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学士学位论文阅读报告论文方向:浅析“爱丁堡艺术节”成功之道阅读报告一、“爱丁堡文化艺术节”和英国文化创意产业(一)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通过姚东旭所著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及其意义》中引出下文,文章通过对创意及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更为清晰的界定指出,正是创意的巨大潜在经济价值吸引了人们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关注。
各国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通常会列举本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范围,例如英国定义的文化创意产业就包括广告业、设计业、电影、表演艺术、出版业等10余种产业。
北京市统计局划定的北京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包括9大类。
(二)爱丁堡文化艺术节在百度百科中提到,爱丁堡文化艺术节,创立于1947年,世界历史上最悠久、规模最大的艺术节,所邀请的参展对象包括音乐,舞蹈,戏剧各领域中的顶尖人士以及深具潜力的新秀,也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具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艺术节之一,对推动全球剧场艺术蓬勃发展功不可没。
并且一年一度的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为爱丁堡市带来了2000多万英镑的经济收益,并且创造了4000多个工作机会。
如此带动经济增长、提高文化水平的艺术节成就,的确可供其他各国在文化、旅游政策上的参考吴小英、夏扬在《爱丁堡国际文艺术界影响研究》中从“爱丁堡文化艺术节”1947年,欧洲刚刚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存活下来的人们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思想上都获得了空前的解放。
重新燃起对思想文化的追求,并对世界对战争对人生都有了新的理解与探求。
这样的文化背景,使世界文化在这里汇集,成就了爱丁堡的开放式文化,并且爱丁堡成为新兴艺术家的天堂。
“爱丁堡文化艺术节”在二次大战期间,欧陆艺术家面临空前浩劫,经3年筹划,于1947年举办了第一届爱丁堡国际艺术节。
选择爱丁堡,除因未受战争破坏,也因该城素有北方雅典的美名。
爱丁堡不仅是苏格兰的文化中心,还是政治中心。
这也造就了像加强欧盟合作与交流,促进社会的安定发展,加强居民福利,成为城市名片,代表城市形象的政治影响。
本文还通过“爱丁堡文化艺术节”的资金来源,以图表的形式,分析了其对旅游与经济的巨大影响。
新华网发表《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经济账》文中通过具体的数据统计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为苏格兰地区经济创出高额产值。
艺术节仅在8月就吸引游客超过60万人次——几乎和爱丁堡市的人口数量相当。
而在艺术节创造出的这块庞大经济“蛋糕”中,宾馆酒店业切走了37%。
每年8月,爱丁堡所有酒店虽然价格高涨,订房率仍超过九成。
此外,餐饮业、交通部门和零售部门也分别切走了“蛋糕”的34%、9%和6%。
特别是,爱丁堡国际艺术节还为地方创造了5200多个就业岗位。
而且更重要的是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主办除了有助于经济发展外,还有附带收益:它已成为城市再定位和凝聚民族自豪感的重要途径。
调查显示,85%参加艺术节的人认为艺术节提升了苏格兰人的民族自信心。
89%的爱丁堡居民对于自己的城市能举办这样一个艺术节而感到自豪。
而这一点,显然是用钱买不来的。
(三)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1.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历史佟贺丰在《各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简介》第9期(总第12期)中介绍英国是最早提出“创意产业”定义的国家,其创意产业发展历程具有典型的特征。
英国曾经是“世界工厂”,后来失去了制造业大国的地位。
1997年5月,英国政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解决就业问题,首相布莱尔提议并推动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
这个特别工作组分析英国创意产业的现状并提出发展战略,提出把创意产业作为振兴英国经济的重要手段。
此外文章还探索出,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政府的积极推动。
英国政府的推进措施主要集中在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研究、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数字化推动、企业财政扶持等方面。
陈宏彩在《英国地方政府的文化建设及其借鉴意义》中对英国基层的文化设施、文化生活等进行了细致的考察研究,并根据有关资料理解和掌握了英国地方政府加强文化建设的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
英国地方政府重视地方文化建设的动因有以下几点,首先,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基层群众的文化消费需要持续增长。
其次,通过保护和发展地方文化增强地区凝聚力。
最后,英国地方政府热衷于地方文化建设,也是出于发展当地旅游经济的考虑。
2.英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经验《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经济账》新华网分析出,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主办除了有助于经济发展外,还有附带收益:它已成为城市再定位和凝聚民族自豪感的重要途径。
调查显示,85%参加艺术节的人认为艺术节提升了苏格兰人的民族自信心。
89%的爱丁堡居民对于自己的城市能举办这样一个艺术节而感到自豪。
而这一点,显然是用钱买不来的。
张瑾在《外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经验借鉴》中谈到,英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方式分为拓展中小企业筹资渠道,国家彩票基金模式和实行“政府陪同资助”。
总结出国外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主要分为,政府从宏观制定政策,国家成立专门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金融机构和着重具体的几个文化创意子行业重点扶植。
