并排进入箱盒,间距要均匀,排列整齐一致;管进入箱 盒时,盒内外侧应装有锁紧螺母固定;进入落地式配电箱柜的管线,
少有 15mm 保护层。管与管间应至少有 25mm 间隙以免混凝土浇筑时混
凝土不能渗入,造成空裂。
4 吊顶内敷设的管线应有单独的支架,不得在管道、龙骨等上面固定,
但直径在 20mm 及以下的钢管,直径在 25mm 以下的电线管可利用吊顶
的吊杆或主龙骨敷设。
5 明配管时管路布置要按照横平竖直、注重观感的原则,空间布置要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