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为民心得体会【篇一:学习执法为民心得体会】学习执法为民心得体会技术科刘大毅“各级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
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这是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内涵的精辟论述,对于检察院的工作人员来说,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坚持和作中要坚持和贯彻“执法为民”。
首先,执法为民,必须牢记群众观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共产党人一切行动的最高准则,也是实现“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
常言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只有时刻把群众装在心中,才能切实解决党同群众的关系问题,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才能避免出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局面。
一是要热情服务群众,主要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老爷作风。
二是要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帮群众所难,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毫不懈怠。
三是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努力使我们的各项工作符合客观实际和群众意愿,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如果摆不正与群众的关系,甚至把自己摆在群众之上,自以为是,盛气凌人,肆意妄为,其后果轻则脱离群众,重则损害群众,必然受到历史规律的惩罚。
“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这是郑培民生前常说的一句话。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四是正确处理群众观点与群众个人意愿的关系,执法为民并不意味着凡事都要满足群众个人的意愿,我们要在法律的约束下纠正群众个人错误的行为。
其次,执法为民,必须树立廉政意识。
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执法为民的重要保证。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坚定不移地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任务,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只有为政清廉、无私奉献,才能真正获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检察干警必须用正确的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不畏艰难,励精图治,勤勤恳恳为人民谋利益。
要严以律己,克己奉公,与群众同甘苦、共命运,运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服务,而绝不能把权力作为获取个人名利的工具。
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领导干部尤其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淡泊名利,防微杜渐,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欲所惑,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革命气节。
再次,执法为民,必须强化监督机制。
阿克顿勋爵曾说过“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为了防止滥用权力和腐败现象的发生,必须建立立体监督体系,通过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团体的监督、新闻出版界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直接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各民主党派的监督以及法律监督来确保不产生滥用权力和腐败的现象或降低其发生率。
充分发挥各种不同监督的作用;大力拓宽民主渠道,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和民主评议、质询听证等民主形式,依靠广大群众实施有效监督;抓紧制定和完善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的法律法规;变事后监督为事中和事前监督,重点是监督各级领导干部在执法过程中的违法违纪现象和不良行为;坚持在法纪面前人人平等,对领导干部中发生的违法违纪行为一定要严肃查处。
对于各级领导干部个人而言,则要强化自律意识,加强个人修养,切实做到慎独、慎做到慎独、慎微、慎权、慎欲,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地接受党内监督,接受群众监督,接受法律监督。
【篇二:司法干部践行群众线路心得体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托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一向坚持的群众线路,是司法事业的良好传统和必定选择。
新情势下,践行司法群众线路,要正确掌控群众线路的含义,牢牢坚守司法为民的宗旨,增深加固群众态度感情,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遭到公平正义。
践行司法群众线路,要倾心司法为民。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作为人民法官,要践行好群众线路,就必须不断增强对司法人民性的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和实践认同,从内心深处打牢司法为民的思想基础。
不论是整体工作谋划还是具体工作细节,河南省汝阳县法院都把司法为民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搭建服务群众的主阵地。
建设集立案、信访于一体的多功能、全方位诉讼服务中心,将其划分为立案、信访、诉讼服务和纠纷调解四大功能区域,为群众提供最便捷、贴心的一站式服务。
创新实施法官村长工作机制。
结合汝阳县情、民情,让法官走出法院大门,积极主动地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题目,积极主动地聆听***,让司法更加贴近群众、方便群众、服务群众,从而有效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新需求。
重视群众工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院长接访、法官判后释法,研究与群众沟通、与群众交心的有效方法,努力消除群众诉讼障碍,密切同群众的血肉联系。
践行司法群众线路,要筑牢审判根基。
审判执行是法院的中心工作,没有公正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遭到公平正义的梦想就没法实现。
