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引言本说明书提供给我们的客户,以帮助他们在安装和操作ACD气体密封离心泵时获得最佳的效果。
其中的“维护指南”部分帮助客户取得最佳的泵效率和使用寿命。
我们的质量承诺将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无效:输送非订单中所指定的介质;超出额定参数范围的运行:由不正确的搬运、安装、操作和维护而导致产品的损坏。
如遇到本说明书未提及的故障,请与本公司技术服务部门联系。
2.0 概述本泵为输送低温液体而设计,采用迷宫式气体密封,氮气或其他合适的气体注入密封套内的沟槽(即环形迷宫密封腔)中。
环形迷宫密封腔由轴上的梳齿和一个与之紧密配合的密封套内的衬有银/巴氏合金衬套跑合而成,气体在迷宫密封腔内产生压降,并使得密封气消耗量减至最小。
密封氮气的压力由两个特殊设计的调节阀进行控制,调节阀可以保持密封气的压力比输送介质的压力稍低,以防止密封气进入泵腔内而污染泵送液体。
3.0 安装3.l安装前的准备和处理每台泵从制造到成品,都经过全面检验,以确保无故障运行。
发货之前,在泵的进、出口和其他开口处用盖罩覆盖以防止灰尘进入,然后将泵小心装入木箱内予以适当固定,封箱后准备发运。
在搬运货品时要格外小心,注意系挂吊索不得对泵体产生应力,即不得将吊索直接绕于泵轴上。
吊索可以通过电机的吊环并绕过中间体后将泵吊起,吊索之间的夹角不超过90°。
在收到装箱单或其他货运单据后,必须尽快地检查所有设备。
如发现有缺件和损坏等情况,应立即向运输公司的当地代理报告。
盘动泵轴,检查是否转动灵活,如感到有阻滞现象或有异常声音,应当立即报告并检查运输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损伤。
如果货品不是立即安装,则应将泵存放在防潮场所,同时不要暴露在有油雾及多尘埃的环境中。
在准备安装泵之前不要将泵的进、出口等处的盖罩卸下。
易受潮及受浸蚀的配件(如轴承、轴和其他经精加工的零件等),除了在安装前要检查,存放期间还需做定期检查。
3.2泵的安装安装泵和管路系统需要一个合适的地基和支撑,这个地基必须满足当地规范的要求。
管路系统及其附件都必须经过合理的设计和安装,如本说明书以下章节所述。
连接泵进口和出口法兰的管道必须使用波纹管,以补偿系统冷却后的应力和收缩量。
为确保波纹管有合适的长度,在预冷(后续中会介绍)之前不要用地脚螺栓将泵固定在基础上,因为这样可以消除管路中的任何应力,并使泵在实际运行中免受应力作用。
所有管道都必须中心对齐且可靠支撑,以确保泵在运行过程中不受应力。
3,2.1将泵放置于准备好的地基上,但不要固定,也不要连接电源。
如果一定要连接,须关闭电源。
3.2.2管道与泵连接后,可实施电流不通过泵体的点焊,但不要焊接管路(与泵断开后再焊接管路)。
3,2,3在连接管道之前,检查管道及泵的进、出口腔内有无杂物,并进行适当清洗(按清洗规程)。
3,2,4连接泵的进口和出口管道。
相互连接的泵体和管道上的两个法兰面必须平行,法兰螺栓孔必须完全对正,螺栓能轻松穿过。
泵的法兰面是平面的话必须用平面法兰加垫片来配合。
不得用螺栓或销强行对齐螺栓孔。
不要强行连接进、出口管道。
如果波纹管和泵的进、出口法兰有间隙,必须另外加垫片以消除间隙,切不可直接用螺栓拉紧波纹管,这样会导致冷状态时,泵头会受到管路应力的作用。
同时所有管路要清洗脱脂,并吹扫干净。
3.2.5装入垫片并连接进、出口管道后,盘动泵轴,确保转动灵活。
可以通过拆下电机风扇端盖来转动泵轴,如发现有异常声音或阻滞,应找出原因并解决后才可继续操作。
