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理学综合练习题_重点

生理学综合练习题_重点

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个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1.在人体功能调节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A.全身性体液调节B.自身调节C.神经调节D.局部性体液调节2.机体环境是指A.细胞液B.细胞外液C.组织液D.血液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反射B.反应C.负反馈D.正反馈4.维持机体功能相对稳定的调节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负反馈调节D.正反馈调节5.Na+由膜转运到膜外的转运方式属于A.单纯扩散B.载体扩散C.经通道扩散(相反)D.主动转运6.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A.Na+平衡电位B.K+平衡电位C.Cl-平衡电位D.Ca2+平衡电位7.葡萄糖跨膜转运主要依靠细胞膜上哪些部分来进行A.泵B.通道C.载体D.受体8.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常用指标是A.静息电位B.动作电位C.阈值D.阈电位9.细胞在静息状态时,膜对下面哪离子的通透性最大++ C.Ca2+ D.Cl-A.顺浓度差转运B.耗能C.借助载体D.不耗能11.动作电位的产生是A.细胞接受刺激的标志xB.细胞收缩的标志C.细胞兴奋的标志D.腺体分泌的标志12.柠檬酸钠的抗凝血原理是A.加强抗凝血酶的作用B.抑制纤维蛋白原的生成C.使血浆中的凝血因子增多D.去掉血浆中的游离Ca2+13.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小将发生A.叠连加速B.脆性增加C.溶血D.血栓形成14.外源性凝血开始于A.组织损伤释放因子ⅢB.因子Ⅻ接触激活(源性)C.血小板粘附聚集D.因子Ⅹ激活15.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A.红细胞上受体的类型B.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C.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素类型D.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16.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A.血红蛋白B.纤维蛋白原C.球蛋白D.白蛋白17.额外刺激落在心肌兴奋性周期性变化的哪一期可产生期前收缩A.绝对不应期B.相对不应期C.超常期D.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18.正常心脏起搏点是A.窦房结B.房室交界C.房室束及其左右束支D.心肌传导细胞19.外周阻力主要取决于A.大动脉管壁弹性B.小动脉口径C.心肌收缩力D.循环血量20.实现血液与组织细胞物质交换的微循环通路是A.直捷通路B.动静脉短路C.迂回通路(营养通路)D.迂回通路和直捷通路21.在心脏射血过程中,心室压力最大是下列哪个期。

A.等容收缩期B.快速射血期末C.等容舒期D.减慢射血期末22.兴奋在心脏传导速度最慢的部位是A.窦房结B.房室交界C.浦氏纤维D.房室束23.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细胞是A.间质细胞B.肺泡Ⅰ型细胞C.肺泡Ⅱ型细胞(降底肺泡表面力)D.毛细血管皮细胞24.肺活量是指A.每分钟吸入的气量B.用力呼出的气量C.用力吸入的气量D.最大吸气之后,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25.正常情况下,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性的最有效刺激是A.一定程度的缺O2B.血中[H+]升高C.一定浓度的CO2D.肺牵感受器的传入冲动26.当氧解离曲线左移时,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氧A.增多B.减少(合成氧多)C.先增加后减少D.不变27.呼吸的基本中枢位于:A.脊髓B.下丘脑C.延髓D.脑桥28.C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

A.物理溶解B.形成碳酸血红蛋白C.形成碳酸氢盐D.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29.肺牵反射的传入神经是。

A.迷走神经B.交感神经C.盆神经D.脏大神经30.由肝脏分泌产生的消化液是A.唾液B.胃液C.胆汁D.胰液31.副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A.胃肠运动减弱(交感)B.胃液分泌减少C.胰液分泌减少D.胰液分泌增多(副交感)32.胃排空的动力是A.胃容物性质B.胃紧性收缩xC.幽门括约肌舒D.胃运动33.消化道共有的运动形式是A.容受性舒(胃)B.蠕动C.分节运动D.集团蠕动34.消化道平滑肌对下列哪项刺激不敏感A.电刺激B.机械牵拉C.化学物质D.温度改变35.对脂肪、蛋白质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A.胃液B.胰液C.胆汁D.小肠液36.营养物质和水的主要吸收部位是A.胃B.小肠C.结肠D.直肠37.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A.脊髓B延髓 C.下丘脑 D.小脑38.临床上用冰敷的方式给病人散热的方式属于下列哪种方式A.辐射散热B.传导散热C.对流散热D.蒸发散热39.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保纳排钾)A.使血钠增高,血钾降低,血容量增加B.使血钠、血钾都降低,血容量减少C.使血钠、血钾都增高,血容量增加D.引起肾素分泌,血压升高40.A.增多(尿)B.减少C.不变D.先减少后增多41.肾小管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A.近曲小管(近球)B.远曲小管C.髓袢升支D.集合管42.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A.有效滤过压(毛细血压-血浆胶压-囊压)B.血浆胶体渗透压C.入球小动脉血压D.出球小动脉血压43.静脉快速注射大量生理盐水时,尿量增加的原因是A.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血管升压素分泌增加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增加C.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减少D.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血管升压素分泌减少44.与血浆比较,终尿中缺乏的物质有A.葡萄糖B.Na+C.K+D.Cl-45.下列哪种激素由腺垂体释放。

A.催乳素B.催产素(神经)C.甲状腺激素D.肾上腺素46.甲状腺激素不具备下列哪项作用。

A.促进能量代B.促进体糖、脂肪的分解C.在生理情况下,促进蛋白质的分解D.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发育47.调节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是。

