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摄影基础知识讲座

摄影基础知识讲座

摄影基础知识讲座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我们的宗旨:不求最全,但求实用!摄影人的基本道德——永远别做一个让人讨厌的摄影人1、慎用闪光灯——永远不要在会议、舞台或者音乐会等这一类场合上使用闪光灯,原因是,你的闪光灯会影响到别人,你想拍照的时候,会影响台上人发挥,另外其他观众也在看。

其次,机顶闪光灯肯定不够用,因为有“闪光指数”这种东西!另外也破坏自己图片的光影。

对应办法,大光圈、提高ISO!2、抓拍。

当你突然发现一个很值得拍摄的情形的时候,不妨把这一刻记录下来,但当你的照片当中有人物的正面,或者以该人物作为主要构图对象的时候,应该得到当事人的许可,否则就就尽量不要发表,除非你是新闻记者。

(如果当事人不喜被人拍,不要偷拍,那是一种不尊重)好照片= 对相机的熟练调节 + 拍摄的视角 + 拍摄的时机 + 正确的曝光 + 内在的思想 + 拍摄的经验(一)摄影的“立意”单反相机模仿人的视觉,你眼睛看到的东西,用单反相机准确还原成照片,传递给别人,使他们身临其境。

(我的个见)当我们端起相机准备拍照的时侯,问题就在眼前:你想拍什么或者说想通过照片传达什么,是一个人物,一件事,还是某人某事摄影的表达如同写文章,在下笔之前你就必须为你的文章“立意”,创立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也叫趣味中心。

确立一张照片的“立意”很重要,没有立意的照片等同一张“废片”。

看一张照片就如同在听一个“语无伦次”的人说话一样,你无法明白他到底想说什么。

一张照片只能用来说明一件事!如果我们试图在一张照片中表达许多问题,可以说是失败的。

构图时舍不得许多无用的元素,这也漂亮,那也有意思,许多漂亮的东西在一起,造成观察者的视觉游离,从而使得“立意”下降。

绘画构图是加法,简单的摄影构图是减法。

而真正的摄影构图是在不影响画面立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增加信息和元素。

一切都需视传达的目的而定(此如证件照或人物肖像类的特殊摄影除外)。

(二)基本知识1、正确的姿势握持相机.能有效的避免相机地抖动。

避免单手握持.双手握持时,一手握持相机手柄.一手用虎口握持镜头的变焦或对焦环.两手不要在一条直线上.而应形成一个夹角,相对更稳定。

握持相机时应大臂使劲夹紧身体.小臂放松,否则容易产生抖动。

两臂一前一后交错放置.以形成稳定夹角。

2、多使用光学取景器或EVF 取景器。

三角形的支撑是最稳定的.多使用光学或EVF 取景器取景.尽量避免使用LCD 取景。

因为光学或EVF 取景器取景,人的眉骨可以很紧密地贴在取景窗上.配合双手形成三角形稳定支撑。

3、正确的站立姿势。

拍摄时,应一脚前。

一脚后.而不要让两个脚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此外.拍摄中应大腿绷紧、小腿放松.以避免根基抖动影响稳定。

4、学会调整自己的心跳和呼吸。

由于心跳和呼吸.人其实在任何时候都是晃动的.但我们可以在拍摄时先深吸一口气,使自己稳定下来,然后吐气.再平稳地吸气。

按动快门瞬间要屏息,将抖动降低到最小。

5、学会半按快门。

不要看到景物就直接按下快门。

相机快门的行程分成两步.即半按快门相机开始自动对焦和测光.再向下全部压下时快门才会启动。

否则无法正确测光或对焦,图像虚且曝光不准。

按动快门的一瞬也应保持稳定和柔和6、在安全快门时间范围内进行曝光。

(详见快门介绍)7、手持时,有防抖尽量开防抖。

上三脚架时,关闭防抖,避免防抖系统干扰。

8、不要背摄影包或手里提东西拍照。

若长时间曝光,将身上的装备全部放下,额外的负重会导致身体失去平衡。

容易导致身体疲劳和抖动。

9、寻找稳定的依托。

如果测光值显示的快门速度远长于安全快门速度.而手头又没有三脚架.这时候.就可以寻找一些稳定的依托物来进行应急拍摄。

例如.将身体靠在树木或墙壁上就要比无倚靠站立稳定。

曝光时间在1—3秒之间的情况下.用双手将相机紧紧的抵在支撑物上使其保持稳定,也经常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

