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解剖组织结构
肾单位
根据肾小体所在部分及结构特点:
В
浅表肾单位:肾小体于皮质浅部,较小, 肾小管短,在生成尿液中发挥主要作用。 髓旁肾单位:肾小体于皮质深部,较大, 肾小管长,在浓缩尿液中发挥主要作用。
в
肾单位
皮质肾单位 分布 肾皮质的外层和中层 数目(占肾单位总数(%) ) 多( 85%~90% ) 肾小球体积 较小 入、出球小动脉口径 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 2:1) 出球小动脉分支 (利于尿的滤过) 形成肾小管毛细血管网几乎 全部缠管绕在皮质部肾小管周围 髓袢 功能 (血压低,利吸收) 短,只达外髓层 利于尿的滤过和重吸收,参与尿的生成 近髓肾单位 肾皮质的近髓层 少 (10%~15%) 较大 差异甚小 形成肾小管周围毛细血 网和 U 形直小血管 (利于尿的浓缩和稀释) 长,深入内髓层,甚至达乳头部 (利于尿的浓缩和稀释) 利于尿的浓缩和稀释
膀胱外形
空虚时呈三棱锥形,分四部分。
膀胱底
膀胱体
储存尿液的肌性囊 状器官,容量350500ml,最大800ml
膀胱内部结构
膀胱襞 右输尿管口 左输尿管口
尿道内口
膀胱三角
男性尿道
尿道内口 前列腺部 膜部 尿道球部 海绵体部 舟状窝 尿道外口
细、长、弯 三部、三狭、两弯、两扩大
分部: • 前列腺部 • 膜部 • 海绵体部 二个弯曲: • 耻骨下弯 • 耻骨前弯
三个狭窄: • 尿道内口 • 膜部 • 尿道外口 三个膨大: • 前列腺部 • 尿道球部 • 舟状窝
女性尿道
尿道内口
短、宽、直 开口在阴代谢产物 多余的水和盐 调节水电解质平衡 维持内环境稳定
组成
生成尿 肾2 输尿管2 输送尿 储存尿 膀胱1 尿道1 排出尿
一、肾的形态 蚕豆形 红褐 软 光滑
上 端 前 面 内 侧 缘 肾 门 后 面
下 端
二、肾的位臵
贴于腹后壁 脊柱两侧 腹膜后方
两肾排成八字形
11胸椎下缘
特殊结构(肾小球旁器)
ɞ
ɞ
ɞ
近球(球旁)细胞——入球小动脉中膜细胞, 分泌肾素。 致密斑——位于远曲小管起始部的呈高柱 状的上皮细胞,可感受小管液中NaCl含量 的变化,并将信息传至球旁细胞,调节肾 素的释放。 球外系膜(间质)细胞——入球动脉和出球 动脉之间的一群细胞,具有吞噬功能。
肾脏血液循环特点
肾小球滤过
输尿管
成对的,腹膜外位 的肌性管道。
起于约平第2腰椎的肾盂末端
长约20-30cm, 管径平均0.5-1.0cm 最窄处只有0.2-0.3cm
输尿管的特点
三部: 腹部 盆部 壁内部 三狭窄: 1.肾盂输尿管移形处 2.跨过髂血管处 3.膀胱壁内部 第二处 狭窄 第一处 狭窄
第三处 狭窄
基膜 肾小囊腔
近曲小管 肾小囊壁层 足细胞体 毛细血管腔 初级突起 次级突起 裂孔 球旁细胞 入球微动脉
基膜 球内系膜细胞 内皮细胞 球外系膜细胞 平滑肌细胞 出球微动脉 远端小管 致密斑
肾间质
ɞ
ɞ
ɞ
间质区是指肾脏血管和肾小管间的区域, 为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 肾皮质中结缔组织含量较少,主要是一些 网状纤维和胶原纤维交织分布于各种实质 成分之间,具有支撑作用。 肾髓质中的细胞为间质细胞,可分泌前列 腺素。间质细胞以成纤维细胞为最多,其 次为巨噬细胞
肾脏血液循环特点
肾血流 量自身 调节
动脉血压在 80~180mmHg 间变动,肾血 流量不会大幅 度变化
肌源学说
肾血流 量的调 节
交感神经 神经体 液调节 体液(同交感)
肾脏生理功能
生成尿液 水、代谢产物、废物 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肾小管重吸收、排泌 调节细胞外液量 调节细胞外液渗透浓度 调节电解质酸碱平衡 内分泌功能 分泌激素 :肾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前列腺素族 促红细胞生成素 降解部分内分泌激素
泌尿系统解剖组织结构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 儿科二病区 (风湿免疫肾病科) 牟义飞
学习目标
熟悉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掌握肾的形态、位臵及冠状切面上的主要结构、肾单位、血尿 屏障的概念,膀胱三角的位臵、粘膜特点。
熟悉肾的被膜、肾小体的形态结构、膀胱的形态、位臵,女性 尿道的特点及开口位臵。
了解输尿管的行程、狭窄及临床意义,球旁复合体组成及功能。
肾脏组织结构
肾小球 肾小体 肾小囊
近曲小管
肾单位 肾实质 近端小管 髓袢降支粗段 (直部) 髓袢降支细段 肾小管 髓袢细段 髓袢升支细段 集合管 远端小管 远曲小管 髓袢升支粗段 (直部)
肾单位
肾 小 体 肾小球 肾小囊 近曲小管 近端小管 袢降粗段
肾 小 管
袢降细段 髓袢细段
袢升细段
袢升粗段
远端小管 远曲小管
(一)肾血流量大,但分布不均,主要在皮质
血流量占心输出量的1/5 ~ 1/4,其中的94%在肾皮质; (二)肾血液经过两次毛细血管才回到静脉,且两套 毛细血管网的血压差异大: 肾入球动脉——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出球小动脉—— 肾小管与集合管周围毛细血管网——静脉 1、肾小球毛细血管网血压高 ——有利于滤过 2、肾小管与集合管周围毛细血管网血压低 ——有 利于重吸收。
上端
12胸椎上缘
肾 门 平 第 一 腰 椎
左肾
右肾
第2腰椎下缘
下端
第3腰椎上缘
12肋斜过左肾中部
右肾上部
竖脊肌外侧缘与12肋夹角 (脊肋角) 为肾门在腰区的体表投影
三、肾的被膜
四、肾脏剖面结构
皮质 髓质
肾柱
肾椎体
肾乳头 肾乳头孔
肾小盏 肾大盏
肾盂
肾脏解剖特点
ɞ
ɞ
ɞ ɞ
ɞ
腹膜后脊柱两侧,左右各一,左高右低, 小儿肾脏长度大约为(年龄÷2)+5,从足 月儿6cm至成人12cm。 表现分为三层:肾筋膜、肾脂肪囊、肾纤 维囊(起固定和保护肾脏的作用)。 肾实质:皮质(1/3)、髓质(2/3)组成。 肾门:肾脏内缘中部凹陷,是血管、神经 和输尿管出入的门户。 肾窦:肾门以内、肾实质围成的腔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