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在耿玉水、李爱民、郭敏所著的《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陈汉欣所著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瞻》中2000年,我国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开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速度迅速,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发展范围从最初的几个国内著名大城市如北京、上海辐射到全国各大主要城市,文化创意行业涉及到越来越多的行业。
已经建立了环渤海地区创意产业园区、长三角地区创意产业园区、珠三角地区创意产业园区等。
就全国范围来看,北京、上海两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起步早,充分利用各自的地理和经济优势发展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已初步形成一定的规模,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到2010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将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0%。
(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陈汉欣所著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瞻》中提到进入新世纪,我国各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北京、上海、深圳、天津、广州、重庆、杭州、长沙、大连、哈尔滨、西安、成都、昆明等地发展尤为迅猛。
并以上海、北京、深圳、长沙为例深入探讨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中提到无论从产业结构调整还是从未来全球经济贸易发展来看,创意产业都无可争议地成为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亮点。
从世界范围看,文化创意产业有着极佳的发展前景。
目前全世界的创意产业每天创造的产值高达220亿美元,并以5%左右的速度递增。
在一些创意产业发达的国家,增长速度更快,如美国达到14%,英国达到12%。
根据中国社科院的预测,我国的文化产业的结构变化将可能由技术和资本唱主角,新兴文化产业将出现爆发式增长局面。
将迅速产生一批跨行业、跨媒体、具有品牌竞争力和战略投资力的产业集团,大大提高我国文化市场的集中度,使“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浮出水面。
创意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既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应该说,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后,在市场竞争中,任何一种技术、工艺、商业模式的创新都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被知晓和模仿,要想始终领先于对手,必须不断创新,因为“只有创造力是无法模仿的”。
(三)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问题李修松将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问题概括为:“浅”“泛”“滥”“抄”“乏”五大问题。
三、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对我国的启示基于以上阅读文献的观点,我认为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对我国的启示是,首先,要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政府有责任营造一个适宜产业发展和企业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
其次,产业部门要进行系统划分,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环境成熟、运作机制得宜、产业结构上中下游完整,并且所选定的产业都是英国发展较成熟的产业,所以各个产业部门能够相互支撑,互为供给,构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我国的文化产业政策习惯于从个别的文化工作者、团体、或是机构、部门的角度去讨论文化产业,但是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庞大的体系,由环环相扣的产业活动所构成,对产业部门进行系统的划分即使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也不会严重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
最后,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大的意义,像英国文化创意产业是伦敦主要的经济支柱,所创造的财富仅次于金融服务产业,我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拥有众多的文化资源和遗产,文化创意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1] 杨继瑞,郝康理,等.文化经济论[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85 - 92.[2] 章勇.创意,让世界百花争艳[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7,(2):15 - 17.[3] 董云飞.借鉴国外经验发展我国创意产业[J].学术交流,2008,160(7):103 - 106.[4] 牛维麟.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研究报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14,260,274.[5] 厉无畏,等.积极培育和扶持创意产业发展,提高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J].社会科学,2009,(1):5 - 14.[6] 贾薇.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再添11 个[N].北京日报,2009- 4 - 16.[7] 孙家正.中国文化年鉴[M].新华出版社,2009.256.[8] 记者.深圳提出做大做强深圳动漫产业[N].深圳动漫报,第A100601 期,第2 版.[9] 彭立勋,乌兰察夫.深圳文化发展的现状、特点与对策思路[EB/OL].广东省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网站,/CLC/ llat1103.htm.[10] 胡文.加强交流合作做大文化产业[N].深圳晚报,2010 - 09 -03( A03)版.[11] 何文琦.打造文化产业先锋城市[N].深圳商报,2010 - 09 - 03( C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