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 证券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

第八章 证券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


技术因素
⑶市场宽度。指在某个交易日中,上涨股票与下跌 股票数量比较。如果上涨股票数较多,市场宽 度增大,则可认为股价看涨,反之则看跌。 ⑷新高和新低。指某种股票上涨或下跌至过去从未 有过的高点或低点。从创新高和新低的股票数 量对比中可以判断市场的强弱。一般说,创新 高股票数多于创新低股票数时,股市趋于上扬, 否则为下降。 ⑸投机性操作。主要采用操纵股票、利用“股市人 心”、利用信息等形式影响股价。
复 苏
繁 荣
衰 退 萧 条

股票市场综合了人们对经济形势的预期,这种预期又必然反 映到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中,从而影响股价。
4.2.2如何判断目前经济处在周期的哪个阶段?
1、经济指标 先行指标。是在经济的全面增长或颓势尚未到来之前, 率先发生变动的指标。这些指标可以预警国民经济周期 中的转折点和估计经济活动升降的幅度,推测经济波动 的趋向 eg.货币供应量、股价指数等。 同步指标是伴随国民经济涨落而同时变化的指标。是对 近期经济运行状态监测和预警的依据。 eg.实际GDP、 失业率等。 滞后指标是经济运行中波动发生之后才显示出来的指标。 通过这些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对先行指标的预警进 行验证,促使先行指标的预警更加准确。eg.物价指数、 短期利率、生产成本等。
宏观经济运行影响证券市场的途径
企业经济效益 居民收入水平 投资者对股价的预期 资金成本
宏观经济
证券市场
4.2.1 经济运行周期
经济情况并非固定不变的,具有繁荣-萧条-衰退-复苏- 繁荣等的周期性; 经济周期称商业周期,是指经济形势由高峰到低谷周而复始 的运动。是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 和收缩。
国有股减持
政策出台 2001.6.14
国有股减持
政策出台 2001.6.14 国有股减持公 司浮出水面 6.25
暂停国有股减 持2002.6.24
股权分置改 革、汇改、 资产重估
2005.6-7
案例:资金供给与中国股市
自中国证券市场创建以来,经历了5次大牛市,分别产生于 1992年、1996年、1998年、2000年、2005年。 但是,一方面,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在1993年达到高 峰后,随着宏观调控的深入实施,自1994年开始增长速度始 终处于下降走势,直到2000年才开始出现转机,首次出现正 增长;另一方面,作为证券市场基石的上市公司近几年来整 体业绩并没有根本改变。那么是什么在支撑市场的上涨呢? 回顾一下我们不难发现,每波牛市行情几乎都是伴随着 资金扩容产生的。1992年证券营业部由深沪两地扩散到各主 要城市,一批新的投资者进入市场;1996年、1997年全国各 地证券营业部和投资者开户数量急剧增加,银行存款利率连 续下调,带来大量新入市资金;1998年由于证券投资基金的 设立,机构投资者队伍扩大产生了1999年的“5.19”行情; 1999年底三类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和上市公 司)入市的禁令被取消、券商增资扩股、股票质押贷款的实 施使得2000年机构资金成为市场增量资金的绝对主力。
4.1.2 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动是证券市场 价格变动的首要因素
宏观经济因素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是 根本性的 全局性的 长期性的 所以 “顺势者生” “选股不如选时” “选时不如选势” 势者:宏观经济形势也;把握宏观经济形势才能把握 投资机会
4.2 宏观经济运行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从影响证券市场价格的因素来揭示宏观经济变动与证 券投资间的关系。 宏观经济因素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主要通过两个途径: 宏观经济的周期性运行和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
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由于市场内部技术因素的影响,股 价自身会产生变动。即使市场外部的基本因素 不发生变化,股价也可能上下波动。 包括交易量、卖空、市场宽度、新高和新低、 投机性操作等市场内因素。主要在短期内影响 股价变动。
技术因素
⑴交易量。股票的交易量与股票价格有较强的联系, 这便是所谓“价量关系”。如果“价量配合”, 即股价上升、交易量显著增加,而股价下降、 交易量显著减少,则表明市场趋于坚挺;如果 “量价背离”,即股价上升、交易量萎缩,股 价下降、交易量放大,则表明市场趋于疲软; 如果股价趋平,而交易量急剧放大或极度萎缩, 则表明市场处于转折关口。 ⑵卖空。是指先卖后买的市场行为。当卖空活动继 续发展,则表明市场趋弱,如卖空出现中止或 延缓,即卖空数额发生累积,累积数量过大, 卖空者最后必须补进,将造成市场技术性坚挺。
基本(面)因素分析方法的框架体系图
证券(股票)供给
宏观(经济)分析 市场因素分析 中观(行业)分析 微观(公司)分析
股价指数 证券(股票)需求 同类上市公司 整体投资价值
个股价格
上市公司 个别投资价值
基本面分析方法的框架体系图
在这种方法中,
首先必须考察整 体经济对所有公 司和证券市场的 一般影响; 然后分析在这样 的经济环境中具 有较好发展前景 的产业(行业); 最后再分析理想 产业(行业)中 的单个公司以及 这些公司的证券。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案例:
1996年12月《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和1997年“风险防范 年”牛市行情的结束 1996年12月中旬,深沪股市连续上涨,上证指数已涨到 1258点,随后数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认为股市市盈率太 高,泡沫过多,结果造成股市大跌,形成阶段性头部。97 年5月中旬的大顶部也是由直接政策调控造成的。5月9日证 券印花税率由千分之三上调为千分之五,紧跟着公布了300 个亿的新股上市额度;97年5月22日又出台严禁国企和上市 公司炒股的规定,连续的政策调控使股指形成一个大头部, 紧跟着是一轮大幅下跌。 1999年9月9日三类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和 上市公司)入市的禁令被取消与“5.19”行情 2001年6月14日国有股减持政策出台与股市单边下跌行情, 2002年6月24日股市井喷行情与国有股减持暂停。
(3)公开市场业务 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可以调节各家商业银行 的头寸,来影响同业拆借市场、回购市场和国债市场的 供求关系,进而影响利率水平,并通过传导机制影响股 市的资金状况。 (4)利率政策 一般来讲,利率下降时,股票价格就会上涨;利率上 升时,股票价格就会下跌。
4.3.2财政政策的调整证券市场具有持久但较为缓 慢的影响
证券投资学
第四章 证券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
基本(面)因素分析
基本(面)因素分析: 就是对发行证券的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绩效以及

