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福院赴荷兰、德国考察报告

精福院赴荷兰、德国考察报告

精福院赴荷兰、德国考察报告【信息时间:2011-7-4 阅读次数:108】【我要打印】【关闭】2011年6月16日至21日,应荷兰GGZ buitenamstel 精神照料机构与德国法兰克福Verband养老机构邀请,苏州市精神病福利院一行五人赴上述两家机构交流访问,进行实地考察,并就精神疾病康复和养老护理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代表团团长由市精神病福利院副院长张瑛、苏州市民政局纪检监察室主任顾黎明、市精神病福利院老年科主任蒋正华、精神二科主任沈苏、社会福利院总务科谢金生科长共五人组成。

在此次为期一周的考察访问中,我们先后实地参观了位于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市的精神病专业护理机构GGZ buitenamstel 公司旗下一家长期护理机构、日间照料机构(华人同乐社)和一家综合医院精神科临床诊疗病房,以及位于德国金融中心城市法兰克福Verband专业老年护理机构,并与这两家机构管理层就精神照料、老年痴呆病人的护理照料、社会保障体系、健康照料体系、机构管理、服务理念等内容进行了深入广泛的交流。

我们还深入病房与他们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互动交流,实地观摩他们的住院环境和工作氛围,荷兰方面还专门邀请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Piet.Eikelenboon教授做了老年性痴呆治疗和护理的讲座。

最后双方就下一步的深入合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洽谈。

考察中荷兰、德国精神与老年护理机构人性化设计、舒适的内部环境、完善的服务设施、先进的服务理念、计划严谨的工作作风、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优美的风貌、公众良好的素质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考察学习期间,我们受到当地同行的热情款待,荷兰GGZ buitenamstel 护理机构的Jan.willem.pijpers总裁、Anneke经理和德国Verband机构的uscher总裁为这次访问做了精心和周密的安排,uscher并和Ute.Bychowski、Michaela.hange、Armin.Blum三位经理全程陪同;Jan.willem.pijpers总裁、Anneke经理更是每天亲自开车接送,陪伴到很晚,风雨无阻,并且精心安排吃、住、行等方面计划,使我们感受到了异国友人的深情厚谊。

通过实地参观、交流、讨论,我们完成了出访前精心拟定的考察课题,进一步了解了西方发达国家对精神病人、老年痴呆的治疗、护理、照料、保障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拓宽了思路,找到了我们在这一领域的差距,明确了精神病照料和养老护理事业改革创新的新目标,看到了民政事业美好的明天。

一、考察机构简介1、荷兰GGZ buitenamstel 位于荷兰最大的城市阿姆斯特丹,是一家为不同年龄层次和文化背景的人提供心理咨询和精神干预的公司,服务对象包括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

他们也为精神病患者家庭提供帮助,帮助类型包括:提供预防精神疾病的培训、心理学专家给予心理疏导、提供日间治疗、提供入院治疗。

他们的员工与社区医生、医院、警察、学校和养老机构都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目前公司有病人21000个,床位600张,员工1450位,为阿姆斯特丹12个地区提供服务。

公司共分为8个部门,分别为儿童、青少年、成年、老年照料部门、预防部门、教育部门,其中成年照料部门又分为急诊部、门诊部与社会部。

我们参观的是该公司旗下的GGZinGeest精神病和精神卫生照料子公司。

2、德国Verband养老院据介绍,该机构是法兰克福市最大的养老护理和精神病照料专门机构,负责法兰克福市20000名老年人和精神病人的收治和照料。

该机构有需要护理的养老院共7所,我们访问了其中2所,2家护理机构均有精神科和老年痴呆病房,建于市中心,尽管年代久远,设施不是最先进,但它是德国养老管理的样版。

虽然他们也建有设施更加完备的新的分支机构,但老年人还是喜欢住在老的病房,因为在老的病房,根据病人年龄的不同,布置有不同年代的一些老年人比较熟悉的用品,包括老年人青年时代的一些明星的照片,使病人仿佛又回到了过去熟悉的环境,勾起老年人对往日幸福生活的回忆,让老人们感到了家里一样的温暖,老年人在这里的生活待遇比在家中还好。

这里的痴呆病房和精神病房,没有专职医生,以生活照料护理为主。

病房全部开放式管理,生活设施人性化设计,安全而便利。

其按照病情不同类型,实行分类管理。

不能随意限制病员人身自由,如保护约束,除非法院同意。

他们的服务理念是:让老年病人心情愉快,享受生活。

根据病人家庭经济条件不同,收取不同的费用,甚至免费,类似于我们的所谓“三无”病人,但所有病人都能享受到同样的服务。

二、考察主要的感悟1、人性化的服务设施。

荷兰的GGZ各精神照料机构均没有太大的规模和占地,甚至没有显著的机构标志,这些机构大多设在各个社区,与居民区连成一片,没有围墙和隔栏,在这里,患者可以随便出入,享受到正常老年人应有的正常生活,如外出购物、观光,也可以到所在社区与其他老人聊天。

而且,行动自如的患者外出,可以不用工作人员陪同,这与我们的观念完全不同。

机构外环境优美,树木林立,郁郁葱葱。

所有工作人员都穿自己的服装,而不是统一的工作服,使入住的顾客没有心理上的隔阂。

机构内环境舒适而温馨,色彩鲜明,布局合理,装饰设计别具匠心,充分体现出了人性化的特点。

墙上布满了病人自己创作的作品,病人住宿舒畅,大多是单间,病室内由病人自己布置,走廊宽敞明亮,每隔十几米就有共享空间,宽敞舒适,病房内康复设施齐全,有专门的治疗师为病人量身定制康复计划,老人们可以在病室内学习厨艺、种花、唱歌、画画,自由聊天,累了喝喝咖啡,病员可自己饮用,会客室更是舒适宜人,另还有专门的吸烟区。

