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船底鱼在辽阔的海洋中,生活着一种中小型的鱼——鮣(yìn)。

鮣的体型长得苗条匀称。

它行动敏捷,善于游泳,性格活泼,并具有吸附在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的习惯。

所以,人们称它为船底鱼。

鮣吸附在物体上,在周游四海的过程中,遇上了饵(ěr)料丰富的海区或者见到它的“船主”——大型鲨鱼捕食时吃剩下来的一些残食,、就悄悄地离开自己乘的“船”,去吃上一顿可口的美餐。

然后,再寻找一条新“船”,继续前进。

一旦找不到“船”,它便吸附在附近的礁石及其他固定的物体上,作短暂休息。

这时,它的细长尾巴,似海藻随海飘动,以此引诱鱼类,待有良机,继续吸附上新“船”。

鮣在大海中乘船周游,________省力气,________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1)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前进——________ 短暂一一________ 附近——________(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良机:________ 周游:________(3)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鮣在大海中乘船周游,________省力气,________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4)鮣乘的“船”指的是________。

鮣离开乘的“船”去吃一顿可口的美餐,这个“美餐”是指________。

(5)在大海中乘船周游,一举两得,“一举两得”指的是________。

【答案】(1)后退;长久;遥远(2)很好的机会;到四周游玩(3)不仅;而且(4)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大型鲨鱼捕食时剩下的一些残食(5)不仅省力气。

而且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解析】【分析】(1)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前进——前;向前行进;向前发展进步。

短暂一一时间短;持续时间很有限的;转瞬即逝的。

附近——靠近,离某地不远的。

(2)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良机:很好的机会。

周游:到四周游玩。

(3)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此题分句前后是递进关系。

故选“不仅……而且……”;(4)、(5)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

鮣乘的“船”指的是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

鮣离开乘的“船”去吃一顿可口的美餐,这个“美餐”是指大型鲨鱼捕食时剩下的一些残食。

在大海中乘船周游,一举两得,“一举两得”指的是不仅省力气。

而且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

故答案为:(1)后退长久遥远(2)良机:很好的机会。

周游:到四周游玩。

(3)不仅……而且……(4)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大型鲨鱼捕食时剩下的一些残食(5)不仅省力气。

而且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

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4)、(5)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注意,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

2.阅读下面的门票信息,完成练习。

【颐和园门票】30元/张(旺季),20元/张(淡季)。

【游览时间】旺季:4月1日至10月31日(大门开放时间6:30-18:00)。

淡季: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大门开放时间7:00-17:00)。

(1)李萌一家三口想在寒假期间去颐和园游玩。

这时候是________(淡、旺)季,她应该买三张________元的门票。

(2)李萌准备10:00入园,18:00离园。

你认为这样可以吗?为什么?【答案】(1)淡;20(2)不可以,因为李萌去时为淡季,淡季17:00就闭园了。

【解析】【分析】分析图表应注意:①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

②重视数据变化。

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③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故答案为:(1)淡、20;(2)不可以,因为李萌去时为淡季,淡季17:00就闭园了。

【点评】此题考查识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解答时,先从给出的材料里提取答题的信息点,然后予以综合解答。

3.读小伙伴的习作,学方法。

(二)茉莉花开得越多越大,香味也就越浓郁。

微风吹拂,飘来阵阵清香。

我总喜欢摘下几朵茉莉花放在床头,让阵阵清香伴我入睡。

(1)请把文中描写荣莉花的香味的句子画上横线。

(2)读了这段习作,我知道观察事物,除观察形状和颜色以外,还可以观察________。

【答案】(1)茉莉花开得越多越大,香味也就越浓郁。

微风吹拂,飘来阵阵清香。

(2)气味【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茉莉花开得越多越大,香味也就越浓郁。

微风吹拂,飘来阵阵清香。

(2)气味【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笼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侵)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搂)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稍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_____红的_____白的_____黄的_____紫的_____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_____(1)选择括号中正确的字。

(浸侵)________在千万________(缕搂)树________(稍梢)(2)在横线上里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________红的________白的________黄的________紫的________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________(3)画线句子中________字用得妙,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_A.小兴安岭的雾多而浓,范围跟森林一样广。

B.小兴安岭的雾少而稀,有一种朦胧的美。

(4)用波浪线画出文段中的两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比喻句分别将________比作________,将________比作________。

(5)这一段先后通过哪些景物来描写小兴安岭的夏天?()A. 树木和树叶、阳光、雾、草地上的花B. 树木和枝叶、雾、阳光、草地上的花C. 树木和枝叶、雾、草地上的花、阳光(6)朗读这段文字时要用________的语调。

()A. 缓慢低沉B. 欢快有力C. 深情舒缓【答案】(1)浸;缕;梢(2),;、;、;、;,;。

(3)浸;A(4)①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②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阳光;利剑;草地;大花坛(5)B(6)B【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

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有的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

(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

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本题是对炼“字”的考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一个“浸”字表现出了小兴安岭的雾多而浓,范围跟森林一样广。

(4)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和喻体组成。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通过分析“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把金光比作利剑;“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中把也花比作大花坛。

(5)本题考查的是对段落中所描写景物的理解。

通过阅读不难发现作者描写了树木和枝叶、雾、阳光、草地上的花这些景物。

(6)本段中描写的景色优美,可见作者十分喜欢,心情自然也是愉快的,所以朗读时要欢快有力。

故答案为:(1)浸、缕、梢(2),、、、,。

(3)浸、A(4)①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②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阳光、利剑、草地、大花坛(5) B;(6) B【点评】(1)对于形近字的辨析,同学要多归纳整理。

(2)对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

所以平时学习中,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平时要积累一些特殊标点符号的用法。

(3)平时在学习课文时仔细体会用每个词的用法,体会不同词的表达效果。

(4)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根据比喻句的特点去找比喻句。

(5)寻找句中所描写的景物十分简单,但也要仔细阅读文章,养成遇到就画出的习惯。

(6)朗读中所要注意的语调一定要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来判断。

5.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

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fá fā)他们站墙角的。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1)和“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哪儿去吗?”意思相同的句子是()A. 你看不到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

B. 你应该看到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

(2)“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原因是()A. 雨来了,他们就没有办法上课了。

B. 雨来了,他们就不用去学校上课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