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球化利弊

全球化利弊

全球化利弊经济全球化是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最显著的特征, 它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竞争舞台。

然而, 经济全球化衬推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有很大差别。

所以必须分析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所带来的利弊, 这样有助于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这一进程中把握机遇、避开风险, 从而才能健康地发展。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和不可抗拒的客观现实。

经济全球化是福还是祸, 是利还是弊?对这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作出不尽相同的回答。

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学术界的观点不尽一致。

国际上基本认可的“经济全球化”, 是指生产要素不断走向世界范围的优化配置、经济利益相互交错和各国的经济运行机制日益走向一致的一种趋势。

其总体特征是各国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 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程度不断加深。

就全球传播范围来说, 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可概括为六个主要方面。

一是国际贸易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是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一环。

二是世界性的分工已经形成, 生产活动已经全球化。

三是国家间的相互投资越来越频繁, 资本流动已经国际化。

四是国际金融活动规模空前, 大大超过了全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

五是全球化的主要载体—跨国公司迅猛发展, 跨国公司是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

六是世界经济体系不断扩大,全球经济贸易规则日趋统一。

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

究竟应该怎样对待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论坛前主席施瓦布的一番话很有指导性。

他说,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现实,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既然经济全球化是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 既然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每一个国家都必须以积极的姿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都必须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 以兴利除弊, 达到既能分享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又能够尽量避免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益一、发展中国家的一朵血玫瑰国内现在有一种观点, 经济全球化只会对发达国家有利, 对于发展中国家是没有多大益处的, 似乎可以看作“悲观论”他们更关注的是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负效应。

这个问题用“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话来回答, 也不合适衡量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利弊与得失, 关键是经济全球化究竟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哪些机遇滞来了哪些风险或者说冲击。

事实上, 许多发展中国家已经不失时机地快速融人经济全球化进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获得资金和技术, 并得到生产和管理上的帮助和协作, 从而提高了本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

中国和东南亚等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得益于经济全球化而实现了经济持续和高速发展。

因此, 从总体说, 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多数发展中国家也因此在不同程度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

这主要反映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 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的机会。

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1996年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达 ( 2850亿美元, 比上一年增长了17.5%而且投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私人成本在6年间增加了6倍。

在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本构成中, 国际私人资本构成中, 国际私人资本已占85%。

吸引外资规模的扩大无疑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金短缺问题。

第二,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更快更多地获得世界范围内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今天, 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某种程度上会加速或延缓国家经济的发展, 而且是倍增或倍减的关系。

谁拥有尖端的高新技术, 谁就拥有主导权。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后, 发展中国家能花较小的代价获取更多更好的技术, 这种技术, 是他们目前国内无法研究出来的, 或者即使研究出来, 也要过上好几年。

管理经验的有效获得也使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经营的道路。

这是发展中国家无法拒绝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原因。

第三, 经济全球化缓解了发展中国家的就业矛盾。

世界上有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口与就业岗位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 大量失业人员的存在是令政府十分头痛的问题, 而且, 就业问题一旦解决不好, 还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

经济全球化对解决这些国家的就业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有资料显示, 由于上述经济地区的发展, 近10年间发展中国家的就业人数年均增长率提高了14%以上。

第四,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 使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增强。

总的来说,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由于起步较晚, 目前发展水平较低, 普遍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但从发展趋势看, 由于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更积极地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时代指日可待。

第五, 经济全球化优化了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

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不太完善, 主要是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大, 第二产业不发达, 第三产业发展又不快。

同时, 基础产业的瓶颈现象也十分严重。

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契机, 根据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 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大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尤其是把发达国家技术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本国, 这仍不失为促进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高速和优化的捷径。

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不仅仅是好处,还有不可低估的风险, 有时甚至会演变成一场灾难。

从泰国发端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即为例证。

1997年7月2日, 泰国央行在汇市抛售泰株的强大压力下被迫实行浮动汇率利, 泰株一日之间贬值15%。

由此开始, 货币贬值如风暴般席卷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各国, 使整个地区经济陷人衰退。

从这金融领域便可将负面影响窥见一斑。

金融领域某一方面的崩溃往往会带来多末诺骨牌式的金融和经济“陷落”。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和冲击可归结如下。

首先, 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最大威胁是国家主权受到了冲击和削弱。

由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内市场力量的加强, 以及发达国家跨国大公司的不断扩张,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事务中的权力相对减弱。