德国Verband养老院是一家历史悠久的老年护理机构,这里的环境与设施使人感到不是在医院里,而是像在家里,住在这里不会想到要早点出院。

每层楼有小餐厅,楼下还有一个很大的餐厅,病人可以自由选择在哪里用餐,充分尊重病人的人格,我们在参观时,工作人员要给我们看一下房间内的小冰箱,先征得病人同意后才能看。

尽管病房开放,并没有病人会走失,部分严重老年痴呆病人手腕上带有GPS定位的腕带,即使真的走出大门,马上会报警。

他们考虑到老人喜怀旧的特点,在墙上到处贴有与老人年轻时同时期电影明星的图片,还留有缝纫机、留声机及各种老式生活用具,让记忆障碍的病员勾起往日的回忆,既减轻了患者的住院焦虑,又延缓了病情进展,病房内和楼下院子里养有花、草、鸟儿和鸡、鸭、兔等家畜,让老年人接触自然,使老年人享受到家的温馨,增加生活乐趣,营造了一种适合老人生活的颐养环境。

2、先进的管理理念。

荷兰的精神病护理机构按照精神病人的种类和严重程度,设立了收治短期和长期精神病人的护理院,以及病人回归家庭前的过渡性公寓。

他们一改过去将机构分布在郊外,不利家属探望,影响病人康复的管理模式,所有养老护理和精神病康复机构均建在市区,融入到各个社区,有利于病人的康复,使病人能得到家属的悉心照料,尽量使病人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3、实行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的医护与照料管理服务体系。

荷兰的这家机构根据病人的情况不同,设有长期和短期的分支机构,短期精神病人治疗周期为8周,长期精神病人则可停留几周至数年不等。

入住的精神病人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评估程序和法律程序方能进入机构,针对不同的病情,与家属协商制定详细的目标和治疗方案,要征求患者的意愿及同意。

针对每个精神病人都有诊疗团队,由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护士、职业治疗师、行为指导师、理疗师、社会工作者组成,而且现在他们又设立了社会精神病护士,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与一般综合性医院的护士有所不同。

诊疗团队每两周组织一次讨论,各个层面的人员都要参加,商讨诊疗计划实施后,效果如何,再确定下一步的治疗计划。

即使病人出院回到社区,仍然有相应的专业治疗团队为其服务。

机构内有局域网,采用信息化管理,所有护理观察记录均记录在专用电脑上,详细记录诊治情况、与患者签署的并经其同意的合同、躯体疾病情况、定期的医疗评估以及突发事件等等。

所有诊疗活动包括医生与患者的访谈都会通过网络自动反映到保险公司,从而明确费用。

其平时日常工作与国内有所不同,以护士护理观察与生活照料为主,而精神科医师平时不在护理机构,只是在病人病情出现特殊情况,经护士通知,才与病员沟通,作出处理并有所记录,所以护士在其中起到很大的作用,这在病区的编制中也能反映出来。

在一家收治30名病人的长期照料机构,配备有一位精神科医生,18位有职业资质的精神科护士,0.5个活动安排者,0.5个理疗师,0.4个物理师,0.7个社工,0.5个运动师,0.5个音乐治疗师,0.2个宗教辅导师,另外,还有一些见习者和志愿人员。

对精神病人的治疗采用综合干预模式。

机构对大部分病人实行开放式的管理,根据他们各自爱好,为他们量身定制诸如健身、音乐、绘画、电脑应用、手工等课程,并为这类病人提供技能学习和劳动场所。

病人还可以随意出入,行动自如的病人外出,不需要工作人员陪同,这与我们的观念完全不同。

德国的Verband养老机构专门设有监控室,有三名工作人员日夜看管,负责20000个老人的信息管理工作,走廊墙上设有红色的报警装置,一旦有突发情况,只要一按,监控室即能第一时间知道,及时作出应对反应。

4、充分发挥志愿者的服务管理作用。

从我们所到之处,几乎每家机构均有志愿人员参与到平时的护理和康复治疗中,志愿者管理规范,必须有完备的手续,具有相应的资质,才能成为志愿者,并不是光凭一腔热血就能成为志愿者。

我们去参观的一家日间照料机构,正好看见一位志愿者在教病人唱歌,据介绍,该名志愿者已连续在该机构服务15年,还获得过阿姆斯特丹市长特别奖,有些机构还有专门的志愿者团队,为病人提供多样化的服务,这样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负担。

同时,通过志愿者的服务和宣传工作,使其他人员对精神病和老年痴呆患者的照料有一个客观的了解,志愿者还为那些照料者提供心理援助服务,缓解这些照料者的焦虑紧张情绪,帮助他们宣泄内心的压抑情绪。

这样也使病人能得到更好的照料。

5、先进成熟的社会工作管理经验。

两个国家的社会工作都比较成熟,几乎融入到所有的医疗护理环节,包括社区社会工作、住院社会工作者,而且他们的工作显得很重要,有法律保护,他们为病人住院、出院、以及在社区的后续康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认为,社会工作者的工作与医疗同等重要,他们寻找那种活动适合病人,社工通常带一群人,也可单个辅导或帮助,他们尽量让病人到外面活动,与居民一起活动,去教堂,也请一些学生到机构来与病人一起活动,有些工作光靠医生和护士是办不到的,正是有他们的工作,使老年人和精神病人的各项权益得到了很好的保障,这样,也促使病人更好的融入社会,得到康复,获得做人的尊严,体现应有的价值。

如病人制作的手工作品,可以明码标价,对外销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