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库作业实际操作技能.
10)多开启几个调节阀门可减小矿浆在支管内的过流速度,从 而减小其磨损;阀门的开启和关闭应快速制动,且应开启到位或完 全关闭,严禁半开半闭,也可减少其磨损。 11)阀门在严寒的环境下极易冻裂。因此,在冬季应采取措施 予以保护。一般情况下可采用草绳或麻绳多层缠绕,或用电热带缠 绕保温,也可根据当地的最大冻层厚度,用尾砂覆盖阀门体等措施 加以保护。 12)在强风天气放矿时,应尽量使矿浆至排水出口的流径最长 且在顺风的排放点排放。若流径短,矿浆在沉淀区域的澄清时间缩 短,回水水质降低。如果逆风放矿,矿浆被强风卷起冲刷子坝内坡 ,同时使输送尾矿管道悬空,可能产生意外事故。 13)放矿支管的支架变形或折断,会造成放矿支管、调节阀门 、三通和放矿主管之间漏矿,从而冲刷坝体。因此如支架松动、悬 空或折断,应及时修复。 14)在冰冻期一般采用库内冰下集中放矿,以免在尾矿沉积滩 内(特别是边棱体)有冰夹层或尾矿冰冻层存在而影响坝体强度。
2、尾矿排放的方式 尾矿排放的方式有多种,按放矿位置可分为:坝前排放、坝后 排放、周边排放和冰下排放。 ①坝前排放 根据尾矿库地形,排洪设施进水口设置在库后合理,坝前均匀 排放能确保尾矿澄清距离。 ②坝后排放 根据尾矿库地形,排洪设施采用坝前溢洪道或坝顶泄洪的排水 方式,应采用库后合理放矿,但应确保尾矿澄清距离。 ③周边排放 由于库面比较短,地形不规则,沟岔比较多,为尽可能提高尾 矿库库容利用率,采用周边排放的方式,但是放矿点距离排洪系统 进水口不得少于100m,确保尾矿澄清距离,从而减少细粒尾砂外排 ,改善外排废水的水质。 ④冰下排放 对于尾矿量小、冰下库容大的尾矿库,可将放矿支管延伸至冰 层下进行放矿。严禁在已结冰的滩面和冰层上放矿,避免解冻期坝 体浸润线的升高。
4、尾矿排放的操作要求 向尾矿库排放尾矿是尾矿管理的经常性工作,也是关系到尾矿 库安全的重要内容。 1)严格按设计要求和作业计划进行放矿,并做好记录 。 2)坝前支管交替均匀放矿,维持坝体均匀上升,不得任意在 库后或侧岸放矿。 3)坝顶及沉积滩面应均匀平整,保证干滩长度、安全超高、 调洪高度符合设计要求。 4)经常调整放矿地点,使滩面沿着平行坝轴线方向均匀整齐 ,应避免出现侧坡、扇形坡等起伏不平现象。 5)严禁独头放矿。 6)除一次建坝的尾矿库外,严禁在非堆坝区放矿。 7)严禁矿浆沿子坝内趾横向流动冲刷坝体,保证干滩平整、 水边线平行。 8)当放矿管道泄漏造成坝体出现冲沟、裂缝、塌坑和。 9)放矿主管一旦出现漏矿,立即上报调度,停止运行,及时 处理。
3、尾矿排放的具体要求
向尾矿库排放尾矿是尾矿管理的经常性工作,也是关系到尾矿库安全的重要 内容。 1)放矿时应有专人管理,做到勤巡视、勤检查、勤记录和勤汇报 ,不得离 岗 。 2)在排放尾矿作业时,应根据排放的尾矿量,开启足够的放矿支管根数, 使尾矿均匀沉积。 3)经常调整放矿地点,使滩面沿着平行坝轴线方向均匀整齐,应避免出现 侧坡、扇形坡等起伏不平现象,以确保库区所有堆坝区的滩面均匀上升。 4)严禁独头放矿。因独头放矿会造成坝前尾矿沉积粗细不均,细粒尾矿在 坝前大量集中,对坝体稳定不利。 5)严禁出现矿浆冲刷子坝内坡的现象。尾矿浓度低时,适当增加放矿支管 ;尾矿浓度高时,由于矿浆的流动性较差,尾矿堆积速度较快。 6)除一次建坝的尾矿库外,严禁在非堆坝区放矿。因为它既对坝体稳定不 利,又减少了必要的调洪库容。 7)对于有副坝且需在副坝上进行尾矿堆坝的尾矿库,应于适当时机提前在 副坝上放矿,为后期坝创造有利的坝基条件。 8)放矿主管一旦出现漏矿,极易冲毁坝体。发现此情,应立即汇报车间调 度,停止运行,及时处理。特别是在沉积滩项接近坝顶又未堆筑子坝时,是矿浆 漫顶事故的多发期。 9)对处于备用的管道,应将其矿浆放尽,以免在冬季剩余矿浆冻裂管道。