汝阳法院坚持以规范化、科学化的审判管理,坚持审判管理的精、细、实,来增进审判质量、效力的提升:突出精,精准定位审判管理职能,构建业务、队伍、政务三项管理相互渗透、相互融会的大审判管理模式。
突出细,细化融会诉讼、执行、信访的流程管理体系,强化案件审理中的节点控制,通过专项、常规评查,使判后监视有章可循。
突出实,狠抓案件信息的实时录入,确保基础数据翔实丰富,以审判管理月通报点评为抓手,增进审判质效提升。
同时加强审判理论研究,把司法工作中存在的题目找准、摸透,理论与实践并重,重视群众观点与态度的研究,使理论研究从实践中来,从群众工作中来,并指导和服务审判工作。
践行司法群众线路,要坚守廉洁防线。
坚持一心为民公正司法,关键在队伍,重点在廉政。
在践行党的群众线路中,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勇于触及思想、切中痛处,重视本身存在的题目,依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完全整治情势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糜之风,坚遵法院、法官廉洁底线。
汝阳法院全面构建以精神引导、制度规范、行为矫正为中心内容的人民法院司法廉政风险内控机制,帮助干警守牢最后一道防线:强力推动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开辟廉政文化长廊,设立廉政教育中心、院史展列馆、群众线路教育展室、法官艺术协会等活动场所;实行党风廉政舆情通报,开办廉政警示教育夜校,举行读书思廉活动,开设廉政公务灶和清风茶社,征集廉政亲情寄语,让廉政文化活起来、热起来、实起来、动起来。
构建以岗位为风险点、以流程为管理线、以制度为防范面的点线面结合的权利公然透明运行机制,通过晾晒权利、规范行为、接受监视,为司法权利运行涂上一层防腐剂。
狠抓院风院纪平常督查管理,对作息制度、会议及集体活动、着装、车辆管理等进行规范和完善;实行电子指纹签到系统,对出勤情况进行全方位登记、公示;对基层法庭采取不定期、不定时段的临时检查,对院机关上班签到、庭审纪律、工作作风、车辆管理实行常态化监视和随时抽查,定期进行专题通报,及时纠正不良风气。
【篇三:执法为民满意司法心得体会】执法为民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概括地说,执法为民就是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各项政法工作中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执法公正、一心为民。
一、执法为民理念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一)执法为民是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从根本上说,政法机关树立执法为民理念,是由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
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任何其他利益。
政法机关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工具,其自身性质和宗旨必然符合党以及国家政权的性质和宗旨,并始终与之保持一致。
所以,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是政法机关和所有政法工作的必然选择。
执法为民理念的提出,是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在政法工作上的直接反映和体现。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政法机关是党绝对领导下的国家政权机关,政法机关以及政法工作要落实和实现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就要坚持执法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政法工作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政法机关践行党的执政为民理念,在一切工作中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宗旨、观念,被高度凝炼、总结和概括为“执法为民理念”。
执法为民理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政法工作理论认识的新发展、新概括。
它既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理念,也旗帜鲜明地表明了我国政法工作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立场。
(二)执法为民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要求和体现我国宪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政法机关是国家机关的组成部分,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其权力同样来自人民、属于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明确我国的法院、检察院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检察官法、人民警察法明确规定,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必须忠实执行宪法和法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国的法院、检察院名称前面被冠以“人民”二字,我们的法官、检察官、警察被称为人民法官、人民检察官、人民警察,这绝不是文字上的无谓增加和重复,而是要庄重地体现政法机关的人民属性。
(三)执法为民是政法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思想保证长期以来,政法队伍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在关键时候靠得住的队伍。
但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当前的政法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一些问题甚至相当突出。
有的政法干警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特权思想严重,以管人者自居,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有的滥用执法权力,徇私枉法,办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等等。
许多执法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有的政法干警没有从思想上弄清“权从何来、为谁用权”,缺少群众观念,缺乏群众感情。
要从源头上解决这些重大问题,就必须在全体政法干警中牢固树立和大力弘扬执法为民理念,用这一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统一执法指导思想,克服和纠正政法队伍中存在的种种不正确的执法观念和意识,确保政法工作始终保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正确方向。
二、准确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执法为民理念的深刻内涵当前形势下,政法机关树立执法为民理念,要突出强调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一切为了人民这是执法为民理念的基本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