特别是由于生产结构越来越具有全球性, 发展中国家实际上已很难完全控制本国的生产结构。

这种情况显然与国家主权观念相悖。

除了经济主权的削弱外,更可怕的是政治产权也受到了强有力的冲击, 集中体现为国际干涉力度的加强。

一些国家专有的政治权力,比如国家的独立自主、安全、领土完整等最为敏感的可题就有了被国际共同体特别是一些强大的发达国家如美国干预的可能。

这种干预时有发生, 从根本上冲击了主权的绝对性。

其次,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与矛盾。

经济全球化是在南北差距甚大、南北冲突尖锐的条件下形成的。

尽管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等一系列方面提供了便利条件, 但由于经济实力薄弱、综合国力不强, 在国际事务中无足轻重, 所以它们往往遭到不公正对待,甚至被伤害, 成为经济全球化代价的主要承担者。

在世界市场的全面竞争中, 由于资源、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作用相对下降, 科学技术作用增大,发展中国家处于更加无力的地位, 其必然结果是导致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加大。

另外, 在国际社会中起重大协调作用的国际组织, 大都为发达国家所控制, 它们制订的国际规则和国际制度往往客观上有利于发达国家,有利于巩固发达国家左右国际事务的权力和地位。

当代贸易、金融、环境、人权等领域都反映了这一特点,所以广大发展中国家才会感到压抑、不满, 从而引发更多的矛盾和磨擦, 导致国际社会不稳定。

最后, 还有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可能使发展中国家内部出现两极分化。

不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出现两极分化, 而且发展中国家内部之间的贫富差距都在不断扩大。

这就是说, 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下, 发展中国家不仅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和对付发达国家不断提出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 而且还要面临解决国内工资与收入差距拉大带来的社会巨大压力。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经济全球化是一朵血玫瑰,为了得到它, 付出代价在所难免。

二、发达国家的一只掺了黄沙的香摸模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来说, 显然十分有利。

这是因为当代世界经济是由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

发达国家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发起者和直接推动者, 更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享受到的好处可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 有利于发达国家谋取和维护全球经济霸权。

发达国家利用资本、技术、信息和市场优势, 增强在新兴领域的实力, 进一步拉大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差距, 将其遏制在“边缘地带”。

而且, 经济全球化为发达国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经济活动空间, 使它们凭借各自的经济实力, 积极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不断扩大经济势力范围, 在全球获得更大的销售、投资和劳动力市场, 谋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发达国家在谋取和维护全球经济霸权是别有用心的, 主要目的是要获得对发展中国家甚至其他不太发达国家的政治影响力。

全球化只是发达国家对外扩张的手段, 丝毫不意味着它们完全打开了国门。

因此, 伴随着全球化的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泛滥。

其手段之一, 就是对“违反”发达国家所谓的贸易保护法的国家和企业进行制裁。

他们把本国法律国际化, 使之成为各国必须遵守的贸易规范。

同时还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贸组织设置重重障碍和苛刻条件, 直接控制和干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 巩固其全球经济霸主的地位。

其次, 有利于发达国家成为国际贸易的最大受益者, 而且也成为国际贸易的垄断者。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发展, 使国际贸易增长迅速, 其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世界生产总值的增长。

然而, 发达国家从中捞到的好处远比发展中国家多得多。

一方面, 贸易自由化会极大地促进发达国家出口的增长。

美、日、欧三方在世界商品贸易中所占的份额高达50%以上, 全球贸易实际上主要为这三方垄断。

因为除了一般贸易外, 上述发达国家的科技开发和应用更加直接地促进了自身以及全球贸易的发展。

它们对外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加, 成为全球贸易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而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又促进了地区经贸一体化趋势的加强, 从而更加有利于发达国家经贸合作关系的拓展。

再次, 经济全球化极大地促进了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全球扩张, 并使其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作用越来越大, 始终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导力量。

最后, 经济全球化促使发达国家经济向科技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升级, 在高新技术方面不断创新, 研究开发和生产出技术和知识含量高的新产品, 并及时推向市场, 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当然, 经济全球化在给发达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同时, 难免也会有一些不利影响,但这些不利因素相对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一个是发达国家的就业问题。

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尖刻地指出,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失业人数激增。

比如, 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可能使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对非熟练工人的需求量下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