有的时候.可以将相机直接放在地上或墙头这样的平面上进行拍摄.其稳定性堪比三脚架。

如果拍摄的是风景等对象,还可以把相机放在摄影包或豆袋上用自拍来拍摄。

豆袋是一种里面装满豆子或陶粒的布袋,可随意变形,还不易磨损相机。

10、善用三脚架、独脚架。

“三脚架看出摄影师的态度”。

刚开始接触相机的人,最大的困扰就是无法保持拿相机的手稳定不晃动。

虽然很多相机都有防抖功能,但也应付不了较大的晃动。

尤其在夜间拍摄时,晃动更容易造成对焦不准和照片模糊。

除了多拍多练习外,将相机装在三脚架上拍摄是最可靠的。

11、善用RAW格式!存储卡够大,风景,就用RAW格式.这样可以保留更多的亮部和暗部细节,白平衡、色调也更容易纠正,为后期处理提供最大的空间。

(三)光圈镜头内,口径可变的圆形通光孔,这个结构我们把它称为光圈。

组成光圈的叶片就称为“光圈叶片”。

(理论上叶片数越多,焦外越自然,越圆)。

光圈在机身上通常以f—来表示,比如,F8,F16 。

我们把它称为光圈值,简称光圈。

数字越大,光圈越小。

形象地讲:光圈就是瞳孔。

光线暗,瞳孔放大,增大进光量。

光线强,瞳孔缩小,减小进光量。

光圈大小,决定单位时间通光量的多少。

f值越大,通光越多。

(下图)光圈的作用,类似下图“阀门”的开合,水龙头为光线。

(下图)iso一定,光圈越小,快门越慢,光圈越大,快门越快。

结论:大光圈,浅景深,背景虚化。

同条件下提高快门速度(多用拍人) ( 例如 ) 小光圈,深景深,前后均清晰。

同条件下降低快门速度(多用拍大景)( 例如 F22 )理论上,光圈孔径愈大,影像质素会愈好,但由于像差会随着孔径的增大而急剧增加,使影像质素变差。

另外,光圈太小则会产生衍射现象(在数码摄影中,小光圈更会增加曝光时间,使影像出现噪声现象)令影像像质降低。

因此,最佳光圈值便是避免以上两种现像出现的平衡点,亦即最大光圈值低1至2级。

例如50 ,缩到F4锐度最佳!最佳光圈:最佳光圈的意思是,任何一只镜头,无论是定焦还是变焦镜头,都有成像质量最好的那一档或若干档光圈。

在这一档或这几档光圈下,镜头的分辨率可以发挥到极致,即达到最大的分辨率。

最大分辨率指的不是前后清楚的范围(即不是景深)。

普通镜头的最佳光圈往往在的范围内,所以才有那种“f8下无狗头”的说法。

而高级镜头,即所为的“牛头”,其最佳光圈往往比较大,即使在全开的情况下,也可能很锐利。

这就是人们为什么要花高代价购买牛头的原因之一。

他们进牛头,除了焦外成像好看之外,同时也是为了追求大光圈下的高分辨率。

的标准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4;的标准镜头的最佳光圈为;的定焦镜头的最佳光圈为;恒定变焦镜头的最佳光圈为;的变焦距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8;的变焦距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8-F11。

(数据仅供参考)例如:尼康18-105vr最佳焦段:35-75(24畸变小,18畸变最大,105最肉)最佳光圈:18端:、24端:、35端:、850端:8105端:8(一般用F8)腾龙a17 70—300好用焦段:70-135,最佳焦段70。