3,2.6预冷泵(界区)。
3,2,7如果因冷却使管道移动,导致地脚螺栓干扰电机底板孔,应重新调整管道或扩大电机底板上的地脚螺栓孔,以避免泵预冷后受到应力。
3.2.8垫好垫片,紧固地脚螺栓螺母,将泵固定在地基上。
3.2,9盘动泵轴,确保转动灵活,如发现有异常声音或阻滞,应查明原因并且解决后才可进行下一步。
如果电机风扇端盖已拆下,应将其装复。
其他安装注意事项A,用使DN15,管通入约0.3M干P燥a气的体对中间体内的泵轴吹气,使紧靠电机的轴伸端不致结霜,防止冷量沿轴传导。
泵头通过中间体固定在电机上,泵体的冷量会沿轴传到电机轴承上,特别是在密封泄漏和停车时,很容易将电机轴承内的油脂冻住,导致轴承失效,从而在泵启动后使轴严重振动进而损坏设备。
B,对于迷宫密封离心泵,混合气等出口要加引管将气体/液体引到安全位置。
要求密封气干燥(露点低于60℃)清洁、压力稳定。
在密封气管路上要加装流量计、过滤器、压力表。
对所有进/出口放空阀及混合气的出口,都要加引管将气体/液体引到安全位置。
要注意安全阀喷液口的方位不能对着操作场所。
密封气进口管径不小于DN10C.进口管尽量短,超过3米时必须使用真空管。
这是由于低温液体在常温时汽化极为迅速,液体汽化后很容易使低温泵汽蚀,导致密封很快磨损,而叶轮等运转件因为振动太大而损坏。
因此对进口管路要求有良好的保温。
D,进口管上尽可能减少三通、阀门、弯头的数量。
本说明书后附有典型流程图(图号为15262参)考,该请流程图的要求,安装必需的压力表、放空阀、过滤器、回流管、加温吹除管等附件。
连接的进、出口管路白径要等于或略大于泵体上的法兰的实际进、出口口径。
出口放空阀和出口压力表应安装在泵出口与出口阀之间。
安装放空阀时,其放空管要从(水平)主管的上部引出(不要从主管的下部引出),以确保主管中的气体顺利排出。
E.电机接线按HI—△ (高压一三角形)。
ACD低温泵配用的电机能适应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电源条件,按接线盒上(旁)的接线图(有的在接线盒内盖上)选择合适的接线方法。
3.3管路系统设计(参见图1)在设计、安装管路时,离心式低温泵的特殊性必须引起注意。
完好的管路系统不仅是为了泵安全和正常运转,还能提高进口净正吸入压头(NPsH)而,改从善了泵的性能并可延长泵的使用寿命。
管路系统的没计、安装、选材及所用的附件必须满足所用工况的规范要求。
液氧泵的安装有特殊的安全要求,诸如必要的清洗和材料要求。
参考压缩气体协会(CGA)标的准G-4,7。
管路系统中的压力等级必须大于系统的设计压力,并安装安全阀来防止超压。
在低温介质中安装安全阀尤为重要,外界热量传导将导致封闭液体大量汽化,若不能扩张,将造成大幅度的升压,必须在所有可能出现封闭液体的地方安装安全阀。
3.3.1进口管路制定安装计划时,应考虑泵相对于贮槽的位置及走向,以使进口管路尽可能短。
泵的位置应处在从贮槽接出的管道力求不超过1,5。
米进口管道应保持较小的持续向下的倾斜度而使液体能顺利流入泵的进口。
进口管不允许有任何凸起部分(否则将形成气穴)。
尽可能少用弯头,以减少管路中的液体湍动和压力损失,如必需使用弯头或弯管,应使用大半径的类型。
应尽可能将泵的进口管与其它液体管线隔离开来。
如果必须将其它管线连接到泵的进口管上,则应在紧靠连接处安装一个阀,以避免出现积液死角。
积液死角内的液体因温度升高很易汽化,产生气泡并进入泵中,从而导致汽蚀。
避免使用与进口法兰不同管径的进口管。
管径太大会导致介质流速过慢,从而使液体大量汽化,在泵内产生汽蚀。
相反,管道直径过小会加大管路压力损失,降低进口净正吸八压头,也会导致汽蚀。