A.交感神经B.胃肠道激素C.血糖浓度D.肾上腺素48.下列哪一种激素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A.生长激素B.糖皮质激素C.催产素D.血管升压素49.调节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是。

(选择此题后老师上课没说)A.交感神经B.胃肠道激素C.血糖浓度D.肾上腺素50.下列哪一种激素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A.生长激素B.糖皮质激素C.肾上腺素D.去甲肾上腺素51.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是。

A.维生素B12与叶酸B.Fe2+与珠蛋白C.钙与氨基酸D.碘与甲状腺球蛋白52.脊髓半横断时。

A.浅感觉障碍发生在对侧B.浅感觉障碍发生在同侧C.深感觉障碍发生在对侧D.下肢肌肉瘫痪发生在对侧53.下列哪一项不是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A.单向传导B.双向传导C.相对不疲劳性D.绝缘性54.副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与胃肠道平滑肌细胞膜上结合的受体是。

A.N2受体B.M受体C.β受体D.N1受体55.感觉分析的最高级中枢在A.中央前回B.中央后回C.额叶D.顶叶56.牵反射的感受器是A.肌梭B.腱器官C.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D.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A.交感神经节前纤维B.交感神经节后纤维C.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D.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58.纠正近视眼可配戴A.平光镜B.凹透镜C.凸透镜D.园柱镜59.散光眼产生的原因是由于A.眼球前后径过长 B.眼球前后径过短C.角膜表面曲率半径不等D.晶状体弹性变差60.声音传向耳的主要途径是A.外耳→鼓膜→听骨链→园窗→耳B.颅骨→耳蜗淋巴C.外耳→鼓膜→听骨链(22.4倍)→卵园窗→耳D.外耳→鼓膜→鼓室空气→园窗→耳二、填空题1.生理学的研究可分为三个水平,即_细胞、分子水平_、_器官、系统水平_和_整体水平_。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反射_,它的结构基础是_反射弧_。

3.细胞被动转运物质的特点是_顺浓度差或电位差进行_和_不需耗能_。

4.细胞主动转运物质的特点是_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进行_和_需耗能_。

5.钠泵的化学本质是Na+-K+依赖式ATP酶,其生理功能是_维持细胞外Na+、K+的不均衡分布,从而维持细胞的正常体积和兴奋性_。

6.兴奋性是指_细胞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_衡量兴奋性高低的常用指标是阈值。

7.有效刺激必须同时满足一定的强度、一定的持续时间和一定的强度-时间变化率三个条件。

8.膜电位减少称为_去极化_,膜电位增大称为_超极化_。

9.某人的血清与B型血的血细胞凝集,而其血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不凝集,此人血型为_O_型,其血液可输给A、B、AB、O 血型的人。

(抗B-A O,B抗A所以凝结A不凝集O)。

10.某人的血浆中含有抗A凝集素,红细胞含有B凝集原,此人的血型为 B 型,他的血可以输给 B 和AB 血型的人。

11.血液由_血浆_和_血细胞_组成。

12.合成红细胞的基本原料是_铁_和_蛋白质_。

13.白细胞的总功能是通过吞噬作用和免疫功能对机体实现防御、保护作用。

14.第一心音发生在心脏活动的收缩初期,标志着心脏收缩开始。

15.心脏射血时,心室肌处在收缩状态,此时,主动脉瓣开放,房室瓣关闭。

16.心脏充盈是,主动脉瓣关闭房室瓣开放。

17.心肌自律性最高的部位是窦房结,称为心跳起博点。

18.心肌传导速度最慢的部位是房室交界,其生理意义是心房收缩完毕,心室才能收缩。

19.动脉压力感受器包括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20.胸负压是指胸膜腔压总是低于大气压,它的生理意义是维持肺扩状态,降低中心静脉压。

21.气体经呼吸道进出肺的过程称为肺通气;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肺换气。

22.胰液中消化蛋白质的酶有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

23.蒸发散热可分为不感蒸发和发汗两种方式。

24.尿生成的基本过程包括肾小球过滤、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排泄三个过程。

25.静脉快速注射大量生理盐水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尿量增加。

26.幼儿生长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导致呆小病;生长素分泌不足可导致侏儒症。

27.激素按化学性质主要可分含氮激素和类固醇激素。

28.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主要提高后膜对Cl- 离子的通透性,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主要提高后膜对Na+ 离子的通透性。

29.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

30.胆碱能受体包括M受体、N受体-N1受体和N受体-N2受体。

31.肾32.外周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和肽类。

33.视近物时,眼的调节是通过_晶状体变粗_、_瞳孔缩小_和_双眼视轴会聚_三方面来进行的。

三、名词解释1.反射: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外环境的变化,发生有适应性意义的反应。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阈值:指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不变的条件下。

能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

3.静息电位:细胞安静时膜外的电位差。

膜外为正,膜为负。

4.动作电位:细胞兴奋时产生的可扩布的一系列电位变化。

动作电位分去极化和复极化两个过程。

动作电位是可兴奋细胞兴奋的标志。

5.血型:血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通常主要指红细胞血型,根据红细胞膜上存在的凝集原命名。

临床意义最大的有ABO血型系统与Rh血型系统。

6.心肌细胞自动节律性:心肌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能够自动地产生节律性兴奋收缩的特性。

7.动脉血压:动脉管血液加于管壁的侧压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