5、尾矿排放的有关措施 为实现尾矿排放的要求,必要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1)当有几座堆积堆或堆积坝轴线较长时,可采用分段放矿; 为确保沉积滩面均匀上升和便于控制沉积滩长度,可在沉积滩面上 每隔一定距离设标尺。 2)在分散放矿过程中,每个分散放矿管的粒度组成、浓度有 所不同,自第一个放矿口至最末一个放矿口,粒度由粗逐渐变细, 浓度逐渐由高变低。前面放矿管堆坝快,后面上升慢,可能出现拉 沟现象。 3)控制沉积滩纵坡的措施: ①变浓度。提高浓度,可使沉积滩坡度变陡。 ②变流量 。减小流量的同时,也会使沉积滩的纵坡变陡。减 小流量,只需减小分散放矿口的直径,增加放矿口的个数即可。 ③ 采取简单的浓缩措施也能提高排放浓度。修两矿浆池,并 把两个矿浆池连成一组,矿浆进入第一个矿浆池后,在此矿浆池上 部开溢流口,使第一矿浆池上部的矿浆流动第二矿浆池,这样两个 矿浆池向泵的给矿浓度就不一样。第一个矿浆池的浓度高、粒度粗 、有利于堆坝;第二个矿浆池的浓度低、粒度细。
10)放矿支管的支架变形或折断,会造成放矿支管、 调节阀门及三通和放矿主管之间漏矿,需加强巡视检查, 并及时处理修复。 11)尾矿排放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在强风天气、尽 量在顺风的排放点排放。 12)冰冻期一般采用库内冰下放矿,以免在尾矿沉积 滩内(特别是边棱体)有冰夹层或尾矿冰冻层存在而影响 坝体强度。
一、尾矿排放操作方法及作业要领、安全要求
1、尾矿排放管件的使用与操作 尾矿排放的管件主要指放矿主管、放矿支管、调节阀门、三通 连接管、铠装胶管和水力旋流器等。 ①放矿主管 沿坝顶敷设的尾矿输送管称为放矿主管。 ②放矿支管 放矿支管又称分散放矿管,是将放矿主管内矿浆引流排入尾 矿库的管道。主管与支管用特制的三通(俗称贴底叉)连接。放矿 支管由矿浆调节阀门和支管两部分组成。 ③调节阀门 连接贴底叉与放矿支管并控制排矿量的阀门,称为放矿调节 阀门,在尾矿排放作业中消耗量较大。 ④三通连接管 放矿主管与调节阀门连接的偏心三通管,称为支管连接三通 ,俗称俗称“贴底叉”,如图所示。
⑤铠装胶管 铠装胶管是夹有钢丝弹簧的橡胶管。一般在初期坝顶放矿时使 用。 ⑥水力旋流器 水力旋流器是一种常用的分级设备,其种类较多,以锥形旋流 器应用较广,如图所示。矿浆以给矿压力进入旋流器后高速旋转, 在离心力作用下固体颗粒分级。粗粒尾沙由沉沙口排出,用以堆坝 ;细粒尾矿浆由溢流口排出,用管道送往库内较远处。旋流器的规 格及数量应根据尾矿 特性和总尾矿量确定。
尾矿作业实际操作技能
实际操作技能
一、尾矿排放操作方法及作业要领、安全要求 二、筑坝方法及作业要领、安全要求 三、观测水位、干滩长度,水位观测与控制方法 四、观测渗流设施中的渗流水、坝坡面渗流及管涌、 沼泽化等病害要点 五、排洪方法及操作要领 六、尾矿库的安全检查的内容与要点,常见病害, 正确填写生产、检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