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屋顶概述
2)防水层应铺贴或涂刷至泛水墙的顶部;
3)变形缝内应预填不燃保温材料,上部应采用 防水卷材封盖,并放置衬垫材料,再在其上干 铺一层卷材;
4)等高变形缝顶部宜加扣混凝土或金属盖板。
如图
图 卷材防水屋面变形缝构造
返回
(4)雨水口
雨水口是屋面雨水汇集并排至水落管的关键部位。 ➢ 要求:排水通畅、防止渗漏和堵塞。 ➢ 雨水口的材料:常用有铸铁和UPVC塑料。 ➢ 直式雨水口:用于天沟沟底开洞。 ➢ 横式雨水口:用于女儿墙外排水。 ➢ 雨水斗的位置应注意其标高,保证为排水最低点,
见下页图
图 屋面出入口
返回
二、倒置式屋面
(一)概述 (二)倒置式 屋面构造层次 (三)倒置式屋面细部构造
返回
倒置式屋面是(将一保温)层倒设置置在式防屋水层面上概的屋述面,是保温隔
热屋面的类型之一。严寒及多雪地区不宜采用。 倒置式屋面工程的防水等级应为I 级,防水层合理使用年
限不得少于20年。 保温隔热材料宜选用板状制品 ,必须具有良好的憎水性
➢卷复材合防、水层涂是指膜由防彼此水相容屋的卷面材和细涂料部组构合而造成的防水层,其 层次为涂膜在下,卷材在上。 返回
(一)卷材、涂膜防水屋面构造做法
(1)隔汽层 (2)保温层 (3)找平层 (4)防水层 (5)保护层
图 卷材防水屋面 构造层次
(1)隔汽层
室内空气湿度大或采用纤维状保温材料时,保温层下应做隔汽层 。如厨房操作间、开 水房等的屋面应设置隔汽层
隔汽层做法同防水层,可采用防水卷材或涂料。 隔汽层采用卷材时宜优先采用空铺法铺贴。 局部隔汽层时,隔汽层应扩大至潮湿房间以外至少1m处
(2)保温层
(GB50345—2012)按材料把保温层分为三类:
板状材料保温层:如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硬质聚氨酯泡沫 塑料,膨胀珍珠岩制品,加气混凝土砌块,泡沫混凝土砌 块等 纤维材料保温层:如玻璃棉制品,岩棉,矿渣棉制品。应 采取防止压缩的措施
整体材料保温层
15~20 20~25
1︰2.5水泥砂浆
装配式混凝土板 细石混凝土
板状材料保温层
30~35
C20混凝土,宜加 钢筋网片
C20混凝土
如整体现浇混凝土板做到随浇随用原浆找平和压光,表面平整度符 合要求时,可以不再做找平层
注:表中数据摘自《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1.防水材料的种类
卷材、涂膜防水屋面是指屋面最上一层(保护
层除外)防水为卷材防水层、涂膜防水层、卷材
+涂膜的复合防水层的平屋面。
➢卷材防水层是指将柔性的防水卷材或片材用胶结材料粘贴在屋面
上,形成一个大面积的封闭防水覆盖层。这种防水层具有一定的 延伸性,能适应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屋面变形。
卷材、涂膜防水屋面构造做法 ➢涂膜防水层是指用可塑性和粘结力较强的防水涂料直接涂刷在屋 面基层上,形成一层不透水的薄膜层,以达到防水目的。
雨水口周围直径500mm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5%。 见下页图
图 雨水口构造
返回
(5)屋面出入口
屋面出入口:水平出入口、垂直上人口。
水平出入口:
指从楼梯间或阁楼到达上人屋面的出入口。除要做好屋面防水 层的收头以外,还要防止屋面积水从入口进入室内,出入口要 高出屋面两级踏步。
垂直上人口:
为屋面检修时上人用。若屋顶结构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可直接 在上人口四周浇出孔壁,将防水层收头压在混凝土或角钢压顶 下,上人口孔壁也可用砖砌筑,其上做混凝土压顶。上人口应 加盖钢制或木制包镀锌铁皮孔盖。
返回
影响屋面排水坡度的因素
➢ 屋面材料的种类、尺寸 ➢ 建筑物所在地区的降雨量、降雪量的大小 ➢ 屋面排水路线的长短 ➢ 是否有上人活动要求 ➢ 以及其他功能的要求
屋顶坡度的屋表示顶方坡法有度以的下几表种示: 方法
1.百分比法:高度尺寸与水平尺寸的比值,常用“i”作 标记,如i=5%、25%等。
2.有组织排水
有组织排水是通过排水系统,将屋面积水有组织 的排至地面。 做法:是将屋面划分成若干个排水区,使雨水进 入排水天沟,经水落管排至室外地面,最后排往 市政地下排不管网系统。 有组织排水的分类 有组织排水见图
返回
图 有组织排水
有组织排水的分类
有组织排水根据水落管的位置可分为内排水和外排
涂膜防水用胎体增强材料
胎体增强材料宜采用聚醋无纺布或化纤无 纺布;胎体增强材料长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 50mm ,短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70mm;上下层 胎体增强材料的长边搭接缝应错开,上下层 胎体增强材料不得相互垂直铺设。
(3)保护层