影响公司经营的外部经济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寻找证 券的内在价值,并将其内在价值与证券的市场价值进行 比较,从而找出被市场错误定价的证券,并以此作为买 入或卖出何种证券的依据。 就股票而言,即分析决定股票价值和供求关系的有 关因素的理论和方法。 其特点是: (1)侧重于分析“为什么,买什么”; (2)重“质”轻“量”,定性分析;而技术分析侧重 于量化分析; (3)应用于中长期投资分析; (4)基本面“低吸高抛”,不提倡“杀跌追涨”;
股价指数经济周期源自原因:股市股价的涨落包含着投资者对经济走势变动 的预期和投资者的心理反应等因素。
作为宏观经济晴雨表的股票市场,必然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 1、萧条阶段。在萧条阶段,信用萎缩、投资减少、生产下 降、失业严重、人们收入减少,必然会减少对股票的投资需 求,因而股市呈现熊市景象。 2、复苏阶段。在复苏阶段,经济开始回生,公司经营趋于 好转,人们收入开始增加,也会增加对股票的需求,股价开 始进入上升通道,此时是购入股票的最佳时期。 3、繁荣阶段。在繁荣阶段,信用扩张,就业水平较高,消 费旺盛,收入增加,股价往往屡创新高。但此时应注意防范 由于政府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给股票市场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4、衰退阶段。在衰退阶段,随着经济的萎缩,股票投资者 也开始退出股市,股价也会由高位回落。此时应卖出股票。 注意:通常情况下经济周期与股价指数的变动不是同步的,而 是股价指数先于经济周期一步。即在衰退以前,股价已开始 下跌,而在复苏之前,股价已经回升;经济周期未步入高 峰阶段时,股价已经见顶;经济仍处于衰退期间,股市已开 始从谷底回升。这是因为股市股价的涨落包含着投资者对经 济走势变动的预期和投资者的心理反应等因素。
(1)财政政策手段 政府购买: 财政支出↑→刺激投资和扩大就业→人们的收入↑,社会 供给↑→证券市场价格↑ 转移支付 税率以及税收减免 国债发行量 国债发行↓→债券供给↓→债券价格↑→带动整个证券价 格↑ (2)不同倾向的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不同影响 财政政策的调整对证券市场具有持久的但较为缓慢的影响。 紧的财政政策将使得过热的经济受到控制,证券市场也将走 弱,而松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发展,证券市场走强。
包括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相关政策的分 析。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收 入政策等。 此外,在当前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 重大的改革步骤、改革的力度和方法等也是宏 观政策分析的重要内容。
4.3.1货币政策的调整会直接、迅速地影响证券市场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 而采取的各种控制、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的 方针、政策、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可划分为三种类型: 扩张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中性货币 政策。 货币政策的调整会直接、迅速地影响证券市场
4.2.2如何判断目前经济处在周期的哪个阶段?
2、计量经济模型 经济现象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方程式。 计量经济模型主要有经济变量,参数与随机误差三要素。
3、概率预测 概率预测方法运用得比较多的比较成功的是对宏观经济 的短期预测,西方预测时限通常为一年或一年半。
4.2.3 宏观经济循环周期与证券市场波动
4.1.1证券市场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
3.公司因素 公司业绩。股市正是这样运行的:随着企业的盈利而上 升。 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的产业前景 公司财务结构 4.市场因素 市场信心。从众心理、贪得惜售心理、犹豫心理等都会 导致股价波动 市场操作行为 前三个因素被称为基本因素,即市场外部因素;后一 个因素市场是内部因素,或称技术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