最佳光圈、F8。

——以上为个人总结注意:——A档光圈优先(摄影师多用此档)1.不管拍什么.除非要保持安全快门,不然别开最大光圈拍。

2.拍风景请尽量使用F8~F11的光圈。

3.拍人物及静物特写可使用最大光圈缩1~2级之光圈。

4.安全快门请尽量控制在焦距倒数以上.广角端快门也要在1/30秒以上比较保险.若快门不足请提高光圈或ISO。

(四)快门快门就是相机里控制曝光时间的装置。

其实快门是一个简称,全称叫快门速度。

所谓快门速度,就是在按下快门,反光镜翻起,快门叶片打开使感光元件感光,到快门叶片关上,感光元件停止感光其中这一段时间间隔叫做快门速度,简称快门。

在摄影术最初发明的那些年,拍张照片曝光时间一般都需要好几分钟,大部分照相机是不需要快门的,开始曝光的时候把镜头盖取下,然后看表,五分钟后盖上,照片完成。

后来,胶片的感光速度越来越快(ISO越来越高),曝光时间变为一分钟,几秒钟,1/10秒甚至几百分之一秒,这时候用手取镜头盖就不够快了。

我们需要一个能准确控制曝光时间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快门。

快门有机械快门,电子快门,以及电子机械联合快门等很多种类。

安全快门:安全快门约为——焦距的倒数。

例如:使用35mm镜头,快门速度不得低于1/35秒,使用200mm镜头时速度不得低于1/200秒,否则图片就可能糊了。

(某些镜头有防抖功能,安全快门下,仍可降低快门速度1-2档)快门和光圈是配合的。

若抓拍,需要快门优先。

(提高iso,短焦段,大光圈,三脚架,等一切可以提速的工具)拍舞台注意安全快门。

1/4000快门可以抓拍瞬间。

夜晚的车水马龙 10s+,小溪流水快门稍长,、1s。

b门功能,从按下到松开,快门开闭时间你自己掌握。

(后面有更详细介绍)(五)ISO感光度ISO感光度:指的是感光元件的感光本领。

感光度在胶片时代是恒定的,一个胶卷只有一个感光度,因为一个胶卷从工厂里生产出来,胶片上的银盐数量已经决定了,是不可变的。

数码时代,CCD/CMOS是感光元件,感受光后产生的电流大小可以通过放大器来调节,因此感光度是可变的。

感光度的英文缩写是ISO。

感光度越高,感光元件的感光本领越强。

同样的光圈快门条件下,感光度越高,画面越亮。

相同条件下,ISO越低,画质越好!ISO越高,快门越快!高ISO虽然速度快,放大后,图像颗粒粗(即噪点大),不能精细出图。

所以风光摄影要用最低感光度!高ISO万不得已的时候才用!对于D3100:建议晴天100、200。

阴天200—800,夜晚手持、抓拍1600,上三脚架可用100.(六)测光和曝光测光,就是机器去判断光的强弱明暗。

测光方式:一般为矩阵,中央,点测光。

1.测光不要对着天空,不要对着最暗的地方.要去抓中间值。

2、因为机器为方便后期,自动曝光会欠曝,导致灰蒙蒙的,白的不白,黑的不黑。

所以,遇到白色要加曝光,遇到黑色要减曝光!3.依照你拍的题材,善用测光模式(权衡测光.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

4.若遇到测光抓不准的时候,请用AE lock 对身边灰色的东西曝光锁定后再来拍摄。

5。

对于M档,测光无效,但是会影响液晶屏直方图信息提示。

手动测光:1. 寻找画面中接近18%灰的区块。

当拍摄经验逐渐累积之后.我们就很容易在一个画面中找出接近18%反光率的地方.它可能是监天.可能是大太阳下的柏油路面.可能是青绿的草丛,也可能是没有粉刷过的墙面。

经验可以帮助我们确认进行点测光的地方.应当多多拍摄.然后观察结果并修正自己的判断。

2.使用灰卡或是手掌来测光如果判断中间调的经验不足或是环境混乱.可以直接将灰卡置于环境光源下,直接对着它来测光。

如果没有灰卡.可以用自己的手掌来取代。

人的肤色接近18%的灰调.所以自己的手其实就是一张很好用的灰卡。

不过要记得别用被太阳晒得很黑的手背.那样会影响测光结果。

相关主题