在泵和进口阀之间的进口管道上必须安装安全阀(或放空阀)。
安全阀设置的开启压力值应比最大进口压力至少高1.7bar(25PSI),但不要超过泵或但其它管路附件的最大允许压力。
在进口管中推荐使用闸阀或球阀,而不是截止阀。
在进口管中必须安装一个进口过滤器,位置最好靠近泵的进口法兰处。
推荐使用通流面积为进口管截面积1,5以倍上的锥形过滤器。
在进口过滤器的两端安装压差表。
波纹管不能用于补偿管路的偏心或布局不当。
当然,进口管也不可能全部是波纹管,以免增加进口管的压降和冷损。
如果进口管过长,应考虑采取绝热措施。
超过3米时就要选用真空管,因为常规的绝热方式会积聚水汽使绝热效果降低,并可能因吸热而导致汽蚀。
对于不是经常使用及连续作业时间不长的泵来说,常规的绝热措施甚至是有害的,因为每次运行泵时,必须浪费大量液体来冷却绝热材料。
如果本泵是为槽车提供的离心泵,还需在槽车传送至泵进口处的软管部分中问位置提供支撑,从而防止泵的进口处承受软管重量造成应力,且可防止下垂软管造成气阻。
3.3,2回流管路安装离心泵时,应在泵的出口处安装一回流管路(返回贮槽的气相区),用于泵的预冷和启动。
为消除气穴和帮助预冷,回流管应保持持续平缓向上的倾斜度通向贮槽。
在回流管路中可安装截止阀,以方便泵启动时憋压。
在回流阀关闭时,为了更好的冷却泵和减少盲管中的汽化,回流阀应尽可能安装在靠近泵出口分叉的地方。
在进口控制阀和回流阀同时关闭的时候,封闭的管路中必须安置—个安全阀以防止超压。
3.3.3出口管路出口管的口径应与泵出口法兰的尺寸相配,压力等级应比泵设计压力略高。
出口管中要安装—个止回阀,防止液体倒流。
必须在出口管路上安装安全阀。
出口控制阀的位置应在回流阀分叉管路后的出口管路上但必须尽可能靠近泵,用于调节泵的流量至所需工况。
若泵在无限制条件下启动,或在达到所需工况前在大流量区开车,将导致严重汽蚀而使泵无法启动。
⒊4进口净正压头(NPSH)泵进口所需的净正压头(NPSH)应大于或等于铭牌中的标定值。
为补偿进口管道的压力损失和冷损,需要将贮槽内压力提升至高于泵进口处液体饱和蒸汽压力5~20PSI。
进口压力高并不能保证泵正常运转的NPSH就一定够。
NPSH是指液体实际压力高于液体饱和蒸汽压力的差值,有时也被称为“过泠度”或“超压度”。
3.5电路连接按电机接线盒上(旁)的接线图(有的在接线盒内盖上)选择不同的电压情况连接电路。
电路的元件和重装必须符合相关的电气规范。
为使电机能输送到足够的电压,应确保引入线足够粗。
电机应有过压/欠压保护及过载保护。
3.6旋转方向泵的旋转方向必须与泵体上所示箭头方向一致。
点动电机(不超过一秒)检查泵的转向是否正确。
按电机的额定值,提供必要的过载保护。
3,7密封气连接(参见图2及附于本说明书后的54707的“密封气简图”)泵配有两个带参考压力的调节阀用来控制密封气的压力,图3-1、3-2为用英制和公制单位分别表示的参考压力与密封气耗量的关系图。
提供给第一个调节阀的密封气体(通常是氮气)压力至少比低温泵吸入压力高大约60PSI,但不得超过250PSIG。
通过第二个调节阀的密封气压力应设定在比参考压力低大约1.0PSI。
4.0 操作情况会有所差异,但操作的基本程序应该是一致的。
4.1试车前检查a.液位充分,槽内液位有3米以上,进口压力符合泵铭牌的要求。
b.电机按要求接线(通常选HI-△)。
c.进/出口放空阀、进/出口压力表、进/出口控制阀、进/出口波纹管、进口过滤器、出口止回阀及回流阀等安装前确认已进行脱脂处理。
d.手能盘动电机,如果不能盘动,按3.2.5条操作消除泵头上的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