屋面保护层:考虑屋面是否作为上人活动空间。 不上人屋面 采用预制板或浅色涂料或铝箱或粒径10- 30mm 的卵石. 上人屋面 ➢ 在防水层上浇筑30~50mm厚细石混凝土层(应设分格缝,
2.角度法:高度尺寸与水平尺寸所形成的斜线与水平尺
寸之间的夹角,常用“α”作标记,如α=26°34″、
45°等。 3.斜率法:高度尺寸与其水平尺寸的比值。如1∶4等。
屋顶坡度只选择一种方式进行表达即可。见下页图
屋面坡度
2.屋顶的类型
屋顶的类型与屋面材料、屋顶结构类型、建筑造型 有关 ➢ 按外观形式划分:平屋顶、坡屋顶及曲面屋顶等多 种形式 。 ➢ 平屋顶坡度<5%,一般2~3%,坡屋顶坡度≥10%。
水。
内排水:水落管在室内,主要用于多跨建筑、高层建筑 或立面有特殊要求的建筑、严寒地区建筑
外排水:水落管在室外,包括檐沟外排水、女儿墙外排 水和檐沟女儿墙外排水
屋顶排水方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结构形式、气候条件、
使用特点,并应优先选择外排水。
坡度形成方式
有材料找坡和结构找坡两种。 (1)材料找坡:宜采用质量轻、吸水率低和有一定
檐沟外侧下端应做鹰嘴或滴水槽
图 卷材防水屋面天沟构造
返回
(2)女儿墙泛水
1)屋面与垂直面交接处应将卷材下的砂浆找平层抹成园 弧形或45°斜面(又称八字角)防止卷材被折断。。
2)将屋面的卷材防水层继续铺至垂直面上,形成卷材泛 水,泛水处的防水层下应增设附加层,附加层在平面 和立面的宽度均不应小于250mm。
成一个封闭的防水覆盖层。
导和堵总是相辅相成和相互关联的。 平屋顶是堵为主,以导为辅
防水等级及设防要求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中强制性条文: 屋面防水工程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别、重要程度、使用功能 要求确定防水等级,并应按相应等级进行防水设防
防水 建筑类别 设防要求 等级
Ⅰ级
重要建筑 和高层建
强度的材料(如焦渣混凝土、石灰炉渣)来垫置 坡度 。其坡度宜为2%。 (2)结构找坡:屋顶结构层根据排水坡度搁置成倾 斜,再铺设防水层。其坡度不应小于3%。 见下页图
图 坡度形成
返回
二、平屋顶防水
屋面防水构造设计应从两方面着手:
导:设置合理的排水坡度,因势利导地迅速排离屋面。 堵:利用屋面防水覆盖材料在上下左右的相互搭接,形
筑
两道防水 设防
Ⅱ级
一般建筑
一道防水 设防
防水做法
卷材防水层和卷材防水层、 卷材防水层和涂膜防水层、
复合防水层 卷材防水层、涂膜防水层、
复合防水层
5.3 平屋顶的构造
一、 卷材、涂膜防水屋面构造 二 、 倒置式屋面构造 三、 架空屋面构造 四 、 蓄水屋面 五 、 种植屋面
返回本章
一、卷材、涂膜防水屋面
保温层上的找平层容易变形和开裂,故规范规定保 温层上的找平层应留设分格缝,缝宽5~20mm,纵横 缝的间距不大于6m。
结构层上的找平层可以不设分格缝。
分格缝作为排汽道时,可适当加宽并应与保温层相 通。
返回
表5-3 找平层厚度和技术要求
找平层分类 适用的基层 厚度(mm)
技术要求
水泥砂浆
整体现浇混凝土 板
整体材料保温层:如现浇泡沫混凝土,喷涂硬泡聚氨酯
在混凝土结构屋面保温层干燥有困难时,应采取排汽措施
排汽道设置在保温层内,排汽 道应纵横贯通,间距6m。
并与大气连通的排汽管相通, 屋面面积每36m2 设一个排汽 管。排汽管应固定牢靠,并做 好防水处理。
(3)找平层
卷材、涂膜的基层应坚实而平整,以避免防水层凹陷 或断裂 。
3)低女儿墙泛水处的防水层可直接铺贴或涂刷至压顶下, 卷材收头应用金属压条钉压固定,并应用密封材料封 严,见下页图。
4)女儿墙压顶可采用混凝土。压顶向内排水坡度不应小 于5% ,压顶内侧下端应作滴水处理
图 卷材防水屋面泛水构造
返回
(3)变形缝
1)防水层下应增设附加层,附加层在平面和立 面的宽度不应小于250mm;
返回
5.2 平屋顶排水与防水
一、平屋顶的排水 二、平屋顶的防水
返回本章
一、平屋顶排水
(一)排水方式 (二)屋面坡度及形成方式
返回
(一)排水方式
1.无组织排水 2.有组织排水
返回
1.无组织排水
无组织排水又称自由落水。屋顶伸出外墙,雨水 自由地从檐口落至室外地面。
一般适用于三层及三层以下,或檐高不大于10m的建筑 物的屋面以及干燥、少雨地区的屋面(摘自12J201)
返回
(二)卷材、涂膜防水屋面的细部构造 (1)檐口 (2)泛水 (3)变形缝 (4)出屋面管道 (5)雨水口 (6)屋面出入口
返回
(1)檐口
自由落水挑檐
该檐口部位的防水层收头和滴水是檐口防水处理的关 键,空铺、点粘、条粘的卷材在檐口端部800mm 范围 内应采用满粘法,卷材防水层收头压入找平层的凹槽内 ,用金属压条钉压牢固并进行密封处理,钉距宜为500 mm~800mm ;如下图所示
范》对防水层厚度的要求
每道卷材防水层最小厚度(mm)
防水 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